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研选择导师是关键,那要怎样才能挑选到一个好导师呢
对于研究生导师同学们选择一定要多加注意。一个好的合适的研究生导师对一个学生的研究生涯甚至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那应该怎样选择最合适对你最有利的导师呢?今天中公考研小编整理“选择研究生导师要注意什么? 哪些导师不能选择?”
⑵ 怎么选硕士生导师
第一,了解导师,最重要的是导师的人品
社会上,大家都有一个感觉,和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人品,能力可以差点,但是人品不能差,如果人品差了,那其他方面基本上可以一票否决,不论是做朋友还是做同事。
同样选择导师,最重要的不是看导师的学术水平,也不是导师的出身,更不是导师的能力,而是导师的人品,如果导师人品差了,其他可以一票否决。
我告诉你们,很多导师人品很差,有的导师把学生当努力,非打即骂,克扣生活费,威逼学生不让毕业,这些不是新闻,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比如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跳楼,就是被导师逼得走投无路。南京邮电大学女导师逼死研究生跳楼等,这些导师人品很差。
更多的是有些男导师,骚扰女学生,这些都是可以一票否决的,不如2019年的撒谎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等。
人品是最重要的,如果人品差,我告诉你们,宁肯不上这个研究生,也不能找一个变态的研究生导师。
当然逼死人的导师是少数,更多的导师是人品差,天天压榨学生,非打即骂,有的让学生掏钱买实验器材等等,这个一定要重点把控。
当然不少导师人品不错。给你放假让你去和女朋友约会,一块打游戏,不过这类导师很难找。
第二,导师的研究方向
导师不求人品不错,只要不是坏人就可以了,咱们读研究生,不是为了交朋友,更不是来吃喝玩乐,咱是为了读研究生,好找工作。
当然读博士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想硕士毕业就想找工作,这个时候,导师的研究方向就非常重要了。
比如你学微电子,而国内90%的微电子导师其实都在研究材料,根本不研究微电子,本来你学电子很有前途,结果读研几年天天烧材料,计算材料,那基本就玩了。
同样很多专业都有这个问题,不少学机械的,电气的,最后全变陈材料了。
⑶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生导师选哪个好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生导师,
以下教授都不错:
黄斌教授
李永乐教授
陶纪坤教授
赵强教授
胡晓波教授
黄建伟教授
⑷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导师怎么分
楼主你好
一般第一学年是必修课,第二学年是选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结束之后选择论文方向时才选择导师。一般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对应的导师。
⑸ 硕士研究生怎么选导师是导师选学生,还是学生选导师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报名时就需要选专业和导师,第二种就是只选专业然后录取之后到学校才选导师。基本都是导师和学生聊聊互选的,觉得双双都满意的话就可以了
⑹ 硕士研究生怎么选择导师
在考完之后,或者调剂你的意向目标院校时,请到你报考的院校官网去查找导师信息,研究生导师的信息一般会公布老师的研究方向和邮箱。确定好之后可以尝试着联系喜欢的老师。
进入你报考的院校的官网之后,查找教师信息,里面就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信息,点击进入就可以了解导师的详细信息。
在网上对导师了解之后就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新生群的方法找到往届的师兄或者在读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他们亲身经历会比较真实。在查找新生群时,假如你是2014年入学的,你可以在网络输入2013###大学迎新群,这个一般都会有的,万一没有就通过朋友网都可以滴。
然后就到了复试阶段了,有的学校是复试完就直接选择导师,所以可以话你就提前点时间去学校对导师做个初步的详细了解。可以到师兄的实验室去直接了解复试,导师的等信息。一般师兄都很乐意回答你的问题的。
复试完之后可以多多和你意向导师的师兄多沟通,对你可以选上这个导师肯定有帮助的。
入学之后一般是一年的研究生课程,但是你要知道研究生课程都是假的,用处不大,一定要自己和导师确定研究方向,自己看书学习,请教师兄师姐们。这样一个开端,你的研究生生活将会走得正确。
