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现在小麦穗怎样管理
扩展阅读
微信群怎样创建文档 2025-08-27 15:28:45
白的小朋友怎样穿的好看 2025-08-27 14:44:20

现在小麦穗怎样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4-30 14:59:30

1. 当前小麦怎样管理

春季干旱,气温变化起伏异常,倒春寒天气频繁发生,对旺长麦田的麦苗适度抑制 其生长,避免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能力。要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袭击之前1~3天 进行适时灌水,提高近地面的气温,防御和减轻冻害。灌水防冻以选择微风或无风 天气效果显着。

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一般情况下此期耗水 量占全生育期的25%~30%,因此,重点浇好小麦拔节水和孕穗水对其正常抽穗非常 重要。如果此时水分供应不足,导致不抽穗、半截穗、大头穗和哑巴穗等异常抽穗 现象发生。

1、防病治虫,“一喷三防”

此时期主要发生病虫害: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这个时 期如果选对正确的药剂可以及时预防病虫害,保住小麦旗叶,促进灌浆、增加千粒 重。

2、叶面喷肥,防止早衰

此期叶面追肥,可促进受冻害小麦恢复生长,并能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 ,防病抗倒,减轻干热风危害。

3、灌溉与排渍

灌浆期遇旱要适当浇水,好进行喷灌,防止大水漫灌,以防倒伏,并可防御干热 风危害。若遇连阴雨天气,注意疏通“三沟”,排水降湿,做到雨过田间无积水, 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如何防治小麦抽穗期的病害

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兼治麦蚜等其它病虫。

1、防治时间:于小麦始花期(5-10%麦穗开花时)喷药,如始花期遇连阴雨天气, 抢雨隙喷药,防治后遇持续阴雨天气,间隔7天左右再补治一次赤霉病。

2、药剂配方: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40%戊唑?咪鲜胺水 乳剂25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任选一种,对水30-35公斤喷细雾,蚜 虫发生量大的田块,每亩另加10%的吡虫啉10-15克混配兼治,各地应根据病虫抗性 情况调整用药量。

2. 小麦拔节孕穗期如何管理浇水有哪些讲究

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防止倒伏,至拔节时第一、二节间基本定长时追肥,不会影响基部节间伸长,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促进植株健壮,从而起到抗倒伏增产的效果。做好此项措施,一般可增产10-15%。拔节期施肥要根据田间生长生长状况因地制宜,群体较弱的地块应该在返青期即大水大肥,促进小麦有效分蘖的形成,增加田群体密度。

小麦基节间固定后,小麦业主适时施用拔节肥,以区别小麦幼穗形成大穗一般肥料充足一亩尿素8~15公斤,一亩追施不足。高氮磷钾复合肥20~30公斤。无追加肥料,小麦返青,拔节施肥。干热风是影响小麦籽粒千粒重的重要因素,除了前面提到了一喷三防技术外,还可以通过适当补水等创造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的影响。

要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做到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降低地下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为多雨环境下的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每亩用40%多菌灵45克加72%农用连霉素45克加0.3%苦参碱150毫升加清水45公斤喷雾,在小麦拨节期至抽穗期各用药1次,采用以上方法会使小麦高产丰收。

3. 小麦开始抽穗了,应该怎样进行管理此时需要施肥吗

小麦抽穗后直接进入养花期。这个时期小麦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两华期间,如果田地太干燥,小麦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不仅会影响穗数,而且颗粒重量也会减少,因此,如果两华初期当地比较干燥,以后长期不下雨,就有必要。小麦抽穗后对养分的需求也比较大。通过提取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可以延长叶片的功能时间,促进小麦的新陈代谢,达到增加颗粒重量的目的。如果小麦变弱变黄。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是麦田管理的重点时期,此时的小麦病虫害,来势猛,发展快,而且对小麦危害比较严重。所以种植户们一定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防。这样才能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4. 冬小麦种植的时候,如何科学管理有更高的收益

在种植方面,当谈到增加产量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单位面积上小麦的种植数量。一般来说,植株越多,收获的小麦穗越多。因此,起初人们为了增产,小麦秧苗很密,但实际上,决定小麦产量的不仅是小麦穗数,因为小麦种植密度太大,导致麦田的空气流通和阳光直射不太好,许多小麦为了争夺一定的资源,必然导致大多数小麦幼苗无法正常生存。小麦穗的质量大大降低。

在小麦抽穗期以及到成熟期,要预防小麦倒伏。小麦倒伏对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影响。为了防止倒伏,选择种子时最好选择低茎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应合理施肥和浇水,以提高植株的韧性,从而更好地抵抗倒伏。当小麦过度生长时,可以使用氯喹来防止倒伏。

5. 种植小麦在小麦抽穗时,该如何做好田间护理

小麦属高水肥作物,此期绝不可缺水脱肥。此期要保证水肥供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麦正常抽穗、扬花授粉、正常灌浆,为小麦丰收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这个时期的小麦不只是在长叶子和茎杆,还有麦穗,生殖生长也开始快速发育。这个时候不能随意的去追肥,防止小麦生长过旺出现倒伏,再有密度过大的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相应较差。不管小麦发育正常也罢,立即进行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我们叫三防一喷,这一步必须走好,一点不能马虎。主要用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氟环唑,烯唑醇等药济。

