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运城茴子白种植时间
培育壮苗
茴子白是喜冷凉气候条件的蔬菜,因此,对苗床的要求不太严格,阳畦、日光温室、温室等均可用于茴子白的春季育苗。
1.阳畦的建造
阳畦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距水源近的地块。生产上最常用的是单斜面阳畦,坐北朝南,以便接受阳光和抵御寒风。畦宽1.5米左右,畦长可根据需要和地块大小而定,一般为8米-15米。阳畦的建造时间,一般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土壤无冰冻之前进行。先画好阳畦基线,浇水湿润土壤,作畦前先取出表土放在一边。首先作墙,后墙高40厘米;南墙高10-12厘米;东西两墙依顺南北墙高度而形成北高南低的斜坡。北墙底部宽40厘米-50厘米,上宽30厘米,东西墙宽30厘米。打好畦墙后,整平畦底,再填入起出的表土和基肥混合成的营养土,以利幼苗生长。
风障可用苇子作骨架,用稻苫作披风。先在北墙外挖一风障沟,沟深25厘米-30厘米,宽20厘米。挖出的土翻在北面,然后将苇子按要求编夹好,与阳畦畦面成75°角。再填土加以巩固,并在风障的当间用竹杆捆一棱子,以加固风障,并外披一层稻草苫。
2.品种的选择与播种期
早熟春茴子白栽培成败的关键是选择优良的品种,适宜的播种期。选的品种必须是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的早熟品种,如中甘11号、8398、冬甘1号等优良品种。 早熟春茴子白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定。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期苗龄过大会通过春化而抽薹;播种晚,影响结球产量产值下降。在天津地区,早熟茴子白以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为宜;如温室播种育苗时可在1月中下旬育苗为宜。
3.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春茴子白早熟栽培必须采取阳畦或温室育苗。因此,在育苗前首先要做好阳畦的施工、烤畦、施肥及畦面平整等工作。茴子白育苗床一般每畦应施腐熟大粪80千克,马粪50千克左右(按165×495厘米的畦计算),施后倒翻两遍,使粪土混合均匀并整平畦面。
在播种前要将种子曝晒2天-3天,以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为防止茴子白苗期霜霉病和黑茎病,晒后可用40℃-45℃的350倍-4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小时-5小时,在浸种开始时应充分搅拌,以便降低水温。种子出水后稍加摊晾,即用净湿布包好,外面再包2层粗湿布,放于陶器内,于温暖处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要用18℃-20℃温水淘洗1次,淘后稍晾再包好。包内温度掌握在20℃-25℃,当种子开始发芽,温度要降到18℃左右,3天后当胚根长到0.3厘米时即可播种。 茴子白地
4.播种
播种量:
一般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则每个苗床播种5.25克即可。这样经间苗后,每个畦可提供幼苗4500株-4800株,可移植5个畦之所需;?
播种方法:
播种前应浇底水1次,水层一般以8.25厘米左右为宜。底水渗完后,先撒一薄层细土再进行播种。播种要求均匀,出苗才能稀密一致。播种过后应当即覆约0.5厘米的细土。当幼芽顶土时进行第2次覆土,厚约0.3厘米。第3次覆封尖在幼苗出齐、子叶平展,经过间苗后进行,厚度0.3厘米。
5.苗期管理
间苗
幼苗出齐后,子叶平展时进行第1次间苗,拔去小苗,弱苗及丛生苗。当幼苗第1片真叶生出后,选晴天的上午10时后和下午3时前进行第2次间苗,留苗距2厘米为宜。这次间苗必须选留生长一致的幼苗,拔除子叶不开展及感染黑茎病的苗子。
移栽
一般早熟品种到雨水节前,幼苗具有真叶二叶一心时应即时移植。移苗畦的整地、施肥等与播种畦同。但由于移植时正值严寒季节,畦上冻层较厚,所以必须在移植前15天-20天进行烤畦,以利移苗后缓苗。起苗前的起苗水一般每畦喷75千克,使表土渗透10厘米即可。移植方法多为开沟贴苗,移栽密度以10×10厘米为宜。开移植沟深7厘米-8厘米,移植沟的前壁要陡,以便直立贴苗。移植沟开好后,即浇稳苗水,然后即可贴苗。并覆压根土,加浇1遍水,最后覆平移植沟。移植水不要过大或过小,以移植后10分钟左右表土能反潮即可。移植时还应注意将大苗植于阳畦的南面,并逐次将小苗植于阳畦北面,以适应阳畦温度南低北高的环境,以促使幼苗生长发育整齐一致。
中耕松土进行蹲苗
缓苗后经几天放风,当表土成松散状态时,应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左右及时中耕1次,以达保墒,提高地温和蹲苗的目的。第1次中耕后5天-6天进行第2次中耕,其深度为3厘米左右。在中耕时要掌握株行间稍深,近根处稍浅的原则,以免伤根。
