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寿光是怎样管理西红柿
扩展阅读
后脖子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2025-07-15 16:28:00
文档怎样一个竖一个横 2025-07-15 16:23:38
正常人的心率是多少 2025-07-15 16:21:02

寿光是怎样管理西红柿

发布时间: 2025-07-15 12:11:20

‘壹’ 西红柿苗期初花期死亡,根部褐色.蜕皮.干枯。什么原因各位帮忙,急急急

当地秋茬西红柿多刚刚进入开花期。发现菜农在前期管理上有不少好的经验,如小水勤浇促西红柿壮苗、换膜时注意预防病毒病等等,这些都值得借鉴。但也发现,当地也存在诸如药剂灌根防病毒病、缓苗后大量包施微肥、不划锄预防病毒
病等种植管理上的。晚上,记者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数十位菜农,现场讲解、探讨了当地西红柿生产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使用防治病毒病的药剂灌根来预防是很有效的,他每年都这样做。但记者却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
首先,分析一下病毒的侵染源和传播途径。侵染西红柿的病毒有20多种,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等,最近几年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严重。研究发现,病毒多是活体寄生的,多在植物体上越冬,多年生杂草、蔬菜、树木等是病毒病的初侵染源,只有烟草花叶病毒等少数种类可以在土壤中传播。我们都知道,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这些害虫在地上部为害,根系并不是病毒病侵染的主要部位,所以使用药剂进行灌根就犯了头痛医脚的错误了。
其次,防治病毒病的很多药剂内吸性差,不能通过根系吸收和传导。如菜农常用的病毒A等,这些药剂主要是通过在叶面形成保护层,预防病毒病传播,通过根系是起不到保护作用的。用药剂灌根使用的药剂要明显多于叶面喷施,这无疑也是一种浪费。
预防病毒病,首先应注重抗病毒品种的应用,但并不是说用了抗病毒品种就万事大吉了,多数抗病毒品种对单一或某几类病毒的抗性较强,对于其他病毒的抗病能力就较差,仍要注意预防病毒。
西红柿在两个时期最容易受到病毒侵染,一是初花期,二是盛果期,很多菜农反映在点到四穗往上的时候,又是病毒病发生的又一高峰期。这些时间正是营养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植株抗性有所下降。找到病毒病的发生规律,防治起来就要有计划。一是加强虫害防治,切断病毒病传播途径;二是根据发病高峰期,及时用药,提高植株抗性。做好了这几点,也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病毒。
2.缓苗后大量包施微肥
菜农伦师傅告诉记者:“我们在使用基肥时,都是先将有机肥使用到土壤当中,而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则一起包施到种植行内。我这个实种面积接近一亩地的大棚,准备在西红柿缓苗后使用5袋微肥(每袋15千克),共计75千克。”
实种面积不足一亩地的大棚,将微肥当做大量元素肥料来使用。微肥,顾名思义,是用量微少的肥料,包括铁、锰、硼、锌、铜、钼、氯等。其中,蔬菜对铁肥的需求量较大,但一般来说,硫酸亚铁每亩使用量也不会超过5千克,硫酸锌亩用量1-2千克,硼砂0.5-1公斤,其它几种微量元素肥料使用量更少,像钼肥每亩地只有几克至几十克。总的来看,每亩地使用微肥的量一般不会高于10千克。也就是说,使用微肥的量严重超标,可能导致大棚蔬菜受害。对于微肥,菜农应该如何使用才合适呢?
据了解,菜农多通过基施硫酸亚铁补充铁肥,然而硫酸亚铁容易被空气氧化,从容易被蔬菜吸收利用的亚铁离子转化为不易被蔬菜吸收利用的铁离子,导致补肥后效果不好,尤其是在碱性土壤中。因此,菜农最好将硫酸亚铁等微量元素肥料与有机肥同时使用,利用有机肥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来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性。如果蔬菜生长过程中再出现缺素症状,菜农可通过叶面喷施补充,像螯合态铁可以按照2000倍进行喷施,喷匀喷细。
