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冬季连阴天过后对黄瓜怎样管理
扩展阅读

冬季连阴天过后对黄瓜怎样管理

发布时间: 2022-05-15 17:20:49

1. 连续阴雨天黄瓜怎么管理啊,刚开始结瓜

阴雨天不建议醮花,另外也不建议整蔓。注意排水,不要被水浸泡,根系一旦受损,他的的都是白忙活,雨后晴天,建议喷施一次药剂,预防叶部病害。推荐2%春雷霉素600倍混配高浓度的多菌灵控旺和防病,60%多菌灵大约用量500倍,高湿环境尽量不用铜剂,特别是无机铜,容易发生铜中毒。

2. 黄瓜苗期遇到连阴天怎么办

连阴天加强光照管理:笔者曾经做过试验:阴天临近中午时拉开草苫,如果再适当放风2小时,不仅不会降低棚温,反而会增加2℃。连阴天骤晴后不能猛然全部揭开草苫,应“揭花苫”,以免造成闪苗。注意肥水管理:深冬期间温度低,光照弱,浇水不能太勤,一般在20天左右浇1次水即可,不能大水漫灌。还要注意,在浇水后要等棚内温度提高到30℃才可放风,而且风口应由小到大,不要一次性放风过大,以免造成闪苗。肥料一般随水冲施,要施容易被黄瓜吸收的含有腐殖酸或氨基酸的肥料,一次性用量不宜过多。加强病害防治:深冬期黄瓜极易发生霜霉病、褐斑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对于这些常见病害,要树立“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确保棚内没有感病植株。此外,深冬期间由于放风不及时,棚内打药后极易发生药害,所以在用药时要严格控制使用浓度,不要将三五种农药混配,以减少药害发生。

3. 下了4天雨节瓜黄瓜怎样管理才好

连阴雨天,往往会导致黄瓜早衰。提醒菜农朋友,对于连阴雨天引起的黄瓜早衰,一定要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出现早衰。

一、拉大昼夜温差,增加棚内光照。

连阴天,由于棚室内的光照不足,光合产物积累少,消耗多,是导致早衰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遇连阴天应尽量将棚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夜温12-15℃最好。

阴雨天棚室内的光照较弱,应及时擦拭棚膜,增加棚室的光照强度,增加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预防叶片早衰。同时,应特别注意连阴天转晴后的管理,由于黄瓜叶面积大,蒸腾系数高,而根系又不是特别发达,易受伤,天气骤晴后,光照和温度短时间剧烈变化,对植株的伤害很大。因此,转晴后要适当遮阴,逐步调整光照和温度,让植株慢慢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减轻连阴天对植株的危害。

二、加强根系养护,保障营养吸收。

黄瓜根系比较浅,主要分布在20厘米内的表土层,受地温、水肥等环境变化的影响大,所以连阴天前后应加强根系的维护。连阴天期间,植株蒸发量非常小,除非特别干旱,最好不要浇水,以免棚内湿度过大,引发沤根等问题。连阴天后,也不适合立即浇水,因为此时正处于植株恢复期,根系活性还比较弱,若过早浇水,会导致根系受害加重,植株出现萎蔫等问题。

建议连阴天结束3-4天后,植株根系等恢复过来再浇水追肥。此时根系较弱,应选择利于养根促根的沃叶根乐夫,同时可配合全水溶性肥料补充营养,提醒广大菜农注意,切忌冲施激素含量较高的劣质肥料,激素虽能促进快速生根,但极易引起植株早衰。

三、叶面补充营养,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植株抗逆性。

连阴天植株营养缺乏,长势较弱,应注意叶面补充营养,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可以叶面喷施全氨基酸叶面肥等,补充叶面营养,促进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效率。

4. 如果连阴天10多天天气还不能转晴,黄瓜该怎么管理呢

1,降低湿度、增加光照。
大家要尽一切可能降低棚室内湿度,如早上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的开一下风口(10分钟左右),排出湿气,另外,即使是阴天,也要把草毡子拉起来,否则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越来越虚弱。如果条件好的还可以使用补光灯,以增加光照;

2,加强栽培管理,细心干农活。
越是遇到这种恶劣天气条件,越需要精细化管理,如,要打掉多余的叶片,一方面减少营养消耗,另一方面,降低湿度。还有,一旦发现有发病严重的叶片、花、幼果等,一定要及时摘除,包好扔掉,不要嫌麻烦,否则留有大量病残体,容易引起病害大面积发生。注意清除病残体。

