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脑办公 » 小孩电脑验光怎样调座椅
扩展阅读
怎样辩手机真假 2025-05-17 10:03:46
广汇pama物业管理怎样 2025-05-17 10:01:14

小孩电脑验光怎样调座椅

发布时间: 2022-06-13 14:56:27

㈠ 组合验光仪座椅不升降是什么意思

摘要 往验光仪座椅下面的立柱里面,加一点润滑油,然后,在按升起了按键试一试。

㈡ 电脑验光仪左右移动距离不一样怎样调

人眼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力使近处物体聚焦于视网膜上的能力称为调节。
什么是调节刺激?
诱发个体发生调节的物体或视标称为凋节刺激,一般指放置在眼前某近距离的注视视标,以该视标至眼镜平面的距离(m)的倒数来表达调节刺激的量。。
什么是调节反应?
调节反应为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调节量。以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或低于调节刺激来说明个体对同一调节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的准确性,并以“调节超前”和“调节滞后”来表达。临床上有三种方法测量调节反应:1、综合验光仪;2、开窗式的电脑验光仪;3、MEM动态检影。
调节反应低于调节刺激就称调节滞后;调节反应高于调节刺激就称调节超前。调节滞后与调节超前可以用图1来表达。
X
A调节反应 B调节滞后 C调节超前
图1 调节反应的意义
一般人群在视近时通常都能观测到在景深范围之内(大约±0.5D)的调节滞后。Rutstein(1993 0ptom Vis sci)等总结出“调节滞后主要是稳态凋节系统和景深之间调控作用的结果”。我认为用焦深来说明更好理解(其实用景深和用焦深解释这个问题的原理是一样的)。
二、调节不足与调节滞后的差别
调节不足是指眼的调节力不够;而调节滞后是一种大脑的反应,是调节的习惯。举个例子:调节不足就是没有钱(调节),没钱可花(调节不足);调节滞后就是有钱(有调 节,调节正常),但花钱时总是要讲价,想少花钱(调节滞后),是一种行为习惯(大脑的调节反应习惯)——虽家财万贯(调节正常)但买东西还是得斤斤计较(调节滞后),能少花一分是一分。
调节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可按最小调节幅度公式计算: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调节力下降后,就不是不舍得花钱(滞后)的问题,而是无钱可花(没有调节)。所以对年龄大的患者做调节反应的检查,意义就不大了。
三、为什么多数人调节滞后?
焦深: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很难理解?看图2:对于一个屈光系统(可以是任何屈光系统,不是特指眼球),物像焦点并非一定要落在像平面上才是清晰的,而是只要落在一定范围内(图中的黄色区域),都是清晰的(人视觉上认为相对清晰(即尚未模糊)的影像)。即:屈光系统使物像成像于A与C点间都可以获得清晰像。——这个范围就叫做焦深。

图2 什么是焦深
对于眼来说,既然成像在A点和C间的区域都能获得清晰的像,为什么要多付出调节成像在B点的像平面呢(图3)?少调节一点,成像于C点(视网膜后)就已经清晰了,不用在多做调节成像于B点(视网膜上)了(能省钱则省钱)。所以多数人都调节滞后(喜欢多花钱的土豪是少数)。

