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让孩子戒掉玩手机的10个方法
一、尽可能晚的让孩子接触和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
孩子上学前尽量不要给孩子玩太多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孩子上学后,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
二、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
三、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等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法律上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自己沦为手机的奴隶也就罢了,可别影响孩子。
四、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闹,不吃饭,做什么都不愿意,跟你撒泼,这时候,估计很多家长都没辙了,一旦习惯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五、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六、上学了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
等孩子上学之后,由于学习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比如小猿搜题、猿题库、家长帮、网络作业帮、有道词典等等。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
七、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培养兴趣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玩游戏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比如爸妈特别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利用游戏来消磨时间,长此以往,就对游戏产生了依赖感。
八、和孩子约法三章,并且依法治家
有的孩子现在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情感,没了手机,人也处于生不如死的状态,如果用枪指着孩子,残忍地把手机收起来锁在保险柜里,顺便把保险柜的钥匙也锁进保险柜里,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盛怒之下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九、让孩子自己赢取玩手机的时间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但是对于那些短时间内确实不可能完全脱离手机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种家国情怀使得孩子不忍离去。
十、让孩子意识到玩手机的危害,帮助孩子增强自控能力
有的孩子从来不觉得玩手机有什么危害,如果说考试考差了,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好,这跟玩不玩手机没有太大关系,班上的学霸们也都是一边打游戏一边复习。
Ⅱ 如何帮青少年戒手机瘾
1.父母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如果父母整天手机不离手,孩子看见了,难免要凑上去看看、摸摸,等回味起其中的乐趣了,就会闹着要手机玩了。当然,如果是工作需要,那么不妨和孩子说明情况,是工作而非玩乐。
2.发展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
画画、阅读、手工等等,除了必要的功课外,多多发展孩子的其他兴趣,转移注意力,以此来减轻他们对手机的惦念,此外,家长若能陪伴左右,与其聊聊天,更能延长他们对兴趣的专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控内容
即便是小游戏、动画片也有适合的年龄层,以经典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为例,灰太狼靠智慧所做的发明创造,在喜洋洋面前就是一堆破铜乱铁,抓羊失败了还得被老婆打一顿,这并不会加强孩子对创造的兴趣,反倒容易让孩子误认为老婆就是可以肆无忌惮打人的。
4.约定时间
和孩子约定好玩手机的频率与时长,并且告诉他们,超过这个时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让孩子明白不是不舍得给他玩,是为身体担忧。这不仅能让孩子从心里接受约定,还能养成要保护身体的意识。
知识拓展
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首先,阻碍身体发育
手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对于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孩子沉迷于手机,活动量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引发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等等。
此外,孩子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玩手机,就会造成脊椎变形,还会导致手指发育畸形。因此,孩子沉迷手机是会影响身体发育。
其次,引发视力下降
据相关数据显示,儿童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则为病态。因此,长期玩手机,很容易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最后,导致成绩下滑