3,选对药剂,科学防治病害。

烟剂的使用:
这段时间,主要以低温高湿性病害为主,如果预防的话,可以考虑使用烟剂,由于烟剂使用简单,不增加湿度,而且药剂相对分散均匀,适合连阴天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关注天气预报,保证次日能打开风口。至于烟剂种类,可以选择百菌清,防治大多数真菌性病害,也可以考虑选择腐霉利、异菌脲等烟剂专门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同时对部分叶斑病也有一定效果。

有机铜制剂:
因为高湿,会导致叶片出现水膜等问题,这样就会出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溃疡病,细菌性斑疹病等,因此可以考虑使用有机铜制剂如噻菌铜(龙克菌)、琥胶肥酸铜(DT)、松脂酸铜、硝基腐殖酸铜来预防细菌性病害,铜还可预防真菌性病害,在这里提醒大家,最好不要选用无机铜制剂,因为阴雨天,无机铜制剂释放铜离子速度相对较快,可能会出现药害,而有机铜制剂相对安全,但是打药的时候最好选择相对较好的天气。

高低等真菌选对药剂:
在蔬菜常见的病害中,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茄子绵疫病等属于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可以选用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氟吡?霜霉威(银法利)等进行防治。

而番茄早疫病等叶斑病属于高等真菌引起的,可以考虑使用嘧菌酯+三唑类药剂进行防治。当然,如果发生严重建议选用唑醚?氟酰胺(健达)、苯甲?嘧菌酯(阿米秒收)、氟吡?肟菌酯(露娜森)等药剂,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晴天后,注意预防闪苗、日灼。
连续的阴天,植物自身会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以适应不良环境,但是,如果阴雨天结束后,出现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大棚里光照加强,温度升高,然而土壤温度相对回升较慢,因此,极易出现闪苗,日灼等现象。因此建议大家在晴天后,中午注意做好遮阳工作,可以使用遮阳网,或者将草毡子下放三分之一,让作物逐渐适应这个过程。

5. 种植冬茬黄瓜想要高产,在施肥、浇水方面有哪些技巧

越冬茬黄瓜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中旬定植,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开始收获,直至翌年春末夏初结束。越冬茬黄瓜生产在一年中光照最差、温度最低的季节进行,技术难度最大,要求严格,但也是经济效益最好的一茬。

6. 冷棚越夏黄瓜定植期连续阴天怎么办

这种情况对黄瓜定制期很不利,我们可以采用一下四种步骤来解决。

一、适当增加光照

在连续阴雨天的情况下,光照条件十分不佳,不仅光照强度较弱,而且光照时间也相对短很多,黄瓜难以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需要种植者采取一些人为的补光措施。一方面,要更加注意棚顶的清理,增强棚顶的透光性,同时设置反光板,来提高光照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通过启用灯光来进行直接的光照补充,日光灯和阳光的光照较为接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注意肥料补充

在阴雨天缺乏光照的情况下,黄瓜光合作用弱,生长态势疲弱,其本身制造养分的能力也弱化,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需要种植者通过施肥来补充养分,这时候的施肥比平常的施肥更加有讲究,一方面,这时候黄瓜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施肥的浓度不宜过高,施肥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肥害,另一方面,施肥的种类要注意均衡,不可偏施某一种肥料,最好是施用复合肥或者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三、合理保护根系

连续阴雨天导致蒸发作用变弱,空气和土壤湿度较大,黄瓜植株很容易发生沤根、腐坏的问题,要注意合理保护黄瓜根系。在土壤不是特别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就不要进行浇水了,如果在阴雨天之前刚浇过水,此时土壤中湿度较大或者有积水存在,要及时清理积水,并通过翻整晾晒等方式,合理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

四、做好天晴适应

阴雨天期间,黄瓜种植者要经常留意天气预报,随时准备着迎接晴天的到来,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帮助黄瓜植株适应天气的变化。提前准备好遮阴物品,在骤晴的时候帮助黄瓜植株遮阴降温,以免突然引起强烈的蒸腾作用,损伤黄瓜叶片和茎蔓。结合少量浇水施用一些养根促根的水溶性肥料,强大黄瓜植株的根系,提高黄瓜植株的整体适应力。