图3 眼屈光系统中的焦深

㈢ 电脑验光仪怎么调设置

他脸色很多,很直接,设置验证文件操作。

㈣ 综合验光仪使用》》》》急急

顾名思义,综合验光仪乃是具有综合功能的验光设备,在科技先进的国家流行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改进更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的模式。我国的视光技术发展滞缓,从人工插片发展到视网膜检影或电脑自动验光结合人工插片,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日。随着国外先进的视光产品涌入市场,综合验光仪也顺理成章地被我国的视光产品经销商所接受。然而多数验光师却认为该设备使用麻烦耗时,坚持使用者往往也仅开发其插片功能。仔细推敲,综合验光仪并无突破性的功能,仅将通常使用的验光手段集而合之,取其方便规范而已。初学者感到使用不便,盖因对其认识不足,未遑熟能生巧。有鉴于此,本文将该设备常用功能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分次介绍,以报读者。目前综合验光仪的类型虽多种多样,但用于验光之功能,大致如本文所述。
第一讲基本认识(上)
1.验光盘验光盘,俗称“牛眼”,主要部件、名称及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1)顶架 用于悬吊验光盘。
(2)固定手轮 用于调节并固定验光盘位置。
(3)旋转调节手轮 用于调整验光盘平面与被检者面部的相对位置。
(4)水平手轮 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水平相位置。
(5)水平标记 显示验光盘水平倾斜状态。
(6)瞳距刻度 测定瞳孔间距,以mm为单位。
(7)瞳距手轮 用于调节视孔与被测双眼瞳孔的相对位置。
(8)旋转棱镜 用于测定被检眼隐斜视及双眼视觉平衡。
(9)旋转棱镜手轮 用于调节旋转棱镜的底向和棱镜度。
(10)辅片手轮用于转换不同的辅助检查镜片,完成多种视功能检查。
(11)球镜焦度读窗 显示球面镜片顶焦度。
(12)细焦度轮盘 用于增减 O.25D球面焦度。
(13)粗焦度手轮 用于增减 3.OOD球面焦度。
(14)柱镜焦度读窗 显示圆柱透镜焦度。
(15)柱镜手轮 用于增减一O.25D圆柱透镜焦度。
(16)柱镜轴位手轮 用于调整圆柱透镜轴位。
(17)柱镜轴位刻度 显示圆柱透镜的轴方位角度。
(18)交叉圆柱透镜 用于精调散光的轴位和焦度。
(19)翻转手轮 用于变换交叉圆柱透镜的轴方位。
(20)柱镜轴位对照刻度 用于与交叉柱镜的轴位进行对照。
(21)视孔 放置矫正镜片或辅助检查镜片。
(22)额托手轮 用于调节验光盘与被测眼的相对位置。
(23)额托 利于被测者额部紧靠并固定。
(24)角膜位置读窗用于测定被测眼角膜顶点距矫正试片后顶点的距离。
(25)护颊片夹 用于夹持护颊片。
(26)集合手挚 用于调节两验光盘面的集合程度。
(27)近观标刻度杆旋钮 用于固定近观标刻度杆。
(28)近观标刻度杆槽口 用于夹持近观标刻度杆头端。
2.辅助镜片旋动辅片手轮(图2),根据需要使辅片对准视孔。辅片的名称和功能如下。
O、 ō 无镜片或平光镜。
OC 黑片。
R 视网膜检影片,为十 1.5OD的镜片,适用于工作距离67mm的检影检查。
+.12 焦度为十O.12的球面镜片。
PH 1mm小孔镜片,验证被测眼是否屈光不正性观力不良。
P 偏振滤镜,用于验证验光试片的双眼矫正程度是否平衡。
±.50 交叉圆柱透镜,用于老视光度的检测。
RL 红色镜片,用于检测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功能。
GL 绿色镜片,同红色镜片。
RMV 红色垂直马氏杆,用于检测隐斜视。
RMH 红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WMV 白色垂直马氏杆,功能同上。
WMH 白色水平马氏杆,功能同上。
6 U 6 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水平隐斜视。
1O 1 10 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测垂直隐斜视。

a右侧手轮 b左侧手轮
图2 辅片手轮
第二讲基本知识(下)

3.视标
(1)视标投影仪采用光投照的方式将验光视标显示在视标面板上,其照度、亮度、对比度、清晰度和单色光的波长均要求可靠规范。主要结问如图3所示。

图3 视标投影仪
①顶盖②投影仪③遥感器④调焦手轮⑤电源开关③底盘
(2)视标遥控器可根据屈光检查的需要揿动不同的功能键,从而选用不同的视标,主要的功能键如图4所示。

