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种植桃树有哪些需要防治的疾病
桃树炭疽病的防治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县桃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气候条件、品种、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桃树炭疽病发生较重、对桃树产量、品质影响较大。有效防治炭疽病对提高产量和效益非常重要。
一、危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幼果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斑,后随果实膨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中心凹陷;气候潮湿时,在病部长出橘红色小粒点,幼果染病后即停止生长,形成早期落果;气候干燥时,形成僵果。成熟果的病斑上呈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缩。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期病斑为灰褐色,干枯脱落,造成穿孔。新梢上的病斑呈长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陷。病梢上叶片呈上卷状,严重时枝梢常枯死。
二、病原及发病规律。桃炭疽病是半知菌门炭疽病属的一种真菌。病菌以菌丝在病枝、病果中越冬,翌年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当平均气温达10-12℃、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开始形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形成第1次浸染。该病为害时间长,在桃整个生育期都可浸染。高湿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温暖,多云多雾、高湿有利于发病。管理粗放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施氮过多,树冠郁闭的桃园发病严重。
三、防治技术
1、果园策划: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粘质土壤地段建园,要起垄移植,并注意品种的选择。
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改善树体结构,通风透光。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传染源。
3、药剂防治。萌芽前喷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源。花前喷1次药。落花后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药,共喷3-4次。药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400-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桃树黄化病的防治
一、原因
1. 缺铁保护地桃树缺铁的主要原因:
①栽植密度大,有的甚至达到1米×0.8米,每株树所占土地营养面积小,根系与根系相互交叉,土壤中释放的铁离子满足不了根系的吸收。
②桃树结果后,负载量大,有机营养优先供应果实生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分泌酸性物质的能力减弱,土壤中的铁离子不能被根系有效地吸收。
③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中性、偏碱性土壤中的铁离子容易被氢氧根离子固定,形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铁,不能被桃树根系吸收而发生缺铁症状,并主要发生在新叶上。
2.采果后修剪过重果实采收前,多种有机、无机营养以供应果实生长为主,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果实采收后根系急需叶片供给有机营养,此时进行重回缩修剪,地上部失掉大量的营养枝条和叶片,引起地下根系生长营养供给不足,造成毛细根因修剪过重而死亡,根系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致使地上部养分供应不足。
3.化肥多,有机肥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土壤瘠薄,结构不良,有机含量低,土壤活性菌减少,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土壤黏重、通透性差,影响根系的生长。
4.根系病害桃树根系病害是引起桃树叶片黄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植株患有根癌病、紫纹羽病、根朽病等,影响植株根系生长,妨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植株枯死。
二、防治
1.缺铁的防治①稀植:栽植密度为2.5米×1米~3米×1米,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土壤范围,使土壤中的铁离子满足根系的吸收,给植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②合理负载:根据桃树情况确定产量,一般每亩地产量不超过3000千克,再把亩产量分解到每株树,每株树留果量的计算公式是:留果量(果个数)≈株产量(千克)/单果重(千克)。③喷施叶面肥:向叶面喷施0.1%的硫酸亚铁加米醋精500倍液。④输液防治:植株上有个别枝梢缺铁时,用瓶装0.1%的硫酸亚铁和0.5%的乙酸混合液挂于树上,把缺铁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装在输液瓶中,倒挂在树枝上,在树干上打一个孔,用医用输液器输液。
