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因查询 » 脚丫子长硬皮疼是什么原因怎么治
扩展阅读
少精原因有什么 2025-08-04 15:06:51

脚丫子长硬皮疼是什么原因怎么治

发布时间: 2022-05-20 10:44:32

㈠ 脚趾旁边长硬硬的东西还很痛请问是什么东西

鸡眼,是由于局部皮肤长期抗体受到挤压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质层,形如圆锥体嵌入皮内,尖顶突入真皮中压迫神经末梢,局部一旦受压或受挤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圆锥的底在皮肤表面为一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质硬的斑境界清楚,一般如黄豆大小。

鸡眼(corn;clavus)一般长于脚上,也有长在手、胳膊上的。主要因摩擦挤压而形成的小圆硬块,形态像鸡的眼睛,按压有疼痛,又称“肉疔”。常生长于足趾及足底前端。本病多因穿过紧的鞋子或足骨原来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肤长期受刺激而引起。鸡眼为圆椎形角质增生硬结,数目不定,根部深陷、皮肤增厚、顶端凸突,常因疼痛而影响行走。鸡眼就是局部皮肤角质层增生,常常发生在足底。趾间、趾背和小趾外侧等长期受摩擦和压迫的部位。鞋子不合脚或过紧是引起鸡眼的常见原因。鸡眼一般只有黄豆大小,稍高于皮肤,中央呈浅黄色,周围颜色深一些,因为它长得象鸡的眼睛,而得名为鸡眼。鸡眼的主要症状是疼痛,特别在走路时更加明显。鸡眼治疗比较困难。 鸡眼编辑本段临床表现(一)鸡眼一般如豆大或更大,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呈淡黄或深黄色,中心有倒圆锥状的角质栓,嵌入真皮。由于其尖端压迫神经末梢,故行走时引起疼痛。鸡眼多见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也见于趾背。发生于4~5趾间的鸡眼,受汗浸渍,呈灰白色浸软角层。称为软鸡眼。(二)胼胝为蜡黄色、扁平或稍微隆起的局限性角质肥厚性斑块,质硬而稍透明,边界不清,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好发于掌跖,常对称发生。与职业有关者可见于受压部位。一般无自觉症状,严重时可有压痛。编辑本段病因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或小孩,好发于足底及足趾,患者站立或行走时,鸡眼可压迫局部的感觉神经,而引起剧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艰难,当去除局部压迫或摩擦的病因后,多数鸡眼可逐渐变软,恢复为正常皮肤。编辑本段诊断根据发生在掌跖,呈角质增生性损害,不难诊断。鸡眼 鸡眼与胼胝的主要鉴别点是:鸡眼为呈倒圆锥形角质增生,行走时疼痛明显;而胼胝为扁平片状角质增厚,范围较广,一般不痛。鸡眼与胼胝需与跖疣鉴别:跖疣可散发于足跖各处,不限于受压部位,可多发,损害如黄豆大小,表面角质增厚,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层,可见自真皮乳头血管渗出血细胞凝成的小黑点的角质软芯。编辑本段临床特点1.好发于足跖前中部、跖侧缘或足跟2.皮损为针头至蚕豆大小、边界清楚的淡黄色角质性丘疹,可见圆锥形角质栓3.疼痛剧烈编辑本段治疗基本疗法鸡眼是一种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物,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表面,呈圆形似鸡眼故得其名。祖国医学亦称为“鸡眼”和“肉刺”。中医认为鸡眼是由于足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生长异常所致。