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由外觀選擇中短程快速鴿
一羽優秀的選手鴿,第一感覺是它的外表。從它的體型、手感、站姿、毛質、眼素到眼皮顏色,從它的翅膀、體重、龍骨、尾羽到足爪,其實都有鑒識、判斷的准則。
理想的賽鴿的身體必須是橢圓形的,有一個開闊的胸部,左右雙翅平伏地緊貼兩邊,是一個飽滿的球狀。其前身寬度,應是肩胛骨和前胸、兩翼三部分寬度之和。後身及尾部是圓錐形的。鴿體的各部必須是結實的,全身各處都很圓滑,腹部微凹而背部微凸,呈流線型。
手感是對體形體重的一種評定。好的選手鴿總是讓人感覺滿把柔軟豐滿的肉卻又體重輕盈。如同握有一個充滿了氣的氣球往上浮。當它的毛質、肌肉彈性、骨骼結構達到最佳狀態時,你根本無法長時間把它抓牢,鴿子會自然而然的從手中滑出去,人們稱之為標准流線體。還有的鴿子,一經上手,渾身哆嗦不停,誠謂「千金難買一哆嗦」。凡此種種表現,唯上品鴿所有。
優秀的選手鴿給人一種器宇軒昂、挺胸揚首及順暢的流線型骨架。羽毛華麗緊貼全身且光滑有亮度。頭型應前額寬後腦滿兩眼夾角越大越好。鼻瘤潔白有粉質,長、窄、緊為佳。有的鴿友認為,鼻瘤大的賽鴿飛行時阻力較大,影響其分速,再大則阻擋鴿眼的視線,至於種純與否,毫無根據。難怪一些鑒鴿高手,憑掃一眼鴿子的站姿、頭部的造型、翅膀的形狀,就敢對一隻鴿子定優劣。這些與眾不同的東西,與眼睛的品位基本上相吻合。手感、骨架俱佳的賽鴿,眼睛必定也到位,必定出自名門名血。
鴿子的嘴有各種形狀,有長、短、粗、細,不管什麼嘴形,感覺前端細後端粗、閉得緊、瓣不開、嘴角深就好。有些鴿子因交配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顏色深淺不一,最簡易的方法是對著太陽看嘴角呈現貽色,則該個體不是雜雜交鴿。鴿眼的眼球要擺動自如,眼球生長的位置偏向頭的後上方。嘴角的中心線幾乎要指著眼球,一羽優秀的賽鴿的眼睛要有一種自信的、不懼怕和沒有野性的表現。鴿眼必須明亮、干潔、皮緊包眼球、瞳孔對光線強度的變化要靈敏,對外界的動態感受非常敏感。中、短程快速鴿的眼砂要求薄而油亮,有絨感、血砂通透可看見底砂,眼臍細窄,盪前角外掛少許黑色阿爾賽為佳。
談到翅膀,鴿友不妨利用杠桿原理及流體力學的原理,證明與解釋其中的奧妙。翅膀前緣薄的賽鴿沖力大、阻力小、浮力亦小,能耐在空中的時間也短,無疑它是一羽短距離速度鴿。飛同樣的距離,主翼短的鴿子在空中飛行所拍翅的次數要比主翼長的鴿子要多。試想,翅膀拍打快,速度必成正比的增加,但體力消耗的也快,所以主翼短的賽鴿較適合中、短距離的賽程。七、八、九、十根主羽呈W型的鴿子,單以翅膀來講其速度更快,當翅膀向下壓縮時,氣流須經過七、八、九、十根主羽末端溢出。毛尖端的漏洞多、排風也快,翅膀要收縮回來的阻力小,速度也顯著增加。臂膀越薄,拉開後越軟的越飛得快,這也是中、短程高速鴿的一大特性。鴿友不妨留心自己棚里的快速鴿,當它處於休閑輕松的狀態時,翅膀常常是掛在尾羽之下。
