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赤道的周长是多少
扩展阅读
怎样拷贝cad软件到优盘里 2025-05-21 19:44:59
电脑怎样使网速更快 2025-05-21 19:39:55

赤道的周长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5-07 07:15:36

1. 地球的赤道周长为多少

赤道是通过地球中心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圈,它
像一条金色的腰带,把地球拦腰缚住,并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南北纬度的起点(
即零度纬线
)
,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全长40
075.24千米(相当于8万多华里),所以住在赤道上的人能够"坐地日行8万里"。一架时速为800千米的喷气式飞机,要用50小时才能飞完这段距离。

2. 地球赤道的周长有多少米

赤道周长40,075,704米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孔是
深度12262米的科拉超深钻

3. 地球赤道一圈多少公里

赤道周长40075.02公里(24,901英里)。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2km。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总体来看,从两极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6,356.8km,比从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离6378.2km短21.4km。扁率为1/298。赤道一带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有点扁,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应该说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赤道的周长是多少扩展阅读

地貌气候:

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4. 赤道的周长是什么

赤道的周长是40075.02千米。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纬度为0°。赤道半径:长 6378 千米。极半径长6357 千米。均半径长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多千米,地球的形状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赤道特点: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它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同时,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南北两侧5-10度间区域的气候,属于热带气候,它的特点是气象要素的年变化不显着。气温高,湿度大,年平均气温为25--28°C。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3000mm,且降雨分布比较均匀。

5. 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多少

周长
40075.7Km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
6378.137Km
;两极半径
6359.752Km;平均半径
6371.012Km
;赤道周长
40075.7Km。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

6. 赤道周长是多少千米

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901英里)。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2km。

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6)赤道的周长是多少扩展阅读:

赤道的地貌气候:

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赤道穿过的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地气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赤道

7. 赤道的周长

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赤道是一根人为划分的线,它是不真实存在的。纬度为0度。将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 。
赤道周长: 40076千米,约4万千米。

8. 赤道长度是多少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2千米,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相关内容解释: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约40700公里。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是一个大圆。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

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家称为天球赤道。汉唐间以赤道为观测星宿的坐标,至唐始改用黄道。

《后汉书.律历志下》:“黄道去极”刘昭注引汉张衡《浑仪》:“赤道横带浑天之腹,去极九十一度十六分之五。”《书.洪范》:“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唐孔颖达疏:“正当天之中央、南北二极中等之处谓之赤道,去南北极各九十一度。”

9. 赤道的周长是有多长

赤道的周长为40076千米。

分析: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赤道是一根人为划分的线,它不是真实存在的。纬度为0度,将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周长为40076千米。

一、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二、赤道周长:40,076千米。

三、子午线长度:40,009千米。

相关总结:

总体来看,从两极到地球中心的距离为6,356.8km(千米);比从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离6378.2km短21.4km。扁率为1/298。赤道一带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有点扁,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表面凹凸不平,应该说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不过由于地球体积庞大,这些表面的起伏和整体比起来仍极其微小,所以在太空中看,仍是一个圆球。但如降到低空,透过大气和海洋,这时看到的固体的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犹如一个干皱了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