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麦田是怎样管理的
扩展阅读
怎样设计集成吊顶软件 2025-05-16 12:47:59
方正电脑怎样装无线网卡 2025-05-16 12:42:55
液化气管理处工作怎样 2025-05-16 12:36:30

麦田是怎样管理的

发布时间: 2022-05-27 12:13:28

❶ 小麦冬季管理有哪些主要措施

小麦冬季麦田管理技术措施。

入冬以来气温低、雨雪少,弱苗面积较大。为了促根增蘖,保证幼苗安全越冬,应加强小麦冬季管理,以保墒增温为中心,以中耕、镇压、补肥为重点,做到因地制宜,因苗管理、促苗壮长。具体措施:

一、中耕镇压保墒

中耕可以有效起到增温保墒、破除板结、铲除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作用。有分蘖的麦田冬季要普遍进行中耕,没有分蘖的单根独苗麦田,冬季则不易中耕,以防伤害麦苗,待早春小麦返青后再进行中耕;对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量较大,地虚坷垃多的麦田,要进行镇压,踏实土壤;对旱地麦田或旋耕整地土壤虚空不实、坷垃多的水地麦田,要先碾压、后浅锄保墒,可有效防止风蚀吊苗,起到保墒、增温、保苗作用。镇压要注意选择晴天下午进行,注意地湿不压,阴雨不压,早晨有霜冻或露水未干时不压,以免伤苗。

二、慎重冬灌

冬灌可以踏实土壤、平抑地温、减轻冻害、并可以起到冬水春用,预防春旱,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今年小麦播种后降雨较少,搞好冬灌更为重要。适宜冬灌的温度指标是日平均温度在3℃左右进行,冬灌的最佳时间是在12月上旬开始,中旬浇完。目前错过了冬灌的最佳时机,对尚未进行冬灌但又比较干旱的麦田,一定要慎重进行冬灌。要根据天气预报,抓住寒尾暧头,日平均温度3℃左右进行浇水,并要小水畦浇,禁止大水漫灌,浇水后要当天渗完,田间不留积水,以防发生冻害。对底肥不足的麦田,趁浇水及时补施尿素,浇水后地白皮时要及时中耕松土,保蓄水分。

三、补施追肥

旱地底肥不足的麦田,雨雪后可趁墒补追氮素肥料,一般亩追尿素7.5公斤,还可增施腐熟有机肥、人粪尿或者沃叶微生物菌剂。对于晚播弱苗可在小麦种植行间撒施细碎土杂肥覆盖,保墒增温防寒,培肥土壤,保苗安全越冬;增施追肥时要穴施、条施,严禁撒施。

四、防治病虫草害

要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工作,努力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对当前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要抓紧撒施毒土、毒饵或顺垅灌药进行防治。

五、禁止啃青

啃青会使麦苗失去大量叶片,不利于促根增蘖,而且易遭受冻害。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看管监督,严禁畜禽啃青,切实保护好麦苗。

❷ 小麦的春季管理要点有哪些怎样管理才能更高产

随着春季温度的逐渐提高,小麦要从越冬状态慢慢恢复生长,要想获得高产量,就要做好春季的管理工作。浇水,追肥,防虫,防病,这种管理也不能忽视。立春以后温度已经上升,现在一些农户问能否再浇清水。浇清水的作用是缓解冬季干旱,使小麦尽快变绿。还要注意回灌水的时间。不要急着浇水,如果能推迟浇水,就要尽可能晚倒。部分长势壮健,秧苗旺盛,土壤不是特别干旱的地块,适当推迟了春水灌溉。现在温度不稳定,浇水会降低地温。遇到低温反而会影响会厅,对蹲苗也不好,可以推迟到提拔节初期浇水。土壤干燥,冬天也不下雨,这种地块需要浇水。

春天麦田除草越早越好。田地里优势杂草大部分在秋季出土,春季温度反弹后生长速度快,所以那些小树苗比较弱,所以对药剂抵抗力低的时候要早点用药物防治。但是时间不能太早,如果太早吃药,田地温度低,药效下降,除草的目的也达不到,一般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不建议化学除草。我们要在小麦变绿后起床前及时用药防控。用药时要尽量选择晴天和不刮风,上午10点后进行,效果最好!

❸ 小麦的管理方法

现就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因苗管理,运筹肥水

春季在小麦的返青、起身、拔节和挑旗各期,要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麦苗生育状况确定肥水的施用。

1、返青期。

返青期是冬小麦进入以根、蘖、叶为生长中心的营养生长时期,对氮素营养的需要虽然不多,但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氮素反应敏感期,即氮营养临界期。如果氮营养不足,就会造成根少、苗小、分蘖少,不能形成高产群体;而氮素过多,则叶大,分蘖多,群体过大,营养消耗多,对生殖生长造成影响。因此,返青肥水应根据苗情而定。在底肥充足,冬季已施肥、浇水或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可以不施用返青期肥水。在旱地麦田或晚播麦田,麦苗长势弱,返青期肥水具有促分蘖,提高成穗率的重要作用,可在返青后追施尿素15~25kg或碳铵50~70kg。地力较差的麦田氮肥不应过多,如果基肥磷钾肥不足还要追施磷、钾肥。

