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两年的吴茱萸还是很矮小该施什么肥
吴茱萸,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 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 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每亩施农家肥2000 -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暴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宽的高畦。
移栽后要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并注意松土、除草。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当株高1-1.5米时,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促使多分枝。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钾肥。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或砍去枯死枝或虫蛀空树干,以利更新。
整枝修剪
幼树株高80-100厘米剪去主杆顶梢,促其发芽,在向四面生长的侧枝中,选留3-4个健壮的枝条,培育成为主枝;第2年夏季,在主枝叶腋间选留3-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培育成为副主枝,以后再在主枝上放出侧枝。经过几年的整形修剪,使其成为外圆内空,树冠开阔,通风透光,矮杆低冠的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型,3-4年之后便可进入盛果期。每年冬季还要适当地剪除过密枝、重叠枝、徒长枝和病虫枝。结枝梢粗壮、芽饱满的枝条应予保留,均能形成结果枝。每次修剪之后,都要追施1次翠姆肥料,以恢复树势。
植株进入衰退期后,长势逐年减弱,花芽减少,产量下降,此时可将老树砍伐,抚育根际萌蘖的幼苗,进行更新复壮。
❷ 目前吴茱萸药材前景怎样可以大面种植吗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是吴茱萸的小产区之一,今年受天气影响,吴茱萸货少,行情上涨,现产区中花吴茱萸售价76-80元,有人寻货,但是大货难以组织。 信息来自“中药材诚实通”
❸ 吴茱萸的介绍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小乔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1生于平地至海拔1500米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各地有小或大量栽种。1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传统中药吴茱萸,简称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2其性热味苦辛,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
❹ 种植荣都吴茱萸容易么
吴茱萸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每亩施农家肥2000 -3000千克+”巴内达碧卡菌肥“10公斤作基肥,深翻暴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宽的高畦。
移栽后要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并注意松土、除草。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当株高1-1.5米时,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促使多分枝。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钾肥。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或砍去枯死枝或虫蛀空树干,以利更新。
整枝修剪
幼树株高80-100厘米剪去主杆顶梢,促其发芽,在向四面生长的侧枝中,选留3-4个健壮的枝条,培育成为主枝;第2年夏季,在主枝叶腋间选留3-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培育成为副主枝,以后再在主枝上放出侧枝。经过几年的整形修剪,使其成为外圆内空,树冠开阔,通风透光,矮杆低冠的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型,3-4年之后便可进入盛果期。每年冬季还要适当地剪除过密枝、重叠枝、徒长枝和病虫枝。结枝梢粗壮、芽饱满的枝条应予保留,均能形成结果枝。每次修剪之后,都要追施1次肥料,以恢复树势。
植株进入衰退期后,长势逐年减弱,花芽减少,产量下降,此时可将老树砍伐,抚育根际萌蘖的幼苗,进行更新复壮。
病虫防治
煤病
又称煤污病, 是由于蚜虫、蚧壳虫在吴茱萸上为害, 诱发不规则的黑褐色煤状斑.后期叶片和技干上覆盖厚厚的煤层, 病树开花结果少.
防治方法: 蚜虫和蚧壳虫发生期喷洒2000-3000倍稀释的40%乐果乳油剂, 或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 每隔7天1次, 连打2~3次.发病期喷1: 0.5: 150-200波尔多液, 10~14天1次, 连打2~3次.
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吴茱萸的叶子,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不太明显的黄绿色小点, 橙黄色小疱斑, 致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10天打一次.
老木虫
幼虫在树干内蛀食, 茎干中空死亡, 7~10月份在离地面30厘米以下主干上出现未状胶质分泌物、木屑和虫粪.
防治方法: 用小刀刮去卵块及初孵虫.幼虫蛀入木质内部, 可在蛀孔外灌入可湿性六六六粉50倍液, 或用药棉浸8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 封住洞口杀幼虫.
