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的人为什么会口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才能不口吃呢
口吃,俗称结巴,是指讲话不流畅、阻塞、重复。从生理表现上说,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喉肌及其它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紧张与痉挛所造成的。
1、表现特征:
(1)难发性 (2)重复性 (3)中阻性
2、原因:
(1)生理原因。有人认为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
(2)心理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3)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4)生理疾病。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3、矫治和预防: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一、关于自我治疗>>>>
也许你就像美国的150万口吃者中的大多数一样,不能得到适当的口吃临床治疗。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依靠你自己,利用一切你所能够利用的治疗方法和相关资料,进行自我治疗。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你需要改变这一切,你真的需要改变你现在的说话方式。虽然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但是你依然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有些人有一种不切实际幻想认为口吃会在某一天自动消失,你不能对此说法抱有希望。另外也不要寄希望于一贴灵丹妙药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你也不能被动等待好的治疗方法某一天会自动上门来找你,相反你必须自己去努力去寻找。你要明白,那些老的治疗方法以及多年来你所为之所付出的努力对你都没起什么作用。习惯势力总是很强大,你会发现自己很难改变目前的这一切。尽管现在的讲话方式让你不是太舒服,但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我们总是在那些未知的东西面前退缩。
为了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长期进步,你必须愿意忍受暂时的不适,有时候甚至是苦恼。天上不会掉馅饼。为什么你现在不能花点时间和精力来治疗,让你以后能想说就说呢?那么怎样治疗呢?你要把口吃这一世界难题彻底击垮,一次性予以解决。没有人认为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现在就该开始了吗?
要想治好口吃,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是口吃患者必须深信口吃能够被有效的制服,同时还要有战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品格。绝望、悲观、被动是自我治疗的最危险的敌人。
二、关于我们的自我疗法>>>>
这本书是写给我国(美国)的许许多多的口吃患者看的,是以第二人称来阐述他们应该如何控制口吃。我们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作为一个口吃患者,你不需要向你的口吃绝望的投降,因为你能够改变你的说话方式。你能够学会以更轻松的方式说话,而不是象以前那样苦不堪言。没有哪一种方法能轻松而且快速的解决你的问题,但是采用正确的自我疗法,肯定会带来成效。
经验已经让你对一切声称能解决你的口吃问题的治疗方法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过去,你可能已经尝试过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让你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终你终于幡然醒悟。本书不会承诺迅速而神奇地治好你的口吃,也不会对你进行误导。它只是阐释你能够做而且应该做的工作,来克服你的语言困难。这本书基于那些经事实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过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矫正计划。在这一计划中,你可以随意的四处走动,除非你处于那些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你的场合,比如说,当你在打电话的时候。如果你拥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复读机或者录音机,能够随时随地地录下你的声音,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些设备的价格并不太贵。同时你也要准备一个小的备忘录。
