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使用手机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老师该如何有效管理呢
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让孩子玩太长时间电子产品,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要加强管理。
2. 学校怎么将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的管理当中
学校可以告诫学生父母,让孩子尽量不要带手机入校,也可以设置校门口,金属检测仪来检查孩子是否带手机入校。
3. 班主任怎样正确地对学生手机进行管理
班主任正确地对学生手机进行管理可以建立班级监管机制,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手机使用,利用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教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组织各种活动。
1、建立班级监管机制,让学生自我监督
组织学生设立《班级公约》,其中一项就包括了在上课时间禁止使用手机,违约者将会扣分、承担劳动处罚或是请家长到学校“面谈”,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以他们的自觉性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管理上,宿舍、教室之内都有监督员,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有监管权。
加上班委会的常态监管,这使得学生自我监督和老师监督相结合,在空间上、时间上做到了多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监管体系。
2、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手机使用
在学生上课、自习或者考试期间,我们利用班费购买了屏蔽仪,对手机信号进行屏蔽,为学生创造一个无手机噪音环境,或者是强制学生在公共学习场所关闭手机,从而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尊重了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3、利用学校内部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内部,积极争取政教处的支持,加大对同学的监督检查力度。争取校内其他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支持、协助和参与,并主动和学校协商,建议把教师收缴后代为保管的手机上交学校,由学校采取统一安全的方式管理。
同时学校组织相关的教育活动,让中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我们也在校园内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公用电话,以满足学生通讯的需求。
4、采取相应的措施、教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制定必要班规加大对手机规范化管理。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只能让一部分学生做到正确在校院中使用手机,要达到目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甚至强制性的管理,对手机的使用进行约束。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些班级班规,让学生在互相监督中逐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5、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组织各种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有效解决学生携带使用手机的方法。学生通过手机游戏、小说进行娱乐、举行有意义,有兴趣的活动。将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例如举办文化艺术节、书法大赛、家务劳动比赛、十佳歌手培养学生特长和组织能力。
4. 对学生手机管理的建议
1、使用手机的原则
上学的时候不能带手机,防止沉迷游戏,早恋等影响学业,在家时孩子使用手机的用途也应该有所限制,主要为联系朋友,上网查资料.
2、规定玩手机的时间
在家里,一定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视,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3、家人聚餐时,一定不要让孩子拿手机
聚餐时,如果孩子在玩手机的话,是对客人的一种不尊重,不管有什么理由,都应该珍惜大家聚在一起的日子,聚餐就是让孩子,家长,亲朋好友谈天说地,是彼此拉近关系的一个时刻。
4、玩手机的惩罚
除规定时间外,其余时间玩手机的惩罚一定要制定出来,不然没有一个严厉的教育,孩子下次还会再犯,当然除正当用途以外,此时需要家长视情况而定,但是记住一定不能轻易妥协。
5、合理使用手机时,要记得表扬孩子。
当然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也应该给予适当地奖励。如果孩子运用得当的时候,可以表示支持与理解,有不错的学习软件还可以一起推荐给孩子,教会孩子如何在网上学习有价值的东西。
5. 关于中小学生的手机问题,应该如何管理
引言:智能手机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用双刃剑形容手机应该很恰当。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快乐的同时,手机中毒引起的问题尤为突出,尤其是青少年儿童。
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父母应该尽量增加和子女在一起的时间,进行有效的交往,而不是陪在孩子身边。但也要做自己的事情。必要时全心全意地与孩子在一起,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理解孩子的想法。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就能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孩子对手机的需求就会慢慢减少。比如给孩子看有趣的书,多听音乐,或者带孩子在户外玩,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他兴趣,转移孩子手机的注意力。
6. 该如何管控学生使用手机
一.明确态度,告知危害
入学之初,就应向家长学生明确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告知家长学生其危害,列举因手机导致成绩下滑的例子,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建章立制,严格要求
光有要求是不够的,要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决不姑息!
三.做好住校学生的家校联系沟通工作
学生在校期间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与家长联系的事情,做好家校沟通工作,不要因为学生不带手机而影响了正常的沟通和联系,会给一些学生可乘之机,对制度的顺利执行也不利。
7. 如何管理学生的手机
现在很多家庭一般都会有电脑、手机或者平板,而孩子俨然成为了一个手机控。上学的时候学校可能会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去,但一到放假,孩子就窝在家里玩手机。很多父母在家的也许会收敛一点,父母一旦不在家,只能是听之任知了。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手机控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般家长管理孩子手机会用到哪些方法?