❺ 吴茱萸保花保果技术,各个阶段施肥要点
1.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2.施足基肥,合理追肥。
3.科学配比,平衡施肥。
4.注意各养分间的化学反应和拮抗作用。
5.禁止和限制使用的肥料。
❻ 吴茱萸该怎样进行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补苗 吴茱萸不耐荒芜,要根据林地杂草生长情况适时松土除草。中耕时不宜过深,避免伤根,以表土疏松不板结为度。吴茱萸移栽成活率高,如有少数幼树因各种原因死亡造成缺株的,应及时补种。
2.间套作 刚移栽1~2年的吴茱萸林地,株间距离大,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收入,可在行株间间作其他药用植物或农作物。如叶用蔬菜、花生、大豆、益母草、丹参、桔梗、广金钱草等。
3.追肥 移栽后,要追施1次粪水,以促进春梢生长。一般每株施粪水50千克,最好加优质复合肥0.25千克,离根约50厘米处开沟环施。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夏季应多施磷、钾、硼肥,少施氮肥。一般在每年秋季收果后和春天开花前各施1次肥,就能基本满足要求。开花前每株可用饼肥2千克或粪肥如鸡粪3~5千克,结合松土除草施入植株周围,促进开花结果。冬季在植株周围挖开泥土,每株施堆肥或厩肥5~10千克,7~10天后再覆土,增强防寒抗冻能力,保护植株顺利越冬。
4.修剪整形 修剪一般于每年冬季进行适当修剪。在冬季树叶脱落后,幼树干从离地33厘米处打顶,使其侧枝向四面生长;老树应剪去过密枝,或砍去枯死枝或虫咬空干枝,将植株修成里疏外密,有利开花结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防止落果 病虫为害和氮肥施用过多是落果的主要原因。应在开花前施磷、钾肥或粪肥,少施氮肥,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减少虫蛀造成的落果。
❼ 吴茱萸适合哪个季节种植
白芷播种期分春秋两季。春播在清明前后,但产量低,质量差,一般都不采用。
秋播不能过早过迟,最早不能早于处暑;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其根不能作药用,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
形态特征
叶有小叶5-11片,小叶薄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8厘米,宽3-7厘米,叶轴下部的较小,
两侧对称或一侧的基部稍偏斜,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小叶两面及叶轴被长柔毛,毛密如毡状,或仅中脉两侧被短毛,油点大且多。
(7)中花吴茱萸怎样种植管理扩展阅读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每亩施农家肥2000 -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暴晒几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宽的高畦。
移栽后要加强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并注意松土、除草。每年于封冻前在株旁开沟追施农家肥。当株高1-1.5米时,于秋末剪去主干顶部,促使多分枝。开花结果树应注意开春前多施磷、钾肥。老树应适当剪去过密枝,或砍去枯死枝或虫蛀空树干,以利更新。
整枝修剪
幼树株高80-100厘米剪去主杆顶梢,促其发芽,在向四面生长的侧枝中,选留3-4个健壮的枝条,培育成为主枝;第2年夏季,在主枝叶腋间选留3-4个生长发育充实的分枝,培育成为副主枝,以后再在主枝上放出侧枝。
经过几年的整形修剪,使其成为外圆内空,树冠开阔,通风透光,矮杆低冠的自然开心形的丰产树型,3-4年之后便可进入盛果期。每年冬季还要适当地剪除过密枝、重叠枝、徒长枝和病虫枝。结枝梢粗壮、芽饱满的枝条应予保留,均能形成结果枝。每次修剪之后,都要追施1次肥料,以恢复树势。
❽ 茱萸要怎样种好活
一、选地整地 选避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除尽灌丛、杂草,全垦25~30cm深或不垦。按行株距3m×3m,每亩60~90株开穴,穴大小据植株大小而定,一般穴径50cm,深40cm,每穴施腐熟厩肥或堆肥5~lOkg,与穴土混匀作基肥。苗圃地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深耕,耙细整平,作宽1.3m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 (一)栽培品种按果实形态和植株外形可分为三个品种。米辣子:植株节间短,叶片的芥子油气味浓;果实较小,结果多,单株产量高,品质优良。大辣子:节间长,叶片的芥子油气味较米辣子略淡;果实较大,产量与品质略低于米辣子。花花辣(蛇皮辣子):节问长,叶片的芥子油气味较淡;果实较大,开花多,结果少,产量低,品质差。 (二)繁殖技术 吴茱萸种子发芽率低,生产上一般不用种子繁殖,多采用无性繁殖。 1、分球繁殖 吴茱萸分蘖能力很强,在母株周围常抽生出许多幼苗,待苗高60cm左右时,挖起移栽。为了获得更多的根蘖苗,可选3~5年生、健壮无病、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母株,于冬季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创开离母树40~100cm处泥土,露出侧根,选粗3cm左右的侧根,每隔10~15cm砍一伤口,砍至皮层为度,然后施人畜粪水,覆土。1~2个月后,伤根处便会萌生许多幼苗,去掉过密、弱苗,施一次清淡人畜粪水,翌春苗高50cm左右时,便可断根移栽。通常一株母树可获得30~50株根蘖苗,且移栽成活率高。 2、扦插繁殖可枝插、根插及嫩枝带踵扦插。 枝插在冬末春初休眠期进行。选择健壮母株,采集1~2年生枝条,剪成20~25cm长的插条,每插条须具2~3个芽眼,上端截平,下端剪成斜面。