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权激励:华为并不是全员持股模式吗
华为并没有全员持股,有律创始人王英军律师研究了华为近些年披露的财报,都显示华为有很多员工得到了股权激励,但并不是全员持股,所以大家不要为外界的报道所迷惑。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华为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达96768人,华为有18万员工,参与股权激励的员工人数超过50%,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持股降至1.14%。并且,华为成立了持股员工代表会,持股员工代表会由115名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96768名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
最后再说下贸然效仿华为全员持股,可能适得其反
⑵ 华为股权结构好在哪里
在华为(华为)深圳总部的一个密室里,有一个玻璃柜,里面放着10本蓝色小册子。这些小册子有助于回答一个困扰美国政府的问题:中国这个大型电信设备企业的真正所有者是谁?这些几厘米厚的小册子记录了大约8万名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华为表示根据“员工股票期权计划”,账面上的员工持有公司约99%的股份。
在走访华为深交所总部期间,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经华为江西盛董事长同意,查阅了这些账簿,了解了华为的所有者员工以及华为创始人任的持股情况。华为员工通过“工会”持有股份。在翻阅数千页的记录时,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员工持有数万股,少数人持有数百万股。
在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指出持有265万股的记录后,江西盛从隔壁房间转来一份文件。那个房间是专门用来存放股份赠与合同的,从中可以知道华为。这是华为首次向外国记者展示持股账簿的努力的一部分,旨在驳斥有关华为在股权问题上不够透明的批评。
华为由退役军官任于1987年创建。该公司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企业之一。但由于外界对其股权结构的质疑,华为在美国市场面临严重障碍。2012年,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建议政府阻止任何涉及华为的M&A交易,因为“不可能确定华为不受外国政府影响”。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表示,“许多分析师认为,控制华为,不是普通股东,而是管理层的一些精英。”
华为承认任对公司的重大决策仍有否决权。但公司表示,工会成员每五年投票选举51名代表,然后这些代表选举公司董事会,不久前扩大到17人。
代表候选人名单由上届离任代表选举产生,但其他员工在投票时也可以在名单外写姓名。华为全世界大约有400个投票站,员工在那里填写选票。
华为坚持认为其所有权模式不仅能为员工提供激励,还能让员工对公司有一定的控制权。一些批评家声称华为不是一家真正的员工持股公司,因为外国员工不能参与股权计划。华为回应称,根据中国国内法律,参与者必须同时是华为员工和中国公民。
⑶ 华为股东及股权比例
①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②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两个股东组成:任正非占股比例为1.01%,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占股权比例为98.99%。
华为任正非在华为占股多少?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任正非的股权只占1.01%,华为的员工占98.99%。这种股权分配的模式,只有华为敢这样做。然而,事实上,只有有限公司是同股同权,而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拥有相同的股份和不同的权利,所以任正非只持有1.01%的股权。
事实上,华为的雇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他们只享有分红的权利,而分红与雇员的身份是捆绑在一起的,一旦雇员离开,他们就不能享有分红。因此,在华为只有一个老板,那就是任正非,所以公司仍然是任正非自己的。
然而,奇怪的是,为什么只有这么小的股份,却能牢牢控制华为,不怕被其他股东推倒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因为华为股权设计的很科学,任正非虽然只持有1.01%的股份,但是其他员工持股很分散,员工持股不能投票,智能分红,这也保证了任正非大股东地位。
第二,任正非之于华为就像乔布斯之于苹果。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和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核心是它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任正非向华为灌输了他独特的价值观,这意味着华为被深深地打上了任正非的烙印。
第三,华为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华为难以上市。没有二级市场的股权交易渠道,任何人都很难通过改变华为的股权结构来取代任正非的位置。
任正非不仅是华为的教父,也是中国商界的传奇,值得每个中国人尊敬。
华为的股东会及持股员工选举制度
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由工会和任正非两名股东组成。
工会履行股东职责、行使股东权利的机构是持股员工代表会。持股员工代表会由115名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2019年,持股员工代表会举行了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董事会关于公司财务及经营情况的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年度增资方案等。
持股员工代表和候补持股员工代表由享有选举权的持股员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持股员工代表缺位时,由候补持股员工代表依次递补。
⑷ 华为股权结构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由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2.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两个股东组成:任正非占股比例为1.01%,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占股权比例为98.99%。
拓展资料:
一、华为公司董事会决定,将华为新技术公司工会持有的11.85%的股权并入到华为公司工会,任正非独立股东的地位第一次得到确认。华为公司将任正非所持的3500万元股份单独剥离,并在工商局注册登记,他单独持有1.1%的股份,其余股份全部由华为公司工会持有。这种由任正非与华为公司工会并立的结构一直延续至今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再变更为华为控股和任正非,任正非持股1%。此后至今,历次增资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控股、华为工会、任正非繁复的股权关系比例小有调整,但框架未再有大的变更。
二华为全员持股中还有个特殊性,就是华为员工的资金来源为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之所有愿意给华为员工贷款,无疑是看中了华为企业的优良商业信用,并对其远期发展的看好;也是一种寻求给华为企业长期合作的方式。而这,只有一个基本核心,就是华为企业本身的对商业资本的吸引力。