2、起身期。起身期施用肥水,可以巩固冬前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特别是对群体较小的壮苗效果最好,可以亩施尿素10~15kg。对冬季未施肥且群体大小适中的田块,此期肥水也有较好的效果。对返青期经过深中耕控制且群体过大的田块,此期应少施或不施肥。

3、拔节期。

对苗情好、分蘖多、群体和个体生长适宜的麦田,应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目标,每亩施尿素15kg左右。返青期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在拔节中期再追施尿素10kg。如果小麦出现微量元素缺素症状,还要在这个时期有针对性地喷施锌、锰、钼等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结实率,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对于强筋小麦,要在扬花期追施一次氮肥,亩施尿素4~5kg。

❹ 种植小麦不简单,应该如何进行春季田间管理

春季万物复苏,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春季小麦管理的好坏,影响了小麦的后期生长,决定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为了保障小麦达到“穗大、穗多、粒重”的目的。春季因地制宜、因苗制宜的田间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春季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复苏的季节。所以为了保障小麦健康生长,病虫害的预防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

常发病虫害:小麦春季常见病害主要以赤霉病、纹枯病为主。常见虫害则有蚜虫、红蜘蛛等等。

春季是小麦病虫害出现的频繁时期,也是防治的最好时期,所以各位种植户可根据田地生长情况进行防治。比如在抽穗扬花期,如若遇到长时间阴雨的情况,就要用40%多菌灵预防赤霉病发生。若用药的时候遇到下雨,可补施一次。

针对纹枯病,在小麦病株率达到2%的地块,就应及时防治,一般用20%三唑酮乳油80ML或者是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5—100g,兑水50—60Kg喷施小麦茎部,连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

❺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小麦种植技术
1、播种期管理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适期适量播种、高质量整地播种,重视有机肥料,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促苗健壮生长。
2、冬前及冬季管理
要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群体过大、长势过旺的麦田,可在冬前选择晴天午后进行镇压、深中耕或化控,抑制麦苗过快生长,提高小麦的抗寒和抗倒能力。
播期晚、长势弱的麦田,可通过镇压,促进麦苗由弱转壮,扩大群体。
秸秆还田、旋耕播种,以及整地粗放等易透风跑墒的麦田,可采取镇压、浇水等措施,踏实土壤,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
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及早进行喷药防治。
3、麦田的春季管理(返青——抽穗)
墒情差的麦田,12.5px地温稳定在5℃时可浇返青水,如遇寒潮要立即停浇,特别不要浇在冻头上(寒潮刚来时)。丰产田壮苗,冬前群体适当,肥水较足的麦田,改返青水为起身水较好。
起身肥水要因地因苗合理施用,地差有脱肥趋势的地块应早施,提高成穗率;高产田有旺长趋势的应不施或晚施,以免过早封垄而导致倒伏。
挑旗期是水分临界期,此期水肥供应充足,不仅能保花增粒,而且能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对防止叶片早衰和提高灌浆强度都有良好的作用。
4、小麦籽粒的生长发育与后期管理:(抽穗—成熟)
合理浇水:浇水时间、次数视土壤墒情、质地而定。小麦在灌浆后期,将转入蜡熟阶段浇麦黄水,可防干热风,有风时不浇水,防止倒伏。
根外施肥: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2~0.3的碧卡硅溶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早衰,并对预干热风有利。
适时收获,收后晾晒:蜡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即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杆尚有弹性,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光泽。

❻ 高产创建田小麦及后期管理技术,你知道哪些方法

一、春天麦地管理方法

1、适度划锄深耘,促旺苗早发、旺苗转壮。从土壤层顶凌到麦子拔节期应划锄2-3遍,并把握“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损根”的标准。要保证划细、划匀、划透。尤其是浇灌后或下完雨后要立即划锄翻土。对土壤层松暄、坷垃多的麦地可推行前去镇压和划锄紧密结合,先压后划。对栽种过深的麦地返青后融合划锄立即清棵和清垄,使分蘖节变淡,以利于升温增蘖,但不必把分蘖节扒外露路面,防止产生冷害。

一、麦子中后期麦地管理方法

1、浇好挑旗水,酌情考虑施肥。挑旗期,保花增粒重打好基础是这一时期麦地管理方法的关键每日任务。挑旗期也是麦子用水量的临界期,这时浇灌有益于降低花朵衰退,提升穗粒数,确保土壤层深层次储水,供中后期消化吸收运用。缺肥地快和主茎生长发育较差的麦地,可融合浇挑期孕穗期水1亩施尿素溶液5-7.5Kg。

