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绘制元器件【kicad】
绘制元器件在KiCad中是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元器件需要在元器件库中,可以使用现有的库或创建新库存放。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元器件都具有引脚、形状和名称。在KiCad中,元器件是实际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因此,它们也具备引脚、形状和名称等属性。在同一个原理图中,可能需要多次使用同一个元器件,如多个电阻,为了区分它们,每个元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不同元器件可以使用相同的表示前缀。一般来说,元器件可以分为四部分:标识、名称、引脚和形状。在实际操作中,仅需要保证引脚的数量和位置与实际元器件一致,其他属性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但建议使用直观的符号。
接着,KiCad提供了元器件编辑器,它由六个部分组成:菜单栏、上方工具栏、左侧工具栏、右侧工具栏、信息栏(下方)和绘图区。通过这些工具,可以方便地编辑和管理元器件。
在编辑器中,菜单栏提供了文件操作,如保存和导出元器件为图像格式。放置菜单与右侧工具栏对应,用于在绘图区放置元器件。参数设置菜单用于管理元器件库、设置编辑器选项和颜色等参数。
工具栏分为上方和左右两部分,上方工具栏包括基本的操作按钮,如打开、保存等,左右工具栏提供了更多特定于元器件编辑的工具,如网格显示、引脚放置等。
在绘图区,中心位于交叉线的交叉处,是绘制元器件的区域。在此区域,可以创建元器件、放置引脚并调整其形状和大小。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绘制元器件的流程和方法: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元器件。在上方菜单栏选择“新建”选项,弹出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通常只需要设置元器件的名称。创建后,元器件名和标识在图纸上出现,但它们可能会重叠。通过移动其中一个元器件,可以分离它们。
接着,绘制元器件的形状。对于集成电路,通常使用矩形形状。选择右侧的矩形按钮,在图纸上绘制矩形,并可调整其大小。
然后,添加引脚。引脚是元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连接电路。点击右侧按钮,弹出对话框设置引脚的属性,如引脚名、引脚号、方向、电气类型、形状和长度等。引脚的电气类型和形状会影响电路的正确连接。引脚号是区分引脚的唯一标识,必须设定。设置好引脚后,将其放置在图纸上,确保每个引脚的连线端向外。
接下来,设置元器件的基本属性,如封装过滤等。完成绘制后,保存元器件,并将其添加到一个库中。从菜单栏选择“参数设置/元器件库(component library)”,新建库并保存元器件。
在工程中使用绘制的元器件时,从库中添加它们。通过设置当前库并保存,可以将元器件添加到工程中。如果需要修改元器件,只需将其导入到当前库中,修改后保存即可。对于需要多个单元或存在两种符号的元器件,可以参考元器件库中的示例,如7400。
最后,为了提高效率,了解一些KiCad中的快捷操作。移动、拖拽、旋转和编辑对象都有相应的快捷键。对于放置引脚,也可以使用快捷操作,如重复放置引脚,这将自动增加引脚号和引脚名,简化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