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华为资产产值率
8月12日华为在官网上发布20222年上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16亿元,净利润率5%,也就是说净利润150.8亿元。
对比去年上半年数据,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保持增长,终端业务下滑幅度较大最终拖累了整体业绩。
根据三星电子公布的上半年业绩财报,1季度三星销售额77.7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4.12万亿韩元,2季度销售额77.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4.1万亿韩元,两季度相加今年上半年三星电子营收154.98万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8007亿元),营业利润28.22万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458亿元)
从数据分析,华为和三星相比营收有很大差距,净利润差距更大。但宏观来看,华为是被终端业务业绩所拖累,众所周知因为被美帝打压,华为无法获得高端芯片,手机业务直线下滑。2022年曾为华为打下半壁江山的终端业务却仅仅创造了1013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25.4%,这是自19年的连续三年下滑,可见被美帝制裁后的影响。
好消息是,余承东曾经表示,华为今年的供应链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下半年这种情况或许会得到缓解。
金灿荣曾说过日本、韩国是美国的干儿子,一个被美国军事控制,一个被美国经济控制。韩国的企业是被美帝视为自己人的,何况三星电子有55%的股权被外资持有。三星电子不但不会被美帝制裁,还会得到美帝的支持。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华为这个被世界老大制裁的企业和三星这个被世界老大支持的企业相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支持自己的企业,因为那是我们民族崛起的基石。
‘贰’ 产值是怎么计算的
产值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1、产值=当期成品价值+当期劳务价值+(期末在产品、半成品价值-期初在产品、半成品价值),其中价值的计算按社会不变价格计算;
2、企业总产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产品价值,价值构成c+v+m,既包括物化劳动c,又包括或劳动的新创价值v+m。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总产值可以用来衡量工期较长的企业的业务产出,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其一,根据公式可看出,其易受期初期末差额的影响,会诱导企业盲目投入,其二,产值容易受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其三,就全社会而言,总产值会重复计算,不能客观有效的反应社会的真实产值。
产值和营业收入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同。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收入;
2、应用不同。总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的生产总量,只要是在本期生产的不论是否已经销售,都应计算产值。常应用于各类统计报表,对上报送给统计局工业指标。营业收入的核算基础是产品销售额,应用于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适用范围不同。总产值是生产单位、生产部门、地区或整个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平均价值。适用于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则不具有该指标。营业收入适用于制造生产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商贸企业。如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饮食业的饮食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仓储企业的仓储收入、运输企业的运费收入、代办运输收入等。
产值含税还是不含税
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一般来说,工业总产值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企业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应当向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应税销售行为的购买方为消费者个人的;
(二)发生应税销售行为适用免税规定的。
第二十三条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依照前两款规定执行。
‘叁’ 产值怎么计算
产值计算公式:产值=销售价格(不含税)×产量
销售额=销售量×平均销售价格。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产品产值指标是企业生产计划指标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以便进行不同行业间比较。企业的产品产值指标有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三种形式。
产值利润率提高或降低
决定于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增长速度与产值增长速度的比值大于1),则产值利润率必然提高;利润总额与工业总产值同步增长(两者的速度比=1),则产值利润率持平;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慢于产值增长速度(两者的速度比小于1),则产值利润率降低,说明增产未增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产值
‘肆’ 产值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 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由于多数企业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统计工作,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不正确做法:(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3)企业对用自备原材料生产和用订货者来料加工,这两种不同情况下如何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4)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5)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不够了解造成的,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W定价格"。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目前,采用的是1990年不变价。现价工业总产值指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企业报告期内的产品实际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价格)。二、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2.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人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业总产值内。3.工厂法的原则。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三、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乎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另外,工业总产值中有些项目,如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基本建设和生产福利部门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等,没有出厂"价格,可按实际成本价或加工费计算。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牧人"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人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四、计算工业总产值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1.用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等财务指标代替工业总产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不清。工业总产值是针对企业当期生产的产品和对pr加工费收人的价值进行统计,体现的是报告期的生产总量;而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销售产品和对外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总产值是以报告期生产量作为计算依据,而产品销售收入是以当期取得的对外销售的产品作为基础。前者强调的必须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后者在时间-“即包括报告期内的,也包括报告期外的。只要统计人员了解了总产值的概念,就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2.将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计人总产值。此类问题多发生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没能遵循工业生产的原则,特别是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制造的企业,更容易出现将本企业外购未经加工的产品按全价汁人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3.对接全价或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一般此类问题的发生,是因为有些统计人员不能正确区分在什么情况下按加工费计算,什么情况下按全价计算。区分的标准是看企业进行生产所用的原材料是企业自备的,还是由订货者提供的。在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时也分订货者来料加工和工业性作业两种情况。用订货者来料加工、(上接第7页)生产出具有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该产品具有新的使用价值;而工业性作业是在报告期内以生产性劳务形式表现的产品价值,它只是恢复或增加原来产品的使用价值。两种情况下所取得的加工收入,都应包括在总产值内,且按加工费计算,不能按全价统计。4.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漏统。企业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漏统情况,主要发生在对半成品及在制品进行核算的企业,特别是容易在生产周期较长或报告期内半成品数额较大的企业发生。在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凡会计上对半成品及在制品进行核算的企业,在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就应包括这部分的价值,否则,就不包括。工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造成工业总产值填报中出现负数的原因,一般是当企业发生退货时,企业的统计人员往往习惯按会计上的处理方法,在总产值中扣除退货产品的价值,当退货数额较大时,献出现了负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生产的原则。当企业发生退货时,只要不是因产品本身出现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退货,就不允许在己上报过的总产值中冲减。企业内发生退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企业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发生退货时,由于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发生退货的数额不得计人工业总产值;另一种是因非质量问题而发生的退货,退货数额只允许在生产期内进行冲减,但不得在退货发生时冲减报告期内的当月工业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