因为微量元素肥料的用量较少,菜农在作为基肥使用时可以将其与适
量的细沙拌匀后撒施,以防使用不均。
3.勤划锄会加重病毒病发生
说到划锄,菜农朋友们都不陌生。秋茬西红柿一般要划锄3次,对于土壤黏重、浇水多的棚室划锄的次数还要多。通过划锄,不仅可以打破地表的板结层,增加土壤透气性,还能切断毛细管,减少蒸发,蓄水保墒。
但记者在寿光市稻田镇大伦村采访时,菜农伦九生告诉记者:“种植秋茬西红柿可不能勤划锄,否则病毒病发生会更严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伦师傅持相同观点的菜农不在少数。
“勤划锄能促进生根、引根下扎,利于培育壮棵,是蔬菜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怎么会使病毒病发生严重呢?”不解地问。“我们认为,划锄后伤根严重,会导致主枝长势变弱,抗逆性降低,在高温干旱的天气下,就会加重病毒病的发生。”伦师傅笑着告诉记者。
然而上面已经说过,西红柿TY病毒病等并不能通过土壤传播,即使菜农在划锄时导致根系受伤,也不会导致病毒病的传播。划锄时西红柿少量的根系受伤,并不会导致植株的抗逆性降低,因为突然透气性好了,根系活性增强,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也会提升,并不会出现主枝长势弱、抗性低的情况,反而有利于培育壮棵,提高对病毒病的抗性。
因此,记者建议菜农要及时划锄,且划锄操作一定要得当。第一次划锄在浇过缓苗水后,地表起晾即开始划锄,这时因幼苗较小,可用锄头或二齿钩浅划一遍。第二次划锄在蹲苗期进行,这次划锄要深,一般在5-6厘米为宜,其目的是提高土壤透气性,保证地表5-6厘米下土壤的湿度,引根深扎。而第三次划锄一般在蹲苗15天左右进行,由于此时根系长满畦面,划锄不可过深。
误区
1.小水勤浇,保证水分
供应促壮棵
在菜农伦师傅的棚内记者了解到,伦师傅是8月12日种植的西红柿。当前西红柿有6-7叶,株高在20厘米左右,茎秆健壮。当问及培育壮棵的关键时,伦师傅告诉记者,为培育壮棵,秋季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秋茬蔬菜在8月份大面积定植,由于此时光照较强,棚内气温、地温都较高,很不利于植株生长。而浇水,有利于降低地温,能使根系处在较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有利于植株长出新根,扩大根群。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株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降低植株叶片等部位的温度,提高湿度,提高植株抗逆性,而蒸腾作用是水分吸收与运输的主要动力,当蒸腾作用旺盛时,也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营养的运输,促进植株生长。
所以,在西红柿刚定植时,菜农应注意小水勤浇,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壮棵的形成。
2.换膜时要注意预防
病毒病
很多菜农在种植西红柿时,
都注意使用遮阳网、防虫网等预防西红柿病毒病的发生,但是菜农伦岗才等却反映说,在为大棚更换棚膜时,若不注意,会增加病毒病发生几率。因为换膜前后棚内环境变化大,棚膜撤掉时一些传毒害虫也容易趁机飞入大棚中,从而导致棚内西红柿植株发生病毒病。所以提醒菜农在换膜时要做好病毒病的预防工作。
在换膜之前,喷施宁南霉素、病毒唑或病毒A等以及含锌的叶面肥,提高植株抗性,有利于减少病毒病的传播,将病毒病抑制在隐性状态。换膜之后,立即喷洒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预防传毒害虫传播病毒病。在更换棚膜时,即使有烟粉虱等传毒害虫飞入大棚中,也能及时将其杀死,避免它在棚内繁殖,使得病毒病发生越来越严重。
如果现在菜农的棚膜较好,透光良好,建议菜农不要急于更换棚膜,而是等秋收过后,棚外传毒害虫大量减少时再更换棚膜。在秋收之后,棚内出现高温干旱的几率降低,即使有少量传毒害虫进入,植株被病毒病菌侵染,病毒病也不容易从隐性状态转化为显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