7.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定植后如何管理

(1)前期管理

从定植到瓜条开始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称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为主。这个时期的气温和光照虽已明显降低,但还未到达最低点。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有利气候条件,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低温、弱光及特殊天气的适应能力。前期管理的技术水平高低,对中后期的植株生长、抗病、耐寒能力以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①浇好前三水:先要浇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围土壤分层,影响缓苗。在定植后10~15天,浇好缓苗水,这一水要浇足浇透,从畦中间的暗沟浇入,水位要顶到定植孔。根瓜采收后晴天上午浇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②促根控秧:定植后一周内为促进缓苗,应适度控温,白天25~32℃,夜间15~17℃。缓苗后要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2℃,早晨揭帘前维持在10℃即可,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若温度管理偏高,植株长势过旺,到最严寒的1、2月份抵御低温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时叶片过大,地面严重遮阳,也会影响地温的升高及根系的发育。

③植株吊蔓与调整:当植株长到6~7片叶后开始甩蔓时,及时拉线吊蔓。随着茎蔓的生长,茎蔓往吊绳上缠绕,以后每2~3天一次。

(2)中期管理

从根瓜采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称之为中期管理,这段时间是冬茬黄瓜生产中温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时候,也是管理最难的时候,同时还是产量产值形成的高峰。

①温度管理:此时期温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尽量早揭晚盖,并实行四段变温管理。8:00~13:00,温度控制在25~32℃,超过32℃时开始放风;13:00~15:30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温度维持在20~30℃;盖帘后室内气温下降平缓,前半夜温度维持在20~15℃;后半夜12~10℃,既有利于养分输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增高,日照时数的增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制造的养分增多,夜间的温度也应提高,前半夜22~16℃,后半夜15~12℃,有利于养分的输送和瓜条生长。

②湿度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室内放风量小,极易形成高湿环境,发生各种病害,针对这一特点,应实行低温、低湿的管理措施。白天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夜间维持在85%~90%,早晨叶片尽量不结水滴。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不旱不浇水,水后要大放风,用药时尽量选择烟雾剂和粉尘。

③追肥:随着采瓜量的增加,及时补充养分。根据采收量和植株表现,确定追肥的品种和数量,一般在第四水开始随水追肥,如果叶片、瓜条颜色较深,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并注意钙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补充。施用时先将肥料溶解随水追肥。若植株颜色较浅,叶片较大,则以追磷钾肥为主。追肥量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一次追肥量过大。3月份以后,可结合浇水追施稀粪和沼液沼渣,但要注意必须充分腐熟发酵。

(3)后期管理

①落蔓摘叶:随着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陆续采收,生长点接近屋面时要采取落蔓。方法是在落蔓的上方把拴在铁线上的塑料绳解开,使黄瓜生长点下落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重新拴好,落蔓前将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摘掉,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病害传播。

②加强水肥管理,延长采收期:进入4月以后,为防止植株衰老、脱肥,尽量延长采收期,此时应注意加强肥水的管理,一般5~7天浇一次水,7~10天追一次肥,并确保冲施肥的质量。若出现花打顶,呈萎缩状时,可采取闷尖摘心,促生回头瓜。为提高瓜条的商品率,应及时疏掉弯瓜、病瓜和多余的小瓜。采收一定要及时,不可延迟采收而影响瓜条的商品率及总产量。

(4)特殊天气的管理

在遇寒流、阴雪、连阴天的特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给生产造成损失。

①寒流:在强寒流到来时,严密防寒保温,增加纸被、草帘等覆盖物,室内采取临时加温,生火炉、点灯泡等措施。

②阴雪: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防止棚面积雪而增加骨架负荷过重导致温室骨架倒塌。

③连阴天:连阴天时及早采收瓜条,减少瓜条对养分的消耗,在不明显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尽量揭开草帘争取一定时间的散射光。天气骤晴后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养分和增加棚内湿度,若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时,可适当进行临时回苫。

(5)采收

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后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8. 阴雨天可以对黄瓜吊蔓管理吗

黄瓜,是炎炎夏日最长见到的果蔬之一。因其营养丰富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又因其适应性强而被老农广泛种植。但在老赵的家乡,对于黄瓜的管理,有着“种瓜易,高产难”一说。


