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精英为什么不帮助自己国家的穷人
如果没有穷人,富人的优越性便难以呈现,同理,没有普通民众,所谓的精英也难以成为精英。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阶级制度便如影随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人类进入所谓的“文明”社会,正是不平等、不公正的开始,原始时代的那种有饭同吃,有活同干,有苦同吃,有福共享的大同世界似乎才是更公平的。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而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这句话的明确体现,二战以来,虽然发达国家建立了高福利社会,但是美欧发达国家的贫富差别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通过资本扩张和金融工具,社会财富大量向少数人集中。保守派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在2017年发布报告称,最富有的5%的美国家庭在2013年持有大约62.5%的美国资产,高于30年前的54.1%。因此,另外95%的美国人的占比从45.9%下滑到37.5%。
穷人的存在,更好地反衬了富人的优越,西方富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慈善”,是他伙炫富的另一种方式。如果这些富人真的有心帮助穷人,它应当给非法移民同样的公民身份,让这些流离失所的人能够共享他们的福利;如果美国真的是重视人权,就不要支持叛乱,不要发动战争,不要制造那么多的难民。我们应当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很多穷人都是美国刻意制造的,他们又如何会帮助他们?
㈡ 拿美国的绿卡和公民有什么区别
绿卡,是美国政府核发的永久居留证。持有绿卡者,并非美国公民,没有享受美国公民的权利,自然也不必负美国公民的义务。除了那些依亲者外,主要是因为美国为了吸引世界的精英到其国家工作,而绿卡等于是一个长期居留与工作的许可证,表示美国有需要这样的人才。因此,拥有绿卡,固然可以申请成为美国公民,但并非表示要效忠美国。绿卡随时可被美国政府收回,公民身份就不一样了。绿卡与公民的另一差别在于权利与义务。根据美国移民法及相关法令,拥有绿卡者,在美国工作当然要缴税,但离开美国后,或回自己国家(地区)工作后,如果仍要维持绿卡的身份,则需向美国政府缴税。相反的,如果不缴税,则丧失了绿卡的资格。
㈢ 什么是菁英政治和精英决策
精英理论
elite theory
通过对社会统治者和杰出人物的研究,说明社会的性质和统治关系的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精英”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法国,意指“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人物”。精英理论认为,社会的统治者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在智力、性格、能力、财产等方面超过大多数被统治者,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代表一定的利益集团,掌握着重大决策权,他们的政治态度、言行,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决定着政治的性质。认为必须分析这些政治精英才能揭示政治的本质和规律。
沿革 精英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哲人政治"思想,以及中世纪意大利的N.马基雅维利?关于统治者的权力和统治技巧的研究。后来法国的C.-H.de圣西门?、H.坦恩,德国的L.龚普洛维奇等也探讨了谁统治社会、统治者的共性、如何维持统治、怎样统治等问题,这对精英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主要作用。到19世纪中期,精英理论才形成比较明确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获得理论性的地位。
基本内容 精英理论有早期和当代之分。人们通常把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的精英理论称为早期精英理论。这一时期有三位代表人物,他们是:①意大利社会学家G.莫斯卡,其代表作为《统治阶级》。他认为一切社会都存在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社会文明随精英的变动而改变。他着重研究了政治精英的本质与他们取得权力的方式,以及在不同历史环境中的变化。同时,探讨了精英地位的维持和更替问题。②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其代表作为《思想与社会》。他完善了“精英流动理论”,认为精英的兴衰和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的流动是必然的,这种流动是保持社会平衡的基本因素,如果没有正常的流动,就会造成政治不稳定,酿成革命形势,导致精英的集体流动代替个人流动。③瑞士籍德国社会学家R.米歇尔斯在《政党论》中提出了“寡头统治铁律”,认为政党和人类其他一切组织,都避免不了寡头统治的倾向。早期精英理论专注于精英的政治统治,强调人的先天素质,着重于思辨性研究,尤其是只注重少数统治者的作用,忽视民主制度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反民主倾向,受到了许多批评。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当代精英理论在美国发展起来。主要代表人物有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社会学家C.W.米尔斯,经济学家J.熊彼特等。当代的精英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早期精英理论虽然是一致的,但当代的研究者们既重视政治精英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注意到其他社会精英甚至公民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和意义;强调人在后天实践形成的专门技能,认为精英既可以产生于社会上层,也可能从下层产生,既可以产生于政治领域,也可以产生于其他社会领域;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来表达利益,对统治者施加影响,迫使他们做出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决策;精英一旦失去领导能力和大众的信任,就有被代替的可能性。当代精英理论宣称“价值中立”,注重多学科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西方政治、经济、技术、军事精英的出身、经历、文化、社会背景、彼此关系、代表性、领导行为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说明社会权力关系和民主政治的有效性。
意义 精英理论试图从社会精英、特别是政治领导人和杰出人物,着手揭示政治系统的实质和运行规律,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的途径,形成了一些分析手段,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研究中和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一些学者批评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统治者的个人作用和主观条件,其思想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