定植
1.定植期:京津地区一般在3月20日到3月底,平均气温稳定在6.5℃-7℃,10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8℃左右定植为宜。
2.定植密度及方法:早熟茴子白品种株形较小,故行株距以40×36.6厘米(1.2×1.1尺)为宜,每667平方米(1亩)栽4500株。一般用平畦定植,定植后浇水1次。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适时浇水
定植到包心前的阶段:第1水即定植时的稳苗水,水量不可过大,中耕松土后6天-8天,见心叶开始生长时应及时浇水,称缓苗水,浇水量要大于稳苗水。开始包心到叶球充分生长阶段,浇第3水,水量不小于缓苗水。当叶球长到250克时,即进入结球中期,对水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一般情况下,每隔5天-6天浇1水,以满足结球期对水分的要求。结球紧实阶段,由于其它原因暂时不能收获时,必须控制浇水,以免由于水分供应过足而导致叶球破裂。 茴子白丰收
2.合理追肥
茴子白进入经球期后,对营养的要求迅速增加。因此,结合浇第3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5千克。浇过1次清水后,即结合浇水可追尿素15千克。在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追施2次化肥就可以。
3.中耕松土进行蹲苗
浇缓苗水后,适时进行中耕,深度6厘米左右为宜。过5天-6天就可进行第2次中耕,深7厘米左右,并把表土推碎,推平以便保墒。
夏茴子白栽培技术
夏季栽培茴子白可于雨水至立夏间播种。应选用耐热、耐涝和抗病性以及适应性较强的品种。目前,适于夏季栽培的品种有黑叶小平头、夏光、中甘八号等。
播种育苗
夏季栽培茴子白从播种到收获需100天-120天,适宜苗龄为30天-35天。天津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均可播种。育苗畦可作成一般平畦。整地前,按每667平方米(1亩)施5000千克的优质圈肥,然后进行翻地作畦。播种前浇足底水,水浇下后,撒1层细土,再按每平方米4克种子播种。将种子播后,随即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畦面再盖一层黑膜有利于保墒,待幼苗刚露头时即撤除。
夏季栽培茴子白必须进行分苗,待浇水后,水即将渗完时,用镰刀按10×10厘米的距离切成土方,每个土坨中间播2粒-3粒种子,前后保一株苗,这样就无需进行分苗,待苗长至5片-6片真叶时,及时安排定植。
适时定植
应选择排水方便的地块栽培。整地前,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圈肥5000千克,然后进行翻地作畦。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畦面一定要平;畦长不超过10米,畦宽1.5米,以便浇水,排水。定植时,最好在傍晚和下午进行。黑叶小平头、夏光等品种按株距35厘米,行距45厘米定植。定植后即浇水,第2天下午再浇1次。6天-7天后基本缓苗,可开始中耕。
定植后的管理
当植株缓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8千克-10千克,并立即浇水1次。4天-5天后再浇1次,然后中耕1次。在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肥8千克-10千克尿素。在追肥上应本着少施,勤浇的原则,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夏季日照强,水分蒸发量大,要小水勤浇。一般5天-6天浇1次水。最好于傍晚或清晨进行。
秋茴子白栽培技术
秋茴子白的栽培,要选用耐病、耐热的中晚熟或早熟品种。如京丰一号、晚丰、庆丰、夏光、津甘八号等品种,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均可育苗,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播种育苗 茴子白丰收
育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千克,整地作畦。为防止大雨后田间积水,苗床可作成宽1.5米,长8米并搭阴棚,遮阴挡雨。播种前,浇水1次,水渗下后,撒1层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约4克左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防止蝼蛄危害,畦面喷1200倍辛硫磷。再覆盖1层地膜或黑膜保持畦面湿度。48小时后,按时撤去,这样出苗快而齐。苗出齐后再覆0.5厘米的细土。当幼苗长到1片-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床与苗床一样,要求地势高,通风凉爽,能排能灌的地块。苗距10厘米见方,并遮阴3天-4天,浇缓苗水后中耕蹲苗,注意防治蚜虫。待苗长到6片-7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40天左右。