鸡眼治疗方法有:中医外治法(外用U克)、西医药物治疗法、食疗药膳、手术治疗法、中医药物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具体如:药物腐蚀、中药贴敷、穴位注射治疗、火针、熏灼、液氮冷冻、激光及电灼烧法、挖除术、切除术等。保守治疗软鸡眼多见于两个脚趾相贴的部位,在一个脚趾的侧面或脚丫,损害往往只有1个,豌豆至蚕豆大小,表 鸡眼面因浸渍而呈灰白色,压痛明显,以四五趾尖多见。治疗:首先除去施加于皮肤上的压迫和摩擦,如不穿高跟鞋和硬底鞋,鞋内加柔软鞋垫,鸡眼可望自行消退,若不除去,鸡眼难以治愈。其次可按以下方法治疗。1.软硬鸡眼均可外用30%水杨酸火棉胶,每天1次,1周后用热水浸泡,去除鸡眼的角锥和皮损浸软发白的部分,直至脱落。2.外用市售中药。先用热水浸泡患处,削去表层角质增生部分,并尽可能将中心角质栓小心削去。3.可用液氮冷冻治疗。4.如果脚部鸡眼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切除。5.鸡眼治疗方法有:中医外治法、西医药物治疗法、食疗药膳、手术治疗法、中医药物治疗法。药物腐蚀如水杨酸。可将橡皮膏中央剪一圆孔,大小与鸡眼一致,贴于患处,将鸡眼露出,撒上水杨酸粉,再用橡皮膏封盖。一般3~5天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前清除残留药粉后,用热水泡足,并刮去软化的角质,直至全部剔除鸡眼。中药贴敷用鲜半夏、鸦胆子仁等中药捣烂贴敷,方法同上。此外,市售中药涂抹在鸡眼患处,每天2次,一般2周见效,涂抹至鸡眼脱落为止。挖除术[方法1] 疼痛明显的可行鸡眼挖除术,局部麻醉后,用尖手术刀沿角质栓边缘处作环形切口,以有齿镊子夹住,进行剥离,将鸡眼挖出,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胼胝厚者可用热水浸泡后,用刀削去,或外用角质剥脱剂如25%水杨酸火棉胶等。[方法2]首先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止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熏灼法睡前将纸烟、艾条、香条或易燃木棒点着,靠近鸡眼处熏灼,有灼痛感时可稍远离。表面硬化的,可用火头点触患处。每次连续熏烤3分钟,然后用热的淡盐水浸泡患处30分钟,连用数日,鸡眼能自行脱落。(灼烤时涂抹风油精更佳)液氮冷冻液氮冷冻方法治疗痛苦轻,见效快。利用低温液氮将鸡眼局部冻死,两至三天后鸡眼组织变黑、脱落,达到治疗效果。该方法仅在冷冻过程中稍有不适。相对而言,费用较药物外敷贵一点。穴位注射治疗患侧鸡眼穴(外踝后上方约3.3cm处)消毒后,用7号针头,垂直刺入,酸麻胀感后注入10%葡萄糖液10ml,按摩5分钟。半月后重复注射。通常用于多发、复发性鸡眼治疗。切除术[适应证]鸡眼为皮肤角质层增生呈圆锥形向真皮层伸入的肿物,好发生在足底、趾侧受压部位。一般小的鸡眼可用药物敷贴治愈。对位于足趾负重部位,行走剧痛,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屡发感染者,在炎症消退后均应行手术切除。对于不能直接缝合的大鸡眼,则不应用单纯切除术,以免造成切口不能缝合,残留痛性瘢痕,更影响功能。应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无效,再行切除术及皮瓣修复术。趾(指)关节部位及手指掌面的鸡眼,切除后易形成瘢痕,影响活动或指端触觉,宜采用非手术疗法。跖、趾骨畸形或突起所引起的鸡眼,须在畸形矫正或骨突切除后,才考虑作鸡眼切除术。[术前准备]1.清洗局部皮肤。病变附近皮肤及趾(指)甲有真菌病者,应先予治疗后再行手术。2.热水浸泡,除去表层厚皮。[麻醉]局麻(用1%普鲁卡因,以鸡眼为中心作局部菱形浸润麻醉,或直接注入鸡眼根部皮下组织内)。[手术步骤] 鸡眼切除术(图3)⑴沿鸡眼两侧作梭形皮肤切口,切至皮下后,用组织钳将皮瓣提起,可见鸡眼呈黄白色圆锥状,质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沿鸡眼周围钝性分离直至根部,如近根部断裂,可用刀尖剔出,不可残留,以免再发。出血点勿需结扎,缝合切口即可止血,用大弯三角针缝合切口(图)。⑵梭形切除⑶缝合[术后处理]1.术后10~14日拆线,过早拆线易使切口裂开。