孩子沉迷手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绩下降,即便是暑假期间也不能放任。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一旦沉迷手机无法自拔,基本上把全部的空余时间都贡献给了手机,哪还有时间、精力、心思花在学习上,因此,孩子沉迷手机会导致成绩下滑。
以上三点是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危害,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个协议,正所谓不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时候是可以玩手机的时间,比如写完作业或者昨晚家务之后,可以允许玩一次手机,除此之外手机由家长保管;想要改变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家长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Ⅲ 青少年怎样戒掉手机瘾
1、分析玩手机主要都用来干什么,是拿来玩游戏,还是看小说、看电视剧等,找出自己玩手机花费最多时间的项目,杜绝这个项目,就能大大减少自己玩手机的时间,戒除手机瘾。
2、培养广泛的健康兴趣,比如运动或者是跟朋友出去玩,让自己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来玩时间,一段时间后,自然能戒除手机瘾。
3、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执行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认知,增加自己的内在,让自己能有更强的抵御诱惑能力。
4、早睡早起,睡觉前和刚起床的时间是一个人最容易玩手机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强制自己睡觉,即使睡不着也要将手机关机,只有这样,才能戒除手机瘾。
5、还有就是其他零碎的时间,要学会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不断对自己心理形成一种暗示,玩手机是没有出息的。比如吃饭的时候,等车、等人的时候,在这些想玩手机的时候,通过观察身边的景色或者人来转移注意力。
Ⅳ 戒掉玩手机的10个方法
1、睡前看书。睡前玩手机的人很多,而且玩到很晚。第二天就没精神,所以建议,睡前可以看看书,如果平常没有看书的习惯,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培养这种习惯,就当是丰富自我。
2、分散注意力:对于有手机依赖现象的人,首先应该分散注意力,不要让孩子一个人长时间待在封闭的房间里,以免促进他玩手机的欲望。可以与孩子经常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去娱乐休闲场所,一起参加亲子活动等。发掘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比如弹钢琴、绘画、体育活动等。
3、巧妙度过休息时间:孩子在玩手机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放学后以及周末等休息时间。家长平时在孩子放学后,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然后带孩子出去散步和娱乐。周末也尽量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户外活动,以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为主。不要用批评、打骂、没收手机等方法,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
(4)学生怎样戒掉手机瘾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女性经常玩手机的危害有: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长时间玩手机,对身体可能有伤害,因为手机多数有辐射,虽然很少,但长时间接触,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如果熬夜,还可能对月经有影响,导致月经出现紊乱,对眼睛也会有伤害,因为屏幕对视力会有影响。所以还是适当玩手机,不要长时间玩,看一会儿手机,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最好是看看远方,可以看一看绿色植物,会缓解视力疲劳。
Ⅳ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1、父母以身作则:
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电子瘾的理想途径。
2、转移兴趣和注意力: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让孩子多交朋友、培养孩子其他兴趣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3、不要用玩手机当奖励: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比如动不动拿电子产品当奖励,以“可以让你多玩X小时手机”作为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孩子就容易把玩手机作为最大的诉求,而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
4、让孩子意识到危害性:
选择合适时机,让孩子自己体会迷恋手机以来自己的一些变化。除了视力的下降、颈椎腰椎的酸痛、睡眠不足等身体健康方面,还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效率变低、现实人际互动减少、情绪易烦躁等等心理层面的隐患。
(5)学生怎样戒掉手机瘾扩展阅读:
孩子沉迷手机,获得认同假象,却离现实中的亲子交流越来越远。家长如果想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走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到底是什么。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
