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手机会怎样使人变懒
扩展阅读
植物标签怎样保持颜色 2025-08-27 10:40:35
脸上长血痣是什么原因 2025-08-27 10:38:59
对电脑不熟悉怎样加强 2025-08-27 09:53:31

手机会怎样使人变懒

发布时间: 2023-02-14 00:01:05

1. 为什么智能时代会使人懒惰

1、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
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同学们当中有些人的懒惰突出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2、智能时代,1999年,提出物联网这个概念。同年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物联网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场科技革命。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
所谓“智能时代会使人懒惰”是人们借助智能时代,生活效率提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自己好好调整,在反省中会走出来。

2. 整天无所事事,喜欢玩手机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把它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别人用时间来看书学习,他们收获了学业,收获了事业,而我用时间来看手机,我收获的是一个高度的近视眼镜,我荒废了时光,时光就把我废了。

现在我在睡觉之前是不玩手机的,我认为手机固然好,但要适可而止。

3. 经常玩手机对大脑都什么危害,会变笨吗

经常玩手机不会导致大脑变笨,但是会有其他的许多伤害:

1、增加患脑瘤风险

美国乔治敦大学肿瘤中心主任说:“我们最新的研究,连同以前的研究都表明打手机会增加罹患脑瘤的潜在风险。”无独有偶,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的医学专家也发布研究结果称,他们分析了11项全球相关研究后发现,每天使用手机一个小时,长期下来,足以增加患脑瘤风险。专家提醒,使用耳机时用免提耳机接听,并且在电话接通的前五秒切记不能让手机贴近耳朵。

2、“手机皮肤炎”

很多患者出现在耳朵或脸颊处不明原因的皮疹,甚至某些患者手指也出现类似的皮疹,医生猜测可能是因为使用手机过度导致的皮肤过敏。对此,英国皮肤医学会引述已发表的研究资料指出,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对手机表面镍材质接触过久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产生一种叫做“手机皮肤炎”的红色或发痒的疹子。

3、伤害眼睛

当在床上侧躺着玩手机时,会对左右眼造成较大的压迫力,压迫血管,造成供血不足,很快就会导致左右眼视力偏差。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屏幕,由于屏幕的强光,对眼睛造成强烈的刺激,使眼疲劳,这样不出一个月就会近视,甚至散光。

4、睡眠减少

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必要保障。因为玩手机时,机体褪黑色素(由垂体分泌,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的生成就会减少,导致我们睡眠减轻,甚至睡不着。相信那些玩手机到半夜甚至更晚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吧——根本就不困,不想睡。

5、影响工作,降低创造力,影响效率

研究人员发现,人们专心工作、学习时如果被电话打断,需要最多15分钟才能重新投入。更严重的是,如果因电话铃声大作,人们不得不放下工作接听,则会对人的工作效率和心情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工作中手机铃声对人的干扰可能会降低人的创造力和记忆力。

6、颈背受损伤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造成颈椎和背部肌肉的损伤。据英国对年轻群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有84%的年轻人因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造成颈部不适。使用电子产品时经常变换坐姿可以减轻下背的疼痛,而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也能缓解颈部压力。还有一个小窍门,将手机拿到面前与视线平行也可以避免因低头所引起的的不适。

4. 长时间对着手机会不会变残废,会不会变得越来越懒了

不会残废,会变懒,对身体不好,玩手机要注意休息

5. 我最近感觉到手机玩久了人的思维容易产生懒惰,怎么办啊,我发现我是不是患上手机依赖症啊!

你好 这种情况是普遍有的 是正常现象 不过不建议长期这样
建议手机流量包的少一些 满足日常使用就行比如微信交流
另外可以把手机里没用的应用都删除掉 比如游戏之类的
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制 可以找一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做 转移注意力

6. 有人觉得科技在让孩子变笨、变懒,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从电子游戏问世以来,电玩对人们的思考和行为会造成什么影响就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些人认为电玩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另外一些人则坚持认为电玩会腐化人们心智并增加人的攻击性,尤其是涉及暴力的游戏。对于一些正在学语言的人来说,在聚集了各种人的网络多人游戏中,可以免除一些会令人太过害怕他人目光的要素,提供给他们一个能够感到放心的平台。

现在有很多关于智能手机是否对人类的认知水平有损害的讨论。显然,我们需要更好地去理解,转移到科技产品的认知卸载是怎样的过程,还有它对人类短期、长期记忆能力的影响。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日益与科技紧密相连,这让社会和科技研究者们都感到问题的紧迫和压力。

科技的本质就是让人类能够费更少的力去做更多的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下高科技发展迅猛的快节奏生活中,智能手机、卫星导航、搜索引擎等技术正在为人们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感。但同时,科技也正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而电子产品对于人类产生的长期影响,不仅需要科学家们的探索和研究,还需要我们每一个被科技笼罩的人的关注。

7. 智能手机让我们变得更懒了

智能手机让我们变得更懒了

人类发明了手机,却依赖手机。

——我

几十份研究结果显示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希望减少付出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机来代替他们思考。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机正在使我们在认知方面变得懒惰。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将越来越凸显。

普遍存在的可联网设备导致人们不假思索便可获得信息。手指轻轻一点屏幕或者语音输入指令就可以获得手机号码、导航地图甚至餐厅的推荐。

这项来自滑铁卢大学研究这参与并最终发表在《人类行为学计算应用》学报上的研究表明感性型的思考者更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中各种便利的性能。

当感性思考者做决定时,他们会十分典型地依靠直觉和本能,从而经常使用设备上的.搜索引擎来代替脑力活动。相比于其他方式,智能手机能够使他们更加懒惰。

“他们也许会查找那些本就知道或是十分容易获取的信息,因为他们不再愿意去努力思考”。这项研究的联合作者,滑铁卢大学心理学系的博士生戈登·彭尼库克如是说。

相比之下,理性思考者会总结自身的问题,并以更富逻辑的方式解决难题。高智商的人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加理性且降低感性。

“几十份研究结果显示在解决问题时人们希望减少付出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机来代替他们思考。”这项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纳撒尼尔·巴尔说道

在包含660名参与者的三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包含认知方式在内的多项指标。调查人员依照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方式研究了每个人获取信息的倾向、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然后他们观察了参与者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

“我们的调查证明了重度智能手机使用习惯和低智商之间的练习。”彭尼库克说。“智能手机是否确实在降低智力仍然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研究人员认为避免自己思考问题可能会促进老化。

“我们对智能手机以及其他设备的依赖未来只会越来越严重。”巴尔说。“智能手机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以至于人们很难想象生活中没有它们。在这种情况之前了解这些技术如果影响人类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我们可能已经陷入这种窘境之中。”

研究结果也暗示社交媒体和娱乐应用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与认知能力的高低没有关系。

;

8. 智能手机的出现,会使人们越来越懒惰吗

对我来说,智能手机无论出现与否,都没有办法改变我懒惰的事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应该是会越来越懒惰,可是有极少的人,也是可以做到自我控制,不收到干扰,这一点还是很难得的。


智能手机的兴起,省略了很多需要亲自动手才能做的事情。我们好像也是越来越依赖手机,你可以看一下身边的人是不是都是这样。毫无疑问,智能手机的确是让我们越来越懒了,我们需要时刻警醒自己,手机只是我们生活中极小的一部分,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看的这么重要。不要让自己成为手机的奴隶,还是得学会控制好自己,不要迷失,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发挥手机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