三、 口吃的最初原因>>>>
有一个广泛接受的观点值得一提,这个观点也是比较有趣的。口吃发生的最初原因其实并不存在。人们提出了好多理论来解释口吃的原因和特性。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得到了证实或者可能会得到了证实。这些理论认为口吃的原因可能是环境影响或遗传因素,或者由于两者的交互作用。
无论口吃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现在都不会再对你起作用了,在现在看来,这些原因也不见得正确。因而我们认为口吃的最初原因现在对你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影响你现在进行的矫正过程。你真正需要考虑的是什么原因让你现在一直口吃、不见好转。
你没有理由一辈子都这样绝望的口吃下去,使你的生活和事业一败涂地。别人治疗成功了,你也能。
四、影响治疗的因素>>>>
在向读者解释口吃治疗的详细步骤前,我们要讨论一些相关的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和你的矫正态度,矫正观点,矫正中的所作所为有关系并影响了这些方面。
这些因素包括了会对矫正过程产生实质影响的那些方面的信息,例如,人的感觉、情绪、压力、注意力分散、获得他人帮助、动机等等。首先,我们指出感觉和情绪一般是如何影响语言困难的程度的。
1)感觉和情绪
口吃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障碍。它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种复杂的功能紊乱。对心理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口吃大体上由于口吃者不惜一切地避免口吃所引起的。换句话说,它是口吃者对自己开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玩笑。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是在说话时你非常非常想流利的说话,以至于你试图让自己把话说得完美无缺。你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你的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不幸的是,语言的机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你越想不口吃,无意中口吃就越厉害。
口吃影响了你的情绪,因为作为一个口吃者是非常令人难受的。可能他们会想作为一个口吃者真丢脸,即使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结果是你对你的语言困难更加地敏感。
口吃的经历或者不能流利地说出想说的话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这是事实。结果是,某些环境下,口吃者感到非常困窘和丢脸,他们不得不忍受绝望、羞辱、自卑、沮丧,有时候还会有自我仇视。
人们的情绪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这一切会从总体上影响到他们对他人和生活的态度。正如狗摇动的尾巴对狗的个性有影响一样(注:此说不知从何而来,看不明白),口吃也改变了口吃者的个性,但是如果你不那么敏感,并且知道当口吃可能会发生或者口吃确实发生了,你根本没必要惊慌的话,很快你的语言就会流利的多。
口吃恐惧可能是对于单词、音节、某些人、某些场合、打电话、说自己的名字等等的恐惧。如果你恐惧小一点。压力轻一点,可能你也就不会有如此有的语言困难了。
当你的恐惧感很强烈,相应的压力会增强,你会口吃得更加频繁,更加严重。有时候,你的恐惧感非常非常强,你会处于狂乱的境地,你的思想和行动近乎瘫痪。这种恐惧和焦虑感妨碍你进入那些本来你很喜欢的场合,你的个人经历也失色许多。这会让你感到更加耻辱和尴尬,你会觉得更加失败,因而你也会口吃得更厉害。所以你的口吃程度和你心中的恐惧大小是成比例的。
2)紧张与放松