图4 视标遥控器
1)发射极采用红外线技术将指令信息传递到视标投影仪。
2)视标键通常在视标键上方均标有该键所显示的视标类别,有关内空将在下文详述。
3)开关键(Light)用于开启遥控器电源,通常在接通后显示O.1的视力表视标。
4)复原键(Reset)若视标遥控器已程序化处理,揿复原键可使检查步骤恢复显示初始视标。
5)进帧键(Program △ )依次向前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6)退帧键(Program ▽ )依次后退显示程序化检查步骤。
7)选择键根据需要选择性的显示整帧投影上的部分视标,如选择显示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8)替换键依照键位所在的方向依次替换显示紧邻视标。如替换显示紧邻的一行、一排或单一的视力表视标。
9)红绿键 在整帧投影视标的后方显示左右等大的红绿双色背景。
(3)常用视标
1)对数E视标视力表和对数环形视标视力表视标(图5)
配台镜片 球面透镜和园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常单眼测试,偶采用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测定裸眼视力,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屈光矫正情况。

图5 视力表视标
2)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图6)
配合镜片 圆柱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图6 放射状散光试验视标 图7 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
3)斑点状散光试验视标(图7)
配合镜片 交叉圆柱透镜。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是否仍有未矫正的散光。
4)红绿试验视标(图8)
配合镜片 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单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矫正试片后的球面屈光矫正程度。
5)偏振红绿试验视标(图9)
配合镜片 偏振镜片联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量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图8 红绿试验视标 图9 偏振红绿试验视标
6)双眼平衡试验视标(图10)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朕合球面透镜验光试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戴验光试片后双眼屈光状态是否平衡。
7) worth四点试验视标(图11)
配合镜片 右眼戴红辅片,左眼戴绿辅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双眼同时视功能及融合力。

图10 双眼平衡试验视标 图11 worth四点试验视标
8)立体视试验视标(图12)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融合力、立体视功能,并诊断隐斜视。

图12 立体视试验视标 图13 马氏杆试验视标
9)马氏杆试验视标(图13)
配合镜片 垂直或水平马氏杆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测定隐斜视。
10)十字环形试验视标(图14)
配合镜片 红绿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11)偏振十字试验视标(图15)
配台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测定隐斜视。

图14 十字环形试验视标 图15 偏振十字试验视标
12)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 16)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 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诊断隐斜视伴周边融合者。
13)垂直对齐试验视标(圄 17)
配合镜片 偏振辅片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垂直隐斜视。

图16偏振十字固视点试验视标图17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14)水平对齐试验视标(图18)
配合镜片 偏振附镜联合旋转棱镜。
测试方式 双眼测试。
测试目的评估被测眼同时视功能,定量测定双眼影象不等及水平隐斜视。

图18 水平对齐试验视标
第三讲准备工作
1.开启电源:开启电源总掣,分别检视投影视标、近读灯、检影镜、座椅制动开关是否接电。
2.视孔试片回“O”:检查验光盘视孔试片的球面透镜和圆柱透镜的读窗,并小心将球面透镜试片和圆柱透镜试片小心回“O”。盖因若使近视被测眼误用过矫的负透镜观察远近视标,则会诱发调节,从而影响测定结果。故于每次验光结束后应及时将视孔试片回“O”。
3.调整被测眼位置:嘱被测者取舒适姿态坐上检测座椅,升降座椅高度,通常大致使被测双眼的中点与对侧墙面上悬挂的偏振视标板的座标中点相对。

