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谷子抽穗后怎样管理产量高
扩展阅读
手机弄得黑白怎样调整 2025-05-20 18:39:56
卷发怎样扎两个辫子好看 2025-05-20 18:35:38

谷子抽穗后怎样管理产量高

发布时间: 2022-05-09 22:57:13

❶ 小麦开始抽穗了,该如何管理

小麦抽穗期的管理方式

小麦开花至成熟的用水量较多,需要浇足水;执行叶片喷施肥料,能够提高叶子作用,提升注浆速度,提升粒重,提升小麦生产量,叶肥还能够与农药杀菌剂,灭虫剂等混合使用;预防麦蚜,小麦吸浆虫,锈病,霜霉病,叶枯病,赤霉病等。

灌浆期是小麦麦麸的最后形成期,麦粒千粒重如何,就看小麦灌浆期的施肥,灌浆及病虫害防治。很多人们在喷洒一次“一喷三防”药物后,就不用管理了(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例如虫害或病害没治好,可能会再用一次药),就等待6月1日前后左右收种。但从小麦生长状况看来,直到抽穗后,想提高效益,还需要一定的管理对策。

小麦灌浆期对磷钾肥的需求较为高,而小麦生长后期根的吸收力较为差,因而在用肥方式上主要采用叶片施肥的方式施注浆肥。这时施磷钾肥主要是提升麦麸的净重,健硕玉米秸秆抗倒伏。磷钾肥能够考虑到磷酸二氢钾,1亩150到200克为宜。

小麦抽穗后再打灭草剂,造成肥害的效率会大大增加。再加上小麦长势比许多野草要高,也不宜喷洒到野草上。因此这里说的锄草,是在田间野草太多的情形下出现的。有些田园,可能早期没有锄草,或是锄草效果不好,抽穗之后野草太多太密,危害了小麦的健康生长发育,此刻就要人力拨草,为此来确保小麦的生长,提升最后产量。

❷ 在水稻抽穗扬花期间,怎样使用农药才能使它减少黑壳空壳并增产

在实际生产中,每年在这一时段水稻穗部都会发生不同成度的褐变穗或褐变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穗,黑壳。褐变穗和褐变粒是我们寒地水稻惯发病害,受不同年份气候影响发病率的轻重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抽穗扬花期,遇到大雨,则应该将稻田里面的水全部退干,调解提高田间地表温度,降低田间湿度,促使水稻正常抽穗开花受粉。

❸ 现在正是水稻增加产量的最关键时期,应当怎么管理

一、营养:

幼穗分化过程中,稻株根量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是碳氮代谢两旺的时期。生产上往往在抽穗前30至40天即第1苞分化期施肥,以促进颖花分化,2次枝梗数增加。这个时期施用的肥料常称为“促花肥”。在抽穗前10至20天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施肥,可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时施用的肥料称为“保花肥”。

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两个吸肥高峰之一(另一个是分蘖期),必须满足养分供给。

二、温度:

幼穗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6至30摄氏度,而以昼温35摄氏度,夜温25摄氏度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临界低温是15至18摄氏度,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稻穗发育的最高温度为40至42摄氏度。

三、光照:

它对幼穗分化关系密切,光照强有利于幼穗分化,穗分化时低温阴雨,日照少,或者禾苗封行过早,田间郁闭,都会造成枝梗及颖花的败育。

四、水分:

幼穗开始到抽穗,是水稻一生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对水分最为敏感。幼穗分化期要求田间最大持水量保持在90%以上,如果田间缺水受旱,不利于颖花发育。如果水稻受淹,稻穗也会出现畸形。

晒田结束后,禾苗将进入孕穗阶段。此时气温高,叶面积大,水分蒸腾多,生态需水和生理需水量大,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这一阶段,稻田需有水层,要严防脱水受旱。但长时间处于淹水状态又会引起土壤气氧气不足,对根的生长不利。因此在水源条件便利的地方,可采用灌水与落水相间的间隙灌溉法,达到养根保叶的作用,实现穗大、粒多、籽粒饱满的目标。

❹ 谷子怎样种植才能丰产

1.种子处理。播种前2-3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均匀摊在地上晒种,播种前一天对种子进行"三洗一闷一拌"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将精选好的种子用种子量0.1%的内吸磷类农药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同时用种子量0.2%-0.3%的瑞毒霉拌种防治白发病和黑穗病;拌种后堆闷6-12小时再播种。

2.适时播种。陕北部播种适期为5月上旬,陕北南南及渭北播种适期为5月中旬。

6.拔节孕穗期管理。苗高30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追第一次肥,亩施尿素10公斤;孕穗期追第二次肥,亩施尿素15公斤。最好结合降雨追肥。谷子拔节后深中耕,深度15厘米以上,可疏松土壤,接纳雨水,铲除杂草,切断部分老根,促进新根深扎。拔节到抽穗前结合第二、三次中耕培土。培土高度7-10厘米为宜。

