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孩子不上学怎么办呢
从心理角度看孩子不上学,厌学拒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成为个大、中城市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
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在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孩子的厌学是如何开始的呢?
01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每晚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原始的爱。
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讨厌做功课,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还总批评我,一会儿说我慢一会儿说我不认真,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一看到我就问:考了怎么样啊?她们根本不关心我这个人,只知道关心我学习!”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考得好,他们就高兴,考得不好,他们就不高兴!”
“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满意,考了99分,妈妈会说你怎么不考个满分啊!”
“我觉得学习好像是爸爸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妈妈就会问,谁谁谁几分啊,有几个100分啊,就知道比来比去,真讨厌!”
“我跟妈妈说我好累,妈妈说累什么啊,你这个年纪不就好好学习吗,现在轻松以后你后悔也来不及!”
当孩子放学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几分啊?第几名啊?最高分几分啊?”这会让孩子也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着竞争感和焦虑感,一旦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山大;
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逼着写作业,孩子对学习仅存不多的兴趣也被磨没了;
当孩子碰到难题不知所措,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转换成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痛恨;
当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却一脸嘲讽“谁叫你平时不好好学!”,父母阻隔了情感的流动,孩子已经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爱。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当爱缺失,成长会变得没有方向和力量。
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而这种弥漫性地焦虑也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后,也许孩子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对学习无奈而沉重的回应。
02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对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度关注的社会大背景下纷纷倒下。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而无趣,父母们的倾力安排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掌控感容易变得悲观抑郁);
孩子们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考得已经很好了,父母们却依然不满意,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让父母们喜笑颜开,孩子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没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评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内疚感和挫败感,从而让孩子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开始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笨、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声音会转化成孩子长期低落的情绪、越来越糟糕的成绩、越来越疏离的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的掩饰和情感隔离。
一个小学期间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利变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学都比自己牛。父亲对他说:“下降是暂时的,没关系,下次会考好的!”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内心压力更大了,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的是父亲对成绩、对结果的重视,孩子觉得下次可能还会让父亲失望。
在巨大压力面前,这位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击垮了,他不愿再去学校,他用‘不愿学习’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03从家庭缺失爱开始
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和妈妈长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争吵,孩子有时因为害怕而大声哭泣,可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却因为心烦而对孩子大发脾气,呵斥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恐惧。
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实施,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又都来讨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在这样忽冷忽热近似分裂的环境里,这个孩子到了小学以后,根本无心学习,成绩倒数,个性胆小懦弱,害怕人际交往。
后来,父母觉得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才来咨询,可就算在咨询中,他们还再互相指责谩骂,都没有意识到就是他们共同营造的可怕的家庭氛围害了这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在爱温暖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发展自己,而在爱无法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充满着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惧感,试问一个长期心神不宁的孩子如何去好好学习?
原本应该是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稳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剑拔弩张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带着超出年龄可承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如何有力量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个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构想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又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被强大的无力感拉进心灵的深渊,最后也许一根稻草压下来,厌学拒学可能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呐喊。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放下焦虑,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父母都是爱我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有潜力的、是值得被人爱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充满舒服温暖的爱、充满欢声笑语。
那么,也许厌学就不再存在。
愿每一个人都能焕发出七彩的光芒。
在温暖的阳光下,每个生命都会焕发出内心七彩的光芒!我们内心拥有什么颜色,
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焕发出什么色彩,我们的内心拥有七彩世界,我们的生活就有七彩阳光芒!