图19 综合验光仪的调整附件图
4.调整顶杆长度:旋松固定螺栓(39),少量调整顶杆(1)长度,调量视被检测座椅所在位置而定,调整完毕后即旋紧固定螺栓,通常只要检测座椅的位
置固定不变,调试完成后则不经常修改(图19)。
5.调整水平轴向手轮:旋松水平轴向手轮(2),则顶杆可沿水平轴向旋转。通常调整后使验光盘与地平面垂直,调整完毕后旋紧水平轴向手轮,若在验光过程中需要被测眼看上方或下方视标时,则可随时进行调整。
6.调整垂直轴向手轮:旋松垂直轴向手轮(3),则验光盘可沿垂直轴旋转,通常用于调整验光盘与被测眼冠状平面的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旋紧垂直轴向手轮。
7.调整平衡手轮:旋动平衡手论(4),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垂直向相对位置。通常使平衡标管中的气泡居中。若遇垂直性眼位偏斜并发强迫头位或原发性头位偏斜时,可适当调整验光盘的水平倾斜程度,以被测眼感到舒适为度。
8.调整瞳距手轮:旋动瞳距手轮(7),从视孔中观察被测双眼,调整视孔中心与被测眼瞳孔的水平向相对位置。通常看远视标时使双视孔镜片的光学中心距离等于被测双眼瞳孔中心的距离。调整完毕后,可于瞳距读窗(6)直读被测眼瞳孔间距读数,单位为mm。
9.调整镜眼距:当被测双眼从视孔中央观察视标的同时,被测者的额部恰与额托(23)稳定接触,检测者可从镜眼距读窗(24)观察被测眼角膜顶点的位置,观察距离约为20mm。
观察时可试着变换观察角度,务使读窗内的长线恰好落在读窗外框中央的突角连线上。若被测眼角膜前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则提示镜眼距为 13.75mm(图2O)。长线刻度的眼侧有三条短线刻度,每刻度的间隔为2mm。若角膜前顶点与第一短线相切,则镜眼距为15.75mm,依此类推。

图20镜眼距观察图
镜眼距的大小影响着验光试片对被测眼所产生的焦力。参考框架眼镜后顶点至眼的平均距离,通常以镜眼距为13.75mm为标准镜眼距,国人因鼻梁较低,则定为12mm为标淮镜眼距,一旦镜眼距确定后,验光试片的测定焦度则须按标准镜眼距换算成实际焦度开具处方,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D′=D± (公式1)
1000-LD
式中D为测定焦度,D'为实际焦度,L为验光试片的镜眼距与标准镜眼距的差值。正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僧大而增大,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加修正焦度;负透镜试片焦度随着镜眼距增大而减小,故公式中的测定焦度须减修正焦度。
例1 已知 测定焦度 D=1O.OO D
镜眼距差值L=2mm
求 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
解 D′=D± =10.20 D
1000-LD
例2 已知 测定焦度 D=-1O.OO D
镜眼距差值L=2mm
求 验光试片的实际焦度D'
解 D′=D± =-9.80 D
1000-LD
为了方便换算已制定了正透镜试片测定焦度和负透镜试片测定焦度的镜眼距换算表格
旋动额托手轮(22)可控制被测眼与视孔试片后顶点的间距(图21)。

