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督脉灸——灸一脉而达全身,扶阳通络、驱寒去湿
督脉灸被称为灸中之皇,可以起到督肾同治,五脏六腑通调,是人体补阳开经之最!
在人体后背的正中线️上,也就是从颈椎到尾骨这段距离,贯穿着总管一身阳气的督脉,古人称之为“阳脉之海”,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中医的养生秘招督脉灸,就是在督脉上艾灸,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人体自身阳迅卖笑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至全身,恢复人体自愈力。督脉灸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中药和隔姜灸的疗法。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期工作劳累,熬夜,饮食上吃太多寒凉食物(如配前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所以人们才会感到身体越来越疲惫,精神消沉,工作没有激情,这暗示人们身体消耗的阳气越来越多,不注意补充导致一系列情况出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防病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灸疗的保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而督脉灸则是最适合的一种大灸疗法。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
督脉灸主要是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也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治未病”的保健养生思想。女性按照中医的思想,属阴性体质,因而相比男性来说,阳气往往不足,这也就导致女性往往易患寒性疾病,如往往手脚冰凉,痛经等等,这些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肢、脏腑,以至于寒邪凝滞在这些部位导致疼痛不舒。
督脉灸通过在统领一身阳气的督脉上进行辛温大热的灸疗,让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煦脏腑的作用。对女性面部的黄褐斑、雀斑等各种随着衰老的出现的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对于男性,可以健身、壮肾阳提高性生活,改善气虚血虚,祛湿驱寒,腰痛膝软,下肢沉重,神疲乏力,耳鸣头晕,尿频尿急,阳痿、早泄、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
三伏天灸是“冬病夏治”,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三九天灸是在天气最寒冷时起加强治疗作用亩含。因此,暑夏三伏天、寒冬三九天是“督脉灸”祛病的最佳季节。“督脉灸”刺激背部督脉和督络,能起到强壮真元,祛邪扶正,鼓动气血流畅,防病保健之功效,升一身之阳,断全身百病。
注意事项:
1.在灸治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感觉皮肤灼热,告知护士在灼热部位加垫艾条,避免患者皮肤烧伤。
2.如果有灼伤起泡现象,在三天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泡液,外涂龙胆紫保护疮面或前往我科咨询。
3.患者督脉灸后后全身毛孔开放,故而在辅灸后4小时内应该避免洗浴,避风,避免因此导致感冒。 灸后当晚(4小时后)一定要用艾灰和生姜末泡脚,可以引火下行,以免上焦上火。
4.避免饮食寒凉食物,使寒湿停留于体内,影响督脉灸效果!
艾灸后的艾灰,还有很多功效哦!特别是督脉隔姜灸后的艾灰和生姜末,为“脚部美容”佳品,用之泡脚,祛风散寒的同时,还能去除各种顽固性皮肤顽疾,还您一双健康双脚!如果您愿意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哦。
天门市中医医院康一科专业团队按照施灸部位不同推荐各种特色灸疗,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为您制定优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天门市中医医院陆羽院区医养楼八楼,欢迎咨询!!!
咨询电话:0728-5231595
‘贰’ 督脉经腧穴的针刺方法是什么
(一)主治病症
督脉经共有28个腧穴(图8-103),主要治疗神志病、热病和头项腰背部诸病症。
图8-103督脉腧穴
‘叁’ 人体的督脉在什么位置
督脉:从尾闾骨端会阴部,向后循脊柱而上,向内行入络于模兄脑,再上头顶沿额下行到肢码历鼻柱。本经共有长强、阳关、命门、悬枢、筋缩、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百会、上星、水沟等28个穴位。其中最常用的有:①阳关。在第四历搜腰椎下。
主治腰痛、月经病、带下。针5分;灸3~15壮。
②命门。在第二腰椎下。
主治头腰、角弓反张、腰痛、遗精、阳痿。针5~8分;灸3~15壮。
③百会。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之正中线交点处。