2、因时制宜,浇足浇好注浆水。麦子扬花后10-15天上下应立即灌溉大碱。此期浇灌应需注意天气变化,禁止风大气温浇灌,防止倒苗。获得前7-10日内,忌浇麦黄液。

3、酌情考虑叶片喷施肥料,增加叶子作用期。开展叶片施肥不但能够填补根茎消化吸收功效的不够,达到麦子成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能够改进田里微气候,降低干热风的伤害,提高叶子作用,防衰老,提升注浆速率,提升粒重;与此同时能够大大提高麦子子粒质量,提升密度。孕穗期至注浆前期喷浓度值为1%-3%的尿素溶液水溶液、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亩喷50-60Kg。喷后24钟头如碰到降水需补喷一次。

4、搞好预测分析气象预报,立即预防病害。麦子挑旗后,是多种多样病害产生的关键阶段。病害关键有麦蚜、锈病、霜霉病、赤霉病等,搞好预测分析气象预报,随时随地留意病害产生动态性。若做到预防指标值,可以用化肥尽早开展预防。预防锈病、霜霉病可以用50%的粉锈宁1亩50克加水30Kg开展喷雾器。防止赤霉病,假如开花期遇降水,可在雨前或是下完雨后喷50%三唑酮1亩100克,加水30Kg。

❼ 小麦四月份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1、加强肥水管理。

没有追施拔节肥的麦田,对抽穗后群体叶片落黄、叶尖发干的脱肥、早衰小麦田,应于4月中下旬及时施用穗粒肥,可趁雨撒施,亩施尿素2-3公斤。

2、防治病虫害。

在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是多种病虫草害的多发阶段,那么综合今年气候和病虫害发生特点,我们一定要抓住三个防治关键期。

一是4月低前后要搞好吸浆虫蛹期防治;二是5月初小麦扬花期要防治好吸浆虫成虫,并兼治小麦赤霉病;三是5月上中旬要搞好小麦蚜虫的防治,并兼治白粉病、叶枯病及防干热风也就是一喷综防。

以上三个时期实际是以吸浆虫和麦蚜为主,并兼治其他病虫。这几个时期只要做好了,就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3、拔除麦田单子叶杂草。

杂草一旦拔节以后,生长和发育进程要比小麦快,所以说在5月上中旬杂草出穗后要拔除。在这不得不提醒您的是,拔下来的杂草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扔到麦地,要集中带出麦田进行处理。

4、注意查看特殊病虫。

有的病虫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这种病虫特别好看见和发现,但实际已经过了防治时间。例坐坡病,一般在小麦拔节孕穗期症状比较明显;黑穗病,在5月中旬小麦杨花后症状比较明显;赤霉病、全蚀病、叶枯病等在5月下旬症状明显;所以说这就要求咱农民朋友们要留意查看,为下年适期防治打好基础。

❽ 春耕春管忙,不负好时光!该如何做好小麦管理工作

春季万物复苏,气温也逐渐回升,小麦经过一整个冬季的休眠期,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已进入返青期,这个时期是小麦生长和苗情转化的重要节点,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根据麦农特点,适时做好小麦春季管理。春季第一次肥水的管理,直接影响到中后期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要利用其树苗弱、抗药性低的特点,尽快加以预防。但时间不宜过早,过早使用会造成田间温度低,除草效果差的目的,一般不建议在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进行化学除草。要在小麦返青后、起身前进行治疗;用药也要注意,尽量选择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以后用药,效果最佳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❾ 想让小麦的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该如何管理麦地

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使小麦重新施用绿色肥料。由于今年冬天变暖,小麦在某些地区蓬勃发展,返回田间的稻草质量很差。小麦播种后,没有采取浇水措施来抑制土壤。土壤松动,土壤受到严重破坏,并有干旱和低温。有冻伤的危险。另外,由于某些麦田没有进行冬季前的化学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鞘枯病,秸秆腐烂,地下害虫和杂草的发生相对严重,害虫的越冬基础高,病虫害和杂草发生在春天。隐藏的危险更大。

三种类型的麦田应采取以下措施:

这三种类型的麦田通常每英亩不足450,000,大多数属于晚播弱种。春季的现场管理应以晋升为基础。通常,在早春表土厚度为2 cm时开始,并在接合前努力st 2至3次以提高温度以促进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结冰后应尽快施用氮肥和磷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并增加分to,以保护耳朵的数量。只要水分含量可以接受,就应尽可能避免在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通透性并延缓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

在旱麦田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由于旱地麦田没有灌溉条件,因此有必要在早春土壤融化后立即进行抑制,耙等措施,以增加水分含量并保护水分。对于幼苗较弱的麦田,在将土壤重新打浆后,应施氮肥以促进幼苗的早期出苗。对于壮苗的麦田,从小麦生长到拔节期间,应在雨水落下后进行追肥。通常,每亩追施12-15公斤尿素。对于不含磷肥的基肥,应将氮肥与磷酸氢二铵结合使用,以促进根部刺穿和提高抗旱性。

❿ 早春小麦田怎么管理,如何施药

在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也是早春田间小麦、油菜管理的最佳时期。那么早期小麦田该怎么管理,该如何施药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现在你都知道早春该如何管理麦田,如何施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