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用电 的自动循环水系统 怎么做鱼缸里用。
自动循环水系统大多是用电的,不用电只能做到半自动化,现在来看一下半自动的循环水系统做法:
准备材料:三通头1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2个,吸管若干。
操作步骤:
1、准备两个和鱼缸差不多高的矿泉水瓶。
(1)怎样做生态水系统扩展阅读:
不用电自动循环水原理是:由于有摩擦力的存在,水在循环流动中会逐渐丧失动能。如果没有外加的能量,水无法维持循环流动。
既然不允许使用电能,我们可以借助于风能。其原理可能有多种,其中一种原理是:利用风能带动风车转动,风能转换成机械能,风车产生的机械能驱动水中的螺旋桨,螺旋桨推动水体,使水流动。
循环水主要有工业和家用两种,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用水。工业循环水主要用在冷却水系统中,所以也叫循环冷却水。因为工业冷却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家庭循环水主要用在热水器上。
冷却水系统用水来冷却工艺介质的系统称作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通常有两种:直流冷却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
预热循环水大致分为四类:
1、遥控板(穿墙遥控);
2、水控版(水流行);
3、电脑板(全自动);
4、机械板(半自动);
Ⅱ 如何建立鱼缸生态循环系统养鱼先养水
开缸后先布置,再加水,然后安装相应的辅助设备。困水、养水若干日期后闯缸,下鱼。这就是普通的开缸过程。
生态循环系统对淡水鱼饲养来说,就是残留的鱼食、鱼的粪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分解腐烂,形成对鱼有毒的氨、亚硝酸盐类的物质,当氨氮浓度大于0.02ppm或亚硝酸盐浓度大于0.2ppm。鱼就会中毒死亡。过滤泵可以让水流通过过滤材料,使过滤材料上的硝化菌氧化上述物质,形成基本无毒的硝酸盐。累积硝酸盐浓度到250ppm前,换水降低。水草缸还有水生植物吸收。
生态循环系统对海水鱼饲养来说,除上述过程外,还有活石反硝化还原,藻缸、ATS吸收等参与到循环过程中。
以上仅是理论说明,具体操作应该根据具体饲养情况来安排。
Ⅲ 小型生态系统的制作
生产者 水草(不要太多,3-4棵)
消费者 鱼(更不要太多了,1条就好)
分解者 河水中的微生物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河水 阳光
当然。用瓶子装好。密封上。
完成
Ⅳ 如何制作一个生态系统
首先要做的是收集小型生态系统所需要的材料,所需的材料有苔藓、吊兰和营养土。所需要的工具有镊子、小刀、小铲子。由于苔藓生长的地方为阴暗潮湿的角落,尤其是雨后相当好寻找,只需用小刀把苔藓竖向切块,然后再横向取出装在容器里面即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收集吊兰,由于瓶子的高度比较小。所以要收集的吊兰一定要小,最好是穗高度在3-4厘米,丛生的最好。
苔藓
接下来就可以动手制作了,先用小铲子把营养土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瓶内,装的高度在0.5-1厘米左右,然后压实。然后用小刀把事先备好的苔藓切块,方便用镊子夹住然后平铺在瓶子里面的表面。在把苔藓放到瓶子面积的1/3面积的时候然后再把丛生的吊兰用镊子夹住放到瓶子里,接下来再把瓶子空白的地方用苔藓填满。然后再用喷壶喷上水,这么着简单的制作就算完成了。
吊兰
营养土
然后就是养护了,可以用清水喷施进行养护,也可以用千分子一的白糖水进行喷施养护,等个5-7天苔藓完全变绿而且布满瓶子的时候,就可以往里面放置昆虫了,这时候吊兰也开始扎根生长了。昆虫的个头不要太大,最好是食草类的小昆虫。如果昆虫生长过快的话,还得不间断的往里放置食物,以免虫子食量过大对小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让小昆虫适应2-3天以后就可以盖上透气的瓶盖或者透气塑料膜了。这么着我们的小生态系统就算彻底完成了。
Ⅳ 想做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来维持乌龟的水质问题(本人太懒不想换水)
准备一个容器,打四个孔,分别安装进水管,出水管,排污管和溢流管。进水管排污管在桶底部,出水管和溢流管在桶顶部。排污管和出水管要有阀门。排污管平时关闭,一两个月打开一次排出来不及分解而积累下的污物,不会很多。出水管的阀门用来控制出水速度,保持入水和出水速度一致。溢流管的作用,当出水管被植物根须等阻塞的时候,水会从这里流入龟缸,不会让你家水漫金山。溢流管的桶内开口要高于出水管,但绝对要低于桶顶。
Ⅵ 怎样建立家庭鱼池生态系统
建立家庭鱼池生态系统的建立过程:
1.建立过滤:有室外过滤系统,,噪音也大,200的水量可考虑外设过滤桶,从假山上流下,但要把过滤桶隐蔽好
2.开设灯光:可假山上种草,吊顶金卤素150W两盏。(不知道阳光照度怎样,要是朝南,又阳光充足,可不添置吊灯) ,地面的可起台,台内放置PL或灯管上盖12MM玻璃密封圈胶打好,光向上打。
3.建立养鱼鱼:以草金鱼或便宜锦鲤为主---适应力强。
目前最漂亮也相对便宜的方法。假山绿色丛丛,池内小鱼游动。还有涓涓流水,就是有点噪音。
Ⅶ 如何构建成功的水生态
首先是生态链的健全和健康,水系生态链是水生态的基本要素,建立健全且健康的水系生态链的前提是对外来物种的防范和抵制,这样才能构建成功的水生态系统。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并受到您的采纳。
Ⅷ 怎样使鱼缸形成生态系统
一、准备:
1、菌群居住的地方:玻璃环应该最少超过总体积的1%,最好有3%以上;
2、菌群呼吸的氧气:起码一个气泵是少不了的,草缸起码在夜晚是要补充氧气的;
3、菌群的食物:缸里要有起码一条不怕死的强壮的闯缸鱼;
4、菌群居住的水流:100升水要有600升/小时流量的水泵一个;