适时定植
定植应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栽植密度,早熟、中熟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4000株-4500株;中晚熟品种2400株-2600株。缓苗后,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然后中耕1次。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并浇水,促进莲座叶先长,包心初期再追肥15千克尿素。早熟或中熟品种一般不再追肥,但应及时浇水。中晚熟品种在第2次追肥后15天-20天,每667平方米(1亩)追尿素15千克,促进结球紧实。
⑵ 包菜栽培技术
1、包菜的育苗技术
包菜种植都采用育苗移栽。春包菜大部分为早熟种植,东北、西北以及内蒙古等寒冷地区,通常于2——3月在温室育苗,育苗期60——80天;华北地区有两种育苗方法:一是于12月中旬至1月上旬在阳畦育苗,2——3月定植。
二是于2月在塑料温室育苗,育苗期40——50天;秋包菜于6——7月育苗,育苗期一般为35——40天;夏包菜4——5月育苗,育苗期为30——40天。
2、包菜的定植和种植密度
包菜和根系在土温5°C以上就开始活动,因此,春包菜在日平均气温达6°C以上时,便可开始定植。北方春季干旱,多采用平畦种植,夏季高温多雨,亦尽量多带土,少伤根,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合理密植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包菜适宜的营养面积应根据品种和生长期长短而定,每亩株数和株行距大致如下:
(2)怎样管理茴子白扩展阅读:
包菜的食疗功效
1、辅助降胆固醇。包菜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可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排毒、排便,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2、减脂。包菜中的丙醇二酸,能抑制糖类转换为脂肪,减少脂肪在人体内堆积,是天然的“减肥良菜”。
3、减轻胃病。包菜含有维生素U,有保护肠胃黏膜的效果,能帮助预防十二指肠或胃溃疡。另外,维生素U具有解毒功效,对因经常应酬喝酒或宿醉引起的胃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降低患癌几率。包菜还含有微量元素钼,能减少人体产生亚硝胺;含有的萝卜硫素、异硫氰酸盐,有抑制细胞突变的功效,这些养分都能降低人体发生癌症的几率。
⑶ 想要圆白菜的产量变高,有哪些小妙招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餐桌上的食物也是有着越来越高的营养要求,如果想要圆白菜的产量变高的话,也是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才行,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浇水,施肥,温度,湿度。
对于苗床地也应该做好消毒工作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它的产量更高。我们都知道圆白菜的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的,经常吃圆白菜可以提高我们的抵抗力,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强壮,同时我们在去超市购买圆白菜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掌握挑选方法才行,在挑选过程之中,如果圆白菜手感比较沉的话,这时候就说明圆白菜的水分比较足,吃起来口感会更好一些,因此我们在挑选过程之中一定要更加谨慎才行,同时在挑选之前一定要看外表,因为我们都知道健康的圆白菜外表都是非常的有光泽的,而劣质的相对来说会更加的暗淡一些,这也是一个挑选的小窍门了。
⑷ 洋白菜种植方法和时间是怎么样的
一、卷心菜的种植时间
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可以露地种植,如果是天气比较冷的时候就可以在大棚里面种植。在春季栽种的话,夏天可以收获,然后在秋季栽种的话,等到冬季收获。
二、种植方法
1、温度要求
卷心菜和大白菜一样好种,适合生长的温度为十五度到二十度,哪怕零下十几度都不会冻死。种卷心菜的土,它喜欢肥沃又疏松的土,底肥施足。只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就可以了,太过干旱会影响生长。
