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桃树的树干上会为什么会有胶这种胶有什么用处
在日常生活中种植桃树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桃树上面会有一些胶,对于这些胶其实它是树木分裂然后分泌的一种东西,最开始是一种液体,后来冷固之后成为了一种固体,然后桃树的这种流出来的东西被称为桃胶,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钙元素,还有镁和钾盐,一般在下雨之后是非常容易出现的。
要想让桃树不流胶的话那么就要避免桃树受到损伤,另外就是要加强对桃树的管理,要合理地对它的枝丫进行修剪,然后还要增强桃树的抗病能力,就是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
⑵ 桃树上流出的胶状物是什么东西,该怎样防治呢
前几日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养护的一个公园有一大片桃花林,这些桃树的枝干上最近总是会流出一些琥珀色的胶状物质。刚流出来的时候,这些胶状物质十分的粘手,就像平时的胶水一样;等上半天,这些胶状物质的就会变成漂亮的琥珀色,而且十分具有弹性;如果再等上几天,这些原本具有弹性的琥珀色物质就会变得又黑又硬,十分难看。
在做好以上这些工作之后,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药剂做好流胶病的预防及防治工作,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在苗木枝干开始发生流胶之前:
于早春桃树等苗木发芽之前,使用石硫合剂对苗木全株喷施一次,以消灭越冬的病原菌;
在3月下旬左右,对苗木全株喷施一次预防性杀菌剂比如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等,预防病菌的传染;
在5 ~6月份、8月~10月份侵染性流胶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间,每隔10天左右对苗木整株喷施一次杀菌剂,对苗木做好病害的预防,药物可以选择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等;
在发现苗木枝干开始流胶之后:
如果流胶不是十分严重,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或者苯醚甲环唑等进行整株的喷施,连续喷施2次,每次间隔期为一周;
如果流胶较为严重,且部分胶体已呈现又黑又硬的状态,则需要使用刀具将这些干胶刮除,再使用小刀在患病部位划一些网状的纵横划痕,深度要深达木质部,然后使用松脂酸铜乳油或者腐殖酸铜等涂抹患病部位。
好了,关于流胶病的知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了。
⑶ 桃树流胶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为害症状】
此病多发生于桃树枝干上,尤以主干和主枝杈处最易发生,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半透明的胶质,雨后加重。其后胶质渐成冻胶状,失水后呈黄褐色,干燥时变为黑褐色。严重时树体全部流胶,皮开裂,皮层坏死,生长衰弱,叶色变黄,果小味苦,甚至枝干枯死。
【发病规律】
为害时,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侵入,一年两次发病高峰。在南京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非侵染性流胶病害发生流胶后,容易再感染侵染性病害,尤以雨后为甚,树体迅速衰弱。
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比较复杂,凡是导致桃树生长衰弱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流胶。①由于寄生性真菌、细菌的为害,如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均引起流胶。②根部病害如根癌病等,使树体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发生流胶。③枝干、果实害虫如红颈天牛、大青叶蝉等引起主干、主枝和小枝流胶,桃蛀螟、椿象引起果实流胶。④机械损伤、剪锯口、雹害、冻害、日灼以及重修剪也能引起流胶。⑤不良环境条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当、土壤黏重、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土壤缺镁等。⑥砧木与品种的亲和性不良,如毛樱桃砧、杏砧接桃容易发生流胶。最近几年,流胶病的发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尤其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原产于西北高旱地区、云贵高原桃区的品种不抗流胶病,而长江流域桃区的品种相应地抗流胶病。②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抵抗能力。③芽膨大前期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及时防治桃园各种病虫害。④剪锯口、病斑刮除后涂抹843康复剂。⑤落叶后树干、大枝涂白,防止日灼、冻害,兼杀菌治虫。涂白剂配制方法:生石灰12千克,食盐2~2.5千克,豆浆0.5千克,水36千克。
⑷ 桃树上长了一种胶状物,是什么该怎样防治
这叫桃树流胶病。
造成桃树流胶的原因很多,如遭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当(缺肥或偏施氮肥)、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夏季修剪过重,定植过深,遭受雹害、旱涝、冻害、日灼、机械损伤等,都会造成桃树的流胶,老弱树发生较重,总之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方法:1、加强综合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多施有机肥,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2、春季萌芽前喷布5度石硫合剂能明显减轻其危害。3、生长季节(主要是雨季来临前)喷1000倍的穿孔流胶净或800倍的甲基托布津,雨季再喷2——3次效果很好。
⑸ 桃树流胶病的病因有哪些