從放飛來說,只有一副強壯的、柔和的、堅定的骨骼結構,才能保持良好的飛行身架。高龍骨的賽鴿前胸較寬,飛行時受風的阻力會大些,但它體型大、力度相對也大,適合中、短距離的比賽。當一鴿在手時,渾身骨架應緊扎有力卻不重,腹部微凹,背部微凸,這是流線體的要求。前臂骨(指從肘到腕之間的距離)越短的鴿子,在飛翔時所付出的力量也較少,相對體力的消耗量也會小,速度會更快。這是類似杠桿原理。另外肘腕的關節部位必須圓滑,活動才能自如。
一羽優秀的中、短程快速鴿其腰部要豐實並且有力感,尾羽應像一把利劍的劍尖,微微上翹,這樣的鴿子才具有較強的爆發力。腳爪不要太長,外皮顏色呈粉紅色,則表明此鴿體質達到高峰。
好鴿是可以看出來的。只要把握好經驗的尺度、理性、客觀的面對它們。
綜上所述,經驗來自於平時我們多摸鴿子,多看冠軍鴿、優勝鴿,多看鴿照,了解分析不同強豪賽鴿的外部特徵,掌握其共性,加以參照對比,互相印證,才能找到適合自身意願的理想的賽鴿和選鴿方法!
Ⅱ 賽鴿和普通的鴿子怎麼區別啊看什麼地方啊
1、外觀不同
賽鴿身體大多呈現上寬下窄、前寬後窄的流線型,能有效減少飛行時的風阻,體重適中。雄鴿400~600克,雌鴿350~500克,保證既有力量又不失靈巧。筋肉結實有彈性,身子對稱,站姿挺拔,雙眼有神,鳴聲洪亮,羽毛光亮緊密,富有柔韌性,羽片緊貼身體,具有防雨抗風的能力。而普通的格子則無以上外形特點,雜亂無章。賽鴿如下圖所示:
(2)怎樣辨別賽鴿的將軍羽是快速鴿擴展閱讀:
有過壞天飛行經驗的賽鴿,才懂得如何駕馭惡劣天的氣流變化。陰天鍛煉勇敢,風天掌握省力,飛行也需要技巧。預防漲歸,鴿舍應在賽鴿歸巢後最好兩小時後再正式餵食。預防大腸桿菌感染腸胃炎,特別是遲歸鴿的防治,沒有好腸胃沒有好吸收,更談不上恢復。訓放過100公里後千萬別忘了每周一次呼吸道的維護,毛滴蟲最少兩周處理一次。
訓放開始,賽鴿飼料中的玉米成分最少30%,蛋白質最好用氨基酸代替,以減輕肝臟負擔,要習慣利用穀子來中和食物的酸減平衡。飛出鴿籠後不久,個體雄鴿直沖鴿舍快速進賽鴿跳籠,不要阻攔,讓其進窩,觀察是否進賽鴿跳籠後迅速回到它占據的信鴿巢箱鳴叫,如果是,它的高峰期來了。要想讓它在比賽中有出色的表現,注意它的營養補充。
Ⅲ 怎樣識別賽鴿
左手抓鴿,右手拇指和中指夾住鴿子的頭,食指放在鴿子頭頂上,經由鴿眼的抖動,會傳出微微的振波,振波感愈強、越有規律、振波次數越多者,其定向能力越好。必要時為加強振感還可將鴿體左右晃動。經驗豐富的鑒鴿者,還可以通過賽鴿的頭型和機靈的雙眼與面部估計認定賽鴿的聰明度。這除了靠多年的經驗積累外,還得有點悟性。有的鑒鴿家說,當我們從鴿嘴的平行方向看鴿臉時,可以看到鴿的雙眼,如果鴿眼和臉部給你一種如貓頭鷹頭像的感覺,它很可能是一羽聰明的賽鴿。凡是快速鴿的臉部都有它獨特的特徵,不僅顯示著它的智慧,而且還顯示著它的鬥志和韌性。如果是從自己棚中已知優秀種鴿的子代中選聰明度高的個體,一般除上述的經驗外,還可以從訓放實踐過程中挑選。如果有十羽以上的賽鴿同時參賽,在各個不同的訓距中,凡每次路訓都是第一個或都是在前十分鍾內返巢的個體,雖每次在這一限定時間內歸巢的次序有變,但其一直到決賽始終是飛在最前頭,並在決賽中能進入最佳名次或獲獎名次。特別是在千羽以上的大群勢比賽中,能獲得這樣的好名次,即可視為本棚聰明度高的賽鴿。 