主治头痛、目眩、健忘、中风、脱肛。针3分,沿皮刺;灸5~7壮。
④水沟(即人中)。在鼻唇沟约上1/3处。
主治癫狂、小儿惊风、中风、口噤。针2~3分,针尖略向上斜进,以剧痛为度。
‘肆’ 艾灸古法第五章第一节---督脉
第五章第一节:督脉
督脉从后背一直往上走。诸阳之汇,属阳。
后溪主督脉。
脊柱痛腰痛,在中间的部分,取后溪穴。回听第四章第一节课程。
颈椎脊柱胸椎等问题都与督脉有关。
整体看脊柱,无外乎颈椎突出、脊椎骨突出等。脊柱骨头突出来的,本来正常情况两边膀胱经高于督脉,但有人脊柱突出,高过膀胱经。经络下陷,膀胱经的问题。
第三种不多见,脊柱正S形。多半由于督脉阳气受阻,生发有问题。青少年期注射疫苗、吊瓶、西药等。容易损害督脉。正如梅花鹿,头顶有角,背后阳之余,阳气太足。鹿困顷绝茸补阳。因小时候常注射西药等,破坏督脉阳气升发。可以通过艾灸等调整阳气。
后背穴位很多,如何找?任督二脉找穴特殊。
两点延线侧身法。度骨法找穴。摸骨头找穴位。督脉穴位在骨节里面。如大椎在第七颈椎突下。从上到下很多骨节。七节颈椎十二节胸椎五节腰椎共24骨节。
长强穴离肛门近,头顶百会、座下会阴。长强在会阴旁边。图中屁股下面中间小圈是肛门,最上面的骨头代表最上缘,肛门摸到最后一块骨头。在此骨与肛门连线中间就是长强。
穴位不能差不多。专业人必须找准穴位。
长强穴一般调理脱肛,下面排污通道。脱肛是因为中气不足,整个脏腑向下脱,补益中气,补足后脏腑自然归位。除艾灸还可拔罐、中药、刮痧等调理。
脱肛
调理:补中益气
中药配方:枳壳4g厚朴4g 苏叶3g 乌药3g 香附1g 陈皮3g
艾灸配穴: 百会,长强,承山,中脘,神阙,关元
物理疗法:冰敷
艾灸百会,诸阳之会。阳,卫外固表。百会主升一切阳,对称治疗法。长强穴可以拔罐。承山穴,膀胱经穴位:膀胱别出于肛(黄帝内经)。中脘、神阙、关元帮助补中益气。配药要懂药性、配穴要讲穴性。除艾灸方法,可中药。脱肛严重的厚朴………………早晚各一副的量。还可以物理疗法,冰敷法。用保鲜膜包一块冰,放在肛门处。遇冷收缩。
痔疮
内痔:先血后便
外痔:先便后血
艾灸配穴: 百会,长强,承山,中脘,神阙,关元
建议,艾灸前可配合拔罐一起调理,外痔在必要时可采取刺络放血。
痔疮:十人九痔。内痔和外痔。内痔是先血后便。外痔相反。还有内外混和痔。
艾灸痔疮配穴与脱肛相同。同症同源,异病同治。建议可以配合拔罐祛寒湿,痔疮者下焦湿重、脾肾湿寒。外痔者可以放血长强。用气罐。新的血液会修复免疫细胞。
远血症和近血症,大便下血。先便后血。
张仲景《金匮要略》远血和近血
1、下血,先便后血,此乎答远血也。黄土汤主之。甘草9 干地黄9 白术9 制附子9 阿胶9 黄芩9 灶中黄土60配。要温中祛寒,健脾统血。这里的黄土汤里:黄土经过火烧,黄土本身归脾胃,火烧更加温脾胃。现代人没有,可以用赤石脂。
2、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赤小豆50 当归12 槐花10(散湿清热)配,要散湿清热,解毒活血而止血。
3,血便混合是肠道炎症。大便和血混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痔疮,而是肠胃的炎症。可以艾灸神阙、中脘、大肠俞、小肠俞、关元、命门。
老祖宗的智慧: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
肛门瘙痒小孩子常见。因为有虫,脾胃功能弱,肠道生虫,晚上磨牙,肛门痒。脾虚湿气不化。过后的课程会详细讲。成年人肛门痒,大腿黑痒,晚上睡觉时更痒。可以用艾叶➕百部20g➕蛇床子 15g 熬水洗肛门,早晚各一次。症状就会缓解。也可以直接灸,湿气直接灸。
赤小豆可以放在水中发芽、发出来一点时拿出来晒干再用。
答疑解惑环节:
1. 阴不足,需要滋阴,涌泉、太溪、复溜。舌胎有裂痕、脾虚后,脾主肌肉,脾虚后舌头肥大。湿重舌体大,两边牙齿挤,于是两侧有齿痕,可汪姿以刮痧拔罐。刮痧拔罐是专门处理体表垃圾、疏通微循环、调理中焦:神阙、中脘、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专门去湿穴位还有水分。后面也会专门章节讲舌象。
2. 一艾灸就上火:这种体质多半是上热下寒。先刮痧,否则艾的热性进入不去身体内部。先刮痧,从头到颈到背部,清理垃圾疏通经络,再重灸下焦,神阙中脘等等肚脐以下穴位,去除寒湿,中焦通畅后再灸上焦。不然容易上火。
3. 听课需要什么条件?线下课程可以来商学院系统听课,请咨询经销商或者官方网站。
4. 过敏性鼻炎,第五节会详细说。一般肺俞穴,通天穴、天府穴(胳膊上)、孔最穴。
5.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在关节痛、红肿胀痛,灸什么穴位。经络不通说法太泛,有点像是痛风。用柠檬泡水喝,味酸但体内会变碱性。可以直接灸痛处。如果痛在脚关节也可以灸昆仑、太溪穴;如果手关节可以灸外关和内关穴……
6. 粉刺怎么办?青春期阳气牵引内热,故心肺易热,头上会长粉刺。下巴和腮黑头,可能下焦寒,可能痛经、脾胃寒会造成。定期后背刮痧,肺俞、胃俞可以放血。艾灸时间30分钟足够。中焦下焦调理,不可贪凉。
7. 乳腺增生:后面详细讲。配穴取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穴。女性应该保持心情调理、少甜食。
8. 晚上快睡着时,三个脚趾会抽筋:手指或者脚趾抖,就像眼皮跳。中医说是因为肌肤皮下有积水造成。可以直接灸跳处。还有说抖跟肝有关,肝主筋。肝缺血或者皮下组织积水。肝缺血,半夜肝胆经当令时。要调肝。
9. 血管瘤:任脉时课程讲过。癫痫可以灸鸠尾穴。
10. 18岁心动过缓、食欲差:取穴应精而少。心动过缓因为下焦湿寒造成,可以刮痧拔罐去湿气。重点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