2.伤口保持清洁,避免过早负重行走,以免裂开。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鸡眼,古代文献未见记载。现代在1956年就有采用直接灸治疗鸡眼的临床报道。而从八十年代 穴位至今的十余年,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疗经验,穴位刺激方法包括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火针等,其中,以穴位封闭和艾灸所观察的样本较大,效果也较好。穴位注射(一) 取穴主穴:分3组。1、内庭、昆仑;2、太冲、太溪;3、阿是穴。阿是穴位置:外踝与内踝后连线的中点。(二) 治法每次用一组穴,可独用一组,亦可交替轮用。第1组穴,用2%普鲁卡因5毫升加盐酸肾上腺素2滴,每穴注入2.5毫升,每周治1次;第2组穴,以2%普鲁卡因1毫升加盐酸肾上腺素0.2毫克,分注于患侧太冲、太溪,5天注入1 次;第3组穴,以0.5%~1%普鲁卡因5毫升和盐酸肾上腺素0.1毫升注入阿是穴,每周2次。艾灸(一) 取穴主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二) 治法先用温水(约40℃)浸泡患足30~45分钟,使皮肤软化。然后以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用消毒刀片削去老皮,注意不要削痛、出血。艾灸采用艾炷灸或艾卷灸,任选一法。艾炷灸法:将艾炷(其底座略小于鸡眼)直接于阿是穴,点燃其尖端,烧至局部有灼痛时,用镊子夹掉,再放1炷,连灸5~7壮,每日1次;艾卷灸法:以燃着之艾卷在鸡眼上行雀啄灸,以患者略感灼痛、局部红润为度,每次约灸20分钟,每日1次。上述方法,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体针(一) 取穴主穴:阿是穴。(二)治法取26~28号1寸毫针,患部常规消毒后,对准鸡眼中心快速进针,如阻力较大,可捻转进针,约进0.6~0.7寸后,可达鸡眼根部,阻力变小,不宜再进。如鸡眼过大,可在鸡眼旁刺1针,或周围上下左右刺4针,成45度刺向中心。均不留针或留针20分钟。出针后,挤出少量血液,酒精棉球按压局部。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停针约15~20日,鸡眼变软或枯萎脱落。火针(一) 取穴主穴:阿是穴。(二) 治法局部清洗干净,穴区以酒精消毒,以细火针或26号5分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鸡眼中心坚硬如钉处,直刺入根底部,此时针下阻力增加,患者有明显疼痛反应,至针下有空感或冒出少许白色分泌物立即出针。一般1只鸡眼刺1针,在者可连续刺2次。进针速度不可太猛太快,否则不能焦化鸡眼角质和毛细血管,反易引起出血和疼痛。术后局部不须上药或包扎,7天后用温水浸泡剪去硬皮,两周后仍有压痛者,可行第2次治疗。荞面治鸡眼荞面30克,荸荠一个(捣烂),加水和匀,敷鸡眼处,用布包扎好,有用此方者在一二日内连根齐落。乌梅治鸡眼用热水浸泡鸡眼部位,用小刀除去表面角质层,用棉签蘸乌梅液搽于鸡眼部,待晾干后再涂1~2次,每日3~4次。乌梅液制法:乌梅60克左右,食盐大约20克,食醋60毫升左右。共置于约200毫升的磨口瓶中,振摇,放置48小时后备用。(三) 疗效评价共治281例,结果,有效率为86.8%~100%。隔姜灸(一) 取穴主穴:阿是穴。(二) 治法先令患者用湿水浸泡足部,并用刀片略将鸡眼表面角化层部分切除。将鲜生姜切成厚约2毫米的薄片,直径约1.5~2厘米为宜。在姜片中心处用三地穿刺数个小孔,然后贴置鸡眼上。将艾绒制成花生米大小圆锥形艾炷置姜片中心从上端点燃,燃至以不能耐受热度时,更换新炷续灸,连灸3~5壮。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编辑本段偏方验方方一:沙参50克,丹参5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连服2~3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鸡眼64例,其中:痊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6%。