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乙方从事操作作业,可能产生无职业病危害怎么填
可能无的话,就说明还是有可能有啊。
一般是讲工作场所中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过程中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可能没有的情况一般都是有的。这个需要检测数据做依据的。
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怎么填
摘要 1、粉尘:准确填写工作场所中接触粉尘的总人数,包括本单位接触粉尘和外委人员接触粉尘人数的总和;分别填写工作场所中接触硅尘、煤尘等粉尘类型的具体人数;当同一岗位工人同时暴露硅尘和煤尘时,则分别按粉尘类型进行计数,数据统计范围截止申报当天。
㈢ 广州当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填写表单怎么填写
案例:
作业场所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现场浓度接触人数......
压缩机岗位噪声65dB3
×××岗位粉尘30(mg/m3)5
其他---
㈣ 职业危害网上申报怎么填写
【单位名称】和【单位注册地址】严格按工商局注册的名称填写。
【作业场所地址】按实际作业的地址填写。
【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注册类型】按工商局注册的类型,通过下拉框选取。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负责人】职工总数50人以上必须填写。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即负责职业卫生管理的科室。
【行业分类】通过行业、大类、中类下拉框依次选取。只有中类选取完才算完成。
【变更原因】进行变更申报时才需要填写。通过下拉框选取。如果选取了“其他原因”,必须填写[其他原因具体说明。
【建厂日期】年、月、日必须填写数字,其中年必须为4位数,例如:2007。
【在岗职工人数】、【在岗女工人数】等需要填写数字的栏目,必须填写纯数字,全角的数字是不符合要求的。否则“保存”时系统会提示“不符合数据库的要求”。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人数】和【体检总人数】等项数值应与表四、五各对应项数值相一致。
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
填报网页打开后请尽快填写并【保存】。
㈤ 没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书面材料怎么写
主要内容:
某某作业场所,经过某某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机构评价后确认,此作业场所无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
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书复印件
单位落款
其他根据需要撰写。不是标准范本,仅供参考
㈥ 没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要怎么写
不能这样片面的说没有职业病危害,严格意义讲现在任何企业都必须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你没发现或不注意的不代表没有。对这类情况,你可以在告知中声明:没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或不直接接触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委婉些说明。
㈦ 什么是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由于行业的多样性,不同行业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不一样,但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2)生产性粉尘,如炼油生产过程中,有石油焦粉尘,使用催化剂硅酸铝粉(粉尘状)等;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有金属粉尘、水泥粉尘等,此外,还有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丫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等。在石化行业少见。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是指生产过程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以及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比例等。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
①大检修或抢修期间,易发生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②精神紧张;自动化程度高,仪表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和手工操作,也带来了精神紧张问题。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职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④个别系统或器官过分紧张,如视力紧张等;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可以是大自然的环境,也可以是按生产过程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
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②房屋建筑或布置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③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环境污染,如氯气回收、精制、液化岗位产生的氯气泄液,有时造成周围10~20m环境的
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常不是单一存在的,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联合存在,常可加重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㈧ 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怎么填写
要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保护情况、保护条件和防护设置具体到某个作业岗位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第170号国际公约 )
1 雇主应保证按第七条 的要求对作业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进行标识并加标签,按第八条 要求,向工人及其代表人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
2 雇主应:
(a)限制工人接触危险化学品以保护他们的安全与健康;
(b)提供急救设施;
(c)制订应急处理的预案。
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4.3.3 企业使用的主导原材料供应商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
用人单位在选择主导原材料供应商时,应要求主导原材料供应商承诺遵守《职业病防治
法》,并出具与用人单位同等的职业卫生方针的承诺文件主导原材料供应商应建立相关的职
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相关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并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
有关原材料的完整、真实、可靠的中文物质安全数据清单(MSDS)。
4.3.4 对所采用的技术、工艺和材科不隐瞒其危害
用人单位应在醒目位置对有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用中文公示,并采取各种措施
告知劳动者,包括以职业卫生培训的方式告知。
4.3.5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有中文说明书
设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等职业有害因素.因此.用人
单位购进或售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时,应索取或提供中文说明书。中文说明书应符
合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建立设备台账,包括型号、厂家、厂家联系方式,责任人、维修记录、中文说明书、是否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中文警示说明是否规范。
用人单位应使相关的劳动者了解中文说明书的相关内容。
4.3.6 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用人单位购进或售出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时, 应在设备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
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中应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修注意
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用人单位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设置或指
定专职(兼职)人员负责做好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管理工作。
4.3.7 使用、生产、经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应有中文说明书
用人单位购进或售出有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时, 应索取或提供中文说明书用人单位应建
立化学品的台账包含化学品化学式、商品名、产地、使用地、使用量、保管人,储存地的管
理是否安全、规范,包装是否具有规范的标识,是否具有中文说明书,中文说明书是否规范。
规范的中文说明书应载明产品特性、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危害的后果、安全使用
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使用、生产、经营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应在工作地点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
害警示标识。
用人单位还应建立相应的制度,责任到人,做好化学品管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