图21 用额托手轮调整镜眼距

第四讲雾视法
采用光学镜片使平行光线入射被测眼后,焦点(或焦线)转移到视网膜前方,从而缓解被测眼调节张力的方法称为雾视法。
一.原理
1.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力
(1)远视眼在看远目标时,由于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视网膜上的模糊影象作为视-动刺激因素可诱使睫状肌收缩,导致晶状体调节。远视眼在看近目标时,除须维持看远时所付出的调节外,尚因视近反射导致晶状体的进一步调节。由于远视眼无论在看远还是看近时都须付出一定程度的调节。久之则产生一定量的调节张力,即使在导致调节的因素去除后,该调节张力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近视眼在看远目标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因调节可使物象更为模糊,故近视眼在看远时不能调节。近视眼在看近时,若不戴矫正眼镜,视标在其远点以外时,仍无须调方;若戴矫正充分的负透镜时,则须付出大致与正视眼看近时相应的调节。由于近视眼在不戴矫正眼镜时看远看近都不需要调节,久之则睫状肌菲薄无力,当戴矫正眼镜近读时间过长或阅读目标过近时,睫状肌易发生痉挛性调节张力,即使停止近读作业,调节张力在短时间内仍不能松弛。
2.雾视法的实施分析
屈光不正眼的调节张力,因其难以定量且活跃多变,故对眼的屈光定量分析构成重要的干扰因素。通常使近视眼的测定结果偏深,远视的测定结果偏浅。
在不采用睫状肌麻痹剂进行常态屈光测定的可试用雾视法来缓解睫状肌的调节张力。作法是依照“减负加正”的原则调整被测眼前的试镜片,使被测眼处于足够的近视状态,嘱其辨认5m以外的远视标,此时注视眼理论上不能调节,因为调节可使其近视程度进一步加深,导致视标的清晰度下降。为了看清远视标,注视眼被迫逐步放松原有的调节张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调节张力对屈光测定的干扰。
3.雾视法的注意事项
(1)雾视法的原则是使被测眼处于足够的“近视状态”,但不是使用任意焦度的正透镜,也不能对所有被测眼采用同样焦度的雾视透镜。已知在雾视过度的情况下,由于被测眼没有注视目标,缺乏将注视目标看清楚的努力,则反而产生刺激性调节。
(2)须根据被测双眼不同的屈光状态选择雾视透镜的焦度,因双眼的调节是同步的,若有一眼的调节得不到充分的松弛,则双眼均不能达到雾视的自的。
(3)采用试镜片箱施行雾视法时,须遵行“先加后换”的原则操作,即在递变雾视透镜的焦度时,先加上新雾视透镜,再撤去原雾视透镜,避免在单独撤去原雾视透镜的间隔时失去雾视效果。如此常因雾视透镜的迭加,使雾视透镜的焦度大增大减,影响雾视效果。采用综合验光仪控制雾视透镜的递变梯度不仅平缓稳定,且操作大为简便。
(4)采用雾视法缓解被测眼的调节,不如睫状肌麻痹剂来得彻底可靠。若遇下列情况,则建议放弃采用雾视法控制被测眼的调节。
1)矫正视力不良或时好时差。
2)主觉屈光测定或他觉屈光测定的结果不稳定。
3)小瞳孔,尤其是由于内斜视或内隐斜视引起者。

图22 调整细球镜焦度手轮
① 细球镜焦度手轮 ②球镜焦度读窗

图23 球镜焦度手轮
a 负球镜焦度读窗 b 正球镜焦度读窗
二.操作
1.球面透镜焦度的调整
(1)将视孔辅片调整为“O”或“ Ω ”。
(2)根据屈光测定的需要旋动细球镜焦度手轮①(图22),观察球镜焦度读窗②。负透镜读数为红色,右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9.OOD依-O.25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图23-a);左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9.OOD依-O.25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正透镜读数为黑色,右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6.0OD依+O.25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图23-b);左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从平光至+16.0OD依+O.25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通常整数值与小数值之间不设小数点。
(3)超过±3.OOD的焦度递变,为避免频繁调整细球镜焦度手轮,可改为调整粗球镜焦度手轮(图24)。调整负透镜时,右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左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调整正透镜时,右侧顺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逆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左侧逆时针旋动手轮,焦度依+3.OOD递增,顺时针旋动手轮则递减。

图24 调整粗球镜焦度手轮
2.雾视法的操作步骤
(1)将右眼视孔辅片调整为“O”或“ Ω ”,左眼调整为“OC”。
(2)显示单排O.2视力表视标。
(3)遵循“减负加正”的原则逐步调整右眼视孔球面透镜焦度,直至被测眼不能分辨视标的朝向。
(4)左眼同样作上述雾视处理。
(5)双眼视孔辅片均调整为“O”或“ Ω ”,嘱被测双眼注视并努力分辩雾视视标3-5min。
(6)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测眼能清晰分辨雾视视标,则可对双眼同时酌情递增O.25D-O.5OD雾视透镜,始终维持雾视视标处于模糊状态。