桃树流胶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由真菌性、细菌性病害如霉斑穿孔病、疮痂病、腐烂病等引起流胶。②根部病害如根腐病、线虫病等使树体生长衰弱,降低抗性,也易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③树干被天牛、吉丁虫、蚱蝉等蛀食引起主干、主枝和小枝流胶;果实流胶多为椿象危害伤口所致。④机械损伤、剪锯口、雹害、冻害、日灼等造成伤口,引起流胶。⑤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结果过多,栽植过深,土壤黏重或土壤过酸,连作等,都会引起树体生理失调,而导致流胶发生。⑥桃树施肥普遍存在重氮少磷现象,造成树体徒长,流胶严重。桃园长期偏施氮肥,缺乏有机肥,一方面使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另一方面导致营养失衡,尤其是偏施氮肥会加剧树体钾、钙、硼元素的缺乏,造成树体生理上的障碍,抗性弱,流胶重。⑦侵染性流胶病主要由真菌引起,表现为枝干干腐或溃疡流胶。干腐型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经田间采集、组织培养鉴定认为,干腐型流胶病由子囊菌门荼镳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ribis)引起。溃疡型流胶病由子囊菌门的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引起。
⑹ 桃树树枝流胶而且溃烂,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桃树流胶病症可分为桃侵染性流胶病和桃非侵染性流胶病两个种类。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两个不同的病症特征和防治办法,希望对你能够有用。
防治措施
(1)栽植时宜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黏重的要深翻加沙改土,增加土壤透
气性和有机质含量。9-10月份增施氰氯化钙,冬春枝干涂白,防冻害和日灼。春季对主干上的萌芽要及时掰除,防止惨剪时造成的伤口引起流胶。6月份以后至落叶前,不要藏枝,以免流胶。
(2)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0%三氯异氰尿酸1000倍液。冬剪后对于大的伤口要及时涂抹杀菌剂,如843康复剂、腐必清化、强氯精等。发现流胶应及时刮除胶块,并把刮下的胶体清扫干净,集中深埋或烧毁,然后涂药2.1%噻糖素水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与50%硫悬浮剂1:5混合液,或50%氯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80%乙蒜素1500倍液,也可选用戊唑酵或氟硅唑等药剂。
⑺ 桃树流胶如何防治
桃树流胶是发生了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在枝干伤口处及枝杈表皮组织处分泌出树胶。一般春、夏季发生,流胶处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桃流胶病的发病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非侵染性的病源,如机械损伤、病虫害伤、霜害、冻害等伤口引起的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结果过多、施肥不当、土壤黏重等引起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的流胶。另一种是侵染性的病源,由真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合理修剪,雨季做好排水,适时夏剪,通风透光。及时防治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②冬季清园消毒,树干涂白,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烧毁。
③药剂防治。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树液开始流动时,将生石灰粉涂抹于流胶处;生长季适时喷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剂或果病灵等进行预防;发病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1000倍液菌毒杀或菌毒清、菌立灭等,交替连喷2~3次。
⑻ 桃树的流胶病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桃树流胶是发生了病害,主要为害枝干,在枝干伤口处及枝杈表皮组织处分泌出树胶。一般春、夏季发生,流胶处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桃流胶病的发病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非侵染性的病源,如机械损伤、病虫害伤、霜害、冻害等伤口引起的流胶或管理粗放、修剪过重、结果过多、施肥不当、土壤黏重等引起的树体生理失调发生的流胶。另一种是侵染性的病源,由真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合理修剪,雨季做好排水,适时夏剪,通风透光。及时防治桃树的枝干害虫,减少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
②冬季清园消毒,树干涂白,刮除流胶硬块及其下部的腐烂皮层及木质,集中烧毁。
③药剂防治。桃树发芽前,树体上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树液开始流动时,将生石灰粉涂抹于流胶处;生长季适时喷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或1%武夷菌素水剂或果病灵等进行预防;发病高峰期前夕,每隔7~10天喷1次1000倍液菌毒杀或菌毒清、菌立灭等,交替连喷2~3次。
桃流胶病症状
⑼ 桃树流胶病怎么治,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于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下列原因均可促使桃树发生流胶:
1、由于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或寄生枝干,或危及叶片,使病株生长衰弱,降低抗性。
2、虫害。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
3、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冻害、日灼伤等。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度整枝。
4、接穗不良及使用不亲和的砧木等。
5、土壤不过于粘重,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地面积水过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