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掉话的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桌面我的电脑怎样恢复 2025-05-21 04:07:41
韭花怎样做颜色不变 2025-05-21 03:50:13

掉话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4-15 01:53:20

A. 手机掉话有哪些原因

这个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个人来说你可以换换别人的手机试试,确保不是你自己手机的问题,剩下就是网络问题了,可以向中国电信进行投诉。
一般这种问题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附近存在外部干扰(如果存在外部干扰你的手机起呼也会比较困难的)
2、网络干扰问题(处于不同地市交界区域,CDMA相互自干扰,不同地市间有可能有干扰,尤其跨省)
3、网络参数设置不当(比如相邻关系设置不好等)
4、电信站点设备原因(这个应该是很多都是一样的)

B. volte掉话原因

1、如您使用的联通手机卡,在通话过程中,从4G网络覆盖的区域移动到2G、3G网络覆盖的区域,可能会引起掉话。
2、VoLTE仅支持在4G网络覆盖下使用,2G、3G网络无法提供使用。

C. 掉话主要有那几种原因

话务统计掉话的原因有:
上行质差掉话
下行质差掉话
双向质差掉话突然掉话TA掉话上行弱信号掉话
下行弱信号掉话
双向弱信号掉话
掉话也主要由于几个因素引起:干扰(网内和网外)、弱信号、硬件故障、参数定义错误、邻区不完善、传输不稳定、信令压缩等等。不同原因的掉话有时候是相伴产生的,分析时可以结合起来观察。掉话的突然产生与长期稳定产生,又可以区别对待处理,也总有纵向与横向对比的参照物(纵向即小区自身近期指标,横向即与其他周边小区对比)。如果为突然产生掉话过多,即分无线参数误设置、无线环境突变、硬件故障三类。如果长期稳定存在,便需要勘站观察。首先一点,任何故障都可以由硬件引起,所以我们日常小区高掉话处理,先得查小区是否有告警为第一步(RXMFP、RXELP、DTQUP)。只要把相应的工作做好,掉话问题就会得到改善,因此,对于掉话问题的分析等于对其余问题的综合分析。
根据不同掉话原因的处理方法如下:DISQAUL:上行质差掉话(可能伴随突然掉话)可以从网内外干扰、天馈线系统、接收机、直放站等着手,可以用RLCRP打印实时ICM情况观察。一般情况,小区开跳频,频点与载波不对应,如果是网内个别频点干扰,那么个别频点对应的BPC不在同一载波上;如果受干扰的频点对应的BPC多数集中在同一载波(或2202一个DU上的连续载波,或2206上的CNU对应的连续载波)
,而少数在其他载波上的时隙却没有干扰,基本可以确定是载波故障(RX?或印刷板有问题?或内部总线有问题?姑且不用太详细看,换掉就是);如果是全频段所有时隙都受干扰,即可从是否带直放站、天馈线系统、网外干扰观察。可以先关掉所带直放站,看干扰是否存在,一锤定音。如果上述几种方法不能奏效,即需要扫频或现场勘站观察天馈线系统是否有问题(老化?或损坏?塔顶放大器?);DISQADL:下行质差掉话表现比较明显时,多数为频点强干扰、载波/TX/CDU/跳频总线故障引起,结合MOTS大概可以定位。
MOTS统计出来,如果ERCNT次数多的时隙出现在同一载波上,或同一CDU/CU
,或同一机架(主架或扩展架),大概可以从硬件更换着手处理。如果掉话随机分布,跟公共发射设备有关,即天馈线系统、或直放站放大器。当然,如果天馈线系统有问题,其他掉话或多或少也会体现,这时要纵向横向对比便可一目了然。如果仅是频点对应的时隙掉话多,即尝试更换频点处理;DISSUL:个别载波的接收灵敏度低,天线接收分集差或丢失,DU故障,直放站上行增益太小、上行功率控制调整过失等,都可以导致上行弱信号掉话。爱立信OSS的自带的MRR工具中,
PATHLOSSDIFF、TA分布、上行信号分布与功控情况,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个别载波的接收灵敏度低,
MOTS统计中,此载波的话务会偏少,且ERCNT会偏多,这样,可以临时闭掉部分载波,把话务集中到此载波来观察,起到快速定位。如果是一个DU对应的载波的ERCNT的多,即闭掉此DU对应的架的所有载波来观察指标是否恢复正常。天线接收分集差或丢失情况下,整个小区的RANDOMACC成功率也会偏低,这种情况可能与天线的馈线有关,或单极化天线容易出现。弱信号关直放站也是比较直接的方法,因为厂家对LPA的制作工艺,并不一定达到很精细的水平,可能存在LPA增益调到一定大时,接收信号变形,不能恢复的情况,所以很多直放站厂家的工程人员在调测时,上行增益调得比较小,导致上行弱信号现象。在基站近端现场拨测,关下行功率控制,逐个载波拨测。下行功率强的情况下,MS发射功率变化一般会很明显,如果不明显,即此载波的接收机多数有问题。如果为覆盖过大过远的情况,
MRR中的TA分布图,
另加DISSDL指标可体现;DISSDL:覆盖过远?TX故障?天线?最明显是覆盖过远,通过MRR的TA分布图可发现此点。TX与天线故障时,总会伴随产生一些下行质差掉话,或者接收也同时有问题。区别TX与天线故障,可以通过MOTS统计来观察个别与全面。如果是覆盖过远,或功率控制调整失误引起,即控制覆盖、调整参数来处理;DISTA:TA过大掉话多发生在室内小区,一要检查MAXTA与TALIM是否设置有误,二是检查是否带直放站,特别是光纤直放站的时延比较大,三是室内小区是否外泄严重,需要工程改造。参数可以调整,直放站即要检查硬件是否接头损耗过大,传输路径时延过大;SUDLOS:突然掉话产生的因素很多,于日常工作积累发现,有用户行为、传输不稳定、信令压缩、DXU故障等引起。如果单纯有突然掉话产生,先查告警、信道完好率与传输情况。以往经验已经证明一点,信令压缩方式可以节省传输,但往往产生更多突然掉话。
DXU故障或传输接头故障,在告警中与DTQUP查传输质量时,也经常没有体现出来,但会有小区的信道完好率不足,或用RLCRP查看时,时时出现
。另外,跳频总线有问题也会引起突然掉话(有时杂加一些下行质差掉话),关跳频可能会变好,这类情况较特殊。

