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具体怎么画
1. 画凹透镜、光心及主光轴(光心一定要在中间)
② 如何用几何画板制作凸透镜成像动画
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此规律的识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利用作图法原理,用几何画板制成课件,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此规律的理解。
几何画板制作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模板样图:
③ 自己怎样简单制作凸透镜
1、透明的玻璃杯中加水就是一个凸透镜。
2、在冰箱里结一块冰打磨,使中间厚边缘薄就能制成一个凸透镜。
④ 怎样画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 画凹透镜、光心及主光轴(光心一定要在中间)
(主光轴是一段实线 一个点那么不好画 我就这么给你画一下 一定要注意啊)
2. 画焦点F (焦点到凹透镜距离相等)
3. 画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一定要带剪头,不要画反方向)
4. 画折射光线(一定要交到焦点F)
5. 同上
6. 还有一条通过光心的光线(光线通过光心,传播方向不改变)
⑤ 如何用scratch模拟凸透镜成像
使用造型放大功能,当鼠标在上方时放大。放大镜放在上方,并跟随鼠标移动
以上代码块在AIScratch4.1上运行通过。
⑥ 怎样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设计并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
[方案一]
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
[方案二]
①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如课本图3.3—2所示。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数据记入表格。
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的填入表格。
分析和结论:
[1]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倒立的实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
[3]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的位置时,光屏上不成像。
[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在光屏端可以发现: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将以上结论表格化,以便于记忆和理解:(见实验记录表格)
△将以上结论简单化,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物异侧;
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物异侧;
u=f,不成像
u<f,v>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物同侧。
附实验装置图和记录表格如下:
⑦ 凸透镜成像图怎么画出来
凸透镜成像,其规律就是以下的五条:
物距(u)像的性质 像距(v)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像的大小转折点)
f<u<2f 倒立、放大、实像 v>2f
u=f 不成像 /(像的虚/实、正立/倒立、像物同侧/异侧转折点)
u<f 正立、放大、虚像 v>u
若以图像表示出来,如下图:(备注:此图非个人制作,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