7.抽穗成熟期管理。抽穗开花期管理应以防涝、防倒、防秕谷为重点。应及时排水,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进入灌浆期后,穗部逐渐加重,如遇刮风下雨,很容易发生倒伏。倒伏后及时扶起,避免互相挤压和遮阴,减少秕谷,提高千粒重。

❺ 谷子的产量想要变高,有哪些小妙招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7000年前的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我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变化较大,水旱灾害频发。而我国种植水稻由于机械化水平不高、商品率不高、水利灌溉工程量较大等特点,所以提高水稻亩产尤为重要。

一、选种。

现在水稻品种很多,有常规稻和杂交稻,有早籼、二晚、中稻品种,米质有籼稻、粳稻、糯稻,生育期长的中稻品种产量比早稻二晚产量高,杂交稻比常规稻产量高,你在种植水稻时,结合当地土质气候选择适合自己区域种植的品种就能获得高产,如果你在南方种植北方品种,或在北方种植南方品种,就不能获得高产,选择了高产品种,要结合种子生育期播种育苗,早籼生育期110天左右,4月15日育苗,苗龄25天移栽,二晚生育期120天左右,6月20日育苗,30天就可移栽大田,中稻生育期130天左右,6月10日育苗,苗龄25到30天移栽。常规稻育秧可密植,栽秧每穴苗6到8株,杂交稻育苗要实行稀插壮秧,每穴2到3植,适播期育苗移栽就能提高亩产量。

❻ 种植水稻应该如何管理水稻怎样提高水稻质量

水稻的田间管理是多施用有机肥料、重新施用基础肥料、控制好水温、防止生态病虫害的关键。选拔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栽培技术、合理施肥、严格田间管理、科学病虫害防治等。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科学预防病虫害。选择优质品种,合理应用有机肥或配套肥料,加强田间管理。以适当的品种为基础,主要防止翻车和稻瘟病,施用有机肥,提高质量

稻子遇到阶段性低温,又遇到了小雨。花粉吸收容易破碎,空壳增加,9月上旬出现早霜,使稻子无法正常灌浆和挤奶。风速过大,水稻器官直接受损,空颗粒增加,直接影响水稻结实率,引起减产。

选择优良抗疫性强的品种,培养秧苗,增加硅肥,提高叶片韧性,促进根发育,防止叶下垂,减少覆盖,营造良好的光环境。提高抗疫性。请注意稻穗期天气的变化。气温低于17时,应使水层加深15 ~ 17厘米,用水保温,气温升高后恢复原水层,使水稻正常成熟。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钾肥,从促进花肥开始,每片叶龄同期应用一次,可以提高水稻株吸收钾肥的能力,减少副作用,使穗粒重量大幅增加。提高水稻产量

❼ 水稻在种植期间,应该怎样养护产量才高

水稻优质高产科学施肥管理方法 水稻施肥与品种、土壤、气候、栽秧方式等条件有密切联系。不同的品种、土壤和栽培条件:,每斤氮素所生产的稻谷产量也不等,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计算,亩产千斤稻谷需吸收纯氮16~25斤、磷8~15斤、钾8.3~38.2斤,而实际施肥量一般要比养份的总量要多。施肥时期对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影响。一般地讲,基肥对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促进作用,对每亩穗数影响较小,分裂期追肥对增加每亩穗数起主要作用,穗轴分化期限施肥有利于第二枝梗的分化和生长,颖花数越多,颖花分化期和减数分裂期施肥则能防止颖花退化,提高每亩穗粒数。抽穗前后施肥则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尽管施肥方法有多种,但必需根据具体条什采用。

❽ 水稻抽穗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水稻抽穗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水稻抽穗后这一阶段栽培技术的主要总体目标是增粒体重增加,避免空秕粒。栽培技术的日常任务是养根保叶,以叶养粒,防衰老,防倒苗,防病害,保证农民致富。规定抽穗期每茎要有4~5张绿叶子,黄熟后期仍有1~2张绿叶子。具体办法如下所示:

喷叶肥增加作用期,体重增加创收

2021年水稻生产制造尽管早期遭受了持续阴雨寡照气侯危害,生孕过程有一定的缓慢,但7月18日出梅后,不断十多天的高温晴梅雨天气,促使水稻生孕过程加速,抽穗期比上年提前3天上下,且营养物质需求量比较大,裂口黄总面积比较大,因而应高度重视灌浆期叶肥的喷洒。喷洒叶肥的首要目标是增加上端叶片作用期,提升子粒质量指标和整齐度,提升商品率,提升粒重,提升产量。通常在齐穗后大晴天中午4时后融合害虫预防采用天下粮仓,磷酸二氢钾等喷洒。防生理角斑病

