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个月有多少天
一、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这七个月是31天。
二、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这四个月是30天。
三、二月的闰年是29天,一般年份是28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1)每个月多少天扩展阅读: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称及来历:
一、一月:正月、元月、开岁、新月、端月、初月、喜月、柳月、陬月。
正月——正阳之月。
柳月——银柳插瓶头故称“柳月”。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因“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改为“端月”。“端”,顶也。乃是开端伊始的意思,自秦时开始易“正”为端。
二、二月:杏月、仲月、花月、丽月、如月、酣月、仲春、仲阳。
杏月——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诗有“二月杏花闹枝头”之句,故称“杏月”。
三、三月:桃月、蚕月、绸月、季月、上春、春日、春晚、晚春、暮春。
桃月——三月是桃花盛开的时节,素有“三月桃花粉面羞”之说,故称“桃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春日——夏历三月。
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阴历三月,是春季的末前一月,故曰“春晚、晚春、暮春”。
蚕月——夏历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四、四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月、余月。
槐月——“四月槐花挂满至”。四月,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花也绽开黄白色的花瓣,古称“槐月”。
五、五月: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鸣蝈、天中、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阳节,家家户户把菖蒲、艾蒿悬挂于门上,用于辟邪。因此,五月又叫“蒲月”。
榴月——“五月榴花红似火”,故称“榴月”。
六、六月:荷月、李月、伏月、焦月、署月、炎月、精阳、溽暑、季署、且月。
荷月、伏月——赤日炎炎三伏天,万物无精打采,惟有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便叫“伏月”与“荷月”。
七、七月:巧月、瓜月、兰月、兰秋、新秋、首秋、孟秋、肇秋。
巧月——“七月七巧云”,天上云卷云舒,变化莫测,奇巧万端;更是我国妇女在“七月七日”这天向天上“刘郎”、“织女”、星“乞巧”(乞求心灵手巧)的月份,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八、八月: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商吕、竹春。
桂月、壮月、仲秋——农历八月,一曰桂,二曰壮。因居称季之中,又叫“仲秋”。
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又将八月称为“仲秋”、“虫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开,故称“桂月”。
九、九月:深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伏、三秋、暮商、霜序、相月、玄月、三孟秋。
深秋、菊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九月称为“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
菊秋——九月菊花傲秋霜,称菊月。
三秋——秋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玄月——夏历九月的别称。
十、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孟春、初冬、上冬、良月、霜月、开冬、正阳月。
阳月——“十月芙蓉小阳春”,故称阳月。
阴月——把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是源自古代的阴阳说法。
十一、十一月:辜月、冬月、仲冬、中冬、畅月、葮月、龙潜月。
辜月——“十一月阴生敛草故取新也”,吐故纳新。
冬月、——葮草吐绿头时节,故又称“葮月”。
十二、十二月:腊月、季冬、严冬、残冬、冰月、严月、除月、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
腊月——农历历十二月合祭诸神叫做“腊”,因这一月多数时间都用在祭神、祭祖上,故叫“腊月”。
农历十二月正是腊梅吐香的季节,在春秋时代古人要摘腊祭,故,也叫腊月。
‘贰’ 每个月有多少天口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1,3,5,7,8,10,12 这几月永远31天。2月平年28天,闰年(一般年份能整除4或百年年份能整除400的是闰年,)29天,其他月份30天。
拓展资料: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叁’ 一年中每个月都有几天
一年有 12个月,其中每个月的天数是:
1.每个月31天的有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一共是七个月;
2.每月30天的有 4月、6月、9月、11月共四个月;
2.2月是平月(二十八天)或者是闰月(二十九天)。
拓展内容: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肆’ 一个月一共有多少个星期多少天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一个月有4个星期零三天。
四、六、九、十一月都是30天,一个月有4个星期零两天。
二月有28或29天,一个月有4个星期或4个星期零一天。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现在世界通行的星期制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21年3月7日正式确立的。
(4)每个月多少天扩展阅读:
中国上古时代用的七曜平行拉丁语的星期,拉丁语中星期日Sunday(日曜日)为“太阳日” (dies solis),星期一Monday(月曜日)为“月亮日” (dies lunae)。