平衡度。賽鴿的平衡度是有多個有形特徵部位,給人的感知是經過綜合評定而後認知的,即鴿友們經常說的手感,它是對鴿體有形特徵的感知,握鴿在手,如果您感覺到鴿體龍骨粗狀、硬朗、平滑,後部稍有向上的弧度,並與恥骨的間距小,恥骨密合緊湊、硬而富有彈性,給人以整體骨架結構平衡感強,並有舒適、鴿體輕盈、沒有重量感,並且羽毛柔軟光滑、尾羽緊收自然下扣、體內有發出力量的感覺,即為平衡感好。整體平衡感強的鴿子為快速型。賽鴿的平衡度越好,飛速越快、耐力越強、越能體現賽鴿發揮聰明度,表現賽鴿本質性能優劣的質量。 肌肉。主要是指附著在鴿體胸骨兩側的大胸肌和小胸肌,它們是負責鴿子翅膀上下動作的兩塊肌肉,小胸肌負責翅膀上揚,大胸肌負責翅膀向下扇動。肌肉是賽鴿所有特徵中的有形特徵之一,也是聰明度表現賽鴿本質性能優劣,起主要輔助作用的最為重要的特徵之一。肌肉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肌肉爆發力的強弱或持久之韌性,可極大地影響諸多優秀特徵功能發揮得好壞。因此,賽鴿飛行的時間、距離越長,或是賽鴿飛行的個性越急、越強,越是需要更高的肌肉質量。 鑒別賽鴿肌肉質量的方法:當我們捉鴿子在手,順胸骨觸摸時,雖然肌肉的大小十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質量。好的肌肉給人的感覺是柔軟而富有彈性,肌肉如果沒有彈性,就沒有沖力,就會影響賽鴿的飛行速度。但肌肉並非是越軟越好,過軟的肌肉僅適於千公里以上的超遠程賽鴿。凡是肌肉僵死的賽鴿都無法成才。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的,所以骨骼的重要性也不能低估。 翅膀。賽鴿的翅膀是賽鴿飛行的動力,它猶如飛機的螺旋槳,依靠附著在胸骨上大小胸肌的拉動,上下扇動,起推進器的作用。好賽鴿飛翔能力的形成,雖由多方面特徵共同運作組成,但翅膀的形態與賽鴿的飛行速度密切相關,它和胸肌一樣,也是輔助"軟體"表現賽鴿"硬體"優劣又一重要生理特徵。賽鴿翅膀的形狀,對其賽績的影響,一直有許多爭論,因為它關繫到賽鴿的飛速,所以,很多鴿友認為翅膀是鑒別一羽賽鴿優劣的有形特徵之一。 翅膀簡單地說分為主翼羽和副翼羽。主翼羽向外在飛行中產生推力,使鴿體前進;副翼羽內生,在飛行中產生浮力,它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鴿體平衡。在主副羽、羽條的鑒別優劣上,從筆者看到的有關資料中,除在主、副翼羽的長短比例上有個別鑒鴿人之間存有較大分歧外,在主風羽、破風羽、羽質韌性、羽軸彈性及羽條寬、窄、形狀、間隙等要求上,大體都比較一致。賽鴿的翅膀形狀、羽質和翼羽的好壞是由基因因子遺傳的,本質上是不可變更或轉化的,所以,一羽好賽鴿的翅膀形成是由多個基因決定的。
Ⅳ 怎樣鑒別好賽鴿