方法一:随便玩 给孩子买智能机,不限制孩子使用,只要孩子不在闯红灯的时候玩游戏,家长就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最懂你的交友平台,一秒匹配和你最契合的人
广告
方法二:随性管 给孩子买智能机,根据场合、使用时间等等因素随性管,觉得像需要管的时候就管,觉得不需要管的时候就不管。
方法三:软隔离 给孩子买智能机,但是限制使用时间,时间到了即没收,或是不给钱买流量包。在非娱乐时间,孩子的智能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唯一还剩下的功能就是看时间。
方法四:硬隔离 不给孩子买手机,或是给孩子买一台黑白屏手机,只是为了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上孩子。
方法五:智能隔离 给孩子买有管控功能的学生手机,与自己的手机绑定,设置孩子的上网时间,到时间点就自动锁屏,过滤到不良的信息网址。不用时刻在孩子周围唠叨,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小格雷学生手机是专门为学生手机定制的手机,这款手机和市场上的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硬件终端,而是针对学生的使用需求,设计了防沉迷功能,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和休闲时间,设置手机的使用时间,可以说提供了强制管控的可能,帮助使用者,尤其是初次接触手机的孩子确立一个正确的使用规则,也有助于形成时间观念,提升学习和休闲效率。
8. 学校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制度
有报道称,有的学校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会把手机砸掉,我是不赞同这种粗暴做法的。
上课看手机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其实学生上课看手机也是蛮拼的,要么是趴在桌子上偷偷玩;要么就是把书高高堆成堡垒,在堡垒后面看;要么把手机放在桌洞里,遇到老师下来检查,往往如同打太极拳一般,双手向前一推,把手机推到桌洞深处;我见过最有脑洞的创意,是把书开出手机大小的一个洞,把手机放到“书洞”里,把书一合上,外表绝对没毛病,做工精细,也算是创意满满了。当然这个“书洞”让我收藏了,哈哈!
再说如何管控,可以分三步走。
一、建制度。有些学校干脆不让上学带手机,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允许学生上学带手机,早自习统一由班主任收上来,晚自习最后五分钟发下去,平时哪个学生有事,比如要和家长联系,可以找班主任要手机,用完之后再归还。
二、抓管理。有些同学为了规避这一规定,可能会带两个手机,交上一个,自己偷偷摸摸留下一个,就可以上课时开车了,哈哈哈,学生也是挺机智的是不是!这时就要发挥任课教师和政教干事的作用了,任课教师就如孙猴子一样火眼金睛,而政教人员和班主任则发挥“趴窗”大法,当然还要配合监控。
三、做思想工作。学生是人,我们的管理工作也要以人为本。先要预防,如主题班会等统一思想,从他们的心灵深处找到问题的根源,再采取合理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玩手机的心理;处理手机问题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激化矛盾,尊重学生往往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最后,我还有一个不算成熟的想法,既然堵不如疏,是否可以规定一定时间,比如每天20分钟让学生玩手机呢,其它时间还要严管。你认为我这个提议怎么样呢?欢迎留言关注,我们大家一起探讨。
9. 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1、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举止行为,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及时调整不符合既定目的和规定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
针对手机使用,在不该用的时候要管住自己,该用的时候要正确使用。同时,要让学生树立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危害健康,尤其是影响视力的意识,时时处处提醒自己控制手机的使用时间,做到非必须不使用。
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既然让学生使用手机,学校和家庭就要制定使用管理规则,不能放任自流。制定手机使用管理规则不能只由教师或是家长说了算,要全班师生或全家人一起讨论,并形成公约。
制定规则本身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就愿意去遵守,同时还学会了在社会管理当中通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的方法。班级制定的公约要跟家长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家使用手机的要求跟在学校尽量保持一致,提高家校协同配合的教育效果。
规则一经制定,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并形成依照规则行事的良好习惯。在发现学生有手机成瘾的苗头时,学校和家长要加强管理,及时矫正。
3、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和工具。因为它使用便利、信息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还能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知识。
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对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的辨别能力,提高在网络虚拟环境下交友的警惕性,分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对网上各种言论要有正确认识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有帮助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4、让学生懂得网络礼仪。
教学生如何文明地使用手机,做有礼貌、有修养的人。同时,要教学生如何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标点符号,如何用表情传递情绪、体现语气和态度,这样学生进入社会后,在使用短信、微信等社交软件时就会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只有每个人都尊重基本的网络礼仪,才能让网络空间变得清朗。
5、和学生家长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密切家校联系。
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达到最终的目的。必须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家长的理解、配合对班主任进行手机管理的工作有重大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最方便使用手机的地方。因此,家长必须做好监督教育工作,防止学生沉迷于手机。
开学之前,学校发放告家长书,明确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刚开学时班主任召开家长会将手机的利弊举出来,告知家长手机的危害。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家长做好交流,让家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家长和班主任保持联系,交流学生在校的情况和老师共同监督学生手机的使用。在家规定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制力,出门前提醒学生上课不能玩手机,给手机静音等。有了家长的配合,老师将更好地开展工作,帮助学成形成正确的手机价值观。
10. 学校对学生手机管理规定
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生活、财物的保管、学校的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学生利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下载电影、下载武打小说观看等,造成学生时间上的浪费和学习上的分心,更有甚者由此迷恋手机上网;部分学生甚至在夜晚上床睡觉后长时间拨打电话、网聊、玩游戏;有的学生在考试时利用手机舞弊;同时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阶段,对手机产生的电子辐射抵抗力弱,受其影响较大,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故学校在征求部分家长和全体老师意见后,决定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含MP3、MP4、游戏机等)。所以说学校对学生的手机进行了管理的规章制度,如果你不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的话那么。学校会严肃处理这种事情。
第一条 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MP3、MP4、游戏机等。
第二条 学校提供必要条件为学生与家长联系提供方便,倡导学生使用IP公用
电话;公布班主任电话号码和生活老师电话号码;学生急需与家长联系
时全体教职员工应提供方便。
第三条 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要使用手机的,由学校通知家长。
第四条 对违犯规定的处理意见:收缴到年级组并上报到政教处统一登记。第一
次可由家长领回手机,再次告知家长学校的相关管理规定;第二次仍由
家长领回手机,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第三
次由家长领回手机并带回学生,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劝退、勒令退学、
开除)。
第五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