星期二Tuesday(火曜日)为“火星日” (dies Martis),星期三Wednesday(水曜日)为“水星日” (dies Mercurii),星期四Thursday(木曜日)为“木星日” (dies Jovis)。
星期五Friday(金曜日)为“金星日” (dies Veneris),星期六Saturday(土曜日)为“土星日” (dies Saturni)。
‘伍’ 每年的每个月各有几天
拳头数天法,举起你的拳头,看着手背,从食指的关节数起,第一个是一月,接着凹进去是二月,依次数下去,七月是尾指,往下继续数回来跟开始方向相反,八月还是在尾指,九月就在凹陷了,然后依次数。凹进去的月份是小月,凸起来有骨头的是大月,除了二月普通年份28天,闰年29天,大月三十一天,小月三十天,七月八月在尾指都是三十一天,闰年年份的计算是÷四能整除
‘陆’ 一个月有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
一个月有28、29、30、31天。
以30天计,一个月有720小时、43200分钟、2592000秒。
以29天计,一个月有696个小时、41760分钟、2505600秒。
以28天计,一个月有672个小时、40320分钟、2419600秒。
以31天计,一个月有744个小时、44640分钟、2678400秒。
(6)每个月多少天扩展阅读
期月应为一整月的意思。
但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中作解,期月:即从这一年的此月份到另一年的此月份,故为一整年。所以,论语中《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一句的意思便是“若有人任用我,一年就有效果,三年就可以成大事”。
但若依《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来翻译,便成“十二年(十二年为一季)之后,虽有想进言的(人),(却)没什么可说的”。这显然不太对,且不论这效率有多低,齐威王在位一共36年,若这十二年间天天“门庭若市”,恐怕他也吃不消。而中学语文课本也将“期年”解释作一整年。
‘柒’ 一年12个月每个月各多少天
1月31天,2月28天(闰年有29天),3月31天,4月30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中国农历各月别称由来: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各季的第一、二、三月。
孟月,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唐 钱起《过鸣皋隐者》诗:“仲月霁春雨,香风生药田。”《新唐书·礼乐志四》:“礼不祭墓,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卤簿衣冠巡陵。”
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
‘捌’ 一个月是多少天
对于公历:一个月有31或者30或者29或者28天;
对于农历:一个月有30或者29天。
1、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这七个月是31天。
2、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这四个月是30天。
3、二月的闰年是29天,一般年份是28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8)每个月多少天扩展阅读
中国十二月份的来源:
“阴历”又名“太阴历”,系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日一周之时数为一年,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我国在民国元年前采用此历,为与现行之历相对称,故名之曰“旧历”。一般人以为阴历适合于农家,而名之日“农历”。
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年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
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阴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三百五十四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十一日,积至三年,余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闰月。
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则十二个月。
‘玖’ 十二个月中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根据平年和闰年的不同,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同的。
一年一共有365天或者366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闰年每隔4年一次。
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
4月、6月、9月、11月各是30天。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各是31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
(9)每个月多少天扩展阅读
古罗马在制定日历时,起初设想月份的单数为31天,双数为30天。
但这样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须从12个月中抠出一天。因为2月份在罗马人们的眼里是个不吉利的月份,原因就是当时的2月份是行刑之月,即罪犯判刑都在2月份执行。这样,2月份这个双月就由30天减少到29天。
当时一罗马大帝(奥古斯)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奥古斯的养父)少一天。如按他的养父的规定,8月份比单月少一天,可他偏偏想象他养父那样显示自已的高贵,但又不好意思把双月份的天数变换过来,生怕这样做落下个不孝的名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经过苦思冥想,也想出了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把8月份和8月份以后的4个月份进行了调换,即双月份为31天,单月份为30天。但这样一年又变成366天了。
‘拾’ 1到12月各个月有多少天
1月31天
2月闰年29天不闰年28天
3月31天
4月30天
5月31天
6月30天
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