D. 我电话打过去,什么都不提示就挂断了,是什么原因

”电话打过去,什么都不提示就断了“的原因:

  1. 网络信号不好。

  2. 对方按错键了,挂了你的电话。

  3. 对方手机/你的手机出现故障。

  4. 对方将你设置为黑名单,拒接了。

E. 手机通话过程中造成掉话的原因都有什么

通话过程中任何一方所在区域信号太差手机接收不到发射的信号;自己所在的区域同时使用手机人数太多,造成网络拥塞,或运营方交换机出现故障等.

F. 为什么我的手机经常通话时会断掉

可能原因如下:
一,所在地的网络信号不太好,或当地的基站被破坏了,就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可以打电话向运营商反应一下,他们会安排工作人员检修的。
二,同围有其它信号在干扰,比如一些军工企业附近,一般都会屏蔽一定范围内的信号。到远一些的地方打电话就好了,出了这个范围就好了。
三,手机卡损坏了。到运营商的营业厅去补办一张SIM卡就行了。
四,手机有问题。需要到售后点去检测维修。

G. 掉话的原因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线射频话。这里不包括手机掉电、非正常关机造成的掉话,主要指受地貌、建筑的影响,由于信号快衰落、信号覆盖原因而引起的掉话。通常在楼内(室内)、基站信号覆盖的边缘地带很容易造成这类掉话。 (2)切换过程中的掉话。包括局间(MSC、BSC之间)切换、小区之间切换、常规层与超层之间切换等引起的掉话。切换过程中的掉话在总的话音掉话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无线小区间、常规层与超层间的切话掉话,除了与无线网络配置有关,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无线资源不足造成的。我们在分析网络性能报告时,经常发现高阻塞的站点,掉活率往往也较高。因为在切换过程中,由于信道繁忙,请求切出的呼叫在占不到目标信道,要返回源信道时,源信道已分配给另一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掉话,可以说,高阻塞将直接导致高掉话。 (3)干扰掉话。由于现有的站点,特别是市区的站点越市越密,而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频率规划时会有一定难度,存在同频、邓频干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天线设计、安装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网络性能。天线作为无线信号的最终发射部分,在移动通信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地位就像一套音响中的音箱一样。在CQT测试过程中,我们曾遇到这种情况:在某一天线后向约150m处收到该天线-85dB的信号,这种信号在频率规划时难以预料,因此它对网络造成的干扰较难控制。 (4)AbiS掉话。这类掉话主要是传输质量引起的,如传输误码、滑码、帧丢失等。 (5)A接口掉话。A接口掉话特别容易发生在MSC之间、BSC之间等与A接口有关的切换过程中,MSC、BSC之间的切换除了与无线网络有关外,还与网!司信令配合、信号同步等因素有关,局间切换相对较复杂,也较容易引起掉话。