11. 前面课程可以点最上面《艾益生养生课程》名片点开,所有课程都在里面。
12. 有时间就灸,补阳之法。如果小孩子一般一周2-3次,神阙、脾胃就可以了。大人多数阳虚,可以多灸。
13. 大量寒邪艾灸后会有排病反应。剧烈疼痛,气血淤堵,温热后通开。可以直接灸痛处。
14. 孕妇剖腹产竖线切:中医讲尽量顺产。手术会造成经络会有切断等问题。从怀孕开始没有吃药、没发生过性关系、生的时候顺产,孩子会身体好。竖切也会有伤害。
15. 5个月宝宝半夜拉便便,可以温灸神阙穴,时间短一些,温度不要高。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妈妈的手心搓热放在肚脐上,打圈,给宝宝爱。
‘伍’ 伏天艾灸后背怎么做 伏天隔姜艾灸督脉方法
5命门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常被用于后背发凉、手脚发凉和腰酸腿寒这类有阳虚症状的疾病。
6
伏天隔姜艾灸督脉方法
功效:“三伏灸”中,“隔姜灸+贴药”是最传统疗法。隔姜可使贴的药容易渗透,激发穴位功效使疗效叠加,才能发挥三伏灸的真正疗效。
具体操作方法: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乎缺缺,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岁辩,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扮誉。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陆’ 伏天艾灸后背怎么做 伏天隔姜艾灸督脉方法
1伏天艾灸后背哪些穴位
后背艾灸的穴位主要有四个:大椎穴、风门穴、身柱穴、命门穴锋团。可以自己摸到这几个穴位,用艾灸盒做艾灸。也可以去理疗馆,将后背交给专业的技师打理。
2
大椎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低头时,颈部平肩的位置有一个高骨就是第7颈椎,下面的凹档基激陷就是大椎穴了。
功效:大椎穴常被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颈椎病、痤疮等等,人体诸阳之汇,是人体所有阳经交汇的一大要穴。
3
风门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大椎穴往下一个凹陷是第1胸椎棘突下,再往下摸一个凹陷就是第2胸椎棘突下了。旁开1.5寸怎么找呢?肩胛骨的内缘到脊柱(也就是人体后正中线)的距离是3寸,取3寸这条线的中点就是1.5寸了,这就是风门穴。
功效:常被用于治疗一些外感风邪的疾病,象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胸背痛等。
4
身柱穴具体位置
具体位置:大椎穴往下摸,大椎穴往下第三个凹陷就是身行袜柱穴。
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感冒、哮喘、夜尿症等病症,特别是此穴用于儿童身上效果更佳,可以说是儿童的强身保健穴,经常艾灸小孩的身椎穴,孩子能够少感冒,身体成长也有很能大帮助。
‘柒’ 怎样做督灸
督灸又称长蛇灸,是一种在督脉上施以隔药或隔姜或隔蒜灸的疗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对自身的防病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作为祖国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灸疗的保健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采纳。而督灸则是在炎友薯茄炎夏日最适合的一种大灸疗法。好察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督灸主要是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温补督脉,强化真元,温通气血,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目的。
督灸疗法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如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腰痛(腰椎、胸椎、手塌颈椎骨质增生和腰肌劳损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虚劳消痰(迁延性肝炎、乙型肝炎、神经官能症等)、慢性胃肠疾病、产后恶寒等。督灸疗法每周治疗一次。4次为一疗程。
‘捌’ 督脉灸在家里怎么做
督脉灸是对督脉进行艾灸,选择大椎穴以下的位置,最佳时间是每天早上,册盯吵因为早上人体的阳气生发,在这个时候艾灸治疗效果最好。督脉灸每次持续约2小时,每周一次,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寒湿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特别是对于脊柱相关的疾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州侍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孕妇和高热病人不能做督则缓脉灸,阴虚火旺病人不能做督脉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