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生如何做到自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不妨来看看这几点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时是以玩耍为主的,大部分事情都有老师和保健老师代替,而进入一年级后,要以学习为主,好多事情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就要求老师在旁边多指导、多培养,而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要知道“他律”是“自律”的前提,“自律”是“他律”的结果。
很多家长在帮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律好习惯的时候,都“套路”过孩子,任命孩子为“舒雅天使大人”、“节约粮食小卫士”、“阅读小公主”等。这类孩子一样养成了自律好习惯,但是却并没有因为规则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也不曾留下阴影,更不曾感受到自己是被逼迫去完成一件事情的。
自律好习惯是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逐渐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机会,允许孩子在最开始能够“做不到”。
毕竟只要孩子肯迈开脚步往前走,有进步和改变,就要比看着面前高高的台阶停滞不前的好。
❷ 小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约束自己!
小学生最主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自觉性了,自我管理与约束不见得效果会好!要做到努力学习,尽情享受生活。学的认真,玩的痛快!
❸ 作为小学生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
跟着榜样走
知道怎样的言行是得体的
❹ 面对小学生不听话,上课爱玩,怎样去管理才能更有效
孩子变成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如果特别不听话的话,就应该用一些正确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也应该去惩罚孩子。
❺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父母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教育青少年的孩子时,一定要讲究策略,不要过度的干预孩子,不要试图掌控孩子,多跟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学习,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
❻ 如何管控小学生课堂纪律
作为教师,上好一节课除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但怎样才能控制好课堂纪律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恩感并施,树立教师威信
做一个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师要敢于嬉笑怒骂,恩感并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角色的扮演。如上课时面对公然挑战课堂纪律的学生,这时教师要扮演硬朗的角色,运用规章制度、奖惩手段等方式纠正、规范学生的行为,将学生引向应有的秩序。除了让学生对自己产生畏的一面,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可敬的一面。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向往感,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这时教师扮演的是亲善的使者。如平时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学生的诉说,为学生着想,课余与学生沟通和接触,了解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鼓舞和关爱,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树立教师威信,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
二、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
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轻松驾驭课堂,掌握方法好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分神或搞小动作的违纪行为,可以用眼神或微笑的表情示意违纪学生以制止其行为。假如只用眼神无法收到如期的效果,还可适当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到违纪学生身旁,轻敲其桌面,或在板书时用手指向说话的方向,加以提醒,使学生感到老师善意的制止,从而约束自己的违纪行为。除此之外也可采取临时改变语调,加大声音或中途停顿等方法提醒违纪学生。另外,有时对违法乱纪纪学生采取省时度势的提问也比直接批评来得有效果,因为,对爱分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对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对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巩固课堂纪律。
三、及时、细致地做好课后教育工作
有时在课堂上批评自尊心极强或极其顽劣的学生后要及时安抚,耐心细致地谈心,不能流于形式。课后工作是否处理得当,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的向心力,关系课堂教学的开展。课后的教育工作可选择适宜的地方单独与学生交谈,采取先柔后刚的方法,让其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然后正视错误并改正错误。课后对学生加紧教育,使学生知道老师仍然关怀他,没有放弃他。使学生心理得到慰藉,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配合老师做好教学工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四、建立学生、家长、老师的“互动”关系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思想教育卡”多次对反复违纪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记录学生的每一次的进步,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并从家长那里了解违纪学生的另一面,共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形成三者的“互动”关系。这样对学生减少课堂违纪,上好自己的课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