H. 掉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G吗?目前4G不能通话,电话来了需要回落到2G/3G/断网才能打电话,丢话是4G没回落成功造成的,打给运营商报地区处理。

I. 为什么通话过程中有掉话现象

在GSM网络运行中,掉话现象是用户投诉热点,掉话率是衡量无线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这里主要分析引起掉话的原因,以及通过哪些手段来定位问题,采用哪些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降低掉话率,提高网络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由于掉话率高造成的最坏小区,降低最坏小区比,提高话务比。
1.1 掉话问题描述
掉话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类是在SDCCH信道上的掉话,一类是在TCH信道上的掉话。
SDCCH的掉话是指在BSC给移动台分配了SDCCH信道而TCH信道还未分配成功期间发生的掉话。TCH掉话是指在BSC给移动台成功的分配了TCH信道后,发生的不正常掉话。
造成掉话的原因,从全局角度来讲有三种:
1,无线链路故障(发生在通信过程中,消息无法正常接收)
2,T3103超时(发生在切换过程中,即MS无法占用目标小区信道,也无法返回原信道)
3,系统故障(设备故障等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
(1)在这三种掉话原因中,主要的掉话形式是无线链路故障。在GSM规范中有一参数为RADIO LINK TIMEOUT(无线链路超时)。当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话音质量恶化到不可接收,且无法通过射频功率控制或切换来改善时,移动台认为无线链路故障,强行拆除链路,造成掉话。GSM规范规定,移动台中有一计数器S,该计数器在通话开始时被赋予一个初值,即参数“无线链路超时”的值。若移动台解码SACCH消息(周期120ms)失败,S减1;反之,移动台每正确接收到一SACCH消息,S加2,但S不可以超过初始被赋予的值,当S计到0时,移动台报告无线链路故障。
前面是相对于下行的情况,在小区属性表下的SACCH复帧数(周期480ms),定义了上行链路连接失败时间。当BTS检测到无线链路上一个被激活的连接被破坏时,就会向BSC上报连接失败消息CONNECT FAILURE。系统判断连接失败的准则是基于上行链路SACCH信道的误码率。根据GSM协议中的规定,如果连接失败的判决准则是基于SACCH上的误码率时,当连续N个SACCH复帧周期内的上行链路误码率大于设定的门限时,BTS就向BSC上报连接失败消息。SACCH复帧周期的数目N是在数据配置中确定的,就是小区属性表中的SACCH复帧数,其单位为480ms。
(2)计数器T3103超时:
1.定义:在切换过程中(BSS内部和BSS间),BSC按照此计数器在发起切换小区和目标小区同时保留TCH信道的时间。T3103在BSC发出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消息时启动,收到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时(BSC内部切换)或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时(BSC间切换)清除。
2.该定时器的用途是保持信道足够长的时间以便MS可以返回信道,若MS丢失是用于信道释放。BSC向移动台发出切换命令时T3103开始计时,在BSC收到来自切换目标小区的切换完成或者来自源小区的切换失败(HANDOVER FAILUER)时就将T3103复位,BSC将HANDOVER COMMAND信息发送到BTS时,如果T3103超时后仍未收到任何消息时,BSC就判断源小区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进而释放源小区的信道。
1.2掉话率的计算公式和统计点
TCH掉话率=TCH掉话次数/TCH占用成功次数×100%
TCH掉话次数统计点:BSC向MSC发起CLEAR_REQ消息时,当前占用的信道类型为TCH
发送Clear_Request消息的典型原因值一般为:
A, 无线链路失败(radio interface message failure)
B, 人工干预(O&M intervention)
C, 设备故障(equipment failure)
D,BSS与MSC间协议错误(protocol error between BSS and MSC)
E, 强占(preemptiom)
TCH占用成功统计点:
(a) 立即指配过程中收到CH_ACT_ACK消息,且由于暂无可用SDCCH信道而直接分配的信道类型为TCH
(b) 在呼叫主状态为CS_WAIT_RR_EST(等待RR建立态)时收到CH_ACT_ACK消息,且当前信道为TCH;
(c) 指配过程中发送指配完成消息;
(d) 入BSC切换收到MSG_ABIS_HO_DETECT消息,此时切换类型非SDCCH切换时;
(e) BSC内切换时收到MSG_ABIS_HO_DETECT消息,此时切换类型为非SDCCH切换时;
(f) 出局切换过程中收到来自MSC的原因为HO_SUCC或CALL_CTRL的CLEAR_CMD消息,且切换原因为直接重试;
SDCCH掉话率公式:
SDCCH掉话率=SDCCH掉话次数/成功的SDCCH占用次数(所有的)×100%
SDCCH掉话率(%)=(SDCCH占用时无线链路断的次数(连接失败)+SDCCH占用时无线链路断的次数(错误指示)+SDCCH占用时地面链路断的次数(ABIS)/成功的SDCCH占用次数(所有的)×100%
SDCCH掉话次数的统计点:向MSC发起CLEAR_REQ和ERR_IND消息时,当前占用的信道类型为SDCCH。
SDCCH占用成功次数统计点:
(1) 立即指配过程中收到CH_ACT_ACK,信道为SDCCH
(2) 在状态为CS_WAIT_RR_EST时收到CH_ACT_ACK消息,且当前信道为SDCCH
(3) 入局SDCCH切换收到HO_DETECT
(4) BSC内SDCCH切换收到HO_DETECT
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SDCCH掉话
1,入局SDCCH切换HO_DETECT消息非法
2,入局SDCCH切换HO_CMP消息非法
3,入局SDCCH切换发送HO_CMP消息失败
4,TN_WAIT_HO_DETECT、TN_WAIT_HO_CMP(SDCCH切换)超时
5,TN_WAIT_INTER_HO_CMP(SDCCH切换)超时
6,TN_T8(出BSC切换完成)超时
7,由其他多种原因导致的内部清除

