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红松的栽植技术
名称: 红松
类别: 乔木
别名: 果松
科名: 松科
拉丁名: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编辑本段]产地分布
红松是名贵而又稀有的树种,在我国只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国外也只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部分区域。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弱阳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及酸性土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幼树树皮灰红褐色,皮沟不深,近平滑,鳞状开裂,内皮浅驼色,裂缝呈红褐色,大树树干上部常分杈。心边材区分明显。边材浅驼色带黄白,常见青皮;心材黄褐色微带肉红,故有红松之称。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冬芽淡红褐色,圆柱状卵形。针叶5针一束,长6-12cm,粗硬,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卵形,长9-14cm,径6-8cm,种子大,倒卵状三角形:花期6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该树种喜光性强,随树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大。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在土壤PH值5.5-6.5,山坡地带生长好。
[编辑本段]繁殖培育
一般采用二年生苗木,上山造林栽植前实行穴状或台田整地,按1.5×1.5m或1.5×2.0m株行距栽植,初植密度宜大,可采用林冠下混交造林,待红松长到1.0至1.5m高时,逐步去掉影响红松生长的阔叶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栽植三年内进行抚育,割除影响红松生长的杂草,灌木,防治松毛虫危害,主要采取绑扎毒条的方法进行防治。用种子繁殖,对其种子要在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后育苗。造林时应采用2年生苗木,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坡中下腹为宜。
[编辑本段]园林用途
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近此年来,人造的红松林也在山区、半山区和林场培育成材了。并且作为绿化树种,它已从偏僻的山川,走进了喧嚣的城镇街市了。
㈡ 请高人告之红松果林的经营技术
现代林业中合理地提高森林土地利用率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东北林区的经济林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立体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解决产业调整等问题,就成为经济林研究的重要任务。
红松与榛子在东北地区的经济树种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为了更好地把两者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红松榛子兼用果林,形成立体经营的新模式。
1 红松榛子果林兼用园的建设条件
将实验地分别设在林口林业局曙光林场15林班红松果林,东京城三道林场42林班红松林内。
1.1 野生榛林中直接营建红松榛子果林兼用园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山中下部,平缓的榛林内按照红松果林营建的标准进行造林。
1.2 红松果林改建红松榛子果林兼用园
一般每公顷红松定植密度为400~600株/公顷,这样在20~25年前,果林基本上未郁闭完备,留有一定空间。红松果林中兼作榛子坚果林,即可在红松林建设中,早期可得到经济效益,又可以利用榛林改善林地的土壤肥力,可一举二得。根据实际抽查结果,榛子完全可以与红松果林混交生长,其混交生长方式3种,第一种是处于同一林层,8~14年。第二种是15~20年,红松开始处于上层,第三种20~25年后红松林占优势。
2 园址的选择与规划
2.1 园址选择
其根据红松果林的要求而定,但在选择红松果林时要兼顾考虑到榛林园地的选择,要求参照垦复园的园地选择。
2.2 园地规划
为了方便红松榛子果林的经营管理,可先根据红松果林的面积和密度进行规划,原则上是不影响红松果林的正常经营,将红松榛子坚果林按长方形小区规划,小区规模为宽以2排红松为一小区,长向延水平线进行,其规划方式参照垦复园进行。
3 果林的经营管理
3.1 清理林地
清理林地是为了改善榛林的生长环境,促进生长与结实。野生榛林常与柞树、桦树、赤杨、胡枝子及其它乔灌木混生,各种杂草很多,需要及时清林。红松树下清理,15年生以下直径为2.0m,15年以上直径为3.0m。
3.2 调整密度