第五讲 视网膜检影验光

从客观的角度,根据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的特点来测定其屈光状态,称为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上的工作透镜是专为视网膜检影验光设置的。
一.评价
1.优点:
(1)在采取其它主客观屈光测定的方法不能测定或难以精确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时,可试用视网膜检影的方法获取进一步主观测定的信息。
(2)为不能明确表达视觉感受的幼儿或成人进行客观屈光测定。
(3)通过调整视网膜检影镜的投射光焦点,观察能源、晶状体及玻璃体等屈光间质的透明程度。
2.缺点:
(1)常态检影受眼的调节影响较大,检影结果表现为近视偏深,远视偏浅。
(2)常态检影,视网膜反射光欠亮,给判定结果带来困难。
(3)过分依赖检影者的经验和操作技能。
(4)工作距离以及反射光移动所提示的焦度子午方位等均非精确值。
(5)测定结果仍需通过主观屈光测定方法进行验证。
二.原理
1.基本原理 视网膜检影镜的基本结构为一作平行调整的正弦波光源,经 45°斜置的平面镜反射到被测眼瞳孔内,被测眼的眼底视网膜被照亮后,就会发出橙红色的反射光。平面镜上有一圆孔可供检测者窥见被测眼瞳孔内的反射光。采用点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呈斑点状,称为反射光斑。采用带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则呈一条光带,称为反射光带。
反射光通过被测眼的屈光间质,受其折射影响,必然在被测眼的远点聚焦,近视眼发生会聚,远视眼发生散开,正视眼则平行。
移动视网膜检影镜射出的光源,并促使反射光移动。若将被测眼看成未知透镜,观察反射光与被测眼相对移动的特点,可以大致判断被测眼远点所在范围,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网膜检影镜之间,两者发生逆向移动,称为逆动;被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两者发生同向移动,称为顺动(图25)。同时用已知透镜将其远点调整到视网膜检影镜所在的任置。通过对附加已知透镜进行定量分析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

图25 被测眼远点所在的位置与反射光顺动或逆动的规律
逆动见于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网膜检影镜之间,顺动见于远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
2.反射光的移动原理反射光移动的基本原理已如上所述,但对实际操作时所发生的反射光移动现象做如下解释则更为可信。
(1)顺动当被测眼为远视眼、正视眼或远点距离大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无实焦点或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的后面。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内的反射光上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似乎形成反射光下移的现象(图26-a),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向相同,故称为顺动。
(2)逆动当被测眼为远点距离小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内的反射光的下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似乎形成反射光上移的现象(图26-b),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动。
(3)中和当被测眼(或通过已知透镜的调整)为远点距离等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以尖锐的焦点落在平面镜的圆孔上,此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被测眼的反射光不受影响,表现为充满被检眼瞳孔,称为中和(图26-C)。

图 26 视网膜检影反射光原理图
三.检测方法
1.确定主子午线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带状投射光必须在与其相垂直的子午方位扫描移动,以测定焦度。当用检影镜扫描一条子午线的,若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相同,二者移动的子午方位也相同,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均称为一致性移动(图27一a),证实所扫描的子午线为主子午线。当确定一条主子午线后,另一条主子午线与其相差90°角(相互垂直)。
带状投射光所扫描的子午线不是被测眼的主子午线时,则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不相一致,若扫描视网膜检影镜时,二者的移动方位也不相一致,称为非一致性移动(图27-b)。故在确定被测眼的散光轴位时,首先要分析带状投射光在静态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是否一致,继而要观察在扫描带状投射光时,扫描向的子午方位与反射光带移动向的子午方位在动态时是否一致(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若呈现非一致性移动,则须耐心地旋转调整带状投射光的方位,使其与反射光带的指向相一致。