⑺ 硕士生怎么选择导师
硕士生都是先进行报考院校的选择,然后在进行考试,基本在学生选择报考的院校的时候就已经对导师进行了初步的选择。
研究生的考试跟高考有很大的不同。
1、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并不是说在得到成绩之后在进行学校和导师的选择,而是需要先选择要报考的高校。
2、根据想要报考的院校准备初试,如果有专业课那么就需要准备专业课所需要的教材进行针对性的知识储备。
3、面试,再通过初试之后方可进入面试阶段。面试阶段会包括英语面试。
4、面试通过之后会再一次进行专业复试,专业复试通过之后才算是通过了研究生考试。
在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时,考生已经将导师的范围缩小到了某所高校。对于专业的选择,又将导师具体到了哪几位。然后在通过初试参加复试的时候,招收报考的专业的导师会对通过初试的学生进行面试,那么面试的考官中就是要招收改专业研究生的导师了。一般一所高校中招收同一专业的导师都是很少的,基本都是一两个。所以很好选择,一般在面试的时候哪个导师比较看重考生,那么那个考生就会通过面试了。
⑻ 研究生部导师选择的流程是怎样的
硕士生导师遴选流程
一、共性的要求
1. 学术性硕士
导师招学术型硕士主要看中以下几方面:学术能力(或潜力),对学术的兴趣或热情,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学术能力(或潜力)一般需要相关证据(如本科成绩、排名,发表的论文,参加实验室的项目,老师的推荐信)支撑。如网上有一篇对清华教授冯庆玲选学生的访谈。她提到选学生的条件:“一是毕业的大学必须是”211工程“大学;二是前三年学习成绩是前百分之五。”而在论文和项目方面,冯老师接触的学生“多都知道老师比较看重研究能力,所以大二或者大三就进实验室了。” 也有导师把学术潜力说成是“基础”,比如在一篇对中科院空间中心招生办主任张作和老师的访谈中提到“学到知识你要活用。”
对学术的兴趣对能否做出好的研究很重要,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这也为导师所看重。那么导师会以什么方式考查学生对于所包考专业方向的兴趣呢?他可能会问“对这个专业了解多少?”“为什么会选这个方向?”“本科时进过实验室吗,什么时间进的?”
表达能力是比较容易在复试面试时考查的能力。但让这也与研究生的能力相关。因为做好的研究不光需要看文献,做实验,也需要与人讨论交流。必要的时候,需要自己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的成果,所以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加分项。冯老师也提到“有些学生成绩特别好,但是表达能力特别差也不行。”
2. 专业硕士
2009年3月2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现状,结合国外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专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专硕的招生培养还需不少调整,远未完善。另外,目前关于专硕的复试面试讨论也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结合专硕的定位,根据有限的经验,做一些分析。
专硕侧重应用。而与应用相关的可以向面试导师展示的方面有:能力方面——工作(或实习)经验,做过(或参与过)的项目;兴趣方面——对应用型任务的兴趣和热情。
二、个性的要求
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与传统的“师徒”关系类似,不同的师傅有不同的风格,对徒弟的要求不会一样,也没有必要一样。那么,如何了解导师的偏好?较好的方式是直接与其沟通,或与他的学生沟通。初试过后通过邮件、电话或当面与未来的导师联系,不是走后门,而是一种主动的表现,通过与导师的沟通了解信息,也可以提前展示一下自己的优势。向未来的师兄师姐打听情况也是不错的方式。
⑼ 硕士研究生选导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引言:在考取研究生之后是要选择导师的,在导师的选择上一定要用心,毕竟自己之后就要跟着导师一起工作,所以说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分析。硕士研究生选导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⑽ 如何选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
你是如何选择你的导师的呢?研究生导师怎么选,是选年轻老师还是学术大牛?要知道研究生选择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具体讲一下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