2、阳光、浇水
种卷心菜,需要充足的阳光,光照时间越长越好。长势越好。长到六片叶子时,可以移栽定植下来,最好是在阴天或者雨后带土移栽,然后浇足定根水,每三天浇水一次。
3、施肥
种卷心菜需要多施肥,特别是需要氮肥,钾肥。所以要底肥施足。当卷心菜开始结球的时候,注意肥水管理。可以用菜枯水发酵后稀释浇洒,自己种的菜如果长了虫子,可以动手捉,如果要用农药,一定要用低毒的。
(4)怎样管理茴子白扩展阅读:
洋白菜的保存方法:
洋白菜的保存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否则的话洋白菜的菜心是会出现腐烂,因此在整棵购买时,可以将心挖除,用沾湿的报纸塞入其中,再用保鲜膜包起来。
如果在超市购买半棵或1/4棵洋白菜,回家后可将保鲜膜拆开风干一下,再用保鲜膜包起,放在冰箱中可保存半个月左右,但是为了确保其营养不受影响,应该尽早地吃完。
⑸ 洋白菜结球期管理要合理,洋白菜结球期该怎么管理
①平头型:植株较大,叶球顶部扁平,整个球成扁圆形。球叶的中肋和中心柱小,定植到收获70天以上,早熟品种有中丹8号。中晚熟或晚熟种,结球紧实,产量高,品质好。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栽培方式,栽培季节的品种,然后用50–55℃的热水烫种15–20分钟左右,或者是用扑海因,福美双进行拌种消毒,捞出后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种植包菜,需要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轻黏土,适合的pH值在7左右。包菜的种植需要坚持有机肥为主,并做好腰沟、围沟,沟沟相通,保证雨停田干。
移栽后,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包心菜立枯病、根腐病发生,可用根腐宁500倍或百菌清500倍或多菌灵500倍进行浇灌和淋根。
⑹ 种包菜的方法和步骤
包菜的种植时间
卷心菜适应性强,既耐寒又耐热,在我们国家的北方春、夏、秋都是可以露地栽培的。在其他比较高而且寒冷的地区,多于春、夏育苗,夏栽秋收,华北及东北、西北的部分城市,以春、秋两茬栽培为主。包菜栽培一般都是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春包菜基本上都是早熟栽培,东北等较为寒冷的地带,一般于2-3月在温室育苗,育苗期60到90天之间。秋包菜于6到7月育苗,育苗期一般为35到40天。夏包菜4到5月育苗,育苗期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处理种子
日常我们播种时,都是直接将卷心菜种子放在土壤基质上就可以了,但今天小编介绍一种能让种子有更高发芽率的方法。首先我们拿到种子的时候,要先在太阳下暴晒2天,再用清水浸泡半天,拿出之后也不要晾干,用薄棉布沾上水,然后包裹住种子,保持棉布一直是湿润的状态,大概2-3天,种子就能发芽了。
移栽定植
将包菜播种到远离主菜地的苗床中,然后在季节后期移植。在生长季节早期播种包菜会占用大量主要蔬菜地的空间,即使你将包菜播种到你菜地的主要地方也是可以的,包菜和其它植物之间的间隔距离是30到45厘米左右,这取决于包菜的类型。所有不同类型的包菜都是以同样的方式种植的,只是播种时间有所不同。
整地施肥
进行整地施肥能够帮助幼苗吸收足够的养分,在整地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家畜粪便以及各类农作物秸秆等等。施肥的同时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把大块的石头敲碎,整碎之后再耙匀。虽然包菜的根系比较的发达,但是想要让幼苗扎根在土壤里面,我们就要把土壤里面大块的石头给它挑出来,而且要保证土壤具有一定的透气,这样子有利于根部进行呼吸,吸收养分。
综上所述,在种植包菜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施肥的技巧,这样更加能保证包菜田的肥水能够充足,更加有助于其生长。这也是提高包菜产量以及包菜的质量根本办法,种植户们应当重视。
⑺ 怎样管理包心菜
培育壮苗
卷心菜是喜冷凉气候条件的蔬菜,因此,对苗床的要求不太严格,阳畦、日光温室、温室等均可用于卷心菜的春季育苗。
1.阳畦的建造
阳畦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距水源近的地块。生产上最常用的是单斜面阳畦,坐北朝南,以便接受阳光和抵御寒风。畦宽1.5米左右,畦长可根据需要和地块大小而定,一般为8米-15米。阳畦的建造时间,一般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土壤无冰冻之前进行。先画好阳畦基线,浇水湿润土壤,作畦前先取出表土放在一边。首先作墙,后墙高40厘米;南墙高10-12厘米;东西两墙依顺南北墙高度而形成北高南低的斜坡。北墙底部宽40厘米-50厘米,上宽30厘米,东西墙宽30厘米。打好畦墙后,整平畦底,再填入起出的表土和基肥混合成的营养土,以利幼苗生长。
