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手机散热不好怎样改善
扩展阅读
咱们会怎样管理 2025-09-15 09:29:04
小羊不肥的原因有哪些 2025-09-15 09:11:12

手机散热不好怎样改善

发布时间: 2022-06-29 01:22:08

1. 手机发烫如何迅速降温

手机发烫迅速降温方法:

1、软件运行造成的。现在手机都是多个软件可以同时运行的,这样会造成资源消耗严重。特别是导航、游戏、视频运行的情况,这些程序运行的时候会开启gps导航、蓝牙、wifi或热点等,非常容易造成发热严重。现在IPHONE也常常在后台会运行一些更新之类的,也有可能引发发热的问题。

2、充电时玩手机。本身电池充电时,电池会有发热的现象,像打电话、玩游戏之类的会加重发热的情况发生,如果天热加上手机带套的话,手机非常容易发烫。

3、硬件方面。手机本身的硬件或者电池故障也会造成发烫,不过一般这类情况较少,带厚厚的手机套也容易发热的。

2. oppo手机出现发热情况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OPPO手机在设计上已经采用温度调控策略以及过热保护功能,当后台运行过多或使用大功耗应用场景时(例如游戏、视频聊天、直播、导航等),同时周围环境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手机出现提示:温度过高,请等待设备冷却后再使用

那么面对发热的手机,要如何有效降温呢?

一、物理降温

选用散热良好的手机壳或不戴手机壳

说完了手机发热的处理方法,再来说说手机为什么会发热吧!

1.信号发热:WiFi信号、手机信号较弱时,手机会增加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功率,加大手机功耗(目前5G基站覆盖不全,某些地区网络信号差,导致使用5G时手机的功耗和发热增加)

2.游戏发热:为保证游戏画质与流畅度,手机CPU、GPU等芯片需要高性能运作,网络需要实时与游戏服务器通信、再加上屏幕、扬声器同时工作,整机负载高,手机温度会随之上升(一般20分钟后达到最高温度)

3.亮屏发热:手机屏幕、数据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处于长期工作状态,如观看视频或直播时,高的分辨率和弹幕都会导致手机功耗增加,产生更多热量

4.息屏发热:若后台程序运行过多,或手机同时开启wifi、GPS、NFC、蓝牙等功能,在后台有弹窗、搜索信号或网络,就会容易导致手机的发热加剧

5.系统升级发热:在使用升级系统过程中,手机会处于高负荷模式,包括大量数据的压缩、传输、解压,持续时间较长,产生热量较多,当手机完成升级/搬家完成后,手机温度会逐渐下降

6.非原装充电器充电时发热:非原装充电器的电压电流不稳定,可能会与手机充电协议不兼容或缺少保护电路,不能保证充电时电流的稳定,容易导致发热,而且容易缩短电池使用寿命。

7.充电时玩手机发热:边充边玩时,电池要执行两个工作:充电和放电。充电产生热量与应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叠加,温度相对不充电场景会有所上升。建议使用原装适配器和数据线充电,且充电完成以后再使用手机。

3. 改善手机散热问题,安卓和苹果都做了哪些努力

随着手机芯片行动的逐渐提高,手机就必然会越来越多的出现散热这方面的问题,安卓的厂商和苹果的厂商,他们选择了两条道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苹果的厂商他选择的这个方法其实就是躺平也就是不增加手机,充电功率让手机充电的速度慢一点,电池发热就会好很多。

因为苹果的手机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尝试过在散热这方面进行太大的改变,可以说一直是处于躺平的状态。他们的芯片倒也不是说完全不发热,只是说跟高通的一些芯片比起来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是它不进行散热,它限制了手机的使用性能,这确实是苹果的这个手机一直以来所存在的问题。

4. 最简单的手机散热方法

手机发烫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而影响发热的关键因素中,手机设计结构,堆积硬体,操作系统优化都有关联。智能手机厂商对于散热还是非常重视的,一般会采用两种解决方案来有效降低手机发热的问题。一种就是硬体散热方案,而一种就是内核优化散热方案。


石墨烯热辐射贴片属于体散热方案,可有效的降低发热源的热密度, 石墨烯热辐射贴片体积小,由于具轻量化优势,在现行散热方案中也不会增加终端产品重量,材料质地柔软,具有易加工的使用特性,本身亦不会产生额外的电磁波干扰,一般贴在智能手机屏幕下方,主板处理器上方,电池盖内侧等位置。


金属背板散热方案在智能手机刚流行时厂家也一直在跟风,因为当时受限于晶片功率和PCB的工艺问题,整机都比较厚,而随着机身变得更加轻薄以及金属框架的加入,手机内的可供空气流通的空间越来越小,单纯使用石墨片就有点不够用了,散热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满足晶片在低温环境中平稳运行。


随着技术进步,后期出现了导热凝胶/导热硅胶散热方案,其实和电脑处理器和散热器中间的导热硅脂原理差不多,能够将热量能够更快的传导到散热器进行散热。 导热凝胶是半固态类似牙膏状,直接点到热源周围从而起到传热的作用,而导热硅胶类似海绵状较软的固体,一般直接贴到热源上方直接与热源接触导热。


除此之外热管技术也被手机厂商加以利用,将充满液体的导热铜管顶点覆盖在手机处理器上,处理器运算产生热量时,热管中的液体就吸收热量气化,这些气体会通过热管到达手机顶端的散热区域降温凝结后再次回到处理器部分,周而复始从而进行有效散热,游戏类手机多采用这种散热方案。


