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linux怎样设置网络管理
扩展阅读
怎样隐藏表格颜色 2025-05-14 07:41:01

linux怎样设置网络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3-05 11:51:50

① 怎样为Linux设置网络工作组

不明白你什么意思

② 如何搭建Linux系统中的网络管理系统,只需要搭建一个最简单的就好

进入新安装好的Linux虚拟主机管理系统的X窗口界面,你已经能够在鼠标的帮助下遍历Linux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了。不过,如果你想更改当前的配置,或者为了可以让Linux更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花一点时间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桌面上右击鼠标,选择“新的终端”,就可以在桌面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界面和功能类似于Windows中的DOS窗口),在其中执行终端命令是一种非常实用快捷的方式。

键入setup命令启动文本模式的设置工具,可以对包括用户帐号的验证方式、防火墙、键盘、鼠标、网卡、打印机、系统服务进程、声卡、时区、显示器等进行重新配置。进入X Window后,点按“开始/系统设置”或者“开始/首选项”菜单,也可以对包括多种网络服务器、安全级别、语言以及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颜色等系统属性进行设置。

下面是一些对于新手来说较为常见的问题,大家可以据此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系统作进一步的调整。

(一)进入Linux的初始帐号和密码以及忘记根密码的解决方案

如果在安装的时候没有添加其它用户,就只能使用根用户登录,帐号为root,密码使用系统安装时用户设置的密码。如果忘记了root用户的密码,可以采用单用户模式进入系统,再使用passwd命令更改根用户的密码。要在LILO启动模式下进入单用户模式,可在出现lilo:提示符时键入“linux 1”或“linux single”(图形LILO可按Ctrl+x组合键切换到文本方式);在GRUB启动模式下,选择相应的Linux启动选项,按e键,然后再选择通常的启动系统核心位置(如“kernel /vmlinuz-2.4.18-3 ro root=/dev/hda2”),再按e键,进入命令行状态,在后面加上single参数(如“kernel /vmlinuz-2.4.18-3 ro root=/dev/hda2 single”),回车后,按b键启动系统。以单用户模式进入Linux虚拟主机操作系统时,无需输入以前的密码,并且可以使用passwd命令重新设定新的root用户密码。

(二)获取Linux虚拟主机操作系统帮助命令

几乎所有的Linux虚拟主机操作系统命令都带有man page(帮助页面),例如使用“man ls”命令就可以查看列目录命令ls的详细文档。Red Hat 9.0也提供了部分命令的中文帮助文档,你可以使用“ls --help”来获得命令的帮助信息。来自GNU项目的工具软件的在线帮助手册多以info文件的形式存在,用户可以使用info命令调用GNU的超文本帮助系统。此外,用户也可以直接打开系统菜单/帮助电子文档手册(图help)。另外,用户还可以在http ://www.linuxforum.net/网站维护的一个“中文man page计划”中,下载安装经由众多的Linux爱好者翻译过来的Linux虚拟主机操作系统命令的中文帮助文档。

(三)改变LILO、GRUB的默认启动顺序

编辑LILO的配置文件/etc/lilo.conf,更改“default=dos”值后存盘退出,或者使用命令“lilo -D dos”(以上两种方式都是将标识为dos的操作系统设置为默认启动系统)。

GRUB是一个免费的多功能启动系统控制器,其配置文件为/boot/grup/menu.lst,其中的default值以0、1、2…表示默认启动随后的第1、2或第3个操作系统,修改default的值就可以更改系统的默认启动顺序了。

(四)图形界面和文字界面启动系统方式的切换

编辑/etc/inittab文件,将其中“id:5:initdefault:”一行中的5改为3,重启系统即可。反之,将3改成5则表示选用图形界面启动方式。

(五)在Red Hat Linux中使用五笔输入法

可能是因为版权的原因,Ret Hat 9.0自带的miniChinput中文输入法中没有收入五笔输入法,不过我们可以手工升级程序的最新版本。首先用“rpm -e miniChinput”命令删除当前的miniChinput,然后到miniChinput软件的网站http ://minichinput.sourceforge.net/下载最新的软件版本,使用“rpm ivh <文件名>”完成安装,重启进程后,就可以使用集成在其中的念青五笔输入法了。