调整林地的疏密度,使其达到适宜、均匀,以便于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坚果品质。调整密度以红松为主。调整密度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超过适宜密度的株丛要疏伐。对空缺地或株丛稀疏的榛林地要补植。
3.4 更新复壮
平榛地上部萌生枝的年龄达7~8年时,生长开始明显衰弱,结实力降低,需要及时更新复壮。更新采用平茬,高度应在5cm以下。
3.5 除萌
这是榛林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序。除萌要除掉带间、丛间的萌生枝。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除萌每年进行2~3次,第一次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是清理上年生长后期发出的萌生枝及除掉刚萌发的嫩枝。以后每次可结合清理园地进行。除萌剪口要低,要齐地面剪除。
3.6 土壤管理
平茬多年的榛林地,地表下1~30cm表土中根系密如织网。因此,榛林地内不能象乔木树种松土和刨树盘,一旦榛林根系遭到破坏及露出地面,则引起植株失水,以致死亡。要每年除2~3次草,带间空地进行3~5次。深带整地清理除去杂质和树根,每3~4年进行1次。
3.7 榛实象鼻虫的防治
3.7.1 危害状:榛实象鼻虫在东北地区野生平榛发生较多,以成虫取食嫩芽、嫩叶、嫩枝,使嫩芽残缺不全,嫩叶呈针孔状、嫩枝折断,影响新梢生长。成虫还以细长头管刺入幼果,蛀食幼果内的幼胚,果内形成棕褐色干缩状物,幼胚停止发育,果实早期脱落,幼虫蛀入果实则将蛀食榛仁部分或全部吃掉,并将粪便排在果内。
3.7.2 生活史及习性:2年发生1代,少数为3年1代。2年1代的历经3个年度,常以老熟幼虫及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出土,开始在枯枝落叶层下活动,5月中下旬成虫上树,开始取食嫩叶,5月下旬成虫进入盛期。6月中下旬为榛子幼果发育期,此时成虫开始交尾,产卵于幼果内。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为10~14天。于7月上旬在果内孵化成幼虫,7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在果内取食近1个月,则发育成老熟幼虫。8月上旬,当榛果日趋成熟时,老熟幼虫随果坠落至地,脱果后钻入土中20~30cm深处准备越冬。8月中下旬为入土盛期。第三年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为半月左右,7月中旬开始出现新成虫,8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新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即转入越冬状态。
3.7.3 防治方法:榛实象鼻虫发生面广,生活史长而复杂,世代重叠交替发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
3.7.3.1 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前的补充营养期及产卵初期,即5月中旬到7月上旬要用5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毒杀成虫,对榛园进行全面处理,共喷布2~3次,间隔时间15天,每亩施药量0.1kg。或者用50%腈松乳剂和50%氯丹乳剂,二者以1∶4的比例混合,再用其400倍液喷洒,毒杀成虫。
3.7.3.2 人工防治:集中消灭脱果幼虫,即在幼虫尚未脱果前摘虫果,然后将其集中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或木板上,待幼虫脱果时集中消灭。对于虫果特别严重、产量低且无食用价值的榛果,可以提前至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采收集中烧毁。
3.8 人工授粉
在垦复园建设中,一般很少进行人工授粉,但是在红松榛子坚果林中,一般红松高度在5m以上,树下风较小,而榛子又是风媒授粉,所以榛子人工授粉就成为一项重要技术。
3.8.1 花粉收集:4月中下旬收集雄花粉,收集后贮藏在冰箱中,一般可存放10天。
3.8.2 授粉:雌花开花比雄花稍晚2~5日,雌花开花时,雌花位于枝梢花芽上,当雌花紫色柱头外露出2~3mm后,授粉即可。
㈢ 红松果树多少年结果
一般 5到6年才开始挂果。每年春夏杂草生长时要松土除草,干旱时及时浇水。春季 3月,夏季 6月,冬季 11月施三次肥料,促进生长。按现代矮化拉枝技术,可以提前到 3?4年挂果。栽后第二年,小树长到 1一1.5米时把主杆拉弯;让其分生二级枝条,再用同法拉技,在第三级和四级枝条上即可开花结果,并且树枝向四面展开,达到早结果,多结果,提高经济收入
㈣ 请问如何通过种植红松赚钱呢
众所周知,红松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们通常被提炼成粉末和红松油,用于清洁和消毒。同时,由于叶子的特殊成分,也用于制作面膜和蚊香。松香油作为外用洗剂和软膏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可见,红松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高。那么如何高效种植红松呢?