赤霉病防治:赤霉病防治不宜过早,但也不能太迟,在刚开始杨花是正当时,可用药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液或3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每亩喷施60-100ml进行防治。可以选择高氟氯氰菊酯+吡虫啉+戊唑醇咪鲜胺+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有机硅助剂!这样的话既可以治害虫,锈病和白粉病也可以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只要气温,湿度适宜,一个晚上就能遍布整个麦田。而且它还特别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对于小麦蚜虫一定要早预防,早防治。

6. 小麦处于抽穗扬花期,应该怎么管理比较好呢

小麦处于孕穗抽穗期,南部麦区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我们这边河北冀中南麦区进入孕穗抽穗期,此期田间管理至关重要,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小麦进入孕穗期了,这个时期主要的工作是做好防治病虫害和水肥补充工作,这个时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辛辛苦苦种的小麦被虫子吃了,得病了就非常可惜了。

抽穗期,不管小麦发育正常也罢,立即进行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我们叫三防一喷,这一步必须走好,一点不能马虎。主要用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氟环唑,烯唑醇等药剂。小麦抽穗要注意倒伏,大家都知道,一旦后期出现倒伏现象,对品质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在小麦抽禾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怎么办,要在早气好的时候,喷酒农药,防止更多虫害发生,及时排水,防止水涝,淹死麦苗。要适时用药。有麦花了就可以进行防治了,这里要注意,如果第一次撒药后出现了练舞的阴雨天气,要进行第二次药物的喷洒,对小麦穗期病害都能做到综合防治。而造成小麦倒伏的现象有很多种,例如连续大雨天气,同时伴随着大风,很容易导致小麦倒伏。

7. 小麦高产有哪些管理技巧农户应该如何防治病虫害出现

小麦白粉病是在小麦抽穗期发病率较高的病害之一,若是能够提前预防效果更好,小麦一旦发生白粉病可用醚菌酯、咪鲜胺等药剂进行控制,病发时防治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必须做好赤霉病病的防治,建议在扬花初期使用戊唑醇.多菌灵、戊唑醇.咪鲜胺、氟环唑.多菌灵、丙硫唑、丙硫菌唑等进行防治!小麦的纹枯病在小麦的每个生育期都有危害,在谷雨期间发生纹枯病可导致颈部腐烂,后期容易倒伏,严重的引起不抽穗,结实减少,籽粒瘪瘦,形成枯白穗。锈病一般暴发于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应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通风,如遇锈病暴发第一时间喷洒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

8. 大面积种植小麦,怎样施肥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

随着小麦进入春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小麦如何在春天管理高产也成为许多农户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进入3月,随着气温上升到10以上,小麦进入快速增长期,从回归期到养花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贯穿的过程。小麦穗都是春天秋雨很重要的一部分,以便茎、穗、粒变多。一些农户在小麦变绿后不久就已经浇水施肥,很多农户只有用氮肥增加小麦的第二次分蘖才能增加产量。这种情况虽然增加了分值,但往往只会增加无效分值,即使成穗,后期也不会对以种子增产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如果萝卜的穗多了,田地不密植,病虫害就会增加,后期严重倒下,反而产量会减少。

如果土壤是中间肥力,建议每亩尿素2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硝酸钾30公斤,硝酸钙也是为了补充钙肥和磷。沙土或碱性肥料使用增加时,每英亩35公斤元素,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30公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农民朋友可以挣得更多。希望这些能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收藏和分享更多的朋友。

9. 浇小麦的各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候如何科学管理小麦

少收多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肥水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外,又强调了水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的决定性,水分的多少能决定农作物产量,农作物缺肥还尚能生防寒保温,防止冻害,帮助小麦安全越冬。水的比热容要高于土壤,浇水以后可以提高地温2-3℃,并且可以有效降低昼夜温差,防止冻害的发生;预防春旱,帮助小麦顺利返青。如果冬具体是:八,八月份小麦播种时一定要足墒透墒下种,以保证苗齐苗壮。十,就是十月份小麦进入越冬期,最需要一次透墒水,以保证小麦安全过冬。三,三月份(现在)小麦进入拔节孕穗。

10. 小麦到了最后的生长阶段,在管理上该掌握哪些方法

小麦属于高水分作物,在此期间绝对不能缺水和脱粒。在此期间,要保证水和肥料的供应和需求,才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穗、杨花水分和正常灌浆,为小麦丰收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土壤水分、群体结构的长势来决定水和肥料的管理。如果水分好,增长势头整齐,就不必浇水追肥了。有高产战或脱肥征兆的人要进行水肥管理。通常与浇水的萝卜相结合,将乙醚追赶到7~10公斤/亩为宜,不能过量,要预防贪食晚熟和住宿。

不管小麦发育正常与否,立即预防和治疗小麦条锈病、赤病、白粉病,我们叫三防一喷,这个阶段一定要走好。一点也不能疏忽。主要药物、多菌灵、甲硫菌灵、三唑酮、氟多宁、乙烯酒精等药剂。小麦充电期间。这时,主要预防螨虫、血吸虫等,主要使用药物,用5%毒死粉剂搅动600 ~ 900克的细土,沿小麦垄均匀搅拌,每亩40%甲基异柳仁油200毫克,水1~2公斤,20~25公斤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