2.采果后轻剪采果后,对结果枝进行修剪,以疏为主,疏除背上枝、直立枝、细弱枝、病虫枝、交叉枝,结合人工摘心、扭梢、拿枝等,保留一定的营养枝,以平衡树势。
3.合理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控施化肥土壤黏重的地块,秋季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如土壤较黏重,在定植坑内填一些河沙,有一定的效果。
4.防治根系病害检查苗木有无病害,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钟,也可用K-84(癌康宁)浸根5分钟,然后定植,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
桃树介壳虫的防治
危害桃树的介壳虫种类很多。我省发生的主要是朝鲜球坚蚧,属同翅目,蚧科,毛球蚧属。其发生量大时,受害枝条上布满累累介壳,使树体生长不良;严重时使叶及小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一、发生规律朝鲜球坚蚧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危害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雄虫羽化,并与雌虫交配;5月雌虫产卵于介壳下面。一头雌虫产卵700余粒,多时可达1400-1500粒。卵从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5月底至6月初为孵化盛期。孵出的小若虫自母壳爬出,分散在小枝条、叶片及果实上危害;9月份开始越冬。
二、防治方法以药杀为主。若虫在孵化盛期,大量从母壳内向外扩散时,喷布50%马拉松800-1000倍液、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在若虫扩散后施药,往往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要注意保护利用黑缘瓢虫等自然天敌。
B. 桃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桃树叶片发黄的现象在许多桃园都有发生,黄化叶会影响桃树的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桃树叶片发黄的原因多种多样,较为复杂,结合各地桃园情况,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修剪过度
生长期为给密植桃树通风透光,修剪过度,剪掉大量绿叶和枝条,导致树体由于突然失去了大量制造养分的叶片,本身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严重减弱,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养分供应严重不足,代谢失调,而此时树体萌芽、长叶、抽枝又需要大量养分,便出现了叶片发黄,树势衰弱的现象。
二、缺铁导致叶片发黄
叶片的绿色主要呈现的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的合成必须有铁元素的参与,如果铁元素缺乏,则叶绿素合成受阻,叶片发黄。又因为铁元素在桃树体内不易流动,一旦被树体吸收利用,就固定在某一器官上,如枝叶上,其它生殖器官如新长出的枝叶需要铁元素则必须从根系或外界吸收才能满足需要。有些果园内的土壤是PH值大于或等于7.5的盐碱土,铁元素极易被土壤固定,成为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的铁离子,叶片黄化现象更为严重。而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被固定的铁离子转化为能被根系吸收的游离态的铁离子时才能被根系重新利用,否则即使土壤中铁元素充足,也无法满足树体对铁元素的需要,仍然表现出缺铁黄叶症状。另外,土壤黏重,透气性差,土壤中镁、锰元素过多,根系呼吸作用弱,树体内氮元素不足等均能降低树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导致叶片发黄。
三、根部的病虫害导致叶片黄化
1、有毒物质对根系的不良影响。例如因修剪过重或者是其它原因导致根系大量死亡后的死根,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会产生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毒害幼根和新根,从而降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导致代谢异常而出现黄叶。
2、根部病虫害。有的桃树患有根癌病、根朽病、流胶病、根结线虫等根部病虫害,削弱了树势,影响了根系生长,破坏了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养分供应不足而叶片发黄。
四、治疗措施
1、针对病害,采用适当的药剂进行防治,如疫霉病、根朽病等使根部组织破坏,叶片出现失绿黄化,用代森锌溶液灌根,或刮除病部腐烂组织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防治根系病害。检查苗木有无病害,用1%的硫酸铜溶液或用2%的石灰水浸根1分钟,然后定植,若发现根癌病植株,用快刀切除根瘤,用1%的硫酸铜100倍液消毒。