第一类是社交型依赖: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第二类是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第三类是娱乐型依赖: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Ⅵ 我是一个大一学生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如何戒掉手机
1、关闭推送,降低诱惑,清理卸载
很多时候,看似你在玩手机,实际上是手机在玩你。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手机APP做得越来越吸引人了,能够根据大数据来分析你的喜好,往往投你所好,让你无法拒绝。
拿起你的手机,好好清理一下,卸载那些浪费你大量时间,又没有价值的APP,只保留最基本的功能就可以了。关闭app推送提醒,或者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因为这些推送,会时不时地跳出来,不断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很多人在工作,学习的时候,嘀嘀一声,消息来了,就会忍不住想要点开看一下,结果常常不知不觉时间就流逝掉了。另外一个技巧是,把手机界面调成没有颜色的灰度模式,减少诱惑度,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总会吸引我们的眼球。
2、物理隔离,让你的手机变成砖头
下载一些管控手机,强制锁机的软件,让手机变成“砖头”。或者每次做事之前,把手机锁起来,再或者直接关机,而回去拿手机和开机都需要时间,这段时间说不定你就冷静下来了。当然,更直接的方法是把手机直接换成老年机,如果担心自己错过点什么,就在社交账号上备注紧急联系方式。
3、制造危机感,激活内在的驱动力
树立危机感,持续自我提醒。想一想这样持续玩手机会有什么危害,会造成什么问题,把它们都写下来,贴在桌面上,设置成电脑壁纸,手机壁纸。
给自己做一个语音备忘录。不要在一个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沉迷于手机,除了年龄和肥肉的增长,人也会越来越颓废。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因此,每天起床想一想,每天中午想一想,睡觉之前想一想。挖掘自身的驱动力,思考戒掉了手机瘾有什么好处,享受和放大这种美好的感觉。另外一点是,找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更紧急的事情,让自己放下手机,集中注意力。
4、替代法,换一种解压娱乐的方式
我们做很多事情的底层动机都是为了获得多巴胺,为了得到快乐,逃避痛苦。当人们焦虑,压力大的时候,大脑会习惯性地选择让自己去做更快乐的事情。而手机带来的愉悦感又比较快,直接打开,就能满足,因此很多人常常就会“爱不释手”。
缓解压力,可以选择其他放松和娱乐的方式,找到那些可以代替你玩手机,能够让你解压,获得快乐的事情。比如通过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等等。
当你想要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做点其他的事情,比如,阅读,运动,听音乐,冥想,户外散步,回归大自然,享受美景等等。很多人是太闲了,一摸上手机就停不下来了。所以,你需要让自己忙碌一点,忙到没有时间看手机,找一件需要集中,吸引你注意力的事情来代替手机。
5、提升自我意识,有效疏导和控制
很多时候,我们玩手机其实是无意识地条件反射。比如,早上起来习惯性打开手机,然后玩上了。晚上一上床,就习惯性拿起手机,开始刷短视频。因此,要及时感知自身的变化,提高警惕,保持清醒,有意识地开始控制自己。而不是无意识地习惯性打开手机,一玩不知不觉就两个小时过去了。
① 痛苦联想法
想一想如果继续这样玩,一天天就荒废了,一直这样下去,自己的能力没有什么提升,工作做不好,就会被辞退,然后没有收入了,最后可能就只能流落街头了,一想到这,就感到太危险了,手机这玩意儿千万不能碰!
② 灵魂拷问法
通过灵魂拷问,引发理性思考,自我觉醒。思考如果一直沉迷于手机,可能带来的可怕影响。玩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我现在的行为会对未来造成什么样的恶劣影响,然后及时喊停。真的要这样继续玩下去吗?再玩可能就要被辞退了,没工作没收入,太可怕了,千万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玩手机的时候,就这样不断地进行灵魂拷问,把自己从失控的边缘拖回来。逼自己尽快放下手机,避免因为无意识而继续沉迷下去。偶尔犯错不可怕,重点在于要及时止损。
③ 有效疏导法
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说让我们绝对地“隔离”手机,只是有的时候,需要我们控制好自己。限时,限量,定时,规定看多少时间,规定什么时间看。设置一个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段,利用一些APP,锁住应用,锁住手机,比如搜索防沉迷。
6、从工作学习中寻找乐趣,成就感
有些人觉得健身自律很痛苦。而那些长期健身的人,却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从健身改变自我当中,寻找到了乐趣,成就感,满足感,达成目标的愉悦感等等正向能量。
在一步一步地正向反馈中,巩固了自己的好习惯,戒掉了坏习惯。有的人健身跑步时候表情是痛苦的,而真正的自律达人却是带着微笑的,因为他明白,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因此,你需要做的是不断地从工作中寻找乐趣,成就感,满足感,挖掘达成各种目标所带来的好处,并不断地强化这种感觉。
7、冷却机制,延迟满足,转移注意
当有玩手机的冲动时,告诉自己,再等十分钟。养成 “一旦……就……” 的习惯。比如,一旦我想玩手机,就出去走一走,散散步。你可以在这十分钟内做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把注意从手机对你的诱惑上面转移开来,以至于有可能到时候,你都忘了这个事情。