2,导致掉话的几种因素
2.1由于覆盖原因导致的掉话
2.1.1 原因分析
1.不连续覆盖(盲区)
由孤站引起的掉话,由于在孤站边缘,信号强度弱质量差,无法切换到其他小区而掉话。
由于基站所覆盖的区域地形复杂(如山区公路)、地势起伏,无线传播环境复杂,信号受阻挡,覆盖不连续造成掉话。,
2.室内覆盖差
因为一些建筑物密集,信号传输衰耗大,加上建筑物墙体厚,穿透损耗大。室内电平低,使得在通话过程中掉话。
3.越区覆盖(孤岛)
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如功率过大)造成越区覆盖,以至于移动台超出了它所定义的邻小区B的覆盖范围之外到达了另一小区C后还占用着原服务小区A的信号,而小区A又未定义邻小区C,此时移动台再根据原服务小区A提供的邻小区B进行切换时,就会找不到合适的小区而导致掉话。
4.覆盖过小
覆盖过小也有可能是由于某个小区的硬件设备出了问题,如天线收到阻挡或携带BCCH的载频发生了故障(功放部分)
2.1.2 分析判断
依据用户的投诉,了解覆盖不足的地区,再进行较大范围的路测,观察信号电平大小,切换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掉话等,还可以借助OMC话统查看BSC整体掉话率,找出掉话率大的小区,及其他相关话统,来辅助分析和判断。下面列举出了一些话统任务及统计项:
1. 从功率控制性能测量中,是否平均上下行信号强度过低;
2. 从接收电平性能测量中,接收电平低的次数所占比例过大;
3. 在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发起切换时电平过低,平均接收电平过低;
4. 掉话性能测量中,掉话时电平过低,掉话前TA值异常;
5. 定义邻近小区信能测量,手机在上报的在小区相邻关系表里定义的邻近小区的统计,可以定位到哪个邻区的平均电平过低;
6. 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是否存在平均电平过高的未定义邻近小区;
7. 功率控制性能测量,MS与BTS的最大距离(TA值),连续多个时段超常;
2.1.3解决措施
1.查找覆盖不足的地区
进行路测来确认覆盖不足的区域。对于孤站、山区基站等未形成连续覆盖的地方,可用增加基站来形成连续覆盖。或是通过别的手段来提高基站的覆盖,如提高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改变天线的方位角、倾角、挂高等。还应分析是否是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导致的,如隧道、大商场、地铁入口、地下停车场及洼地,一般来说,这些地方是容易发生掉话的,可考虑用微风窝来解决覆盖。
2.要保证室内通信的效果,必须使室内外的信号足够强,如通过提高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改变天线的方位角、倾角、挂高等,不能明显改善室内通话质量的,可考虑增加基站。对于写字楼、宾馆等一些主要公共场所增强室内覆盖,还可考虑应用室内分布系统。
3.通过越区覆盖小区漏作邻区关系的小区,补充全邻区,减少无合适的小区切换造成的掉话。可以通过减少该基站的倾角,来消除越区覆盖。
4.排除硬件故障
进行路测,是否由于硬件故障,覆盖范围过小。如果掉话率突然上升并且本站其他指标全部正常,则应该检查相邻小区此时是否工作正常(可能出现下行链路发生故障,如TRX、分集单元及天线出现问题,若是上行链路故障,则会导致原小区出现出切换失败率较高)。
2.2由于切换引起的掉话
2.2.1原因分析
1,参数设置不合理
如两个小区相交的区域信号电平都很低,在参数上切换候选小区电平设置过低,切换门限设置过大,当邻小区电平某一时段稍强于服务小区时,一些MS就会切入该邻小区,而在切入后不久,恰好该小区的信号减弱,而又没有合适的小区再发生切换就会掉话。
2.邻区不全
邻小区不全会导致移动台保持通话在现有小区中,直至超出该小区覆盖边缘而不能切换到信号更强的小区中而掉话。
3.邻区中有同BCCH同BSIC的小区存在。
4.话务拥塞
由于话务不均衡,造成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而切换失败,在重建也失败时产生掉话。
5.BTS时钟失步,频偏超标,发生切换时失败而掉话。