图27 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的一致性移动与非一致性移动的比较
2.中和反射光比较顺动和逆动的反射光(图28),可以发现反射光从顺动过渡到中和较易辨认。为了利用顺动反射光来进行操作,通常根据电脑自动验光仪的检测结果,预加过矫-O.50D一O.75D的负球面透镜来改变近视眼最初表现出的逆动。并使每条钟面子午线的反射光均处于顺动状态。不必担心负球面透镜带来的调节可能会干扰测试结果,因为利用综台验光仪进行视网膜检影时,所预置的+0.5OD工作透镜,具有很好的雾视功能。 图28 反射光带顺动、逆动和中和以带状光检影镜为例,对反射光带通常有三个评定标准,即亮度、移动速度、宽度。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移动较快、变得较宽大。达到中和时,反射光带最亮,宽度占据整个瞳孔空间。因此,看见暗淡、窄小、移动缓慢的反射光带时,提示需要增减较大焦度的试片。当反射光带变亮,移动变快,宽度变大时,须每次递变较小焦度(O.25D)的试片。因为己事先用负球面透镜将反射光带调整为顺动来进行操作,故通常须采取递减负球面透镜焦度。
3.记录和分析检格结果
(1)中和第一子午线确定了主子午线的方位后,仔细扫描并比较两条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带,找出反射光带移动较快、较亮、较宽大的主子午线,由于该主子午线接近中和状态,故称为第一子午线。用带状投射光在这条主子午线方位扫描,采取逐步减少负球面透镜的方法进行中和(图 29-a、 b)。划线记录第一子午线方位,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29-C)。

图29 中和并记录第一子午线的方位和焦度
a,利用增加负球面透镜的方法使两个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带处于顺动,此时被测眼的两个屈光焦线均位于视网膜后方
b.逐步减少负球面透镜焦度,垂直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发生中和,此时水平屈光焦线位于视网膜上
C.记录第一主子午线的方位和屈光焦度
(2)中和第二子午线用上述方法扫描并中和与第一条主子午线垂直的另一条主子午线(图3O-a)。划线记录导第一子午线垂直的第二子午线方位,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 3O-b)。记录两条主子午线上中和焦度的图形称为光学十字图。

图3O 中和并记录第二子午线的方位和焦度
a.减少负球面透镜焦度,水平主子午线的反射光发生中和,此时重直屈光焦线位于视网膜上
b.记录第二主子午线的方位和屈光焦度
(3)处方转换将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转换为屈光处方。图3O—b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可以分解为图31所示的两个光学十字图,分别表示球面透镜焦度和圆柱透镜焦度。处方可写为-3.00-1.00X180。注意表示圆柱透镜焦度的光学十字图中,O焦度所指向的方位为处方的圆柱透镜细方位。

图31 将光学十字图转换为屈光处方
4.工作距离的换算
(1)换算原理通常把综台验光仪置于操作者手臂的长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一手控制视网膜检影镜,一手更换被测眼前的透镜。由被测眼主点至检影镜圆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可以想象,假定工作距离为1m,当达到中和时,被测眼的远点在 1m处,表示其屈光状态为 1.OOD近视,因此不管被测眼前的试片是多少焦度,都必须加上-1.OOD(或减去+1.OOD),称为工作距离的补偿,经过补偿后,被测眼的远点就从1m处移到了无限远。因为工作距离所形成的屈光等值必须从检测结果(即视网膜检影镜所测得的值)中减去,从而换算出被测眼真实的屈光不正的焦度。为了便于计算,通常该距离要选择一个整数(如100cm、67cm或50cm)。工作距离对检影结果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计算如下:
D=D r -1/d w (公式2)
式中D为处方焦度,Dr为检影焦度。d w 为工作距离,以m为单位。
由公式2可知:
1)工作距为 1m,则中和光度减+1.OOD或加-1.OOD。
2)工作距为 2/3m,则中和光度减+1.5OD或加-1.5OD。
3)工作距为1/2m,则中和光度减+2.00D或加-2.OOD。
(2)工作透镜 综合验光仪的视孔有标为R的功能辅片(图 32),即为预加+1.5OD正球面透镜,在67cm处进行检影时,中和焦度即为处方焦度,可省去对工作距离换算的麻烦。