风障可用苇子作骨架,用稻苫作披风。先在北墙外挖一风障沟,沟深25厘米-30厘米,宽20厘米。挖出的土翻在北面,然后将苇子按要求编夹好,与阳畦畦面成75°角。再填土加以巩固,并在风障的当间用竹杆捆一棱子,以加固风障,并外披一层稻草苫。
2.品种的选择与播种期
早熟春卷心菜栽培成败的关键是选择优良的品种,适宜的播种期。选的品种必须是冬性强、不易发生未熟抽薹的早熟品种,如中甘11号、8398、冬甘1号等优良品种。
早熟春卷心菜的播种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定。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期苗龄过大会通过春化而抽薹;播种晚,影响结球产量产值下降。在天津地区,早熟卷心菜以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为宜;如温室播种育苗时可在1月中下旬育苗为宜。
3.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春卷心菜早熟栽培必须采取阳畦或温室育苗。因此,在育苗前首先要做好阳畦的施工、烤畦、施肥及畦面平整等工作。
卷心菜育苗床一般每畦应施腐熟大粪80千克,马粪50千克左右(按165×495厘米的畦计算),施后倒翻两遍,使粪土混合均匀并整平畦面。
在播种前要将种子曝晒2天-3天,以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为防止卷心菜苗期霜霉病和黑茎病,晒后可用40℃-45℃的350倍-4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小时-5小时,在浸种开始时应充分搅拌,以便降低水温。种子出水后稍加摊晾,即用净湿布包好,外面再包2层粗湿布,放于陶器内,于温暖处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要用18℃-20℃温水淘洗1次,淘后稍晾再包好。包内温度掌握在20℃-25℃,当种子开始发芽,温度要降到18℃左右,3天后当胚根长到0.3厘米时即可播种。
卷心菜地
4.播种
播种量:
一般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则每个苗床播种5.25克即可。这样经间苗后,每个畦可提供幼苗4500株-4800株,可移植5个畦之所需;
播种方法:
播种前应浇底水1次,水层一般以8.25厘米左右为宜。底水渗完后,先撒一薄层细土再进行播种。播种要求均匀,出苗才能稀密一致。播种过后应当即覆约0.5厘米的细土。当幼芽顶土时进行第2次覆土,厚约0.3厘米。第3次覆封尖在幼苗出齐、子叶平展,经过间苗后进行,厚度0.3厘米。
5.苗期管理
间苗
幼苗出齐后,子叶平展时进行第1次间苗,拔去小苗,弱苗及丛生苗。当幼苗第1片真叶生出后,选晴天的上午10时后和下午3时前进行第2次间苗,留苗距2厘米为宜。这次间苗必须选留生长一致的幼苗,拔除子叶不开展及感染黑茎病的苗子。
移栽
一般早熟品种到雨水节前,幼苗具有真叶二叶一心时应即时移植。移苗畦的整地、施肥等与播种畦同。但由于移植时正值严寒季节,畦上冻层较厚,所以必须在移植前15天-20天进行烤畦,以利移苗后缓苗。起苗前的起苗水一般每畦喷75千克,使表土渗透10厘米即可。移植方法多为开沟贴苗,移栽密度以10×10厘米为宜。开移植沟深7厘米-8厘米,移植沟的前壁要陡,以便直立贴苗。移植沟开好后,即浇稳苗水,然后即可贴苗。并覆压根土,加浇1遍水,最后覆平移植沟。移植水不要过大或过小,以移植后10分钟左右表土能反潮即可。移植时还应注意将大苗植于阳畦的南面,并逐次将小苗植于阳畦北面,以适应阳畦温度南低北高的环境,以促使幼苗生长发育整齐一致。
中耕松土进行蹲苗
缓苗后经几天放风,当表土成松散状态时,应在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左右及时中耕1次,以达保墒,提高地温和蹲苗的目的。第1次中耕后5天-6天进行第2次中耕,其深度为3厘米左右。在中耕时要掌握株行间稍深,近根处稍浅的原则,以免伤根。
定植
1.定植期:京津地区一般在3月20日到3月底,平均气温稳定在6.5℃-7℃,10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8℃左右定植为宜。
2.定植密度及方法:早熟卷心菜品种株形较小,故行株距以40×36.6厘米(1.2×1.1尺)为宜,每667平方米(1亩)栽4500株。一般用平畦定植,定植后浇水1次。
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适时浇水
定植到包心前的阶段:第1水即定植时的稳苗水,水量不可过大,中耕松土后6天-8天,见心叶开始生长时应及时浇水,称缓苗水,浇水量要大于稳苗水。开始包心到叶球充分生长阶段,浇第3水,水量不小于缓苗水。当叶球长到250克时,即进入结球中期,对水分的要求逐渐增加,在一般情况下,每隔5天-6天浇1水,以满足结球期对水分的要求。结球紧实阶段,由于其它原因暂时不能收获时,必须控制浇水,以免由于水分供应过足而导致叶球破裂。 卷心菜丰收