由于恐惧使肌肉过度紧张,所以肌肉的放松是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目标。紧张,由于恐惧而产生,在激发患者的口吃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也是患者语言困难的直接触发器。如果并不要求自己的语言毫无瑕疵的话,那么你的口吃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多,或者至少你口吃起来也要容易的多。
压力是如何产生的?这很难回答。据说,催眠术会对减轻压力有帮助。如果你能够通过一些催眠术治疗降低或者消除自己的压力,那当然是非常好了,但是很不幸,没有迹象表明催眠术有长期的疗效。
还有另一种方法对患者的放松有帮助,许多患者都体会到喝一些酒精饮料或者处于轻度酒醉状态的话,他们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虽然这种方法通常会降低患者的压力,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口吃也要少一些,我们还是只能很遗憾的说,这种效果是暂时性的。所以很明显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
很不幸,我们也不能给患者推荐任何药物。镇静剂完不成我们的任务。
有人提议说,放松练习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或消除他们所体会到的紧张。如果患者可以通过放松练习过程来消除紧张,并且这种效果持久的话,那绝对是了不起的治疗方法。许多人投入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许多口吃者花了数以千计的时间进行这种练习,他们希望这一练习的效果能够对得起这一练习所需要的时间。但是效果是否能令人满意,还没有被证明。
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练习令人气馁。因为学会放松对人们的总体健康有好处--即使他们不是口吃的治疗方法。基本的原理还是:你越平静和放松,你得口吃就会越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你以一种流畅、缓慢、从容、深思熟虑的方式说话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有助于促使你以更平静和放松的方式进行交流。
比一般性的放松更为有实用的是特定肌肉的放松。如果你能确定大部分紧张所在的位置,那么可能你应该学会在说话时放松这些肌肉。有一些不同的肌肉放松练习方法,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对你有帮助。
这些练习仅仅涉及某些肌肉,这些肌肉包括控制你的嘴唇、舌头、口腔、呼吸的肌肉,以及某种程度上控制声带的肌肉。当你独自一人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你可以故意的收缩和放松这些肌肉。如果你能够在说话时放松这些肌肉的话,那肯定会对你有帮助。
我们也推荐经常进行柔软体操或者此类的体形训练。这一思路在于身体练习不仅对于人们的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建立大多数口吃患者都缺乏的自信心。
同时也因为体形训练可以使患者倾向于挺胸抬头,站的很直。这种姿势也能帮助患者产生自信心--一种你认为你比别人行,或者跟别人一样行的感觉。在这个方面,身体训练也会对你有帮助。
3)转移注意力
如果有一些方法可以使你从恐惧的想法中转移注意力,那么你就不会想到你的口吃,可能你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你能够忘记你是一个口吃者,你可能根本就不会口吃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你形成这样一种“健忘”。
任何东西,只要它能让你从恐惧那里转移注意力,或者不去考虑口吃的威胁,通常都会给你暂时的轻松。这就是为什么口吃者会受一些聪明的小把戏的误导,例如,他们会以一种唱歌方式说话,或跟着节拍器说话,或者说话的同时,扳手指、挥舞胳膊,或跺脚等等。这些奇怪的说话方式和其他一些奇怪的方式会使患者短时间说话流利。
当你预期会遇到语言困难的时候,转移你的注意力,可以暂时的掩盖你的恐惧。想想吧,你就是这样使用这些办法的。但是这并不会永久的减轻你的恐惧或者口吃程度。这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方法,和新奇的矫正方法对患者起作用的方式是一样的---至少要等其新奇感消退之后--如果患者对它的效果深信不疑,并且他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的话。
4)争取别人的支持