㈡ 高三了因为生病一个月不能去学校,怎么办
你可以把书本拿回家,自己在家里复习,一个月不去学校,不用办休学手续,请假就可以了,然后让你的父母和老师留个联系方式,学校有测验或者其他辅导资料,及时让你的父母给你取一份。在家养病的时候也不要太过于紧张,先把身体养好了,再想着学习
㈢ 幼儿园大班因为家里有事不能让孩子上学,这时候该怎么办才好
幼儿园大班如果是有一些事情不能够让孩子去上学的话,小编也是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去在家里面教育孩子,让孩子去学习一下大班当中的内容。其实孩子在幼儿园当中学习不了什么内内容,但是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去适应你学校的生活。
三、总结。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当中学到的一些东西是无法在家里面学习到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当中,不要让孩子d在家里面学习。否则的话也是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去习惯。
㈣ 孩子不上学该怎么办
一、搞清楚不想上学的原因
父母可以问一下孩子的老师、同学,平时走的近的朋友,只有弄清楚了原因才好对症下药。可以鼓励他去上学,而不是强制他去。
二、让孩子冷静一下
让孩子在家待一段时间,让他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这段世间可以向学校请假,休学,不是退学。等他觉得这么下去无聊,根据孩子年龄让孩子跟着熟人出去打工,受点苦和累,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孩子想起上学的好,也会去学校的。
三、拒绝打骂
孩子不想去学校了,作为家长肯定会生气,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愤怒情绪,要知道打骂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谈谈,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学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和要求等。
四、根据原因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长根据孩子提出不去学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了,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降低学习压力,在学校被欺负了,不敢去,也要去解决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和担心,才是解决的方法。
五、和孩子老师沟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诉自己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家长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一下,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最近表现,不去学校的原因,配合老师一块解决孩子不去学校的问题。
㈤ 孩子各种借口不上学,怎么办
孩子要是找各种借口,不上学
应该查明,他厌倦学习的原因
是自己跟不上课程
还是老师经常训责他,还是同学欺负他
查明了具体原因
才可以对症下药,如果不是这些毛病
家长就必须严厉的训责他
并给予一定的相应惩罚在
才行,否则不能任意他找借口不上学
告诉他,不学习后果
可以先要尝试的,让他,去干一下活
以及教育她
㈥ 因家里有事孩子不能上学学籍还想保留在学校应该怎么办
如果家里的事情导致孩子不能上学,可以申请因病休学,这样学校还能够继续帮孩子保留学籍,但是到一定的年纪之后就要被强行劝退了,如果到时候学生还不能返回。
㈦ 幼儿园大班因为家里有事不能让孩子上学,这时候该怎么办
引言:幼儿园大班因为家里面有事不能让孩子去上学,可以先和幼儿园方面沟通,看看这个学费能不能退,基本上都是可以退的,然后看看你家里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是需要回到老家还是怎么样,如果是需要回到老家的话,可以在老家里面给孩子找一个幼儿园,让孩子上大班,那知道大班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说孩子没有接受大班的教育,到时候上小学的话,孩子可能就融入不进去,但必要时可以可以请一个保姆来帮忙照顾孩子,或者是帮你去做另外一件事情,你来家照顾孩子。
㈧ 中学生压力大不想上学怎么办
建议首先要给自己定一个很小的目标,自己尽量能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给自己定一个大的目标。要多关注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时间长了,你可能就不考虑上学不上学的问题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这是一个叛逆的时期,作为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以朋友的方式来相处,孩子对你的抵触情绪才会少一些,其实这个年龄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妨听听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想要上学的话,要多给孩子讲上学的好处和优点,让孩子多和同学交流,明白学习的乐趣。
家长平时也要多多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注意孩子的心理,多关注孩子,开导孩子。要了解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帮助孩子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㈨ 如果因身体原因不能去学校读书应该办什么证明能只是考试的时候去呢
首先必须学校同意,并且上报教育局批准。
然后到县级以上的医院开具疾病证明(或者身体不适证明),并写好在家学习的申请书(注意不是辍学在家,而是因身体不适在家学习)且须注明期末考试返回学校参考,家长签名,学生签名。最后上交学校存档。
请假条
首先顶格写称谓,即向谁请假,注意应加上其职务,以示尊重。
xx老师:
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
首先写明请假事由,其次写明请假时间,最后加上请假习惯用语“请批准”、“请予批准”等。请假条内容较少的,不用分段。
语言应朴实,简单,不能作无谓的修饰,把事情说得清楚简明就好。
我因XXXXX(原因),,不能坚持到XX(工作、学习地点)XXX(工作或学习),特请假两天,( X 月 X日 至 X 日),请予批准。
正文内容结束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礼貌用语 (也可省略),一般用“此致”,然后再起一行顶格写“敬礼 ”
此致
敬礼
㈩ 由于孩子上学的原因学校不让上,我去教育局告校长,他还不让上,我该怎么办
可以依法向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举报。
依据《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10)有一些原因不能上学该怎么办扩展阅读:
义务教育的相关要求规定:
1、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