6.T3103计数器超时导致掉话。
2.2.2判断方法
通过话统指标的分析是否存在切换成功率低、切换失败但重建失败次数多、掉话率高的小区。用话务统计来分析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切换。如:上下行接收电平原因引起的切换;上下行接收质量原因引起的切换;功率预算(PBGT)引起的切换;呼叫定向重试;话务原因引起的切换。查看告警,观察是否有与BTS相关的时钟告警,BTS时钟运行状态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必要时校验基站时钟,排除时钟问题。进行路测,在路测中发现有无切换问题。在有问题的小区附近多次路测,从多方面发现与切换有关的掉话问题,通过切换的优化来减少掉话。下面列出了话统中应该注意的指标:
1. 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切换失败但重建也失败次数过多;
2. 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切换次数过多,重建成功也多;
3. 未定义邻近小区性能测量,未定义邻区电平及测量报告个数超标;
4. 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出小区切换成功率低(针对某小区),找出切向哪个邻小区的成功率低,近一步从目标小区查找原因。
5. 入小区切换成功率低,对方小区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
6. TCH性能测量:切换次数与TCH呼叫次数占用成功次数不成比例,切换次数过多。(切换/呼叫>3)
2.2.3解决措施
1.检查影响切换的参数,例如:层级设置、各种切换门限、各种切换迟滞、切换统计时间、切换持续时间、切换候选小区最小接入电平等参数。例如:为了减少掉话,可将切换候选小区最小接入电平又-100dbm提高到-95dbm,即由等级10改为15.例如:对于参数“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当时钟或传输不好而导致切换慢或切换成功率低时,可以考虑增大这个值。总之,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优化切换。
2.对于那些话务量不均衡,造成目标基站无切换信道而产生的掉话,解决的方法是进行话务量的调整。如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等工程参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或通过网络参数,如通过CRO引导MS驻留在其他较空闲的小区,通过层级优先级的设置引导通话过程中的MS切换到空闲小区。也可以采用负荷切换来均衡话务,或者直接通过载频扩容来解决。
3.对时钟有问题的BTS进行BTS时钟校准,解决好时钟同步问题。
2.3由于干扰导致的掉话
2.3.1原因分析
干扰主要包括同频、邻频及交调干扰。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者邻频干扰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恶化,使手机无法准确解调邻近小区的BSIC码或者不能正确接收移动台的测量报告。干扰门限是同频载干比C/I>=9db,邻频载干比C/A>=-9db,当干扰指标恶化超过门限后,就会对网络中的通话造成干扰,使通话质量差,引起掉话。
2.3.2判断方法
干扰可能是网外或网内的,存在于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中,我们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定位干扰。一般可采用:
1、 从话统上分析,找出可能受到干扰的地方。
2、 结合用户投诉,在可能受到干扰的地方进行通话路测,检查下行干扰。借助路测工具发现是否有接收信号电平强,但通话质量等级很差的地方。还可以用测试手机锁频拨打测试,观察是否在某个频点上受到干扰。
3、 检查频率规划,是否存在规划不当的地方而出现同邻频干扰。
4、 对可能存在干扰的频点调整频点,看是否能避开干扰,降低干扰。