选阴天,在插床上按行距30cm开横沟,将插条按株距lOcm斜放于沟内,覆土压实,浇水。扦插时以插条先端出土lOcm左右为宜。用稻草节或枯枝、松叶散放于畦面,以保持土壤温度,也可搭拱形塑料膜,保温保湿。生根后培育1年,便可出圃定植。 根插 选择树龄4年生以上的健壮植株,于早春2月,挖开树根,取出lcm左右的侧根,剪成20cm左右的插条,插于苗床上,搭棚遮荫保湿即可。 嫩枝带踵扦插 根插或伤根分株造成的伤口处,常成丛萌生幼苗,如任其生长,则苗弱纤细,故当苗高lOcm左右时,选阴天,除每丛留苗2~3株外,其余多余的苗用小刀轻轻连根皮剥下,分成单株,剪去基部叶片,按行株距20cm打孔扦插于苗床上,浇水,搭拱形塑料薄膜遮荫保湿即可。 3、压条繁殖 早春2月,选取母株四周根茎基部发出的2~3年生小苗,在其节问用小刀剥去一指宽的表皮,压埋在土中5~l0cm深,使枝梢尖端露出土面,每一日叶芽可萌生一幼苗,次年即可切断移栽。 三、定植 以上繁殖材料可于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定植,以早春为好。成片移栽定植,按行株距3m×3m开穴定植;若利用房前屋后等空隙地种植,可按2m株距定植。移栽覆土一半时,将苗子轻轻上拔,以利根系舒展,再覆土压实。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 吴茱萸不耐荒芜,故应适时中耕除草,以使田间无杂草。中耕时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使表土疏松不板结为宜。 (二)追肥早春萌芽前,追施一道人畜粪水,以促进春梢生长。一般3年生幼树每株施20kg,在离根际40cm处开沟环施。6~7月开花结果前,施一道磷钾肥,以利座果。冬季落叶后,施农家肥或草木灰,施后培土防冻。 (三)修剪整形 吴茱萸的定型修剪应视植株生长的自然状况而定。一般中心主干明显而生长健壮的采用疏散分层形;无中心主干的则采用自然开心形。修剪一般于冬季进行。通过修剪定型,可保持一定的树形,有利开花结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可获得一部分枝条,增加繁殖材料。修剪时应同时剪去病枝、弱枝、下垂枝、并生枝,留枝梢肥大、芽胞椭圆形枝条。 (四)间套作 成片种植的,可行株间间作其他药用植物或农作物。如除虫菊、菊花、益母草、党参、桔梗、鱼腥草、蔬菜、豆类作物等。 四、病虫害防治 (一)锈病Coleosporium evodiae Diet. 5~7月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绿色近圆形边缘不明显的小点,后期叶背出现橙黄色突起的疮斑(夏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7%敌锈钠300倍液(加洗衣粉150g)、喷雾防治。 (二)烟煤病Fllmago vagans Pers. 为叶片、枝条上覆盖的一层黑褐色的煤状物。当蚜虫、介壳虫危害吴茱萸时,蚜虫分泌的甜味分泌物常会诱发该病的发生,该煤状物易剥落,剥落后,叶片仍为绿色。该病发生严重时,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治蚜防病,5月上旬至6月中旬,蚜虫、介壳虫发生时,可喷40%乐果乳油1000~1 500倍液防治蚜虫;发病初期,用1:0.5:150~20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1次,连续2~3次。 (三)褐天牛Nadediella cantori H()pe. 幼虫蛀入树干,咬食木质部,形成不规则的弯曲孔道。7~10月常在主干上发现胶质分泌物、木屑和虫便。防治方法:5~7月,成虫盛发期人工捕杀成虫;幼虫蛀人树干后,用钢丝从虫孔处捅杀;或用40%乐果乳油蘸浸棉球塞入虫孔,并用黄泥封口毒杀。 (四)蚜虫 危害新梢和嫩叶,吸食汁液,影响生长。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 (五)红蜡介壳虫Ceroplastas rabens Mesk. 四季发生,多聚集于枝、叶、花、果,使受害叶变黄,落叶,落花,落果。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或春季叶萌发前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或用人工刮除。 (六)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 5~6月或8~9月发生。幼虫咬食幼芽、嫩叶造成缺刻。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于幼虫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产地加工与贮藏】 一、采收一般定植后2~3年始果。8~10月,当果实由绿色变为黄绿色或稍带紫色时,择晴天上午采摘。采摘时将果实成串摘(剪)下,注意不要损伤果枝,以免影响翌年结果。每株能产鲜果5~20kg。 二、产地加工 果实采回后及时摊晒,切勿堆放发酵,约连续晒7~8天便可全干。雨天可用微火(温度不超过60℃)烘干。干后搓揉,使果实与果柄分离,筛除果柄即可。折干率30%左右。 三、贮藏 干品吴茱萸用木箱或竹筐内套塑料袋包装,置通风干燥处,并注意防潮、霉变、虫蛀,防挥发油散失。 【质量要求】 吴茱萸以身干,籽粒饱满,坚实有香气,无枝梗、杂质、霉变为合格;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现代研究开发】 吴茱萸为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含吴茱萸碱、吴茱萸素、挥发油及脂肪酸等成分,具兴奋中枢神经,降低血压,收缩子宫,驱除肠内胀气,健胃镇痛,抑菌杀虫,抗病毒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痢疾、消化不良、口腔溃疡、鹅口疮、腮腺炎、痛经及各种湿症、神经性皮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