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品种退化的原因如何防止品种退化
扩展阅读
出气臭是什么原因 2025-07-15 09:09:35

品种退化的原因如何防止品种退化

发布时间: 2022-08-10 20:40:10

1. 薯仔品种退化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做才能防止退化

有好多薯仔种植户的品种来源大部分是前一季留下来的种薯仔,而不是去选择新的优良的品种,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这种自留种薯仔的做法出现了一个不太好的现象,薯仔开始退化了。比较简单的说法就是,种薯仔在第一季种植时它的产量很高的,档把收获的薯仔再留作种子去种植的时候,薯仔植株的生长势就会逐年的减退,所结的薯仔就会变小,植株变得矮小,导致产量也会逐年的下降,有时严重会出现绝产,这种情况就是薯仔的退化现象。

总之,薯仔易种易管产量高,但是农村种植退化现象比较普遍、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多年种植、连年使用自留薯仔种造成的,有效避免退化的主要措施是避免使用自留种,尤其是避免使用自留多年的薯仔种,购买使用农业科研培育的、种子部门供应的商品薯仔种,特别是脱毒薯仔种是避免薯仔退化、实现优质高产的最佳途径。

2. 引起菌种退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菌种退化

菌种退化是客观规律,退化的菌种很难恢复原状。
(1)退化原因
退化菌种的菌丝在培养基上表现生长很慢,长势弱,稀疏,伸入培养基深层无力,分泌色素差;出耳慢,中途停止发育,子实体形态不一致,大小、厚薄不均,颜色改变,产量低。菌种退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基因变异。遗传特性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基因往性状差的方向发生变异时,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必然造成种性退化。
②无限继代。制种技术和条件上的差别,只作组织分离、不作出耳鉴定,无限继代、无限制地转管,这些做法都加速了菌种的退化。
③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单一种类和配方、成分基本相同的培养基,造成营养不能达到生理要求,菌丝生长活力由强变弱,衰老退化。
④环境欠佳。菌丝生长发育期环境不良,杂菌污染,也会加速菌种退化。
(2)防止措施
根据菌种衰老退化的原因,要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①减少扩接。菌种的退化、种性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的,可采用控制菌种移接次数来防止。当获得优良菌种后,严格控制转管次数。生产中应减少菌种扩接次数。
②防止突变。采用0~4℃低温保藏菌种,有条件时在液氮超低温条件下保藏。
③分离复壮。优质菌种,需要经常复壮。每次生产出耳后,应挑选优良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每年进行一次孢子分离,经出耳鉴定后,选择性状优良的再进行组织分离。总之,有性孢子分离与无性组织分离要交替使用。用有性繁殖来发现好的变异菌株,用组织分离来巩固这些优良菌株的遗传特性。复壮的措施很多,诸如更换培养基、创造适宜环境、防止杂菌污染及避免多品种混合栽培等。

3. 预防植株品种退化的还有哪些其它的方法

(1)异地换种本地品种退化严重,可从外地调进种子以提高生活力和适应性。如美国栽培西洋参,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常常从加拿大购进种子以替换自产种子。我国平原栽培川芎常常在山区培育“芎苓子”,实际上也是异地换种的一种方式。(2)采用倒栽方法生产繁殖材料。如地黄用块茎繁殖,如果用春栽地黄秋天收获的块茎作栽子,由于块茎大,不但用种量大,成本高,而且生长不好,产量不高。若在7月将未长大的地黄块茎刨出栽植(俗称倒栽),到回苗时,其块茎不但数量多,而且大小匀称,相对处于年幼和生活力较强的阶段,用这种块茎作种栽,不但成本低,而且生长好产量高,可防止退化。(3)利用茎尖培养方法获得无病毒植株。如地黄农家品种金状元,经过茎尖培养所得无病毒苗与原品种相比,病害轻,产量高,可使因感染病毒而退化的品种复壮。4)提芽栽培防止退化。山东淄博药材站于百功等经十多年试验,总结出了提芽栽培技术防止地黄退化的新方法,比传统方法平均增产30%左右,传统方法每0.1公顷用种50千克,而新方法仅需用种15千克。此外,根据每种药用植物所要求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地区种植;注意栽培技术;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都是防止品种退化的重要环节。

4. 怎样防止品种退化

①、防止机械混杂

⑴做好种子处理 种子在浸种、催芽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清理干净;不同品种要做好标签,严防混杂。

⑵播种时严防混杂 更换品种时播种器一定清理干净,严防撒种。

⑶种子收获 单收、单晒(烘干)、单贮。

⑷去杂去劣 水稻抽穗后,进行1-2次田间去杂去劣工作,以保证纯度,防止混杂。

②、年年选择

实践证明,选择是生产上保持优良品种种性、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重要方法。在预先做单株种植的选种圃中选择优良的单株、单穗,或在丰产田选择单株、单穗,第二年分别种植在选种圃,进行鉴定、比较,淘汰不良的株系,将优良的株系作为原种。

③、严防自然杂交

对于自花授粉的作物的水稻,主要做好空间隔离(利用有利地形)和时间隔离,防止串花杂交。

④、提高种子生命力

通过改变播期留种或进行异地调种,以提高种子的生命力。

5. 大蒜种性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是什么

大蒜的种性退化是大蒜生产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表现是植株矮化、细弱,叶色变淡,鳞茎变小,小瓣蒜和独头蒜的比例增加,致使产量逐年降低。