三、市面上绝大多数企业在做股权激励时,一般都是从虚拟股在职分红开始入手,让员工一开始不用掏大量的资金进来就可以通过自己对公司的贡献来分取相应的股份分红,经过一定周期让员工看到对公司的发展,并且自身也已经分取到公司发展带来的好处,公司再逐步进行有考核的135渐进式注册股激励,当然注册股激励就需要真金白银的掏钱才能享有了。一般来自于员工的自筹资金,特别是对于初创业企业,本身贷款融资困难,而企业员工待遇也较低,自筹资金非常困难。通过贷款方式筹资来完成出资,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某些鼓励创业的地方,开发区政府会出台政策鼓励地方商业银行给科技型企业员工,提供持股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
⑸ 华为的管理模式是怎么样,为什么是员工持股
创业期的华为一方面由于市场拓展和规模扩大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为了打压竞争者需要大量科研投入,加上当时民营企业的性质,出现了融资困难。
因此,华为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内部融资不需要支付利息,存在较低的财务困境风险,不需要向外部股东支付较高的回报率,同时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工作。
1990年,华为第一次提出内部融资、员工持股的概念。当时参股的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那时,华为员工的薪酬由
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组成,这三部分数量几乎相当。其中股票是在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一般用员
工的年度奖金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帮助员工获得银行贷款购买股权。
华为采取这种方式融资,一方面减少了公司现金流风险,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住了创业团队。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华为完成了“农村包围城
市”的战略任务,1995年销售收益达到15亿人民币,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2000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海外市场销售
额达到1亿美元。
⑹ 华为的股份是怎么分配的
华为股份分配表,华为2015年年报显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股东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98.58%)和任正非(持有1.42%)。公司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79,563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参与人均为公司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5%(华为总人数约17.56万)。
2010年,华为内部股票购买价格为5.42元,每股分红2.98元,收益率超过50%(历年峰值);2013年,分红为每股1.47元;2014年每股分红1.9元,2015年每股分红1.95元,2016年每股分红1.56元
早期(1990-1997),华为公司缺资金、员工缺投资渠道,对股权不了解,华为用实体股权激励获得内部融资,解决资金困难,也留住员工和激发动力。中期(1998-2012),员工对华为公司有一定信任,股权激励逐步由实体股转为虚拟股,扩大股权激励规模,帮助员工申请银行贷款,公司获得大额资金支持,员工获得丰厚收益,华为业绩迅猛发展。近期(2013-至今),公司资金充裕,逐步推出TUP计划,给员工分利,给公司留权,为未来发展留下空间。
⑺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
2001年底,在总裁任正非的强力推行下,华为公司实行员工持股改革:新员工不再派发长期不变一元一股的股票,而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即所谓的“虚拟受限股”。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每年,华为根据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对公司的贡献,决定其获得的股份数。员工按照公司当年净资产价格购买虚拟股。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华为认为虚拟股比原来的持股方式更为合理。公司规定:根据内部的评价体系,员工的虚拟股每年可兑现1/4.价格是最新的每股净资产价格。但是,对中高层的兑现额度则作了另外规定,只能每年兑现1/10,除非离职并且在离开后,还要经历公司严格的6个月审核,确认不出现创业公司的产品与华为构成同业竞争、没有从华为内部挖过墙角等等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后,方可全额兑现。
每个持股员工都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股东代表,这些持股员工选出51人作为代表。这51名代表中轮流选出13人作为董事会成员,5人担任监事会的成员。华为通过不断调整股票的分配方式来维系整个组织的活力。
2008年,华为微调了虚拟股制度,实行饱和配股制,即规定员工的配股上限,每个级别达到上限后,就不再参与新的配股。这一规定使得手中持股数量巨大的华为老员工们配股受到了限制,但是有利于激励华为公司的新员工。
⑻ 华为怎么做到全员持股
股权激励是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一种方法,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一般情况下股权激励计划设计要把握四定:四定:定量、定人、定价、定时定量:确定持股载体的持股总量及计划参与人的个人持股数量。对于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的总额的10%,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本公司的股票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非上市公司可以参照此规定,但不受此规定约束。定人:确定哪些人员参与持股计划体系。激励对象可以是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员工,但不应当包括独立董事。定价:确定持股载体及股权计划参与人的认购价格。上市公司按照有关法规确定行权价格或者价格购买,而非上市公司定价通常以净资产作为参考,合理确定激励对象的转让价格,一般为不低于每股净资产。定时:确定股权计划参与人持有股权期限,在确定股权激励中需要把握几个时间概念,比如授权日、等待期、有效期、行权日、禁售期等。
⑼ 华为股权结构好在哪里
优点:
华为的工会委员会,相当于一个华为员工持股平台,持有的是虚拟股权。所谓虚拟股权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分红权,没有其他权利,比如:投票权、表决权、决策权等。
对用户没有影响,对员工来说拥有虚拟股权就能参与华为分红,华为盈利越高,员工分红越多,可以激励员工。由于除了分红权没有其他权利,所以不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每年,表现优异的华为员工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他们通常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同时,这些员工不会在工商登记上出现,其股权全部由华为工会代持。
从本质上来说,这只是华为单方认可的员工股权,不是法律上员工具有所有权的股权,而是华为和员工通过契约方式约定的一种虚拟股权。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经过十多年的连续增发,华为虚拟股的总规模已达到惊人的134.5亿股,在华为公司内部,超过8万人持有股票,收益相当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