左手抓鴿,右手拇指和中指夾住鴿子的頭,食指放在鴿子頭頂上,經由鴿眼的抖動,會傳出微微的振波,振波感愈強、越有規律、振波次數越多者,其定向能力越好。必要時為加強振感還可將鴿體左右晃動。經驗豐富的鑒鴿者,還可以通過賽鴿的頭型和機靈的雙眼與面部估計認定賽鴿的聰明度。這除了靠多年的經驗積累外,還得有點悟性。有的鑒鴿家說,當我們從鴿嘴的平行方向看鴿臉時,可以看到鴿的雙眼,如果鴿眼和臉部給你一種如貓頭鷹頭像的感覺,它很可能是一羽聰明的賽鴿。凡是快速鴿的臉部都有它獨特的特徵,不僅顯示著它的智慧,而且還顯示著它的鬥志和韌性。如果是從自己棚中已知優秀種鴿的子代中選聰明度高的個體,一般除上述的經驗外,還可以從訓放實踐過程中挑選。如果有十羽以上的賽鴿同時參賽,在各個不同的訓距中,凡每次路訓都是第一個或都是在前十分鍾內返巢的個體,雖每次在這一限定時間內歸巢的次序有變,但其一直到決賽始終是飛在最前頭,並在決賽中能進入最佳名次或獲獎名次。特別是在千羽以上的大群勢比賽中,能獲得這樣的好名次,即可視為本棚聰明度高的賽鴿。
平衡度。賽鴿的平衡度是有多個有形特徵部位,給人的感知是經過綜合評定而後認知的,即鴿友們經常說的手感,它是對鴿體有形特徵的感知,握鴿在手,如果您感覺到鴿體龍骨粗狀、硬朗、平滑,後部稍有向上的弧度,並與恥骨的間距小,恥骨密合緊湊、硬而富有彈性,給人以整體骨架結構平衡感強,並有舒適、鴿體輕盈、沒有重量感,並且羽毛柔軟光滑、尾羽緊收自然下扣、體內有發出力量的感覺,即為平衡感好。整體平衡感強的鴿子為快速型。賽鴿的平衡度越好,飛速越快、耐力越強、越能體現賽鴿發揮聰明度,表現賽鴿本質性能優劣的質量。
肌肉。主要是指附著在鴿體胸骨兩側的大胸肌和小胸肌,它們是負責鴿子翅膀上下動作的兩塊肌肉,小胸肌負責翅膀上揚,大胸肌負責翅膀向下扇動。肌肉是賽鴿所有特徵中的有形特徵之一,也是聰明度表現賽鴿本質性能優劣,起主要輔助作用的最為重要的特徵之一。肌肉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肌肉爆發力的強弱或持久之韌性,可極大地影響諸多優秀特徵功能發揮得好壞。因此,賽鴿飛行的時間、距離越長,或是賽鴿飛行的個性越急、越強,越是需要更高的肌肉質量。
鑒別賽鴿肌肉質量的方法:當我們捉鴿子在手,順胸骨觸摸時,雖然肌肉的大小十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質量。好的肌肉給人的感覺是柔軟而富有彈性,肌肉如果沒有彈性,就沒有沖力,就會影響賽鴿的飛行速度。但肌肉並非是越軟越好,過軟的肌肉僅適於千公里以上的超遠程賽鴿。凡是肌肉僵死的賽鴿都無法成才。肌肉是附著在骨骼上的,所以骨骼的重要性也不能低估。
翅膀。賽鴿的翅膀是賽鴿飛行的動力,它猶如飛機的螺旋槳,依靠附著在胸骨上大小胸肌的拉動,上下扇動,起推進器的作用。好賽鴿飛翔能力的形成,雖由多方面特徵共同運作組成,但翅膀的形態與賽鴿的飛行速度密切相關,它和胸肌一樣,也是輔助"軟體"表現賽鴿"硬體"優劣又一重要生理特徵。賽鴿翅膀的形狀,對其賽績的影響,一直有許多爭論,因為它關繫到賽鴿的飛速,所以,很多鴿友認為翅膀是鑒別一羽賽鴿優劣的有形特徵之一。