如果你能够得到在口吃领域接受过培训的称职的语言病理学家的帮助的话,那你是非常幸运的。然而,我们的自我矫正计划是基于以下的假设作出的:你没有机会得到这样的专家的帮助。即使你确实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能否矫治成功基本上还是取决于你自身。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你需要别人和你说话,进行持续的练习。如果你和一个家庭成员或一个好友关系很好,彼此互相信赖,并且你对他很有信心。他/她会在很多方面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作为一个观察者,这样一个人可以看到或者听到你自己并不清楚的东西。在你研究你口吃方式的时候(这将在以后讨论),在你遇到困难时,这样的一个朋友也有可能模仿你的口吃方式,帮助你弄清楚你的口吃行为。
他/她也有可能陪伴你完成某些任务,在你去的成绩的时候赞扬你一下,通过鼓励你继续坚持知道你达到你的目标,给予你精神上的支持。
⑵ 结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发音障碍
例如把“鸡”说成“底”、“豆”说成“狗”、“鞋”说成“捱”等。发音障碍跟口腔肌肉能力较弱或控制不协调、口腔器官结构异常(如唇、裂颚等)、语音掌握迟缓、听觉障碍等有关,但受不正确的语音模范影响也可能使宝宝未能准确发音。
2、流畅障碍
最常见的是口吃。患有口吃的人不能流畅地说话,开口时可能出现重叠字(如我、我、我想喝、喝、喝可乐) 、拖长音节(如我——想饮可乐),或是话说到一半突然中断,要挣扎一会才能继续说下去。一些严重口吃的人说起话来还伴有小动作,例如在说话时脸部肌肉抽搐、摇头、皱眉、张口结舌等,同时因心理障碍,会逃避与人有目光接触。
3、答非所问
经常答非所问的孩子应排查是否存在发展性语言障碍或神经性沟通障碍。
因智能发展迟缓、社交发展障碍(如自闭症)、弱视、听觉障碍等原因,或是在学习语言阶段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可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性语言障碍,他们大多理解能力不足,会答非所问或不明白别人的指令等,而且表达能力弱,词不达意、未能使用完整的句子。
(2)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口吃如何治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神经性沟通障碍是由于脑部疾病或创伤所导致的,它可影响到孩子的理解、说话、阅读及书写各方面的能力。在理解方面,存在这类障碍的孩子也会无法跟从指令、难以明白别人的问题,或会误解别人的话,所以也常答非所问,还会“有口难言”或无法明确表达意识出现说话“兜圈子”等现象,并因面部及口腔肌肉控制不灵,说话含糊不清。
⑶ 口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口吃的成因大致可以以下三种:生理性口吃、习惯性口吃和心因性口吃。
生理性口吃:指语言系统的先天缺陷或后天病变,致使患者不能正常说话。比如舌带过紧,中风,脑溢血等后遗症。
习惯性口吃:语言习惯问题或者言语协调问题。比如经常结巴着说话,就容易形成结巴的习惯,或者说话快、急、思维混乱也会导致口吃问题。习惯性的口吃矫正核心在于改变语言习惯:慢下来。
心因性口吃:指语言系统没有实质性病变,只是说话过程中遇到心理因素的干扰而出现短暂性的功能失调所造成的口吃。
主要表现在:说话前我们会焦虑,特别害怕自己口吃,于是脑海中反复预演,十分的紧张。在说话前出现口吃意识、口吃预感,结果说话时确实口吃了。口吃发生后,患者心里百般介意,纠结痛苦,满脑子“别人会怎么看自己”“自己怎么又口吃了”。长此以往,导致我们每次说话都高度紧张,甚至为了逃避口吃而选择说话,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这就是口吃恐怖,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需要系统的心理干预进行科学的矫正。
⑷ 说话结巴的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说话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口吃最有效的根治方法市面上,其实口吃的情况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不可一概而论的。在问题不详尽的情况下,我们只好把每种口吃都简要分析一下,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导致口吃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器质性问题,功能性问题,语言习惯问题。
