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盘点鸿蒙系统隐藏的10个实用小技巧,难怪别人都说华为好用
很 多人都在用华为手机,不仅颜值高,功能也非常多,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鸿蒙系统隐藏的10个实用小技巧,难怪别人都说华为好用。
01.感受3D音效
经常用耳机听音乐,不要忽略了华为的“Histen音效”,在设置找到“声音和振动”,下拉到底部就能看到,点击切换到“3D沉浸”模式,这样听音乐的效果,你一定会被震撼到!
02.隐藏聊天信息
平时我们在微信上截图聊天内容,都会给对方昵称和头像打码,不仅麻烦还很难看。华为鸿蒙系统只需要双指按压屏幕2秒,就能智慧识屏,然后选择“隐藏头像和昵称”,自动打码。
03.桌面 健康 码
出门在外到一些公共场所,经常需要展示 健康 码和行程码,从华为手机屏幕左下角或右下角,向上滑动进入“我的服务”,找到 健康 码,将卡片添加到桌面,便于以后随时打开使用。
04.视频格式转换
客户发来视频不能播放?可能是格式不兼容,在手机上打开“迅捷视频转换器”,将视频转换成通用的MP4格式,画质和分辨率都不受影响。还能无损压缩视频,提取视频里的声音。
05.切换播放器
由于歌曲版权问题,一般我们会安装多个听歌软件,从屏幕右上方下拉,打开控制中心,点击左上角模块,就能查看手机上的所有音乐播放器,支持快速切换,播放自己想听的歌曲。
06.提取图片文字
在相册中打开图片,如果图片上有文字,会自动跳出“提取图中文字”的提示,点一下就能快速识别图片中的文字,上图下文便于校验,识别效果很好,涂抹文字还能复制、翻译。
07.小窗口模式
长按屏幕左侧或右侧,向中间拖动,将会打开侧边工具栏,系统自带和安装的应用,都可以使用小窗口模式,窗口可以放大缩小,可以切换到全屏,也可以最小化,支持打开多个。
08.应用上下分屏
我们还可以利用侧边工具栏,在应用内部使用。比如我正在使用微信,先调出工具栏,然后长按其他图标,拖动到微信上,就能进行上下分屏,一边聊天、一边看视频,一点也不耽误。
09.手机无线投屏
用手机看电影屏幕太小还很伤眼,如果你经常宅在家,不妨将手机投屏到家里的电视上,在设置中找到“手机投屏”功能,开启“无线投屏”,搜索电视设备名称,就能直接投屏啦。
10.一键换新机
买了新手机后,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如何将旧手机里的资料,迁移到新手机里。鸿蒙系统提供的“手机克隆”就很方便,无需你花时间备份,直接用新手机扫描旧手机就能一键迁移。
写在后面:
② 华为手机怎样把桌面上APP底下的文字去掉
华为手机桌面上app底下的文字不可以去掉,这个文字是系统默认的,除非把app一起删除掉,还可以看看有这种去掉文字的软件没有,有的话下载安装一个,就可以去掉。
③ 华为手机手写背景怎么消除
华为手机手写背景怎么消除?方法一:使用华为鸿蒙系统自带的抠图功能。
如果你使用的是华为手机,我们在手机里打开“我的服务”,搜索“抠图”,打开“稿定抠图”,就可以对人物、物品等进行抠图操作了,是不是很方便呢,但是这个功能仅限于使用华为的小伙伴哦。
方法二:使用手机端“一键抠图”app。
这是一款手机端的AI智能抠图工具,它支持单独或批量抠人像、物品,导入图片后,一键进行抠图去背景操作,边缘细节化处理,抠图后还可以批量换背景,操作简单,不用再手动一张张去进行去背景操作了。
④ 鸿蒙系统怎么提取图片文字
想要在鸿蒙系统中提取图片中的文字,云便签就可以。
云便签支持上传图片或者拍照,并且识别提取图片中的文字,然后把文字内容保存到便签中使用。
⑤ 华为手机字体大小怎么设置
点击手机中的【设置】图标,打开设置界面。
2
点击设置界面中的【显示】。
3
点击显示界面中的【字体与显示大小】。
4
在字体与显示大小界面中,拖动图示的圆形滑块可调整字体的大小。拖动下方第二个滑块可调整文字、图片等元素的大小。
5
也可以点击控制条两侧的按钮来调整文字、图片等元素的大小。
6
如果想实时查看文字大小的调整效果,可向左侧滑动屏幕。
7
向左侧滑动屏幕后,在显示的界面中调整字体大小后即可通过上方的文字来实时查看调整效果。
鸿蒙系统的最大特色便是超级终端控制,手机能够通过拉一拉、碰一碰轻松与电脑、平板、智能手表、智能家电、无线耳机、无人摄像头等终端设备进行连接。
一、优点:
1、流畅度极强,没有任何的延迟或者卡顿,给你畅享般的丝滑体验。
2、鸿蒙系统会比安卓系统更加的快,最少提升60%左右。
3、鸿蒙系统进行了统一,能够在各种电子设备上进行使用。
4、还可以同步全部的连接对象,给你最方便的服务。
二、缺点:
1、目前鸿蒙系统的生态环境还很新不如安卓和ios版根深蒂固。
2、需要慢慢的邀请众多的华为应用商店入住慢慢的替代安卓构成良好生态。
⑥ 当手机是鸿蒙系统时,如何将图片一键拖到电脑
只需连接电脑就可以的。
手机,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
历经2G时代、3G时代,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而5G时代也紧随其后,国内已经出现5G的商用。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2]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性能稳定,大多数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使用英国ARM公司架构的CPU。
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处理程序任务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诺基亚n81主频有369兆赫兹);而非智能手机的主频则比较低,运行速度也比较慢(例如:诺基亚5000主频就是50兆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