5、 排除设备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干扰。
6、 通过以上方法仍不能很好的排除的干扰,可使用频谱仪进行扫频,找出干扰频点,进一步查出干扰源。
下面是话统中用于分析干扰的话统指标:
(1) 分析话统中的干扰带观察上行干扰
如果有一个空闲信道出现在干扰带三、四、五中,一般就有干扰。若是网内干扰,一般都会随着话务量的增大而增大,通常情况下若是网外干扰,与话务量增加没有关系,这里还需说明干扰带是基站载频信道在空闲状态下通过射频资源指示消息向BSC上报的,表明了MS所占用的无线信道的上行特性,也就是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若当前信道忙也难以上报资源指示消息,因此干扰带的统计也要综合考虑。
(2) 接收电平性能测量(给出了电平与质量的矩阵关系)
这是一个针对载频的统计任务,如果高电平低质量的次数过多,说明该载频板的频点有同频或邻频干扰或网外干扰。
(3) 质量差切换比例
小区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或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中,统计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出切换尝试次数,如果质量差引起的切换次数过多,说明有干扰,而且上行质量差切换多,说明有上行干扰,下行过多说明有下行干扰。
(4) 接收质量性能测量
针对载频,统计平均接收质量等级,作为参考。
(5) 掉话性能测量
记录了掉话时的平均电平与质量,作为参考。
(6) 切换失败但重建也失败次数过多
可能是目标小区有干扰,作为参考。
2.3.3解决措施
针对网外和网内干扰采取不同的措施。网外的非法干扰通过无委来解决,网内干扰通过调整网络来解决。
1. 进行实地路测,检查干扰路段和信号质量分布,分析是哪些小区信号重叠覆盖引起的干扰。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整相关小区的基站发射功率、天线倾角,或调整频点规划等避免干扰。
2. 使用不连续发射(DTX)、跳频技术、功率控制及分集技术
通过这些措施可降低系统噪声,提高系统抗干扰的水平。DTX分为上行DTX和下行DTX,可以减少发射的有效时间,从而降低系统的干扰电平。但DTX可能导致掉话。因为由于DTX下行功能的开启,手机建立通话以后,用户在通话时基站发射功率增强,而在通话间隙,基站回降低发射功率,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对其他基站的干扰,但是令一方面,如果基站周围存在干扰,下行信号的不连续发射将使通话质量恶化,当基站降低发射功率时,在一些接收电平相对较低而干扰信号较强的地方就容易引起通话质量下降甚至发生掉话现象。
3. 解决由设备自身问题产生的干扰(如:载频板自激、天线互调干扰)。
2.4由天馈引起的上下行不平衡造成的掉话(塔放、功放、天馈)
2.4.1原因分析
1.由于工程方面的原因,小区天线的馈线接反,如两个小区间的发射天线接反,造成小区内上行信号比下行信号电平差很多,就会在局里基站较远的地方出现掉话、单通、电话难打等现象。
2.对于采用单极化天线,一个小区有两副天线,天线下倾角不同而产生的掉话。
定向小区有主集和分集两副天线时,该小区的BCCH和SDCCH就有可能分别从两副不同的天线发出。当两副天线的下倾角不同时,就会造成两副天线的覆盖范围不同,即会出现用户能收到BCCH信号,但是发起呼叫时却因无法占用另一天线发出的SDCCH而导致掉话。
3.由于两副天线的方向角原因而产生掉话
当两副天线的方位角不同时就会导致用户可以收到信令信道SDCCH,但一旦被指配到由另一幅天线发射出的TCH时就会造成掉话。
4. 由于天馈线自身原因而产生的掉话
天馈线损伤、进水、打折、接头处不良均会降低发射功率的收信灵敏度,从而产生严重的掉话。可以通过测驻波比来确认。
2.4.2问题定位和处理
1.检查是否有合路器、CDU、塔放、驻波比告警等;
2.从远端维护查看BTS各单板是否正常。从话统中分析是否存在上下行不平衡。
3.可通过OMC的Abis接口跟踪或者使用MA10信令仪跟踪有关的Abis接口,从信令消息中的测量报告中进一步观察上下行信号是否平衡。