2、针对缺铁黄化症状,过去对缺铁“黄化病”的防治,曾采用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茎干注射、根系浸吸、根部施用铁等方法,均收到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螯合铁,是铁肥中比较好的一种。它适于PH值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施用,其土壤中的稳定性、持效期都比其它铁肥好,可直接施入土壤,施后10天左右即可见效。也可以叶面喷施。植株上有个别枝梢缺铁时,用瓶装0.1 %的硫酸亚铁和0.5 %的乙酸混合液挂于树上,把缺铁的枝梢直接插在瓶中。也可用上述的混合液装在输液瓶中,倒挂在树枝上,在树干上打一个孔,用医用输液器输液。
3、增施有机肥料。可通过增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腐殖质含量,是一种天然螯合剂,不仅对铁,而且对其它多种元素都有螯合作用,提高元素的有效性;同时有机质能直接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通气性好,能为根系呼吸和吸收创造良好条件。
C. 种植桃树时为什么会出现黄叶病应该怎样解决
黄叶萎黄病发生在桃树中。典型的症状是:幼叶变成萎黄病,脉变成灰绿色,黄色或白色,脉保持绿色。在七月,桃树经常显示出大量的叶子发黄。在严重的情况下,树枝和树叶变成白色,边缘变干和变成褐色,然后死亡。它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和花蕾的形成,这是极其有害的。该病通常始于4月中旬,这是桃树的一种生理性疾病。
在某些果园中的土壤是盐碱土壤,pH值大于或等于7.5。铁很容易被土壤固定并变成铁离子,根系无法吸收和利用铁离子。叶片变黄现象更加严重。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固定铁离子才能转化为游离铁离子,这些铁离子可以被根吸收,然后再被根重新使用。否则,即使土壤中的铁充足,也无法满足树木对铁的需求。显示缺铁和黄叶症状。此外,土壤粘稠稠密,透气性差,土壤中的镁和锰过多,根系呼吸力弱,树木中的氮不足,所有这些都会降低树木吸收铁的能力,导致铁缺乏。
D. 桃树苗叶片发黄不旺盛什么原因
桃树苗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
桃树出现黄叶失绿症,典型症状为:幼叶失绿,脉间变为灰绿色、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保持绿色。其原因主要是树体缺铁所致。
在桃树生产管理中,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土壤不疏松、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桃树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②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③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④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⑤过重修剪。冬季过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树叶片发黄。
⑥根系有病虫危害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把肥直接施在根系上而把根系烧烂,致使桃树叶发黄。
解决和防治桃树黄叶病的方法是:
①检验土壤中铁元素是否缺乏,如土壤中确实缺铁,可施入适量硫酸亚铁予以补充;如不缺铁,应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②找出树体缺铁的原因。根据上述各种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缺铁黄叶症,从而对症治疗。
③增施有机肥和液肥,彻底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这是预防和防治桃树黄叶病的最根本办法和有效措施。
E. 桃树黄叶病要怎么解决
桃树黄叶病又称黄化病、缺铁症,属桃树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在邯郸桃产区有加重蔓延趋势,有的单株发黄,有的成片发生,甚至全园发病,给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应引起广大桃农高度重视。
(6)病虫防治不力:病虫防治不及时、不到位的果园可削弱树势,加重病情发展,尤其是受到根腐病、根癌病、流胶病和桃红颈天牛等病虫危害后都会影响桃树生长发育,引起黄叶。
F. 桃树黄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如何进行防治呢
我国种植桃树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在生长期会发生黄叶病损失。黄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两种3360 土壤中的PH太酸,过碱容易使桃树叶硫化。磷应用太多,桃树叶子会变黄。适合桃树的PH值在5~7.5之间,低于5或高于7.6,容易固定铁、锌、镁等微量元素。磷应用太多,桃树不能吃,剩下的磷酸盐成为难以分解的磷酸钙,还固定铁、锌、镁等元素,使桃子叶发黄。学术上说是元素的拮抗作用。
北方土壤本身缺乏铁、锌、镁等微量元素不多,碱性太高,抑制了多种中美洲元素的吸收利用,导致新栽桃树过早出现黄叶生理病。因此,桃树种植在碱性太大的土壤中,在扎根全营养肥料之前,要防止黄叶病的发生。
G. 想要解决桃树黄叶病,应该要怎么解决
桃树黄叶病也称为黄化病和铁缺乏症,是桃树的生理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邯郸桃子产区有加剧和蔓延的趋势。一些个体植物变黄,一些出现在斑块中,甚至出现在整个花园中,这将对桃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并应引起大多数桃农的高度重视。
