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豆种地里今天是第五天了苗没有出齐怎么办
大豆种地里第五天苗没有出齐,只能补种。
大豆栽培技术
温度要求
大豆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温度为6℃,出苗为8至10℃,幼苗在零度4℃低温则受轻微冻害。大豆最适生长温度为日平均气温20至25℃,其中幼苗最适生长温度为20至21℃,花芽分化期为21至23℃,开花期为22至25℃,结荚鼓粒期为21至23℃,成熟期为19至20℃。积温要求2400至3800℃。
深层施肥
施肥方式:在一般情况下,肥种分开,施于种侧下4至5厘米,化肥用量可以调节。每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以上时,可分层施入:上层种肥深度5至7厘米,施肥量占1/3;底肥深度10至16厘米,施肥量占2/3。或者在前茬作物收后,把发酵好的有机肥均匀的撒施于地表,然后用耙将肥料耙入土中,便、土充分混合后进行深翻,翻后耙瓶耢细起垄,也可平种大豆。
精细播种
合理轮作:最好选正茬,不重、迎茬种植。
细致整地:根据前茬作物进行伏秋翻,深度22至25厘米,作业时不起大土块,不出明条、垡块,要扣严、不重、漏。
土壤水分: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
适期播种:夏播大豆在小麦收获后,只要墒情适宜,即可播种。最佳播期为6月10日至25日,最晚不能迟于7月上旬。
田间管理
锄地与中耕:
⑴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到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
⑵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做到不伤苗,不压苗,不漏草。
⑶第二次中耕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三次,要做到深松多上土。
苗前除草:利用生产上最常用的光谱性除草剂有普施特和广灭灵,这两种除草剂对大豆田的多种禾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都有效。用药量:5%普施特水剂,每公顷用量1.5至2公斤;48%广灭灵乳油,每公顷用量2至2.5公斤。普施特、豆磺隆、广灭灵都可以在土壤中保留较长时间,要特别注意对后茬作物的药害。
苗后除草:
⑴除草剂的种类 出苗早期适用的除草剂:生产上使用最普遍的是普施特。在杂草刚出土时施药,一般不晚于大豆2片复叶期。出苗早期施用普施特的用量为:5%的普施特水剂每公顷1至1.5公斤,不宜超过1.5公斤。应选择降雨前后湿度较大的天气施用,避开高温干燥的中午和大风天气。
⑵用量 12%的拿捕净乳剂,每公顷用药量为1至1.5公斤;15%的精禾草克,每公顷用药量为0.75至1公斤;5%的精禾草克乳油,24%的克阔乐乳油,每公顷用药量为0.33至0.75公斤。
⑶施药时期 出苗后期适用的除草剂一般在大豆2至3片复叶期施药。春季土壤水分好的年份,施药可适当早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下限。春季干旱,施药可适当晚些,用药量一般采用上限。
夏播技术
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灌水1次,以利播后种子发芽。结合灌水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播期:夏播大豆由于生长季节较短,适期早播很重要。适时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茎秆粗壮。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在当地、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使群体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个体也得到充分生长;使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样的栽培条件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在田埂上播种,能增加播种面积,大豆的口感也更好。
Ⅱ 怎样管理夏大豆的壮苗、弱苗
适期播种的大豆,在适宜的光、温、水、肥条件下可生长成壮苗。壮苗的标准是,根系发过,侧根多,根瘤多,子叶肥厚,幼茎粗壮,节间短,分枝多,叶片无缺位,叶色正。对于高肥土地的壮苗,应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后期倒伏。对于肥力条件好,墒足,生长偏旺的壮苗,要控制其生长,可深中耕3.3~5厘米,伤一部分表层细根,促进根系下扎,在伤根的初期,根部吸收能力受到影响,旺长可得到控制,随着根系的逐渐恢复,根系吸收能力将更强,为以后的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土壤肥力基础差的大豆壮苗,要早追肥、早浇水、避免水肥接不上,壮苗塌架,影响中后期生长发育。
大豆弱苗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般标准是,苗瘦弱,叶小,茎细,根少,叶色淡,叶面无光泽,生长速度慢。因干旱造成的弱苗,应浇水,然后锄地保墒。因水渍造成的弱苗,应锄地松土散墒,并追肥促苗。因缺肥造成的弱苗,可追肥浇水。因密度过大造成的弱苗,要手间苗,并追肥浇水。因晚播或播种过深形成的弱苗,可追肥、浇水,中耕促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