一,器质性问题,也就是生理的缺陷或病变引起的口吃。如果你的口吃是生理原因引起的,那还是先解决生理问题吧。生理原因不消除,口吃是矫正不好的。生理原因得用医疗手段解决。
二,语言习惯问题。如果你的口吃是语言习惯问题,自己平时并不是很在意,只是因为口吃影响到工作或生活,想改善一下,那你自己练习发音就可以了,坚持慢速朗读,平时说话时语速慢一点就可以了。当然,年龄越大,语言习惯越不好,需要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就越大。
第三,功能性问题。这类患者的语言习惯本身问题不大,生理上完好无损,这类口吃通常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口吃并非都是病态口吃。比如见了领导紧张然后口吃了,相亲时面对自己心仪的异性心跳加速面红耳赤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都是正常的,无须矫正。其实,任何人在恐惧、紧张、着急、激动、生气时,都可能出现口吃、难发的现象。但是如果你对口吃很在意,感到很痛苦,说话前经常有口吃预感,和恐惧感,总是关注口吃,纠结口吃,并且自己尝试过改正,比如练发音等,但不见效果,甚至越改越严重。那你就是口吃病了。口吃病,就需要系统的治疗了。口吃病难治,主要难在不容易找对治疗的方向。口吃本是人皆有之的正常现象,但由于你对口吃有着错误的认知,继而导致了你对口吃的错误态度,然后在这种错误态度的驱使下,你想方设法与口吃对抗,企图消灭口吃,结果反而被口吃所困扰。你身边肯定有这样一类人,他口吃比较频繁,但自己不太在意,所以他的口吃并不会给他造成痛苦感,顶多只是有些烦恼而已。这样的人属于常态口吃者。而一旦你有了“不要口吃”这个执念,就会整日关注、对抗口吃,一旦发生口吃就会纠结不已,这样就会不断的制造心理阴影。有了心理阴影后,一旦遇到合适的刺激,阴影就会发作,你就会出现口吃预感、恐惧感,就会紧张不安,此时说话必然容易难发,口吃。没说出来,或即使说出来但口吃了,你又会难过、郁闷,纠缠不休,又会加重心理阴影。心理阴影越重,一旦发作,口吃就会越厉害。你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可自拔了。治口吃病,放下对抗是根本,正所谓“放下才能解脱”。如何“放下”,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一些方法、技巧等。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⑸ 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结巴形成原因:是神经(精神)紧张和长久性不协调坏习惯导致卡壳的,神经在紧张状态下支配发音器官和呼吸器是不协调的,所以才会出现结巴。神经(精神)紧张还会引起思考力、注意力不集中表现。
在和陌生人说话口吃时,很不想口吃又控制不住,结果还是结巴了。这就是神经紧张状态下控制不住结巴原因。
自言自语、念书、唱歌、醉酒状态、闭眼说话、放松说话情况下均不结巴,因为神经(精神)不紧张,所以不结巴。
和熟人说话、陌生人说话、演讲场合下,结巴时有时无,这都是和精神紧张有直接关系。这就是结巴形成的原因
⑹ 口吃是因为哪些原因引起的怎样才能克服它
口吃患者都伴有执着的观念,恐惧心理,苦闷心情和口吃习惯等,这些往往把口吃的真正原因掩盖起来。 发生口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模仿大部分口吃患者是在幼小时学别人的口吃学来的。儿童模仿性很强,看见什么都觉得新鲜,喜欢模仿。尤其见口吃的人说话那么滑稽可笑,更喜欢模仿。当亲友、同学和邻居中,如果有口吃的人,就会成为模仿的对象。电影响和戏剧里出现了口吃的场面影响就更大了,成了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学久了就成了习惯,再想改就困难了。 口吃的“感染性”很强,跟患口吃的人生活在一起虽不去模仿,往往也会不知不觉地“感染”上口吃。这种“感染性”就是被暗示性。近朱则赤,近墨者黑,人类都有被暗示的本能,尤其幼童接受暗示的倾向更大,如果经常听到父母或周围的人口吃,这种印象进入大脑后,就会反射地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不仅口吃,连说话的语调、姿态、动作以及其他的习惯都会感染过来。有过家长不准自己的孩子学口吃说话,也不让孩子与口吃的不朋友在一起游戏,可是,人们都有好奇心,越是不准看的东西越要多看上几眼,越是不让动的东西,越是要想摆弄两下,越是不准学口吃就更觉得好奇地要学上几。 模仿别人的口吃,或受了别人的影响而出现了一些口吃现象,不须要大惊小怪,这些现象很快就可以克服,如若这时掺杂了心理因素,那就很可能变成真的口吃病患者。 (二)惊吓由于突然或持续惊吓而引起口吃者不少见。