黄瓜具有喜光、喜温、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的特性。这也导致了黄瓜最忌连续的阴雨天气,连续的阴雨天气会使光照供给补足,土壤温度降低,并使瓜地出现涝灾,影响到黄瓜的产量,严重者还会导致黄瓜植株死亡。


那么,长期阴雨天应该如何管理呢?
1、排水防涝

在连续的阴雨天气,首先要做的便是给瓜地排水防涝,防止黄瓜根本长期寖泡在水中,影响黄瓜根部对氧气的吸收。

2、疏松土壤

连续的阴雨天气过后,应及时给黄瓜根部进行松土,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防止黄瓜根部出现腐烂现象。二是让阳光给土壤杀菌,防止阴雨天气后滋生大量的病菌。三是防止高湿高温后,土壤出现板结情况。

3、撒草木灰

在黄瓜地上撒草木灰,不仅能稀释掉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而且还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草木灰养分充足,所含矿物质元素较多,是天然的有机肥,此外,草木灰还含有弱碱性,具有消炎杀毒、预防病菌虫害的作用,还是天然的杀虫剂。使用草木灰,可谓一举多得。

4、稻草遮挡

使用稻草遮挡黄瓜根部,不仅能起到保肥作用,防止草木灰随风吹走,遇水流淌,而且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防止地温过低而导致黄瓜停止生长。此外,稻草易腐烂,腐烂之后又是天然的有机肥。

9. 冬春季节如何进行黄瓜苗期管理

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叶片较大,生长速度快;根系不发达,耐旱、耐肥较弱,根系以主根为主,侧根不发达,而且木栓化较早,断根后恢复能力较差,不适合多次移植和大苗定植。苗期的日照时数和温度条件对雌花形成的节位和数量有很大影响,所以黄瓜育苗技术要有较高水平,才能育出壮苗。

(1)温度管理

黄瓜育苗时,多数不行分苗移栽,直接播在营养钵或穴盘中。播后到开始出苗,应控制较高床温,促使快出苗,一般为25~30℃,经2天左右开始出苗,长期的低温过湿会发生烂苗现象。待80%左右出苗后,要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5℃,防止温度过高,尤其是夜间温度过高,造成胚轴伸长,小苗徒长;同时还要防止夜温过低,湿度过大发生沤根现象。

小苗长出心叶后,白天温度可保持20~25℃,夜间15~18℃。在小苗一叶一心时,黄瓜苗就开始花芽分化了,要适当地降低夜间温度有利于雌花提早出现。白天20~25℃,不超过28℃,阴天18~22℃;夜间12~15℃,不超过17℃,不低于10℃,直至4叶1心。定植前一周炼苗,白天15~20℃,夜间8~10℃。(2)光照和水肥管理

黄瓜属短日照作物,光照强度和光照时数对黄瓜幼苗雌雄化形成比例有很大影响。注意增加苗床的光照强度,有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节位的降低。日照时数控制在8小时左右。及时清除薄膜上的灰尘和棚内的水滴。

苗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适当增高20%~22%,有利于雌花发生和降低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但要控制浇水次数,浇水过多易降低苗床温度,引起病害。浇水要在晴天上午,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苗床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一般不必追肥,但床土中氮肥不宜过多,否则氮肥多,床土干旱,会使第一雌花节位升高,影响早期产量。

(3)病虫害防治

用氧化亚铜粉剂拌种,用药量是种子重量的0.3%~0.4%,或出苗后定期喷施普力克400~600倍液可防治黄瓜猝倒病;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可预防炭疽病和枯萎病。育苗温室内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1~2次,可防治霜霉病和炭疽病。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有利于控制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注意蚜虫和白粉虱的防治。喷施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液,功夫2000倍液,好年冬1000倍液,虫螨克1500倍液防治蚜虫,还可用灭蚜乳油加上发烟剂进行熏烟。在育苗前清理育苗场所的杂草及残株烂叶,用敌敌畏熏蒸,而且在通风口上加上尼龙纱网,阻挡外来虫源。发现白粉虱时可喷施25%扑虱灵2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溴氰菊酯,喷药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还可进行黄板诱白粉虱,在硬板上涂上橙黄颜色,再涂上一层黏液,利用白粉虱的趋黄性,将它粘在黄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