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正确的揉腹方法
宝宝消化不良就会引起拉肚子,发烧等的问题,所以大家对于胎儿的消化要多注意。给孩子喂奶也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不能随意的给自己的宝宝喂奶,很有可能导致出现孩子的消化不良,还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健康。那么,宝宝消化不良揉腹方法是怎样的?
宝宝消化不良揉腹方法
1、神阙穴部位,肚脐正中
2、神阙穴主治,积食、腹胀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呕吐、泄泻、保健等。
3、神阙穴手法,揉法(称揉腹)、摩法(称摩腹)。
4、神阙穴操作,体位,宝宝仰卧,双腿踡起,放松腹部,掀起宝宝上衣,充分暴露穴位点。操作前准备,操作者将双手掌心搓热,手凉的家长可在操作前双手握着盛有热水的杯子把手焐热。
5、揉腹,操作者右手掌心或大鱼际对准肚脐,缓缓向下施加一定的压力,达到肌肉下层面,力量柔和,不要使用蛮力,沿一定的方向揉动。每次揉1-5分钟不等,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时间。揉动时,接触点不要移动,固定在穴位点处。速度为每分钟100-200次。
6、摩腹,操作者将右手掌心或四指并拢指掌面自然放在肚脐边缘,以自然下沉的轻缓压力接触皮肤(不用刻意加力),以肚脐为圆心,围绕着肚脐缓缓地做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摩动。力量在皮肉之间,过程均匀柔和,速度为每分钟50-100次,每次1-5分钟不等。
小儿消化不良的诱因
1、给的食物不太易消化: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以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等)转变。3个月内的婴幼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而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烂、细、软,比如,可将青菜切碎,弄烂,做成菜泥。
2、给太多新的食物: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虾,觉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许多,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让婴幼儿尝试吃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让他慢慢适应。
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只要妈妈们及时观察孩子的变化,给孩子合适的营养补充,就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孩子患上消化不良的毛病,刚刚出生的宝宝,消化器官都比较脆弱,需要精细的呵护,特别是对于孩子的食物来说,需要多多调整,选择好消化的食物。
② 正确揉肚子的方法
1、揉肚子在中医也是一种按摩手法神森。经搜册常揉肚子具有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利于减肥、有助睡眠,促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阻止胃酸过量分泌,防治溃疡病的功效。
2、揉肚子的正确方法是先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顺时针方向揉腹,再逆时针方向以微微感觉到腹部发热为宜。游漏亩需要注意的是不宜饭后马上进行,可在饭后半小时再做。
③ 正确的揉腹方法是怎样的
揉腹的正确手法:
1、第1步:双手自然重叠,从左胸至小腹缓缓下推10~30次,再从档戚右胸至小腹缓缓下推10~30次,然后从心窝至小腹缓缓下推10~30次。
2、第2步:双手掌指重叠,抠揉探索腹部深层,着重针对有酸、困、痛等不适的部位,大约5~10分钟。
3、第3步:用左手手行蠢陵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档知左手上(女性相反),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50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摩50圈。最后重复第一步,手法结束,即可起床活动,并喝点温开水,促进脏腑代谢。
注意:按揉时,要呼吸自然,力度适中,动作和缓,精力集中。
④ 正确揉腹方法
1、顺逆揉效果相反
结肠是肠道的后半段,沿腹部右边缘经腹正中向左侧边缘再向下与主排泄的直肠大肠相连接,与排便状况密切相关。常说的揉腹补法,是逆结肠分布方向也就是逆时针方向推按,可以起到延缓肠内容物随肠蠕动向下方移动速度的作用,这对大便次数多或不成形乃至稀溏或五更泻等患者有效,便秘者则不能用此法。泻法则与之相反。
2、揉中脘
中脘是胃的要穴,位于肚脐与胸骨中间的地方,即肚脐上4寸处。揉按和拍打都有效,宜在饭后2小时以后,胃内食物基本排空时,或睡前和起床后进行按摩。
3、揉肚脐
宜双手搓热后用一只手的手心置于肚脐正中,左右顺逆时针方向揉按。
4、推按腹部
斜向推按整个腹部,可刺激整个肠道,可提高肠道活力,刺激肠绒毛的蠕动,对于刺激肠道的排毒排气功能有良好效果。现代学者还有肠绒毛造血论,故晨起后饮温开水清理肠道、揉按都会促进肠绒毛造血功能。
5、推按右肋下
用右手中指、食指及无名指从胸骨处沿左肋骨向下推按,这边肋骨里面有脾、胰脏器,可起到间接按摩的作用。
6、推按右肋下
也是从胸骨处开始,用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沿右肋走向推按,这边肋骨里有肝、胆脏器,可起到间接按摩作用。曾有人用这种按摩方法消除了数年的肝大和乙肝病毒两对半,而未使用过任何治肝或保肝药物。这种按摩方法对难治的脂肪肝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揉腹健身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有效保持腹内脏器功能,有利于正常排便和排毒,对预防各种肠道及其他腹内脏器疾病有辅助疗效。揉腹时宜多呼气,放松腹部并瘪下肚子,但不要绷劲儿,会增强揉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