4.进行路测和拨打测试,路测时可注意服务小区的BCCH频点是否与规划的相一致,即小区的发射天线是否安装正确。
5.有了远端的较充分的分析后,可再到现场检查测试,检查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安装是否符合规范,馈线、跳线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接错。检查天馈接头是否接触良好,天馈线有无损伤。测驻波比是否正常。排除天馈方面的原因。
6.判断是否由基站部件的硬件故障导致上下行不平衡而导致掉话。对硬件设备问题,可更换怀疑有问题的部件,也可以通过关闭掉小区内其他载频,对怀疑有问题的载频进行拨打测试来发现故障点。一旦发现故障硬件以后,应及时更换,如无备件,也应先闭塞掉该故障板以免产生掉话现象影响网络运行质量。
下面列出了一些话统来分析上下行平衡:
(1) 在话统中登记“上下行平衡性测量”,分析是否存在上下行不平衡。
(2) 在话统中登记“掉话性能测量”,分析掉话时平均上下行电平和上下行质量。
(3) 在话统中登记“功率控制性能测量”,分析上下行平均接收电平。
2.5由传输造成的掉话
由于存在Abis接口、A接口链路,因传输质量不好,传输链路不稳定也会造成掉话。
2.5.1分析和解决方法:
1.观察传输和单板告警(TC板故障,A接口PCM失步告警,LAPD断链,功放板,HPA,TRX板告警,CUI/FPU告警),根据告警数据,分析是否传输闪断或有故障单板(如载频坏或接触不良)。
2.进行传输通道的检查,挂表测试误码率,检查2M接头,设备接地是否合理,通过保证稳定的传输质量来减少掉话。
3.通过话统观察,是否是传输造成的掉话次数多。
(1)观察话统TCH性能测量:TCH占用时A接口失败次数异常;
(2)TCH性能测量:TCH可用率是否异常;
(3)TCH性能测量:地面链路掉话的次数多;
2.6无线参数设置的不合理
检查有关的参数配置,按数据配置规范的要求合理配置,如下面的参数:
1. 系统消息数据表: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
若该值设置较小,在移动台的接收电平由于地形等原因突然衰落很大时,很容易掉话。若设置很大,尽管话音质量已不能接受,而网络却只能等到无线链路超时后,才能释放相关的资源,从而使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在设置参数时,一般在业务量较小的边远地区可将该值设置的大一些,而在业务量较大的地区可设置的小一些。
2. 小区属性表:SACCH复帧数
建议值:BTS3X 14
BTS2X 31 (05.0529之后建议31)
3. 系统消息数据表: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RACH最小接收电平、RACH忙门限
因为存在上行和下行信号,信号的实际覆盖是有较弱的一方决定的。如果上行信号覆盖大于下行信号覆盖,那么小区边缘下行信号较弱,容易被其他小区的强信号“淹没”;如果下行信号覆盖大于上行信号覆盖,那么移动台被迫驻留在该强信号下,但上行信号弱,手机不能呼出,或造成通话后语音质量差、单向通话、甚至掉话。因此要求上下行尽量平衡。
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
表示MS接入系统所需要的最小接收信号电平,是对下行信号而言的。参数设置过低,对接入信号的电平要求低,MS容易接入网络,覆盖区域大,但在小区边缘MS试图驻扎本小区,增加了小区的负荷和掉话的危险性。设置大,限制了接收电平低的MS接入网络,对减少掉话有利,但使覆盖减小。在参数设置上要权衡覆盖和掉话率,不能单纯为了降低掉话,提高该值,而是覆盖减小。该参数需要根据上下行平衡情况合理设置。
RACH最小接收电平:
表示在BTS3X中对手机上行接入系统所需要的最小接收信号电平(BTS20中使用的是RACH忙门限),同“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参数类似,在设置上权衡好覆盖和掉话率。
2.1其他引起的掉话
引起掉话除了上面的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造成掉话的原因,在次不能一一列出,仅举一个例子。例如BTS内TRX和FPU使用的版本不一致,造成整网掉话次数增大,掉话率上升。

