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危险原因有哪些
扩展阅读
怎样调整美团配送时间 2025-07-29 15:50:53
步西尼衣服怎样 2025-07-29 15:50:52
怎样关闭视频彩铃费 2025-07-29 15:42:50

危险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5-16 23:19:38

Ⅰ 危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

职业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三类:

1、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化学因素,如工业毒物、粉尘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虫、微生物等。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频度过密等。

3、生产环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等。

生产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Ⅱ 机械行业存在的危险和危险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

机械行业存在的危险和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3、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超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

4、触电: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时触电,雷击等。

预防措施:

1、对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置。该制动钮位置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置。

2、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规定标准。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3、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人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人。

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方案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培训机构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全员安全培训;

保证培训质量,增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知识与技能以及事故防范能力,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执法能力和监察水平;

加强对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逐步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

Ⅲ 化工生产危险因素有哪些

1、企业危险物品较多,火灾危险性级别高,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加工、储存的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具有高度的易燃易爆性和有毒性,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后情况复杂,爆炸、复燃复爆,扩散的范围大、速度快,极易导致立体、大面积、多火点等形式的燃烧。

2、使用危险物品多,事故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火灾发生。

化工生产中不可避免大量使用化工生产的产品、中间体、副产品及含于其中的杂质和生产中的“三废”排放物,这些均属工业毒物,具有毒性、腐蚀性和火灾危险性。一旦泄漏到大气或排放到江河中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大气、水污染,如氯气、硫化氢、含磷的污水等等。

3、危险物品多,火灾情况复杂,灭火救援难度大,加大救援人员的危险性

化工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后,一般来说火灾情况都很复杂,常伴随着爆炸、闪燃、二次爆炸,或燃烧后爆炸,或燃烧与爆炸相互交替的现象。

(3)危险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化工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

1、安全工作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管理有规范: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

3、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4、生产操作人员四懂:懂设备构造,懂设备性能,懂设备用途,懂工艺原理。

5、三会: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事故。

6、操作记录五化:记录规格化、字体仿宋化、检查经常化、展览制度化、管理标准化。


Ⅳ 危险因素分类方法有哪些

危险因素分类方法有: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可分为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和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类可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4)危险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借用科学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各行各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各有不同,必须熟练掌握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从物质、能量及其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全面的分析辨识。同时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未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Ⅳ 健康的危险因素包括哪些

健康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
1.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包括生物性危险因素(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物理性危险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化学性危险因素(如毒物、农药、废气、污水等)。(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收入、文化教育、就业、居住条件、家庭关系、心理刺激、工作紧张程度及各类生活事件等。
2.行为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自身行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健康危险因素,称为自创性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与常见的慢性病或社会病密切相关。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熬夜、毒物滥用、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不合理驾驶等。
3.生物遗传因素包括直接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以及遗传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年龄、性别、种族、疾病遗传史、身高、体重等。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保护和增进健康的因素,包括医疗质量低、误诊漏诊、院内交叉感染、医疗制度不完善等。

Ⅵ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有毒腐蚀,易燃易爆,放射性,违章操作,生产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介绍如下:

1、有毒腐蚀。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比如浓硫酸和浓硝酸等化学物质。

2、易燃易爆。比如面粉工厂中的粉尘,在生产过程中要避免明火。

3、放射性物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一般都是原子质量很高的金属。

4、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基本内容 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5、生产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机器老化容易出故障,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Ⅶ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家庭生活
中,除了使用水、电、
煤气

明火
存在
危险因素
之外,危险因素还有:阳台、窗口坠人、坠物;老人独居突发疾病;小孩独自在家被人侵犯或发生意外;家中存储大量金银首饰或大额现金;让不明身份的外人以推销、检查等各种名义进入家中;被盗、被骗;出行时的交通意外等等。 此外,夫妻间因感情出轨造成的家庭破裂;家庭成员重病导致经济上的难以为继等,都是威胁家庭生活的危险因素。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每个家庭都要提前做好防范准备,让危险因素远离我们的家庭生活!

Ⅷ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分类有哪些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分类有: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可分为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和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类可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8)危险原因有哪些扩展阅读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借用科学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态度进行。各行各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各有不同,必须熟练掌握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从物质、能量及其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全面的分析辨识。同时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未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有事件树、事故树等。

Ⅸ 健康危险因素包括哪些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健康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
分类
1.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危险因素 包括生物性危险因素(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物理性危险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化学性危险因素(如毒物、农药、废气、污水等)。
(2)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收入、文化教育、就业、居住条件、家庭关系、心理刺激、工作紧张程度及各类生活事件等。
2.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是指由于自身行为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健康危险因素,称为自创性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与常见的慢性病或社会病密切相关。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熬夜、毒物滥用、不合理饮食、缺乏锻炼、不合理驾驶等。
3.生物遗传因素
包括直接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以及遗传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如年龄、性别、种族、疾病遗传史、身高、体重等。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是指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保护和增进健康的因素,包括医疗质量低、误诊漏诊、院内交叉感染、医疗制度不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