等十分钟到了,有些时候,你可能冷静下来,还是能够避免自己堕落的,让大脑从冲动恢复到理性的状态,从而把自己的注意从手机上转移开来。
8、刺激法,激发欲望,树立新目标
很多人持续沉迷手机的原因就在在于:生活太安逸了,缺乏内在的动力,有时候,你需要逼自己一把,给自己找一个远大的目标。简单点说,就是还不够惨,还不够穷。让自己受点刺激,去和那些比你混得好的同学比一比,去奢侈品网站看一看自己想买的东西,去招聘网站看一看那些高薪职业……
多出去走一走,和不同的人交流,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一旦有了贪图安逸的心理,就要想办法不断地“刺激”自己。思考努力的意义,激发自己的欲望,对金钱,对自我成长,对荣誉的渴望。
制定目标,放大梦想,自我驱动,每天唤醒你的应该是梦想,而不是闹钟。面对现实,直面困难。思考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生活中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更多值得让你奋斗的事情,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
Ⅶ 学生如何戒掉手机瘾
一、外在条件干扰
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我们必须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杜绝任何玩手机、电脑的机会。
1. 下载监督型软件
这里有几款比较好的APP推荐给大家。
①番茄ToDo
当你在软件内设定好计划,开始实施时,只要点击非白名单上的应用,就会被强制退出,计划也不能取消,非常有效。
②Timing
这是一个视频打卡软件,你可以把自己学习过程录下来。当你回看自己曾经的认真模样,一定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并充满动力。
③forest
当你种下一棵树的时候,你就不能动手机了。如果动了手机,你的树将会枯死。所以为了自己亲自种下的一棵树,还是乖乖去学习吧。
2. 删除不必要的软件
卸载所有吸引你玩电子产品、没用又浪费时间的软件,如抖音、快手、视频播放平台等。
有一位同学提到自己就是那种一点开抖音就再也停不下来的,学习什么的都是一拖再拖。虽然睡觉属于倒头就睡的那种,但如果睡前刷会儿抖音,之后就一定失眠。
所以说珍爱生命,远离抖音。
有的同学会说虽然这个卸载了,但我可以再下载,但至少当时你是心意已决的。
只要你曾迈出过这一步,就比零要强。
3. 设置学生/儿童模式
手机一般有学生/儿童模式,可以设置哪些软件可用,哪些软件不可用,还能设置使用时长。
你可以让父母或朋友帮忙设置可以用的学习类APP后,其他设置上密码,这样你就只能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学习了。
4. 硬件更换
把智能手机还给父母,换成一台普通的老人机。
5. 他人协助与监督
寻找一个相对于你,更有自制力的好友,让他协助、监督你。如果你被他抓住了,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两人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二、心理暗示
用尽一切方法,给自己灌输奋力读书的理念。
1. 更换手机壁纸
将手机屏保换成带有激励性语言的壁纸,或下载一些锁屏软件,让手机一打开就是励志话语或名人名言,例如写作业了吗?学习了吗?
虽然不是每时每刻都奏效,但总有那么些时刻,你看到时会充满内疚,然后奋发图强。
2. 高考倒计时
在手机、电脑的日历上标记上高考时间,每隔几天就会提醒一次的那种。你也可以下载一个叫“倒计时”的软件,最好是屏幕上会显示高考倒计时,精确到每分每秒。
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越来越少,你不紧张才怪!
3. 毒鸡汤
有时太过温情、励志的话语可能对你无效,那你就想一想“你不读书能干什么?等到中高考那一天,你的朋友、同学,都比你努力、比你优秀时,你会发现你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因为当你沉迷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时,你已经错过了最后的末班车。”
社会残忍的一面会告诉你:很多时候,父母、学校给你的压力都不会胜过后来社会给你的压力。
4. 不要怕被比较
父母时常拿你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希望你说的是我能做得更好,而不是怒目相对。你应该这么想:这有什么,不都是人吗,我怎么就比不上了?成功后别人对你的刮目相看,将会比游戏里的victory来得更振奋人心。
想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因为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而你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5. 多思考
你可以试下在睡觉前,躺在床上,冷静地、好好地想想,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吗?你或许也对自己这种状态烦了吧?自己是不是也很想改变?玩游戏到底给你带来了什么?喜悦?轻松?还是只是一种发泄情绪的工具?当你想完这些,应该也对游戏有点厌恶了吧?
想想看你自己现在的状况和你所期待的未来是不是就像南极和赤道一样,根本挨不着边。
这下你还觉得光玩游戏有用么?
Ⅷ 青少年手机瘾怎么戒
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实现了互联网化,但手机带了便捷的同时也带了手机成瘾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这类人群自制力差,沉迷程度深,难以自拔,这也是很多家长束手无策的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孩子沉迷手机,为了深度解析,我们先来看看大部分家长常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