③ linux服务器如何配置上网

Apache是运行在Linux操作系统上的头号Web服务器。很多小地方都可以用来调整Apache的性能,并降低它对系统资源的影响。其中一个就是调整内存使用率,当然达到这一目的可能还是需要花点功夫的。 例如,通过ps来确定httpd线程的内存使用率,可以输入下面的命令: # ps -U apache -u apache u USERPID %CPU %MEMVSZRSS TTYSTAT START TIME COMMAND apache130670.05.3 149704 54504 ?SOct071:53 /usr/sbin/httpd -f /etc/httpd/conf/httpd.conf -DAPACHE2 ... 上面这段输出显示了单个httpd进程使用了50 MB的RSS(驻留集大小)内存(或者非交换物理内存),以及149 MB的VSZ(虚拟)内存。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Apache里加载和运行的模块数量。这决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由于这个数字里还包含了共享库包,所以不是100%的准确。我们可以认为RSS数字的一半是httpd线程真正使用的内存数,这可能还有点保守,但是离我们的目的已经非常接近了。 在本文里,我们假设每个httpd进程都在使用了27 MB内存。然后,你需要确定可以让httpd真正使用的内存数。根据运行在机器上的其他进程,你可能希望要求50%的物理内存都供Apache使用。在一个装有1GB内存的系统上,就有512MB的内存可以被划分为多个27MB的内存,也就是大约19个并发的httpd内存。有些人坚持认为每个httpd 线程“真正”使用大约5MB的内存,所以从理论上讲你可以把512MB的内存划分出102个并发进程供Apache使用(要记住的是,除非你的网站需要极其巨大的流量,否则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在默认状态下,Apache会分配最大256个并发客户端连接,或者256个进程(每一个都对应一个请求)。按照这种设置,一个流量巨大的网站会在顷刻间崩溃(即使你假设每个进程占用5MB内存,那也需要1.3GB的内存来满足请求的数量)。如果不采取其它措施,系统会通过硬盘来尝试使用交换空间以处理它无法在物理内存中完成的任务。 其他可以调整的项目包括KeepAlive、KeepAliveTimeout和MaxKeepAliveRequests等设置。可以放在httpd.conf文件里的推荐设置有: ServerLimit 128MaxClients 128KeepAlive OnKeepAliveTimeout 2MaxKeepAliveRequests 100 通过将KeepAliveTimeout从15秒减到2秒,可以增加MaxClients命令;19太小,而128要好得多。通过减少进程存活的秒数,你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允许更多的连接。 当然,如果没有真正的测试在背后支持,数字就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ab的作用之所在。使用ab对Apache配置文件(MaxClients等于 256、ServerLimit等于256、KeepAliveTimeout等于15)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满足1000个请求(100个连续请求并发产生)的调整方法如下。(在执行测试的时候要确保服务器上有一个终端打开以观察系统的负载。) $ ab -n 1000 -c 100 -k http://yoursite.com/index.php 现在把上面的服务器设置改为更加保守的设置,重新启动Apache,试着再次测试(总是从远程计算机上进行,而不是本机)。 在这里的测试中,不同的设置导致执行所消耗的时间产生了一倍的差距(分别为27.8s和16.8s),但是负载的平均值为0.03和0.30。这可能会使得你的网站变得稍慢,但是会确保它不会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崩溃。还要记住的是,你将需要进行多次测试,以便取得一个平均值。 使用ab是测试调整Apache配置的一个极佳方法,应该在你每次做出影响性能的更改时使用它。

④ linux系统下怎么设置网络连接

两种情况
如果有桌面的话,按照下面的顺序system-preferences-network
connections-edit-connect
automatically把connect
automatically前面的空格中的对勾打上。

2.
如果是命令行界面执行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ifcfg-eth0是网卡名,不同的机器可能略有不同,可以用ifconfig看网卡名)然后修改ONBOOT行,改成ONBOOT=yes
如下图
修改好后
按ESC建,然后shift+:,接下来输入wq保存退出。
最后重启下网络就行了,执行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⑤ 如何配置linux远程管理