图32 用辅片手轮调整工作透镜

㈤ 如何使用电脑验光仪

电脑验光仪
升降台及座椅
操作方法
01
准备:引导顾客舒适放松的坐下,并提示电脑验光过程中尽量睁大眼睛,减少眨眼次数,且注意目光聚焦热气球或小房子而不要左顾右盼。
02
单眼检测:引导被验光者下巴与额头贴住电脑验光仪的下巴托和额托部位。根据电脑验光仪屏幕的圆圈或十字对准眼球中心,旋转或者推拉以完成此步骤。前后移动对焦使屏幕的圆圈或十字呈颜色最清晰状态,并保持与眼球对准中心。按下测量按钮。重复三次。
03
先右眼再左眼重复该步骤。双眼各三次结果,如有出现错误提示,须重打一次。
04
注意:当单眼的三次测量结果中,屏幕显示出现数值偏差较大,可清除后提醒顾客保持放松再重新测量。
05
打印测量结果。打印结果中有单次测量结果和三次的平均结果,当数据比较相近稳定时以平均结果作为电脑验光仪的测量结果。
06
备注:
1,一般的电脑验光仪自带瞳距测量功能,在打印结果中有pd数据;
2,部分电脑验光仪带有角膜曲率等功能,本次不作具体介绍;
3,当以上方法测量结果与最终结果误差较大时,查看电脑验光仪等系统设置或联系售后人员。

㈥ 电脑验光仪怎样可以调节上下和左右

上下调整有两种方式:① 通过工作台调整开关进行整体仪器的上、下调整;② 旋转操作杆,进行机头的上下调整。
左右调整,则需通过仪器横向推动来实现。

㈦ 孩子上学坐的靠后,总是看不清黑板,配个眼镜过不了一年就涨些度数,老师又不给调座位,该怎么解决啊

孩子坐的靠后,说明孩子个子较高,这不是坏事。戴不戴眼镜,都不能绝对阻止近视的增长,这是眼的自然发育规律。关键是要做到验光准确、配镜合理、科学合理戴用,能做到这样才能使孩子尽可能不长(或少长)度数。但是能给予这样验光配镜的店铺极少,不要迷信医院,往往医院验的光增长度数会更快。

㈧ 小孩视力不好看不到黑板让老师调座位不仅不调还又让坐到最后你们说怎么办

如何不能对那些外因做出改变,就从孩子近视这方面入手吧,去带孩子到眼科机构做一个医学验光,看看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如果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滴散瞳药等方法恢复视力,如果是真性近视就要及时进行干预,如佩戴眼镜,不想戴眼镜的话可以选择角膜塑形镜,一种只需晚上睡觉戴第二天白天不用戴的眼镜,能够对视力有所改善,不过有点贵,要几千块。

㈨ 电脑验光仪参数设置

你需要到眼科医院去问问大夫他们都会设置的功能的,因为这比较专业,一般人无法回答你。

㈩ 这种电脑椅怎么调节靠背角度怎样往前调到竖直

可以拔下那个插销,之后用后背往后靠,到您要的角度,之后再插上插销。如果您自己弄不了,请个人来插插销,您只要往后靠就成了。


有两个调节杆,一个是调节上下的,一个是调节靠背角度的,你试试就知道了,向上拉着调节靠背的那个杆,把靠背扶正就行了。


全世界不是只有你那一款椅子,调节方法也可能不一样,如果你找不到说明书了,那么搞清楚该椅子的品牌型号,网上找该品牌的官网,以期发现有客服电话,致电咨询。



一般人体工学椅都是有头枕的,因为这样能够方便我们午睡。公司一般中午都会有时间让员工休息一下的,这样才能保证下午的工作精力。


如果没有头枕,只能趴着睡,但是趴着睡不仅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会影响脸部轮廓。


一般的坐垫都是海绵坐垫,但是近几年的坐垫材质已经发展到网布了,因为海绵的坐着会很闷气,尤其是夏天。如果坐垫是网布的,透气性会好很多,冬天的话,可能根据个人需求加个垫子。


因为人的背部不可能是笔直的,所以正确的坐姿应该是有弧度的,靠背是S型能给腰一个撑托的力量,这样久坐也不会很累。


人体工学椅都是有扶手的,只是有的扶手能升降或者其他调节,有的不能而已。当你把手放到扶手上,看看是否感觉舒适。


气压棒的质量应该很重要的,一定要有安全认证。因为之前就发生过办公椅爆炸的事件,大部分都是因为气压棒的质量不过关,才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虽然没有安全认证不一定会爆炸,但是我个人对安全这个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