有一些突然引起震惊、恐惧的事件之后,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历,例如遇见某种动物,听了鬼怪的惊险故事,因而引起惊恐等等之后,可发生口吃。口吃可能在受惊恐的当时发生,也可能是在受了惊恐之扣几小时或几天之后出现,有时是经过缄默阶段再出现的。 人们在受到惊吓时常说“吓死了”这句话,听来似乎有些夸大,但虽是极个别的,人类确实有因受到极度惊吓而致死的,吓成半死的就更多。受惊时,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都可能失去正常。常见的有全身肌肉紧张和僵直,毛发竖立,瞪眼,张嘴,面色发白,心跳,出冷汗,四肢发抖,甚至站立不住,手里的东西脱手落地,大小便失禁等,言语器民也可出现紊乱而发生口吃。不过,这都是一时性的,当受惊的刺激一过,这些现象就会逐渐平复。决不会一吓就吓成一辈子口吃;也就是说,如若没有心理因素掺杂进去,一时发作的急性口吃决不会转为慢性口吃。 内蒙古一位30岁的口吃妇女说:“我三岁时,一只羊猛地从我头顶上跳过去,受吓后两天说不出话,以后说话就结结巴巴,这病害得我不知吃了多少亏,受了多少气。”从两天说不出话到能结结巴巴地说话,就是恢复的过程,照理再过几天,结结巴巴也一定能恢复正常,口吃本是个不治自愈的病。至今未愈,那一定是心理有了疙瘩。 其它如父母的打骂。幼儿园、学校老师过分严厉态度,以及其他受惊吓的环境影响等,都可能促使幼儿在言语上发生口吃。 (三)疾病影响 疾病对口吃也不无影响,特别是幼儿时期,若长期患病,也可能使幼儿在病中或病后口吃起来。小儿癫痫、麻疹、热病、脑病、百日咳、猩红热、脓症、鼻炎、扁桃腺发炎或肥大等等,以及耳鼻喉科的疾病,多少都能使呼吸和发声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因外伤而引起口吃的病例,如附落、脑震荡、火伤、撞车。有一青年,厂里发生火警,奋不顾身地跑到现场救火,大火扑灭后自己也昏迷过去,手、脸烧得特别严重,经医院急救恢复了知觉,起先不能说话,后来觉得发音困难,渐渐地变成口吃病人了。 然而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哪能个人幼年间没生过病,为什么人家生病没引起口吃?若没有心理因素,即使一直生病,病到老,病到死也决不会患上口吃病的。疾病,充其量不过是个诱发因素而已。有一个口吃患者一场病反倒把自己的口吃“病”好了。有位患者得了肺炎,高烧连续几天不退,浑身无力,在床上,一心想的是肺炎,把自己过去认为是“最大痛苦”的口吃抛到九霄云外,口吃的心理障碍已无影无踪了。当医生查病房问他的病情时,虽然说起话来有气无力,可是却能对答如流,一点也不口吃,连陪他的家属也觉得奇怪。通过这次体验,知道自己原来也能流利地说话,精神为之一振,从此就不再口吃了。 (四)教育不当 父母的教育不当往往也是发生口吃的原因。如幼儿的后天发育有早有迟,有的刚满一岁就能较清楚地说出简单的话来,也有的到二、三岁还说不好一句完整的话,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地成熟。有一些不懂事的父母硬逼自己的孩子把话说好,这样会造成小孩子对说话紧张不安而发生口吃。 过分严厉和过分钟爱都是绝对有害的。儿童时代常常遭受打骂,这些印象能深深地留在他们的内心世界,它们会阻抑孩子的愉快。监视孩子的内心的任何思维,引起孩子常处于紧张状态,也往往造成口吃。家庭成员过份地把孩子当作家庭中的中心人物那样专心注意,也会使孩子的心理片面发展,成为不是孩子跟周围人们接近,削弱对适应能力,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入集体,也可能产生口吃。 另外,家庭中的恶劣影响,学校中受到歧视等,都可能引起口吃。如父母间吵闹、打架,亲近者的不幸,家庭成员间的不和睦,老师的斥责、歧视,同学们的打闹和嬉弄等等。总之,凡能使情绪发生激烈变动的外界刺激,而使言意欲不安全时都可引起口吃。 (五)年龄发生口吃的年龄大多在幼儿期,特别是在已能学会 说话,并能构造词句的年龄,言语和心理发展最懂事的时期是三岁左右,就是在他们抑制条件反射还不够巩固的时候。再其次是15岁以前的青春发育期,青春期全身各器官迅速地但不平衡地生长发育,使情绪发生扰乱的时候。以后就逐渐减少,成年患口吃的就很少见。 (六)遗传问题 有些口吃患者说,他们的口吃是遗传来的,因为他们的祖父母、父母或近亲里有人口吃,并且怀疑遗传的口吃是否也能治好。 以上例举了口吃的一些原因,但如果只有这些原因,虽可能发生一时的口吃现象,但决不会因此而成为口吃病患者。有些人常片面地把这些原因当作唯一的病因,事实上并非如此。譬如模仿口吃,这几乎普遍存在着的,班级里有了一个口吃的人,其他小朋友差不多都要学上几句,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学成结巴子了呢?我小学时期,有一个同学天天都在模仿我的口吃,每天一见面,就作一些挤眼跺脚的怪样儿,再学说几句口吃,他学了六年,直到小学毕业也没学成口吃。