活棵完善,提升生产量

历年,9月份当地常遭受低温寒流侵蚀,累次产生很多稻株在低温之后短期内内整株青枯直到身亡,注浆匮乏,生产量损害比较严重等状况。穗期温度小于17℃,水稻光合产物和运输便会遭受危害,温度小于15℃,水稻根茎活力会比较严重降低,乃至无法消化吸收水份。假如不断低温之后,突遭暴大晴天气,水稻叶片很多蒸发缺水,而根茎吸湿少,不可以达到蒸发必须,水稻身体内便会产生生理学缺水状况,比较严重时快速造成水稻整株青枯,子粒注浆停止。现阶段防止低温造成青枯的合理对策是:在低温袭来前灌缓存水,注水能提升水稻穗层温度,使低温处在灌浆期的水稻维持较高的根茎活力,缓解生理青枯的产生。

❾ 水稻结实期如何管理

结实期是稻谷产量生产期,抽穗前15天和抽穗后25天是产量决定期。抽穗始期,全田抽穗达10%~20%左右;抽穗期,全田抽穗达到50%左右;齐穗期,全田抽穗达80%左右。

(1)结实期的施肥管理

这个时期施肥管理,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早熟、壮秆和增加粒重为主,对缺肥严重的田块在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同时加喷尿素,注意喷施浓度,避免灼伤叶片。

(2)结实期的水层管理

结实期间必须经常使土壤与空气接触,增加表层根系的氧气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出穗期需水量较大,保持浅水层即可。齐穗后,进行间歇灌溉(灌一次浅水,自然落干到脚窝有水,再灌浅水,前期多湿少干,后期多干少湿),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养叶,以叶保根。在收获前7天~15天撤水。既保证水稻成熟,也为收获创造便利条件。若长期淹水或过早停灌,叶片衰老速度加快,将导致光合作用减弱,造成光合产物不足,秕粒增多,

千粒重降低,减产降质。

(3)结实期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主要应抓住破口前3天~5天、齐穗期、灌浆期这几个关键时期。对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飞虱、蚜虫、黏虫等影响水稻产量较大的病虫害,结合促早熟喷施叶面肥进行防治。

❿ 谷子什么时候浇最高产

1、 选地轮作

由于谷子籽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种植谷子要选在土质疏松、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排灌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上。地块选好后,要精细整地,整好地。谷子要轮作倒茬,忌重茬(同一块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块地上隔一茬种植谷子)。谷子轮作一般3-4年。谷子前茬最好是豆类、绿肥,其次是小麦、玉米等作物。

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精细整地能防旱、保墒、保全苗。整地要早动手,土壤化冻一犁深就要及时浅耕并结合浅耕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磷二铵15公斤,耕翻后要立即耙耱保墒。整地后应使土壤达到细、透、平、绒,上虚下实,无残株残茬即可播种。

3、 播种

(1) 适时播种
谷子种子发芽最低温度7-8℃,最适温度在13℃左右,幼苗不耐低温,因此确定谷子播种期要因地制宜。在张掖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谷种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5%用量拌种,可防治黑穗病。

(2)播种量与播种深度
按照需要苗数、发芽率、真杂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一般亩播种量1-1.5公斤。播种深度应掌握墒情好宜浅、墒情差宜深的原则,播种深度3-4厘米为宜。

(3)播种方法 谷子播种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是耧播和机播(条播、穴播)两种。

(4)播种要求
采用耧播或播种机播种,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后要及时镇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增加镇压的次数,以提高出苗率。

4、 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要做好保苗、蹲苗、间苗、除草等环节。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条播株距8-10厘米,行距18-20厘米;穴播株距20厘米,行距20厘米,每穴留2~3株,亩保苗3.7万-4.2万株,结合间苗或定苗,浅中耕松土进行谷子蹲苗促壮苗,除草保墒,定苗时留生长一致苗,留壮苗不留弱苗,留绿苗不留黄苗,留健壮苗不留病虫苗。杂交种间定苗时要拔出假杂种。

(2) 拔节到抽穗期
6月下旬进入拔节期,要结合浇水,深中耕,亩追尿素15公斤。到孕穗期,结合浇水,亩追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并及时中耕除草、天旱时多进行中耕,中耕不仅能够增加产量,而且可以提高米质。

(3) 喷施除草剂
可选用谷子专用除草剂,能除去谷田中常见一年生的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如: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草、藜等,省工又省力。可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土壤表面,或谷苗3-5叶期时杂草未出土前喷施,切忌在种子顶土时使用。

5、 防治病虫

(1) 谷子苗期和拔节抽穗期易受玉米螟和地下害虫的危害,若有虫害,可亩用5%辛硫磷5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

(2) 谷子灌浆至成熟期,特别是早熟品种要注意防鸟害和防倒状

6、 适时收获

当谷穗变黄、籽粒变硬、谷子叶片发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后不要立即脱粒,堆放7-10天后再脱粒,利用后熟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