配置Linux系统的远程管理,最常用的软件就是VNC,一款远程桌面管理软件,下面是安装和使用方法:
被控端(以CentOS
5.4版本的Linux系统为例)
1、下载VNC
Server
VNCServer下载地址:Centos光盘的镜像中自带
2、
安装vnc-server软件包
#rpm-ivhvnc-server-4.1.2-14.el5_3.1.i386.rpm
3、
设置用户密码
#vncpasswd
#这是远程登录时需要的密码
#设置用户密码之后会在/root/目录下新建一个.vnc的隐藏目录
4、
编辑服务配置文件,去掉下面两行前面的注释,并修改端口为7,远程登录用户为root,远程桌面的屏幕分辨率为1024x768,总是共享
#vi/etc/sysconfig/vncservers
VNCSERVERS="7:root"
VNCSERVERARGS[7]="-geometry1024x768-alwaysshared"
5、
创建xstartup脚本
#servicevncserverstart
#servicevncserverstop
#ls/root/.vnc/
CentOS:7.pidxstartupCentOS:7.logpasswd
6、
编辑xstartup文件
#只需要把以下红色字部份的注释去掉即可
#vi/root/.vnc/xstartup
#!/bin/sh
unsetSESSION_MANAGER
exec/etc/X11/xinit/xinitrc
xterm-geometry80x24+10+10-ls-title"$VNCDESKTOPDesktop"&
servicevncserverstart
7、
启动VNC服务
#servicevncserverrestart
主控端(winXP远程桌面连接Linux)
1、在windows
XP中安装vnc-viewer,选择VNC客户端即可
2、远程登录测试:使用ip:port的方式登录,密码是vncpasswd设置的密码

⑥ 如何设置虚拟机中linux的网络配置

如果你的XXX卡没被内核支持,又怕自己编译的内核会造成系统损坏就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喽 ^_^ vmware三种网络连接上网设置: 1.bridge : 默认使用vmnet0 将虚拟机的ip设置与主机同网段未使用ip,其余与主机相同: 例如主机ip是10.70.5如果你的XXX卡没被内核支持,又怕自己编译的内核会造成系统损坏就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喽 ^_^

vmware三种网络连接上网设置:

1.bridge :

默认使用vmnet0

将虚拟机的ip设置与主机同网段未使用ip,其余与主机相同:

例如主机ip是10.70.54.31,设置虚拟机ip为10.70.54.22。netmask,broadcast,gateway,dns都与主机相同即可实现虚拟机<--->主机 虚拟机<---->互联网 通信。

2.nat :

默认使用vmnet8

将虚拟机设置成使用dhcp方式上网,windows下选择"自动获取ip",linux下开启dhcp服务即可

也可以手动设置:

ip设置与vmnet8同网段,gateway设置成vmnet8的gateway(/etc/vmware/vmnet8/nat/nat.conf)中可以查到vmnet8的gateway,通常是xxx.xxx.xxx.2。

netmask,broadcast设置与vmnet8相同,dns设置与主机相同。

例如 vmnet8 ip:172.16.249.1 gw :172.16.249.2

虚拟机设置: ip :172.16.249.100 gw: 172.16.249.2

3.host-only :

默认使用vmnet1

将虚拟机ip设置与vmnet1同网段,gateway设置成vmnet1的ip,其余设置与vmnet1相同,dns设置与主机相同

例如 vmnet1 ip :172.16.245.1

虚拟机设置: ip :172.16.245.100 gateway :172.16.245.1

这样就实现了虚拟机<--->主机 通信,但是 虚拟机<--->互联网 仍无法通信

虚拟机与互联网通信:

1.开启主机路由功能

2.设定iptables,使主机成为一台nat server

1. 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这样就主机就具有了路由功能

2.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0 -s 172.16.245.0/24 -j MASQUERADE

这条规则意思是将来自172.16.245.0/24封包的来源ip伪装成eth0的ip,实现虚拟机与互联网通信

如果网络接口是ppp+或pppoe则需要修改成-o pppoe

当然-s 172.16.245.0/24 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qemu两种上网方式:

user mode network :

这种方式实现虚拟机上网很简单,类似vmware里的nat,qemu启动时加入-user-net参数,虚拟机里使用dhcp方式,即可与互联网通信,但是这种方式虚拟机与主机的通信不方便。

tap/tun network :

这种方式要比user mode复杂一些,但是设置好后 虚拟机<-->互联网 虚拟机<-->主机 通信都很容易

这种方式设置上类似vmware的host-only,qemu使用tun/tap设备在主机上增加一块虚拟网络设备(tun0),然后就可以象真实网卡一样配置它.