2.合理追肥
卷心菜进入经球期后,对营养的要求迅速增加。因此,结合浇第3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5千克。浇过1次清水后,即结合浇水可追尿素15千克。在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追施2次化肥就可以。
3.中耕松土进行蹲苗
浇缓苗水后,适时进行中耕,深度6厘米左右为宜。过5天-6天就可进行第2次中耕,深7厘米左右,并把表土推碎,推平以便保墒。
夏卷心菜栽培技术
夏季栽培卷心菜可于雨水至立夏间播种。应选用耐热、耐涝和抗病性以及适应性较强的品种。目前,适于夏季栽培的品种有黑叶小平头、夏光、中甘八号等。
播种育苗
夏季栽培卷心菜从播种到收获需100天-120天,适宜苗龄为30天-35天。天津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均可播种。育苗畦可作成一般平畦。整地前,按每667平方米(1亩)施5000千克的优质圈肥,然后进行翻地作畦。播种前浇足底水,水浇下后,撒1层细土,再按每平方米4克种子播种。将种子播后,随即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畦面再盖一层黑膜有利于保墒,待幼苗刚露头时即撤除。
夏季栽培卷心菜必须进行分苗,待浇水后,水即将渗完时,用镰刀按10×10厘米的距离切成土方,每个土坨中间播2粒-3粒种子,前后保一株苗,这样就无需进行分苗,待苗长至5片-6片真叶时,及时安排定植。
适时定植
应选择排水方便的地块栽培。整地前,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圈肥5000千克,然后进行翻地作畦。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畦面一定要平;畦长不超过10米,畦宽1.5米,以便浇水,排水。定植时,最好在傍晚和下午进行。黑叶小平头、夏光等品种按株距35厘米,行距45厘米定植。定植后即浇水,第2天下午再浇1次。6天-7天后基本缓苗,可开始中耕。
定植后的管理
当植株缓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8千克-10千克,并立即浇水1次。4天-5天后再浇1次,然后中耕1次。在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追肥8千克-10千克尿素。在追肥上应本着少施,勤浇的原则,适当增加追肥次数。夏季日照强,水分蒸发量大,要小水勤浇。一般5天-6天浇1次水。最好于傍晚或清晨进行。
秋卷心菜栽培技术
秋卷心菜的栽培,要选用耐病、耐热的中晚熟或早熟品种。如京丰一号、晚丰、庆丰、夏光、津甘八号等品种,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均可育苗,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播种育苗 卷心菜丰收
育苗床应选择地势高,通风凉爽,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千克,整地作畦。为防止大雨后田间积水,苗床可作成宽1.5米,长8米并搭阴棚,遮阴挡雨。播种前,浇水1次,水渗下后,撒1层细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播种量每平方米约4克左右。播后随即覆土1厘米,防止蝼蛄危害,畦面喷1200倍辛硫磷。再覆盖1层地膜或黑膜保持畦面湿度。48小时后,按时撤去,这样出苗快而齐。苗出齐后再覆0.5厘米的细土。当幼苗长到1片-3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床与苗床一样,要求地势高,通风凉爽,能排能灌的地块。苗距10厘米见方,并遮阴3天-4天,浇缓苗水后中耕蹲苗,注意防治蚜虫。待苗长到6片-7片叶时即可定植,苗龄一般40天左右。
适时定植
定植应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栽植密度,早熟、中熟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4000株-4500株;中晚熟品种2400株-2600株。缓苗后,可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然后中耕1次。第1次追肥后10天-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千克,并浇水,促进莲座叶先长,包心初期再追肥15千克尿素。早熟或中熟品种一般不再追肥,但应及时浇水。中晚熟品种在第2次追肥后15天-20天,每667平方米(1亩)追尿素15千克,促进结球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