J. 以下选项中哪些是gsm系统掉话的主要原因

(1)手机在移动过程中,进入无线覆盖盲区请求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 (2)"远端孤岛效应"产生掉话。由于天线较高(或其它原因)使小区覆盖范围较大,导致频率复用的距离缩小或有小区覆盖交叠,产生同频及邻频干扰,造成掉话 (3)FHU成FLT状态,导致掉话。BTS中FHU单元是连接FU和CU的跳频单元,如果FHU成为FLT状态,将严重影响通话正常接续,CU、FU连接不畅或有误,产生掉话 (4)从COMBINER出去至天线的电压驻波比较大导致掉话。由于从COMBINER出来经天馈线连接至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较大,导致BTS收发信性能下降,使该小区内的手机接收到的信号品质变差,最终产生掉话。 (5)天线实际发射方向偏离数据定义方向,使得无线覆盖范围发生变化,出现信号特弱甚至盲点的地方,手机进入该小区时就会发生掉话。 (6)越区切换不成功产生掉话。由于越区切换参数如:上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ULH)、上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ULH)、下行电平切换门限(LRXLEV-DLH)、下行质量切换门限(L-RXQUAL-DLH)、以及切换功率控制参数(U-RXLEV-DLP、URXLEV-ULP、L-RXLEV-ULP、L-RQUAL-ULP、U-RQUAL-DLP、U-RQUAL-ULP、L-RXLEV-DLP、L-ROUAL-DLP)、切换余量(H0-MAGIN)等定义不合理,致使越区切换失败,产生掉话 (7)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掉话。允许的网络色码参数定义了移动台需测量的小区的NCC码的集合,为手机切换提供可行的目标小区。如果该数据定义错误将引起越区切换不成功和小区重选失败,产生掉话。 21. 解决掉话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解答: (1)检查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各小区是否已包含其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正修订。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R-Q6]2o*s0t#R'x9A (2)根据0MC-R的话务分析结果及越区切换测试情况,检查是否是因越区切换不成功造成的掉话。如是,则通过0MC-R对HO-MAGIN、L-RXLEV-DLH等参数进行核查,看这些数据是否设置,设置是否合理,并根据网络实际运行情况对切换参数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实地拨打测试,直到最佳为止。 (3)在HANDOVER CONTROL参数检查无误的情况下,可以分析无线场强测试结果看是否存在网络覆盖盲点。对存在盲点的小区可以调整天线高度、无线俯仰角来避免覆盖盲点。在高楼密集的地方,可以适当降低该小区的允许接入最小电平(RXLEV-AC-CESS-MIN)相对增大其覆盖范围,减少盲区,但这样会造成通话质量下降的负面影响。 (4)在确实由于话务量大而引起掉话的地区,以及在用户较集中的商业中心、高层建筑中,可以通过增加微蜂窝来改善该小区的通信环境,降低掉话率,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 (5)通过OMC-R核查网络的频率规划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同频干扰现象,小区频率复用的距离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如不合理应作相应调整。我公司南门站由于故障处理问题修改了该站的频点,导致与另一站北京路站(两站相隔较远)存在频率复用,有一频点相同,在两站之间的一条主要商业街上产生严重的掉话及手机占不上信道的情况,后经实地测试发现是由频率复用交叠产生同频干扰所致,修改了频点即恢复正常。 (6)通过0MC-R或者LMT检查BTS部分FHU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有一个FHU是FLT状态,则在INIT不成功的情况下将此FHU单元DISABLE。如果两个FHU均为FLT状态则在INIT不成功的情况下应考虑更换STSE板子。 (7)利用SITE MASTER仪表,检测从COMBINER出去至天线的驻波比。如果VSWR大于正常值1.5,则从馈线到夭线需要检查整修;如果VSWR小于1.5则说明发射部分正常。 (8)业务量较低的小区,如果存在由于高楼、水面等造成的盲区,可以设定呼叫重建(RE),这样手机在由于盲点造成的掉话之后,可以通过呼叫重建恢复通话,以达到降低掉话率的目的。但由于一般在重建完成之前对方会挂机,这样反而浪费了网络资源,因而在话务量较大的小区一般不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