以上就是关于红松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供大家了解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㈤ 怎么缩短红松收获间隔期
及时修剪,促进红松的花开结果。
修枝年龄修枝主要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进行。当红松 坚果林和人工林营造15年后进入生长旺期,树冠下部开始出现枯 死枝,一级侧枝加粗,树冠内枝条浓密,如果不及时修枝,将影 响树冠充分受光,最终将影响结实,因此,要及时修枝。修枝时,应选择生长旺盛,树干及树冠没有缺陷的林木。
修枝间隔期对于红松坚果林,第一次修枝时间应在树 体出现结球果时起,要修去力枝以下的枝。当第二结实年出现,
㈥ 红松苗多少年才能结果
正常情况下,一棵红松,要生长25年至30年才能结出松塔,而经嫁接的红松,只需生长12年,就能结出松塔。结塔第一年,每棵树可产松籽0.5公斤,价值8元。此后,松籽产量逐年上升,最高每棵树年产松籽近10公斤。到那时,棵棵都是“摇钱树”,哪里还用砍树卖钱。
㈦ 让红松多结果的方法有哪些
合理透光,合理施肥,合理修剪枝,再平头就能达到增产的效果。
㈧ 怎么能让红松坐果率高
摘要 黄松属于一种经济性的果材兼用数目,其中,红松粒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并且具有良好的保健以及医疗效果,红松的栽培管理,一选择两种良好的种子才能培养出质量好的红松苗木,播种技术采用清水将种子浸泡24小时选择沉在底部的种子,然后采用0.5%的硫酸水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三小时即可将种子捞出,并将种子烘干,准备好相应的混合泥土泥沙,选择适当的地点栽植红松对林
㈨ 十年的红松树能结松塔吗应该如何管理
十年的红松一般不能结松塔。估计15年至20年之间,但数量微小。
红松幼树根系分布最多的地方是树盘,所以在进行红松管理过程中,要使得土壤始终保持在比较疏松的状态,除去周围的杂草,这样能有效提升土壤的温度。
土壤疏松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保水保墒性能,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以及通气效果,为红松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红松丰产。林地造林第一年要割场子并喷施草灌净以控制林地杂草。还要注意施肥,能有效地增加土壤的肥力。
㈩ 红松几月份嫁结最好
红松嫁接最佳时间是4月20日至5月30日,成活率一般都在85%以上,技术熟练的可达90%以上。从6月下旬开始红松嫁接成活率急剧下降,7月15日至8月成活率只有5%。因此,嫁接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因不同年份的气候有所不同,嫁接的开始时间应灵活掌握,当冬芽鳞片张开时,即可开始作业。
一般栽植红松嫁接苗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苗圃地培育的红松砧木苗上嫁接,一年后,将嫁接苗裸根上山栽植;二是在造林地上按3×3M、4×4M或3×5M等不同株行距,定植4-5年生的砧木苗,实行现地嫁接;三是在培育好的营养杯苗上嫁接,实行移栽定植。常用的是前两种方式,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
1、解绑塑料条。接穗与砧木嫁接部位是用塑料条缠绑的,成活后,适时解绑,有利于嫁接苗生长。采用苗圃地嫁接的,在嫁接的当年,以不解开塑料条为宜,翌年上山定植后再进行解绑;采用现地嫁接的,最好在嫁接后的第二年5月份解条为宜,而对嫁接当年切口完全愈合且接穗生长良好的,也可以在7月份解绑。一般嫁接当年多数切口愈合不牢固,易遭人畜或自然灾害危害,致使接穗折断,劈裂,降低成活率,故适时解绑,有利于嫁接苗的成活和生长。
2、树体修剪。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对嫁接苗的成活和生长有很大影响。嫁接苗栽植后需要连续5-7年的树势管理,即在每年的2-3月份对树体进行一次全面修剪整形,剪去影响接穗生长的砧木侧枝顶端,以确保接穗生长始终处于主枝地位。在定植后的几年内,接穗高生长量小于砧木侧枝生长量,接穗的主枝地位易被砧木侧枝所取代。所以,在修剪过程中,前几年只剪去砧木侧枝主梢,控制其高生长,保留其它营养枝。随着接穗主体地位的确定,并形成新的多层营养枝时,再逐渐剪去砧木侧枝。当嫁接苗接穗形成完整的一株幼树时,树体修剪工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