(5)修剪不当:对于幼树和茂盛的树木,夏季修剪和调节不小心,核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导致果园关闭且通风不良,导致叶子变黄。相反,过多的回缩也会导致叶片发黄。
(6)虫害防治不当:虫害防治不及时和果园不足会削弱树木的活力,加剧病害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受根腐病,根癌,牙龈疾病和粉红色脖子影响的病害。长角甲虫和其他害虫会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引起黄叶病。以上就是解决桃树黄叶的办法,希望可以对你们提供帮助
H. 桃树苗叶子发黄怎样治
您好!1、土壤中氧气不足。桃树根系呼吸比较活跃,如桃树栽植在较黏重或板结的土壤中,土壤不疏松、透气性差,就会造成氧气不足,桃树根系由于呼吸受阻,从而导致叶片变黄。
2、桃树在生长前期水分过多时,也会造成根系呼吸困难。
3、土壤含盐量过高。重盐碱地种植的桃树经常出现叶片发黄。
4、施氮肥或磷肥过多,也会影响桃树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叶片发黄。
5、过重修剪。冬季过重疏剪大枝,根冠比不平衡,也可造成桃树叶片发黄。
6、根系有病虫危害或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有的桃园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把肥直接施在根系上而把根系烧烂,致使桃树叶发黄。
了解了原因就来看看解决的方法:
1、检验土壤中铁元素是否缺乏,如土壤中确实缺铁,可施入适量硫酸亚铁予以补充;如不缺铁,应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2、找出树体缺铁的原因。根据上述各种影响铁元素吸收的因素,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缺铁黄叶症,从而对症治疗。
3、增施有机肥和液肥,彻底改变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看来导致桃树苗叶子发黄的原因还是很多的,因此果农们在管理的时候一定要上心,做好防治的工作。植物网
I. 桃树叶子发黄怎么办
修剪太过,地上部分留有的枝叶都很少,那么地上和地下的部分就会失去平衡。进而,大量根系衰亡,就会致使整体的营养失调。如此时正是生长迅速的时候,就可能导致叶变黄。
光照不足,叶绿素无法形成,叶子可能变黄,还可能出现变薄的现象。旱、涝都可能使叶子发黄,甚至死亡。如果实太多,负重太多,养分就不足,因而会出现黄叶。
解决措施:用百分之零点三浓度的尿素来叶面追肥,每一个星期一次,连续三次;尽量让植株接受充足的阳光。另外,还需注意修剪,使得透光度增加。
(9)桃树怎样管理黄化病扩展阅读:
桃细菌性穿孔病
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叶片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
J. 桃树缺铁黄化病有何症状怎样防治
(1)为害症状
缺铁症主要表现在新梢的幼嫩叶片上。开始叶肉先变黄,而叶脉两侧仍保持绿色,致使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白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
(2)发生规律
从目前我国土壤的含铁量来说,一般果园土壤并不缺铁,但是在盐碱较重的土壤中,可溶性二价铁转化为不可溶的三价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桃树表现缺铁。可以说,一切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因素,都能加重缺铁症状的表现。
干旱时地上水蒸发盐分向土壤表层集中;地下水位高的洼地,盐分随地下水积于地表,加重缺铁症状。
土质黏重,排水不良,不利于盐分随灌溉水向下层淋洗等,黄叶病都易发生。
(3)防治方法
①改土治碱,增施有机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释放被固定的铁。改土治碱的措施,如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渗沙改黏,增加土壤透水性等,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②适当补充铁素。为了挽救重病树,可以用各种方法补充可溶性铁。
发芽前枝干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硫酸亚铁:硫酸铜:生石灰:水=1:1:2.5:360混合液,有控制病情的作用,但不能持久;把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每666.7米2用硫酸亚铁4~5千克,可有两年以上的效果。在土壤中施用螯合铁(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治疗黄叶病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果树发芽前,用硫酸亚铁30~50倍液浸泡刻伤的侧根,每株灌施药液30~100千克;也可用罐头瓶装入250倍液0.5千克,每方向找出0.5厘米粗的长根插入瓶中,每株树用6个瓶。瓶口向下埋入土中,待根部吸收24小时后,把瓶取出,此法用药少但见效快;发芽前树干注射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1000~2000倍液。注射法在使用不当时,易发生病害,应小心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