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州人口2020总人数口是多少
截止2021年2月,广州2020年总人数口官网没有报道。2019年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59万人。
数据显示,广州市2019年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3.98万人,出生率14.86‰;自然增长人口9.15万人,自然增长率9.72‰。户籍迁入人口21.05万人,迁出人口4.30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6.75万人。在广州市各区中,白云区常住人口最多,2019年末达到277.96万人。番禺区紧随其后,为182.78万人。而天河区、海珠区等同期末常住人口也超过170万人。在11区中,只有南沙和从化区常住人口低于100万人,分别是79.61万人和64.95万人。
在城镇化率方面,广州常住人口总体水平为86.46%,其中,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和天河区城镇化率为100%,从化最低为45.11%。从户籍人口指标来看,2019年末广州市有953.72万人,城镇化率79.90%。具体来看,越秀区为第一大户籍人口大区,为117.29万人,白云区为108.02万人。
(1)广州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广州地区人口组成
广州主要人口是汉族、华侨归侨、外籍人士。据2019年统计少数民族人口71.8万人,其中户籍少数民族人口8.8万,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63万人。广州也是华侨集中的全国大都市,2019年末就有近400万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侨港澳眷属。由于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窗口,因而近年的外籍人士增多,2019年就有11.8万人的规模。
广州人有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广府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客家人具有浓重的传统观念思想,崇文轻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潮汕人是海洋文化的族群,充满朝气与活力,头脑灵活,富于冒险性、开创性,民风剽悍,典型的海洋性格。
Ⅱ 广州有多少人口
据2020第七次人口普查,广州人口总数14,904,400人
Ⅲ 广州有多少人
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市流动人口跃过600万大关,达616.76万人。按常住人口一年之间基本恒定的数字,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数字比例已为1∶0.8。
广州1100万到1200万人口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其实大家别看广州非常拥挤,那是在市区,其实广州很多地方:如从化,罗岗,花督乃至南沙等地方人口都是很稀疏的~那里毕竟还没有发展为城市的中心区,因此说2000万以上我觉得是太夸张了,或许有人是以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来推算很多偏僻地区的人口,才得出这个数字
Ⅳ 广州有多少人口
常住人口:截止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49.84万人
总户数:1145925
总人口:4828961其中男性:2454010 女性2374951
性别比:103.33:100
Ⅳ 广州市现在有多少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又有多少
广州市人口:
2019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59万人,城镇化率为86.46%。年末户籍人口953.72万人,城镇化率为79.90%;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3.98万人,出生率14.86‰;死亡人口4.83万人,死亡率5.14‰;自然增长人口9.15万人,自然增长率9.72‰。户籍迁入人口21.05万人,迁出人口4.30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6.75万人。
《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量达18676605人,占全省人口数量的14.82%,为全省首位。
Ⅵ 广州市有多少人口
2015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350.11万人,户籍人口854.1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5.53%。
民族
截至2014年7月,广州有少数民族人口63万人,55个少数民族成分齐全。广州有3所民族小学、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
华侨
广州是中国着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中国大城市之首。2013年,广州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侨港澳眷属近360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106.08万人、港澳同胞87.72万人,共193.80万人,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及港澳地区。
外籍人士
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外籍人士众多,2013年,从广州各个口岸入境出境的外国人达到520.6万人次。截至2014年10月25日,在广州居住的外国人为11.8万人,其中亚洲人口为5.7万人,欧美人口3.6万人,非洲人口1.6万人。
广州,简称“穗”,古称任嚣城、楚庭、番禺[1] ,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西江、北江交汇处,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中国南海,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
广州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 有“千年商都”之称。加上外国人士众多,也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
Ⅶ 广州本地户口有多少人
【法律分析】
广州市统计局发布: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90.44万人,户籍人口为927.69万人,据发布,2018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90.44万人,城镇化率为86.38%。年末户籍人口927.69万人,城镇化率为79.78%;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7.10万人,出生率18.7‰;死亡人口5.23万人,死亡率5.7‰;自然增长人口11.87万人,自然增长率13.0‰。户籍迁入人口22.81万人,迁出人口4.88万人,机械增长人口17.93万人。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去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上述数据显示,广州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总体水平。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最多的区是白云区,为271.43万,其次是番禺区、天河区和海珠区,分别为177.7万、174.66万和169.36万。常住人口最少的是从化区,为64.71万,南沙区稍多,为75.17万。户籍人口方面,最多的是越秀区,为117.79万,其次为海珠区105.59万。户籍人口最少为南沙区43.93万。白云区常住人口虽多,但户籍人口并不是最多,为103.34万。
【法律依据】
《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广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根据近年来广州市人口发展形势及国家、省相关人口政策新动态,结合广州市现行入户政策实施以来有关情况,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对《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完善。
Ⅷ 广州市人口数量有多少
2016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404.3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6.06%。
2016年末广州户籍人口870.49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3.73万人,出生率15.9‰;死亡人口4.72万人,死亡率5.5‰;自然增长人口9.01万人,自然增长率10.4‰。户籍迁入人口11.87万人,迁出人口4.62万人,机械增长人口7.25万人。
(8)广州有多少人扩展阅读:
2016年,广州有少数民族人口71.8万,分属55个少数民族。其中,户籍少数民族人口8.8万,人数较多的主要有壮族、回族、满族、土家族、瑶族;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63万,人数较多的民族主要有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广州市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城市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人口民族
Ⅸ 广州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广州人口2021总数
人口:14,904,400
面积:7434.00平方公里
图源:广州统计局
广州市常住人口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速高于全国的0.53%和全省的1.91%,继续保持全省人口总量第一大市的地位。
户别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22人
全市共有家庭户718.50万户,集体户82.2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597.77万人,集体户人口为269.89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3人减少0.51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当前社会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以及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各区人口:白云区人口最多,集聚效应明显
全市11个区中,人口超过300万人的区有1个,为白云区;在200万人至300万人之间的区有2个,分别是番禺区和天河区;在10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的区有6个,分别是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黄埔区、花都区和增城区;少于100万人的区有2个,分别是南沙区和从化区。
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白云区、番禺区、天河区、海珠区、花都区人口合计占全市人口比重为64.81%,人口集聚效应明显。
性别构成:外来人口对性别比产生推高效应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86.60万人,占52.83%;女性人口为881.06万人,占47.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9.46上升为111.98。
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影响,广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外来人口性别比高对全市总人口性别比产生推高效应并有所加强。
年龄构成:仍然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期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59.02万人,占13.87%;15—59岁人口为1395.58万人,占74.7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13.06万人,占11.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6.03万人,占7.82%。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2.40个、下降4.07个、上升1.6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