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账号管理 » 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扩展阅读
怎样清洗飞利浦呼吸机 2025-05-15 01:29:54
cad怎样转成透明背景图片 2025-05-15 01:29:52

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6-01 15:02:57

❶ 劳动局拖欠工资投诉电话是多少

劳动局的统一投诉电话号码是:12333,有劳务纠纷的事情,均可以拔打12333投诉举报的。

❷ 劳动局举报电话多少号

劳动局举报电话12333。
劳动分局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实施市制定的劳动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管理辖区内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涉外就业,综合管理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和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综合管理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负责辖区内企业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依法行使劳动行政监督检查权,监督检查辖区内企业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组织查处劳动违法案件,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负责劳动信访工作,负责劳动普法工作。综合管理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承办劳动局交办的其他事项。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要任务,负责辖区内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就业、流动就业的具体服务工作。
负责辖区内政策性就业安置、失业职工再就业的服务工作,受委托承办用工申报、招用外省劳工和招工广告的核准工作,负责劳务扶贫和劳务合作工作,负责辖区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服务工作,负责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工作,负责流动就业统计工作,负责临时工调配费核缴工作。承办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性就业安置、流动就业服务的具体工作,负责失业职工具体服务工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属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招用合同制职工的服务工作,受委托承办用工申报、招用外省劳工和招工广告的核准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❸ 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

12333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❹ 劳动局投诉电话

劳动局投诉电话为:12333。它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可以直接投诉有关劳动纠纷的事项。全国各地的劳动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外办公时间有所差异,一般:周一至周五上午9:00——下午17:00,双休日不上班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但大多数地区都是24小时人工服务。也可以直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如需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电话,需要根据当地地方电话进一步咨询。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所需要材料如下:
(1)由投诉人向具有管辖权的劳动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件。投诉文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①是投诉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工作单位、通讯住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所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详细情。
②投诉人的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2)是投诉人证明材料。投诉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应提供原件核对);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注册登记资料(确实不能提供的,经说明后可不提交)。
(3)集体投诉推荐代表的还需要提交推荐人签章的推荐委托文书。如:因同一事由引起的4人以上集体投诉的,应当推选代表1至4名,并填写《委托书》,所有人员均在委托书中签名。
(4)是相关证据材料。提交必要证据材料,如证明劳动关系及与投诉请求有关的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❺ 劳动局电话号码是多少

劳动局的统一投诉举报电话号码是:12333,这个电话号码不是哪一个部门的,是劳动局统一的投诉举报电话。

❻ 劳动局的投诉电话是多少

我国劳动保障投诉全国统一投诉电话为12333。
一、 开通背景
2003年,原劳动保障部申请开通了全国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12333”,明确12333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12370用于公务员管理的业务政策咨询及公务员招考等服务。
二、 受理范围
在各地电话咨询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和核心业务系统的业务协同、电话咨询服务系统与12333网站的互动、“12333智询通”现已覆盖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
三、 律师建议
如果您需要进行劳动仲裁,还需要到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书面申请,劳动仲裁部门才会接受立案进行仲裁,劳动仲裁是免费进行的,但是在申请劳动仲裁时还是需要劳动者对于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违约、违法行为进行举证证明的,尤其是劳动关系的证明在实务中比较难,所以还是建议咨询和委托专业的律师进行代理。
【(6)劳动局投诉电话是多少扩展阅读】
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类不同的人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也不同:
第一类、申请人是员工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详细陈述申请事项事实理由,一式两份或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供;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当面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律师事务所派出的执业律师,应提供执业律师的证件复印件:如委托人的代理人是公民,应提供与委托人签订的不收费代理协议书,以及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资料;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暂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书等。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时,应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审核后退回原件;
(6)《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❼ 劳动局投诉电话号码是多少

法律分析:劳动保障客服电话是12333。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❽ 劳动局的投诉电话是多少

法律分析:一、各地一般统一为12333,也可以直接电话当地劳动局稽查大队;

二、举报的方式还有其他,例如:

1、到就近的劳动局窗口去提出投诉,需带上相关的材料证明;

2、找到网上投诉的网址,提交资料进行投诉,在线的人员会为其解答;

3、直接拨打12333进行投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❾ 劳动局投诉电话多少

法律分析:劳动局投诉电话是1233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八十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十八条 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