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软件 » 木耳怎样长出来的视频
扩展阅读
容易胖是什么原因 2025-05-14 12:30:21
膝盖以上酸痛什么原因 2025-05-14 12:29:22
药流后穿的衣服会怎样 2025-05-14 12:12:45

木耳怎样长出来的视频

发布时间: 2022-08-10 06:39:43

① 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种木耳用什么木头



回答木耳是一种菌类,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它们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在树皮下形成扇状菌丝体。种植黑木耳的场地,应该选择向阳且背风的位置,海拔要在1000m以下。种植木耳的菌种有枝条菌种和锯木屑菌种,枝条菌种是将枝条切成1.5cm长的小段,直径为1cm,适当添加米糠、蔗糖等。种植木耳一般都是使用柞树或者桦树。

一、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

1、其实木耳就是一种菌类,一辈子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它们主要寄生在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在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在树皮下可以形成扇状菌丝体。它的外形比较扁平,耳片乌黑光润,很像人耳,故名木耳,也被称为黑木耳。

2、种植黑木耳的场地,可以选择向阳且背风的位置,而且海拔要在1000m以下。这种地方见光的时间长,环境比较温暖。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太小,一定要温差小湿度大,还要距离水源比较近。

3、种植木耳的菌种主要有枝条菌种和锯木屑菌种,枝条菌种是将枝条切成1.5cm长的小段,直径为1cm,然后适当添加米糠、蔗糖等,再在瓶子里面进行高压灭菌,接入母种,温度一定要调整到25-28°C,培育1个月左右菌丝就可以长满瓶。锯木屑菌种就是用锯木屑和麦麸进行配制成为培养基。

二、种木耳用什么木头

1、种植木耳一般都是使用柞树、桦树,在这两种木头上种的木耳会比较好吃。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木头,只是口感没也这两种木头种出来的那么好。木耳通常都是生长在树林里面的朽木上,只要有一定的潮湿性就会生长。

2、种植时可以选择抗杂菌能力强、生长快、适合当地的优良种菌,种植时间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因为春秋季温度适中、湿度比较小,适合木耳的生长发育,当温度在15-25°C时进行种植比较好。种植的场地可以在室内或者室外大棚内,但是地势一定要高、地面平整,还要满足温度稳定、排水方便、通风条件等。

3、原种的养料配方一般可以使用81%硬杂木屑、15%的麦麸子、2%的黄豆粉、糖占1%、石膏占1%。栽培种的配方是86.5%硬杂木屑、10%的麦麸、2%豆粉、1%石膏和0.5%白灰。

② 木耳怎么长出来的

黑木耳原生长于木材,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木材腐生菌。它虽然是一种腐生菌,但对垂死的木材有一定的弱寄生能力,掌握这种特性,对培养料的选择很有意义。在自然界中,它多生于阔叶树的枯木上,如:栲树、栎树、桑树、榕树、相思树、合欢树、鹅掌木、石栗树、栗树等。由于木耳菌丝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分,必需完全依赖培养基质来营养自身。木耳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碳素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氮素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胨等。此外,它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如钾、镁、磷、钙、铁等,微量的生长素物质。木耳生长在朽木上,以上营养成分完全得到满足。木耳菌丝在朽木上生长,通过自身不断分泌多种酶,分解基质中的物质,使它变成菌丝能直接吸收的物质。

人工栽培黑木耳时,除了段木栽培外,人们根据黑木耳的营养需要,用多种代料作营养基质,效果很好。如破籽棉、稻草、玉米秆粉、甘蔗渣、豆秆、棉花秆等。用代料栽培的黑木耳可节省大量木材,而且把一些天然废物充分利用,既增加生产,也有利环保。

③ 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

木耳繁殖全部依靠孢子,当木耳孢子散发在空气中飘落后落在各种枯木上,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缓慢生长,等到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会长出木耳,其外形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呈波状,宽度为2-6厘米,厚度为2毫米,侧生的短柄固定在基质上。

木耳是如何长出来的

木耳是一种菌类,主要分布在潮湿地带,繁殖全部依靠孢子,当木耳孢子散发在空气中飘落后落在各种枯木上,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缓慢生长,等到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会长出木耳。

木耳的外形特征

木耳呈叶状或近林状,边缘呈波状,宽度为2-6厘米,厚度为2毫米,侧生的短柄固定在基质上,初期是柔软的胶质,富有弹性,之后带软骨质,干后收缩,颜色变为黑色,硬而脆。

木耳的分布范围

木耳具有耐寒、对气温敏感的特点,大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吉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云南、湖北等多个省区都有人工栽培的木耳或者天然生长的木耳。

木耳的主要价值

木耳有着素中之肉、素食之王的美称,富含丰富的养分,每100克鲜木耳中含有10.6克蛋白质、0.2克脂肪、65.5克碳水化合物、7克纤维素,还含有钙、磷、钾等多种维生素。

④ 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就能生长出来,然后采摘上市。

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 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

(4)木耳怎样长出来的视频扩展阅读:

木耳的价值:

1、抗辐射抗炎,小鼠腹腔注射木耳多糖100mg/kg,连续7d对60Coγ射线照射有拮抗作用,使小鼠存活率提高1.56倍,腹腔注射60mg/只,对大鼠由鸡蛋清引起的足跖肿胀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

2、抗溃疡作用,黑木耳多糖 以每日70mg/kg灌胃,连续2d,能明显抑制大鼠应激型溃疡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连续12d,能促进醋酸型胃溃疡的愈合,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3、降血糖作用,木耳多糖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 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口服多糖后4~7h降血糖作用最显着;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