方二:缝衣针1枚(医用三棱针更好),用75%的酒精消毒,或将针尖在灯火上烧一下消毒,然后对准鸡眼的中心扎进去,进针的深度以出血为度(不出血则没有效果),拔针后挤出一点血来,用碘酒消毒,外贴胶布,几天之后,鸡眼就会变软以致脱落。方三:丁香末、肉桂末等量,温水调成稠膏敷贴患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据报道,用本法敷贴鸡眼100例,一次贴敷治愈的占63%,2~3次贴敷治愈的占37%。方四:半夏适量,研末,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即可痊愈。据报道,用本法治疗鸡眼30余例,未见复发。方五:冰片少许,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每日1~2次,每次约半分钟,一个疗程5~7天。愈后局部无瘢痕。方六:茉莉花茶1~2克(最好是一级茉莉花茶),放在口内嚼成糊状,敷在鸡眼处,外用胶布贴盖,每3日换1次,一般3~5次,鸡眼便自行脱落。方七:乌梅30克,食醋250克,将乌梅打碎,用醋浸泡10日后,再用浸液揉擦患处,每日2~3次,连用7~10 乌梅日,鸡眼可自然脱落。或用乌梅30克,食盐9 克,食醋15毫升,温开水50毫升。先将盐在温水中溶解,再放乌梅浸泡24小时,去乌梅核,将肉捣烂,加醋,共捣成泥状即可。涂药前,先将患处用温开水浸泡,并用刀削去老皮。涂药后,外盖纱布,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连续用3~4次。方八:紫皮大蒜1头,葱头1个用法:捣如泥,调醋。割除鸡眼表面粗糙角膜层(以刚出血为度),用盐水(温开水2000ml加生盐5g)浸20余分钟,使真皮软化,擦干,将葱蒜泥塞满切口,用消毒纱布、绷带和胶布包好。每日或隔日换1次。一般5~7天为1疗程。说明:用此药时必须现制现用。且葱、蒜要用较新鲜的为好,坚持用药,鸡眼即可脱落。方九:生姜片、艾叶适量用法:1.将生姜置患处,将艾叶置于生姜上,用香火烧之,隔日自行脱落即愈。2.温水泡脚,软化鸡眼,然后用生姜片用力擦,至无姜汁。每日两次,三日无痛感,一周痊愈。说明:本方适用于鸡眼的治疗,若1次不见效,可再来一次,直至痊愈。方十:新鲜香葱1根用法:剥下新鲜香葱(又名青葱)的根部的白色鳞茎上最外层的薄皮,贴在鸡眼上面(先用热水洗脚并擦干),用胶布固定。一昼夜后,鸡眼压痛即明显减轻或消失。第2天继用上法。如此多次重复,鸡眼周围的皮肤发白、变软,终于自行脱落。说明:用此法治疗鸡眼无任何不良反应。方十一:荸荠1枚,葱头1个用法:将荸荠、葱头去皮,捣烂如泥,敷于鸡眼处,用卫生纱布包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说明:本方用治脚鸡眼,可使其脱落。方十二:葱白液(即葱叶内带粘性的汁液)用法:取鲜大葱,将葱叶头割断,用手挤其液,然后缓慢涂抹数次可愈。说明:本方用治鸡眼,可使皮肤逐渐软化,长期使用,可自行脱落。方十三:取地骨皮、红花各10克,研成细末,加适量香油调成糊状。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再用无毒塑料薄膜盖上,用胶布固定。方十四:取芦荟和少许盐水,研成药糊。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方十五:取六神丸10余粒,研成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将鸡眼洗净,除去表面角质层,用盐水浸泡半小时后,将药糊涂在鸡眼上,用胶布固定好。3天换一次药。方十六:取数片阿司匹林,用盐水调成糊状,然后涂在鸡眼上,用热毛巾敷10分钟。每日1次,1周为一个疗程。方十七:取蜂胶适量,于每晚热水泡脚后 ,将蜂胶敷贴于患处表面,用纱布固定 ,每天换一次,10天为一疗程。方十八:生白果捣烂敷患处,治鸡眼(须先将鸡眼挑出血后再敷)。方十九:蓖麻子10粒,盐姜1小块。将蓖麻子与盐姜共捣烂成糊状,敷于鸡眼上,外用胶布。方二十:用芹菜每晚擦拭患处(先用鸡眼贴贴落一点),2~3星期便好。