首先内核中支持tap/tuns设备:

Device Drivers --->
Networking support --->
[M] Universal TUN/TAP device driver support

如果当前内核没有支持,可以重新只编译相应模块加入,方法很简单:

将当前内核配置文件cp到内核源码目录下:

[root@LFS ~]#cp /boot/config-[kernel-version] /usr/src/linux
[root@LFS ~]#cd /usr/src/linux

配置内核,将TUN/TAP选择模块(M),如上所示:

[root@LFS ~]#make menuconfig

重新只编译模块(M),不编译核心(*)支持的东东:

[root@LFS ~]#make moles

编译好后在/usr/src/linux/drivers/net下可以找到tun.ko:

[root@LFS net]#ls -l /usr/src/linux/drivers/net/tun.ko
-rw-r--r-- 1 root root 11116 Mar 23 20:29 /usr/src/linux/drivers/net/tun.ko
[root@LFS net]#

将它cp到当前内核的模块目录的相应位置:

[root@LFS net]#cp /usr/src/linux/drivers/net/tun.ko /lib/moles/`uname -r`/kernel/drivers/net

重新建立模块依赖关系:

[root@LFS net]#depmod

现在就可以加载它了 :

[root@LFS net]#modprobe tun

检查一下:

[root@LFS net]#lsmod |grep tun
tun 8704 0
[root@LFS net]#

OK. 成功不重新编译整个内核加入特殊模块支持

如果你的xx卡不被内核支持,又可以编译成模块,自己怕重新编译内核后出问题就可以用这个办法只编译自己需要的模块,然后手动安装到相应位置,再加载它。

这样编译速度要也比编译整个内核快,不会对系统有任何损害,就可以使用上XX卡喽。^_^

要注意三点:

1.内核源码必须与当前内核版本完全一致,否则编译出的模块是不能用的。

2.注意只make moles(编译模块),没有make moles_install(自动安装模块到/lib/moles下)

3.加载新编译的模块前必须先运行depmod,否则modprobe找不到它

其实使用当前内核配置文件(/boot/config-[kernel-version]),只加入自己需要的模块,不做任何其他改,make moles_install应该也不会有问题的。

不过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手动安装它,控制权在自己手里更踏实嘛 :-)

OK,转回qemu上网问题

如果使用udev管理设备(通常2.6.x内核的发行版都已经使用udev),当modprobe tun后就会自动建立/dev/net目录,并创建出tun设备,做好相关链接:

[root@LFS net]#ls -l /dev/net/tun
lrwxrwxrwx 1 root root 6 Mar 25 15:35 /dev/net/tun -> ../tun
[root@LFS net]#

如果很不幸,你没看到它,就需要自己手动做这些工作了

⑦ linux怎么配置网络连接

1、命令行使用vi编辑器打开网卡配置文件ifcfg-eth0: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⑧ Linux如何设置wifi

ubuntu和fedora的话,都是在右上角的网络管理器里就可以配置了~很方便的

⑨ Linux中的网络配置怎么设置

设置网络地址:

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s
HWADDR=00:0C:29:13:D1:6F
ONBOOT=yes
TYPE=Ethernet
IPADDR=192.168.0.212
NETMASK=255.255.255.0

BOOTPROTO=statics :表示使用静态IP地址

ONBOOT=yes:表示开机时,启动这个网卡。

取动态IP地址地址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dhcp

设置好IP地址,现在还不能生效哦,要重新启动网卡才可以。

Ifconfig <网络接口名称> network <子网掩码>
例:# ifconfig eth0 192.168.1.222 netmask 255.255.255.0
注:手工配置linux网络只限于临时使用,配置不保存。
扩展:# ifconfig eth0:1 10.0.0.1 netmask 255.0.0.0 一块网卡配置多个子ip地址。
# ifconfig eth0 hw ether MAC地址 修改网卡的mac地址,

#/etc/rc.d/init.d/networkstart启动network
#/etc/rc.d/init.d/networkstop停止network
#/etc/rc.d/init.d/networkrestart重启network

主机名称配置文件,修改主机名

/etc/sysconfig/network

例:#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使用vi编辑器打开主机名配置文件。

#vi/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网络是否可用。

HOSTNAME=xxxx xxxx为新设置的主机名。

本地主机名称解析文件

/etc/hosts

Hosts 和 DNS具有类似的主机名称解析功能

域名服务器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最多可以设置3行,前面的生效 有些看似很复杂的操作,可能几个命令就解决了,建议多学习些Linux命令

⑩ Linux 怎么设置网络

现在基本上也是图形界面了 都能找到对应的选项然后修改

或者使用ifconfig命令,不过这是临时的
或者直接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fcfg- we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