4、影响生育作用,黑木耳多糖8.25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抗着床和抗早孕效果最明显,终止中期妊娠作用略差些,但对孕卵运输则无效。

⑤ 黑木耳是如何种出来的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
黑木耳栽培主要有段木栽培与代料栽培等方法。
段木栽培流程是:一是选择场地。避风向阳,近有水源,便于进行人工喷水。二是预备菌种:既可购买也可自种。制菌方法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用锯木屑与麦麸等配制成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加入蔗糖、米糠等营养成分,装瓶后高压灭菌,接入母种,在25~28℃下培养1个月,菌丝即可长满瓶。三是准备段木:栽培场地选好后就应准备耳木,常用的耳木种类有完斗科和桦木材的树种,直径10~12cm的耳树,砍伐后截成1~1.2m长段,置于通风向阳处架晒。四是接种:用电钻以穴距7cm、垂直打深1.5cm的穴,如用锯木屑菌种则应填满穴,按紧后盖好预制的树皮盖。枝条菌种插入接种孔后用锤敲紧,使之与段木表面平贴、无孔隙。五是定植管理:首先应上堆发菌,将接菌的耳木按“井”字形或“山”字形堆垛。堆内温度以20~28℃为宜,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在南方3~4星期,北方需要4~5星期,当菌丝已伸延到木质部并产生少量耳芽时,应及时散堆排场。一般采用平铺式排场,用枕木将耳木的一端或两端架起,整齐地排列在栽培场上,经过1个月左右即可起架。搭架一般采用“人”字形方法,先埋两根有杈的木桩,地面留出70cm高,杈日上横放一根横木,耳木斜立在横木两侧。呈“人”字形,相距7cm,角度约45°为宜,起架阶段栽培场的温、湿、光、通气条件必须调节好,但管理重点是水份问题。应采用人工喷水方式,保持相对湿度在90%~95%左右。喷水时间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出耳后,若遇连续3天以上阴雨,生长出来的木耳有可能发生腐烂,应及时采摘。
段木种植,一般在春天来临时开始种植,到第二年夏季结束。
我国的东北,湖北,浙江,云南等地是木耳主产区。
木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8种氨基酸,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
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等,有补气益智,润肺补脑,活血止血之功效。故对于痔疮出血、痢疾以及贫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病症的食疗。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还能减少血液凝块,有效预防动脉硬化作用。

⑥ 木耳怎么种出来的 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

1、木耳是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就能生长出来,然后采摘上市。

2、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于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河南省卢氏县就是因为良好的天然环境造就了卢氏黑木耳为其地理保护产品。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 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

⑦ 木耳究竟是怎么长出来的

一、木耳是腐生在枯死的树木枝干上,其状扁平,形如人耳,故名木耳,也称黑木耳。
二、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根据木耳的生长采收季节可分为春木耳、伏木耳和秋木耳。春季和秋季的气温略低,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木耳的生长速度慢,肉质较厚,质量好;夏季,特别是进入伏天,气温比较高,空气湿度大,木耳的生长速度快,肉质比较薄,质量稍差。

⑧ 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怎么种植

自然生长的木耳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在树皮下形成扇状菌丝体。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即可生长出来。当木耳颜色由深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子实体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即可于晴天早晨有露水时及时釆收。
一、木耳是怎么长出来的
1、简单来说,木耳是一种菌类,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它们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在树皮下形成扇状菌丝体。其状扁平,耳片乌黑光润,形如人耳,故名木耳,也称黑木耳。
2、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头(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来的木头,制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在上面钻孔,植入菌,即可生长出来,然后采摘上市。
二、木耳怎么种植
1、场地选择
栽培黑木耳应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背风向阳、光照时间长、比较温暖、昼夜温差小、湿度大、离水源较近且耳树资源丰富的地方。
2、制作菌种
菌种有锯木屑菌种与枝条菌种。前者是用锯木屑和麦麸进行配制成为培养基;后者用直径1cm的枝条切成1.5cm长,适当添加蔗糖、米糠等,装瓶后进行高压灭菌,接入母种,温度应该调整到25-28°C,培育一个月左右,菌丝即可长满瓶。
3、耳木准备
栽培黑木耳的耳树种类有很多,凡是能栽培香菇的树种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耳树要选择胸高处直径在10-12cm,将其切成1-1.2m长的段子,被砍的一面刷上石灰。把锯好的段木,架晒在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使其尽快发酵。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使段木干燥均匀。一般架晒30-40天,段木有七、八成干时,即可接种。
4、人工接种
接种时间,一般以气温稳定在15°C以上,这样更利于黑木耳菌丝的生长。接种时先用乙醇消毒工具,使用电钻在树上打穴,垂直深度要在1.5cm左右。枝条菌种放到接种孔里,让其没有缝隙就行。
5、定植管理
把耳木按照“山”字或是“井”字进行堆垛,堆内温度最好是调整到20-28°C,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这样才能促进木耳更好的生长。之后每隔6-7天翻堆一次,调换耳木上下左右内外的位置,使温湿度一致,发白均匀。等到菌丝长到木质部,且有少量耳芽的时候,即可散堆排场。
6、采收及加工
成熟的黑木耳,颜色由深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子实体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晴天早晨有露水时及时釆收。采收时用手指齐耳基部摘下,左右旋转,并把耳根处理干净,以免溃烂。如遇阴雨天,成熟的耳片也要采摘,以免造成烂耳。釆后的木耳应随即摊在晒席上,并在日照强、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