㈡ 前脚掌下面有块硬皮,特别疼,走路都疼,站着也疼,怎么回事,怎么解决

关节炎没有脚底疼痛的症状,你应该是鞋子穿着不当造成的。或者就是不小心扭了下筋骨,应该不严重,不然你早疼的受不了了。到正骨的诊所按摩下就会好,这样的小毛病也就最多30块钱吧,别让自己受罪了。

㈢ 脚底一层硬皮疼痛是什么原因

因长时间的工作站立而导致的脚底硬磨而产生的皮垢,建议每天晚上多用热水泡脚,得到舒缓会有所帮助

㈣ 脚后跟生硬皮,有裂口很疼,是什么病来的拜托各位大神

每年冬天,由于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许多人手和脚的皮肤上就会裂开大大小小的裂口,走路或 者劳动摩擦时疼痛难忍,较大的裂口还会引起出血,病菌侵入后甚至出现化脓感染。这种冬季手、脚皮肤 裂开的现象,医学上叫作"皲裂"。 1、在气候寒冷时尽量少用或不用碱性大的肥皂洗手、洗脸或洗脚,否则会去脂过多而使皮肤容易干 裂。经常接触矿物油类、水泥、石灰等工种的人下班后要及时洗净手脚,用干毛巾擦干后再搽些油脂润滑 皮肤; 2、维生素A具有保护皮肤、防止皲裂的作用,胡萝卜、动物肝脏、鸡蛋及菠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冬天里应适当多吃些。有皮肤皲裂史的人,在气候转冷时就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护好皮肤,原来患有手 、足癣,鱼鳞病等皮肤病的人,要尽早进行治疗。 倘若手、脚已发生了皮肤皲裂,轻者可用5-10%水扬酸软膏外搽;重者在用上药之前,先用热水浸泡 患处5-10分钟,将皲裂周围过于增厚的皮肤角质层用刀片削落,搽药后再用胶布将裂开处尽可能拉紧贴牢 。这样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促使裂口尽快愈合。 治疗皮肤皲裂五法 冬季,皮肤干燥容易皲裂。可在每晚睡觉前,先用热水浸泡皲裂处几分钟,使之软化。然后取鱼肝油 丸2~3粒,挤出其液体涂在裂口部位,每晚1次,1周即愈。 发生皲裂现象,可将醋与甘油以5:1的比例调匀后,每天2次涂擦患处,皮肤会变得光滑、细嫩。 将鸡蛋2只煮熟,取其蛋黄置铁锅内,用小火熬成油状,冷却后涂于皲裂皮肤表面,一日2次,三 四天即可痊愈。 薯仔1个,煮熟后剥皮捣烂,加少许凡士林调匀,放入净瓶内,每日1~次涂患处,数日可愈。 手足皲裂,可取香蕉1只(皮黑的好),捏熟的,开一小孔,将香蕉内象挤牙膏一样挤出,放于手心 缠擦,干后,手心手背均有光滑感。用于足部,方法相同,初次使用,尤其是已有小皲裂时,可能 有些 疼痛,这是正常现象,过一会就好。每天晚上洗净手、足后使用,一般连续几次即愈。

㈤ 脚底硬皮,裂开,脱皮,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你好:
你妈妈这种皮肤病称为“皲裂”。
发生
手足皲裂
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皮肤
结构特殊。
脚跟

手掌
部位受摩擦较多,
角质层
特别厚,
皮下
没有
毛囊

皮脂腺
,缺乏皮脂的保护。
2、气候因素。北方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皮肤
血管收缩

细胞
含水量
减少,易出现皲裂。
3、
环境原因。经常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接触
石灰
、水泥,
盐碱
以及某些
化学物质
,可对皮肤造成损害。
4、遗传原因。患有先天性
掌跖角化症
的人,从幼年起即可发病,随年龄增长,症状日趋严重。
5、老年
生理
原因。中老年人自身新陈代谢减弱,皮肤老化,细胞
水分
减少,
弹性
下降,易干燥
裂口

6、菌
性疾病
。由
细菌

真菌
引起的某些皮肤病,如
足癣

湿疹
、牛皮癣、鹅掌风等,会导致皮肤脱屑,
角质
增厚而皲裂。
--------------------
皮肤干燥开裂。多于寒冷、干燥
季节
,发生于手、足,又称手足皲裂。轻者仅为干燥、龟裂;重者裂口深达
真皮
,易出血,
疼痛
。可用
热水
浸泡,除去过厚角质层,外用
尿素软膏
。用
橡皮膏
粘贴裂口,可促进愈合。如有继发感染,使用
抗菌药物

中医
认为,皲裂多因肌热骤被寒冷风燥所逼,致
血脉
阻滞,肤失濡养而成;并与经常摩擦、压力、浸渍有关。宜用
地骨皮

白矾
各等分煎汤浸洗
患处
,次涂
润肌膏

太乙膏
。平素注意
手足
皮肤的保温和护养。

㈥ 脚掌硬皮疼是怎么回事

脚底容易发生的角质增厚的皮肤病主要有胼胝、鸡眼、跖疣和掌跖角化症等,根据你的描述,考虑胼胝的可能性较大,它的发生主要与足底长期受压和摩擦有关,常常对称发生,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主要感觉是硌脚或不舒服。
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增厚较明显,可以在热水中浸泡软化后用刀削去增厚的角质层,由于角质层中不含神经和血管,因此,你不会感到疼痛,也不会流血。
?这是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你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角质剥脱作用的药物如水杨酸或维甲酸制剂。另外,平时应当多注意足部保健,不要穿过紧的鞋子,鞋底也不宜过硬。

㈦ 脚掌上长硬皮,走路疼,怎么治疗

这是成年人常见的情况,一般平板足最常见。你需要注意鞋子的情况,可以垫高脚心,每晚用热水泡脚等方法,只能缓解,根治较难。

㈧ 脚掌心长出硬皮很疼咋回事

走路太多,或者鞋不合适,都有可能!如果起了黄色的死皮,恭喜你,长茧了!没什么,只要贴点鸡眼贴就行,药店就有卖!当然贴的时候把那层后皮用刀子刮一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