华为荣耀V30 PRO这款手机,就是采用大管径8nm的超薄热管的液冷散热系统,覆盖热源面积可以直接提升近40%。PC级液冷散热长时间运行大型游戏,特效全开也不卡顿,散热能力大大提升,同样也为手机的5G性能正常发挥提供了保障,保证了荣耀V30 RPO运行大型游戏也能非常顺畅不卡顿。


而华为荣耀20 PRO则采用石墨烯散热散热方案,单纯依托主板设计和10nm的处理器工艺降低使用时的功耗,中度使用的模式下,例如刷刷新闻、玩玩游戏、看看图书,基本上续航可以达一天左右,在游戏的过程中手机后壳的热度控制也算是比较不错的。


ROG游戏手机2的酷冷风扇2配件,也让游戏手机产品有了外挂型散热方案。提供急速冷却的同时,还支持横屏定制接口,AURA信仰灯效让粉丝们大呼过瘾。装载这款外挂风扇后,即时在高负荷运行下,手机也能够快速散热稳定不降频,黑鲨和红魔的新款手机也借鉴了这种外挂式散热方式。


除了硬件散热方式以外,手机软件系统也会提供优化功能。但是如果在使用手机时设备发热严重,电池续航减少短,回复出厂设置后手机状态还没恢复时,建议大家及时去售后找工程师分析解决。介绍以上几种智能手机散热方案,您觉得还有什么更理想的散热方法,一起来回帖互动交流下。

5. 手机玩一会就发烫,这是怎么了 要怎么办

若使用的是vivo手机,手机运行游戏时,机身内处理器高速运行,屏幕、扬声器、WiFi等器件长时间工作,功耗相对较大,导致发热量增加,属于常见的发热现象。当环境温度较高时,比如在夏天室外环境,尤其是太阳直射或高温环境,手机散热较慢,热感会更加明显。

建议您参考以下方法:
1、5G网络速率更快,功耗更大,加上软件自身的运行功耗,从而产生的热量会有所增加,加上夏天温度较高,手机表面体感温度也会有所增加。如果您使用的是5G机型,建议您尝试关闭5G网络减少发热,操作方法:进入设置--移动网络 或 双卡与移动网络--点击对应SIM卡--启用5G--关闭开关;
2、游戏设置中适当降低游戏特效/分辨率/帧率,游戏特效/分辨率/帧率越高,会增加运行功耗,从而增加发热量;
3、若有佩戴手机保护壳,玩游戏时取下保护壳可改善手机散热;
4、在室温环境使用,避免太阳直射或高温环境使用;
5、清理后台程序,超长时间玩游戏适当歇息一会儿;
6、尽量避免边充电边玩游戏,充电同时玩游戏会加剧手机发热;
7、尽量在信号良好的地方玩游戏,信号差会加大手机发射接收信号的强度,导致功耗增加引起发热;
8、适当降低屏幕亮度或开启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功能,高亮度会增加发热量。

6. 手机发烫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热是一种常见现象,耗电越快,发热越严重,建议您通过降低手机功耗来减少手机发热,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降低功耗常用方法:

1. 一键省电,手机自主进行耗电分析并提供优化建议
点击设置 > 电池 > 一键省电检测手机状态,根据提示的项目手动选择优化。

2. 开启省电模式,降低手机功耗
点击设置 > 电池开启省电模式或者超级省电。
降低手机功耗操作后可以降低耗电,减少发热。但是可能会影响使用体验,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选择操作。

3. 日常使用建议
(1)建议您尽量避免将手机放置在高温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2)请您尽量避免将手机放置在被子、毯子等散热不好的地方。
(3)尽量避免边充电边使用手机。
(4)建议您及时清理不用的后台应用程序。
(5)建议您不要长时间大音量播放音乐、视频,玩游戏。

如果以上操作无法解决,请您重启手机以后再尝试;如果仍然发热严重,请您提前备份好数据(微信/QQ等应用需单独备份),携带相关购机凭证前往华为客户服务中心检测。

7. 解决手机发热严重的方法

若使用的是vivo手机,手机发热原因:
手机使用过程中,CPU(处理器)和各电子元件处于运行状态,会产生热量,而手机机身尺寸较小,热量主要是通过机身向外传导散热,以降低机身内部空间温度,确保各电子元件处于适宜的工作温度。当手机处于高功耗的场景,如:玩游戏、播放视频、连续拍照或录像、升级系统等场景时,机身会散发热量。当手机退出高功耗场景后,机身温度会快速降低。总体来说,手机发热量大小与环境温度、使用场景、散热条件等因素有关。
发热解决方法:
1、减少程序运行功耗:进入i管家--手机降温--一键降温,或者打开控制中心,点击“一键加速”,经常清理后台程序;
2、开启省电模式:进入设置--电池,开启“低电模式”,系统会智能调节CPU(处理器)频率、屏幕亮度和锁屏时间,可降低手机运行功耗,减少耗电和发热;
3、充电时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手机充电存在能量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一定热量,闪充、超快闪充机型充电功率较大,发热量会更高一些。充电期间使用手机会增加运行功耗,导致热量增加;
4、高功耗场景适当休息:玩游戏、刷短视频、直播等场景,CPU(处理器)、屏幕、WiFi等功能持续运行,会产生一定热量,且手掌长时间握持手机,机身表面散热不佳,合理调整游戏时间,可以减少手机发热,刷短视频等场景可搭配支架,更有利于机身散热;
5、正确选用保护壳:选择轻薄易透气的保护壳,如原装保护壳,尽量避免选择皮质、金属材质等不易散热的保护壳。手机充电或温度较高时,可取下保护壳,将手机熄屏放置一段时间;
6、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在高温或阳光直射环境,因环境温度较高,手机散热会变慢,尽量在室温环境使用手机,可减少手机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