退化的原因: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生育周期不经过有性世代,这是引起大蒜品种退化的内在因素。而不良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是引起大蒜品种退化的外因。大蒜生育期间高温、干旱和强光诱发病毒病为害的后代。另外,土壤贫瘠、肥料不足,尤其是有机肥料不足;高度密植,个体发育不良,以及不严格选种等都是大蒜种性退化的原因。

主要预防措施:①建立大蒜繁种基地,提供优质种源。②利用脱毒技术,生产繁育良种。③栽培措施。选符合本品种特性、生长健壮、无病虫的单株做出标记,收获后再从中挑选蒜头大、蒜瓣数中等、瓣大而整齐的留作蒜种单独存放。播前再选一次蒜瓣,以提高种性。选择地区和栽培条件差异大的地方进行换种,能起到一定的复壮增产效果。

6. 红薯品种退化的原因有哪些该怎么防止品种退化呢

红薯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物,不管是煮着吃、蒸着吃、烤着吃都非常的美味。在饥荒年代,它曾是人们的救命粮,因此,很多农民朋友都会种植。但在红薯多年生产过程中,会出现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整齐度降低等一系列丧失了原品种优点的退化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该怎么防止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3、克服品种混杂

不同品种单装、单运、分贮、分育。一块地要集中栽一个品种。补苗时,也应按不同品种分别补苗。

4、采用脱毒种苗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茎尖脱毒技术来恢复退化植株的种性,因为茎尖生长点的病毒浓度低或不含病毒,切取后培养有可能获得无毒种苗。红薯也是一样,通过茎尖脱毒技术将红薯中所带的病毒脱去,恢复甘薯生长本性,由于没有病毒病对生理的干扰,生长旺盛,在同样条件下,脱毒薯的产量比未脱毒的可增产30-40%以上。

实践证明,只要下决心,加快繁殖,两、三年就能恢复品种的优良特性。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费工不多,见效很快的办法,是提高品种的重要途径。从1964年起西北农学院就坚持利用这个方法选出综合特点超过原“胜利百号”的三个优良单系,效果十分显着,不仅产量高了而且皮色和熟食品质,储藏性也提高了。事实说明了留种甘薯也要选种的。若不按原品种特点进行选择就会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

7. 防止植物品种的退化有哪些方法

去杂去劣:在收获和贮藏过程中除了避免上述原因的机械混杂外,在药苗生长季节,首先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把与良种不同的杂株拔除,保留纯的植株。其次,如果种过一个品种的地块,第二年再种另一品种,头一年收挖不尽的品种有可能混杂,因此要注意轮作。

8. 防止药苗品种退化的方法有哪些

一个优良品种应经常提纯复壮,等混杂退化严重后再来提纯复壮就事倍功半了。在防杂保纯的技术上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1.去杂去劣,在药苗生长季节,首先应根据品种的特征,把与良种不同的杂株拔除,保留纯的植株。其次,如果种过一个品种的地块,第二年再种另一品种,头一年收挖不尽的品种有可能混杂。因此,要注意轮作。

2.隔离繁殖,自花授粉的药用植物异变率不高,一般不用隔离,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的药用植物,为防止异交,要采取措施隔离繁殖。隔离的方法有空间隔离(品种或类型相隔一定距离种植;时间隔离就是使不同品种或类型花期不遇),天然屏障(房屋、树木、高秆作物等)或人工屏障(用塑料薄膜,网罩等)隔离。少数珍贵药用植物也可用人工套袋方法隔离。但是简便而经济的方法还是空间隔离为好。根据对延胡索授粉习性的观察,廷胡索为异花授粉植物,品种内自交基本不结实,但与他种元胡相邻种植时,结实率可达61.3%,相距50米左右时,结实率降为21.5%,相距500米,结实率仅1.4%,在温室内由于没有昆虫授粉,完全不结实。以上说明空间隔离是防止混杂退化的重要手段。

3.加强选择,人工选择不仅可以除去杂株,保证品种纯度,并且有巩固和提高优良性状的作用。良种繁育用选择方法,培育新品种也用选择的方法,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培育新品种是从原有品种中选择比原有品种更好的个体培育或优于原有品种的“新品种”,而良种繁育选择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原有品种的特征,能保证原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就达到了目的。因此,在技术上比较简单易行。例如浙贝母,因繁殖系数很低,为保证种子质量,生产上将商品地和种子地分开培植,对种子地种栽有较高要求,不太大也不太小,太大不但成本高,而且相应地减少了当年商品产量。过小,既影响种子的质量也影响下年商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如元胡的块茎分“母元胡”和“子元胡”,生产上必须用“子元胡”作种才能获优质高产,再如地黄新品种A和B,其每公顷产量曾分别达到28740千克和35820千克,由于这两个新培育出来的品种都存在优劣两种类型的个体,因此退化很快。后来把B品种中的优良类型选出单独繁殖,恢复了B品种原来的种性,使每公顷产量达到了24350千克,而没有进行选择复壮的A品种,每公顷仅产6195千克,完全退化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