5、菌群居住的合适的温度:100升水有个100瓦到150瓦的加热棒;
6、菌群居住的水:用容器静置了一天以上的水;
7、硝化菌:鱼店买,干粉状的最好;
8、酵母菌:超市里买的发面用的纯酵母粉;
9、乳酸菌:超市里买的活性酸奶,是那些号称有多少多少亿个有益菌的、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名牌酸奶;
10、枯草菌:用药店买的“妈咪爱”替代,一种小儿消化药,干粉状;
二、操作:(按照100升水来衡量,请各位自行增减)
1、放水、消毒:把所有的东西,诸如:水、缸、滤材、水泵、草、石、沙、加热棒.......凡是以后放在缸里的东西全部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十万分之三左右的浓度消毒,打开气泵、水泵,等待10多小时水就回清了;
2、投菌:把上述4种菌每种全部投入缸里。每100升水投放剂量为:硝化菌15-30克,纯酵母粉一汤匙,酸奶一汤匙,“妈咪爱”一小袋(1克);
3、创缸:放入皮实、不怕死、经折腾的鱼两三条;
4、喂鱼:水清之前可以每天投喂一次,每次最多2克饲料;
5、等待:确保气泵、水泵不停的情况下等待,对于满缸白雾状的水不必一惊一诈;期间水里飘出腥臭味要立刻换水1/3左右;等待3-7天;
6、水清:投菌后水是白雾状的,然后慢慢清澈,直到清的无色、无味、晶莹剔透,让你想喝一口;
7、增加饲料:水清后可以增加喂鱼的饲料,每4天增加一两克,直到闯缸鱼可以在4分钟里吃完;期间水混就换水,并减少投喂量;
8、正常换水:从投菌开始,每周定时换1/4的水;不包括突发换水;
9、增加新鱼:闯缸鱼的投喂量稳定后应该再稳定3、4天,就可以增加些新的鱼了,每次增加3条左右比较合适;4天后没有反面效果就可以再增加几条,直到稳定;期间一旦水混就换水;新鱼进缸最好消毒,并作好过水工作;
10、日常维护:记住定时、定点、定量的喂鱼、换水、洗沙....是长期维护的秘诀。
新手如何建设鱼缸生态循环过滤系统
养鱼先养水。水好,鱼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Ⅸ 想让水族箱内建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需要什么
想让水族箱内建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需要如下四个部分:
一、鱼缸要建立完善的水族箱首先就要准备好一个漂亮的鱼缸,因为鱼缸就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个空间,要根据鱼缸的大小,形状以及空间,才可以来搭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不同形状的鱼缸设计的时候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建立水族箱生态系统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确定好水族箱的形状和大小,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其实这个设计就是为了给鱼儿提供足够的光照,因为水族箱肯定不可能接收到足够的阳光,那么就需要用灯管来制造日照的环境,这样水族箱中的植物就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而且水族箱上面的灯管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的,它所照射的灯光也是按照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谱来专门设计的。
五、二氧化碳发生器因为水族箱中的植物生长也需要二氧化碳,但是植物作用的肯定是不够的,鱼儿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有限,因此就需要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进行平衡水族箱的环境。
Ⅹ 如何在自己家里做一个简单的淡水生态系统
在淡水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
淡水生态系统可以分为流水生态系统和静水生态系统,前者包括江河、溪流和水渠等;后者包括湖泊、池塘和水库等。下面主要以河流生态系统为例,介绍流水生态系统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在河流的上游,水的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急流中的生产者大多是由藻类构成的附石植物群,消费者大多是具有特殊器官的昆虫和体型较小的鱼类。缓流与急流相比,含氧量较少,但是营养物质要丰富得多,因此,缓流中的动植物种类也较多。缓流中的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及岸边的高等植物,此外,从陆地上随雨水等进入河中的叶片碎屑等,也是水生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缓流中的消费者有穴居昆虫和各种鱼类,此外,虾、蟹、贝类等动物也较多。
特点:动植物种类较多,结构稳定。
作用:淡水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资源的宝库,而且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现状:淡水生态系统中,主体是淡水,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都属客体,只要主体的淡水环境不被破坏,客体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也就基本上能够保持平衡。
在我国有洞庭湖湿地等地方,现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