难道口吃患者就特别“聪明”吗?别人学不成的东西,他们一学就会。而当一旦学成了口吃为什么又改不过来了呢?为什么学了一会儿学成了口吃,改了二十多年了改不过来,而且越改越重?学会口吃的人是“聪明”吗?学不会口吃的人是不是就是“笨”?再说,父母有口吃,子女并不是都因此而患口吃的,父母有口吃的子女患口吃的是极少数,为什么大多数子女没有受到父母口吃的影响而患口吃呢?哪个人幼小时不受到一些惊吓?大多数幼儿不都挨过父母的斥责和打骂呢?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患口吃呢?长期患病扣的小孩子也没有遗留下口吃病,幼儿组织语言的能力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因选不好、词或排不好句子而出现口吃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因此而成为口吃呢?究其根源,患口吃的主要原因与病人的心理状态密切有关。 治疗口吃病要根据引起口吃的因素来进行治疗。但是,过去一开始引起口吃的原因,现在已不存在。如模仿因素已经不存在了,因为现在不是你去模仿别人,而是别人在模仿你的口吃了,因某些疾病而引起口吃的人,现在那些疾病早已好了,因惊吓而引起口吃的人,例如因一只羊从头上猛地跳过去面吓成口吃的人,现在那只羊早已被宰吃掉了,也不可能还会有另一只羊再跳到你的头上去。 然而,患者的心理障碍还存在着,并且还随着口吃的加重而有所发展,所以,找出原因,消除心理因素才是治疗口吃的唯一途径。
⑺ 口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防治呢
口吃是一种言语障碍,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不正常,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停顿、拖长打断。它牵涉到遗传、神经生理发育、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口吃的矫正治疗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口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言语障碍.口吃者不仅有异常的言语行为 , 往往还伴有情绪困扰和处世态度,方式的改变.不同的口吃者具体表现又各式各样.由于口吃的复杂特性,口吃的治疗也非常复杂多样.目前口吃治疗多集中在非药物治疗上,有言语训练,心理治疗,生物电反馈节拍器,改变发声方法,延迟语音反馈方法,声音掩蔽法等等.治疗应针对个体各自的口吃特点,性格,情绪和行为 等的不同,选用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法.
口吃的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发育因素、神经生理因素,以及精神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第一、遗传因素,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存在与口吃相关的特定基因,但许多口吃患者的家庭成员中也存在口吃的症状。
第二、发育因素,2-3岁的儿童词汇迅速扩大,但言语功能尚不熟练,不善于选择词汇,说话时经常迟疑不绝、重复、声音不流利,4岁之前可逐渐消失。
第三、神经生理因素,某些口吃的儿童大脑中某个区域的活动,或者组织结构与说话正常的人不同,可能干扰大脑与控制发声的肌肉之间的信息传递。
第四、精神因素,受恐吓、被逼迫说话、突然的精神刺激、环境改变、父母离异或者死亡,都可以造成口吃。
⑻ 结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口吃,俗称结巴,是指讲话不流畅、阻塞、重复。从生理表现上说,主要是由于呼吸肌、喉肌及其它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紧张与痉挛所造成的。
1、表现特征:
(1)难发性 (2)重复性 (3)中阻性
2、原因:
(1)生理原因。有人认为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
(2)心理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
(3)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4)生理疾病。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5)模仿和暗示。
3、矫治和预防: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