翅膀簡單地說分為主翼羽和副翼羽。主翼羽向外在飛行中產生推力,使鴿體前進;副翼羽內生,在飛行中產生浮力,它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鴿體平衡。在主副羽、羽條的鑒別優劣上,從筆者看到的有關資料中,除在主、副翼羽的長短比例上有個別鑒鴿人之間存有較大分歧外,在主風羽、破風羽、羽質韌性、羽軸彈性及羽條寬、窄、形狀、間隙等要求上,大體都比較一致。賽鴿的翅膀形狀、羽質和翼羽的好壞是由基因因子遺傳的,本質上是不可變更或轉化的,所以,一羽好賽鴿的翅膀形成是由多個基因決定的。
Ⅳ 如何區分耐力型賽鴿與速度型賽鴿
鴿界趣聞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擊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要說起耐力型賽鴿與速度型賽鴿的差別或者是區別,就得從養鴿賽制上來研究。
速度型賽鴿與耐力型賽鴿區別
300公里以內的賽鴿主要是講求信鴿的速度,一般對於一羽正常的信鴿,300公里的距離歸巢也就是在三五小時之內,歸巢准確率會很高,在幾乎所有鴿子都能歸巢的時候,養鴿人需要追求的就是速度,誰先歸巢誰就贏。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培育速度型賽鴿讓鴿子第一時間歸巢!
如果是是上800公里的賽程,能有50%甚至更高比例的鴿子無法歸巢,無法歸巢的原因有很多!網鴿,天敵,鴿病,天落,定向不準,體力問題等等。這時候首要培育的就是耐力型賽鴿,再好的信鴿沒有耐力800公里也不會歸巢的!所以這兩種鴿子完全是兩路鴿子差別很大!
那麼該如何去區分這兩種鴿子呢?
耐力型賽鴿主要表現為,體型偏大,胸脯緊實,而且是身體呈一種方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短粗!耐力型賽鴿的羽翅方面會比較差點,破風差,羽翅過長,這對於近程快速鴿是一個阻力,飛不快,不利於沖刺,但是對於遠程鴿來說這就是優勢,破風差,會受上升氣流的提升,不費力的滑翔,飛的更遠!
速度型賽鴿,主要表現為,羽翅間隔大,破風好,速度快,身體呈梭子形,這樣的鴿子大條破風好,下降快,但是受上升氣流的提升差,需要自身煽動翅膀!但是可以充分利用重力加速度來提高自身飛行速度!這樣的鴿子有沖勁,但是飛一會就會累!但是對於300公里來說還是沒有壓力的!
Ⅵ 信鴿怎麼看翅膀
真講究起來還不是三言兩語就說得清道得明的...主要還是看家族性遺傳發揮比較准確點,翅膀嚴格來說只是等於汽車的輪胎....離開賽鴿的家族血統及本身其他身體素質,就單單論賽鴿的翅膀的好壞我覺得有點不恰當。
單單看翅膀就論它的好壞及適應什麼距離或是天氣的比賽。把賽鴿的翅膀當成的賽車輪胎:每種賽車的輪胎都有最適合的一種賽道和天氣,雖然什麼輪胎都可用,只是速度問題;鴿翅膀也一樣,有適合大晴天/雨霧天/大順風/大逆風/半逆風/半順風..;配對時就要充分考慮比賽時是什麼天氣為主來選擇種鴿;肱骨的長短直接影響翅膀扇動頻率和發力的效率,肱骨越短越省力,扇動翅膀頻率也更快。
鑒賞鴿子的翅膀時有這些方面可以參考:
快速鴿主羽的將軍條應尖削而長破風好,主羽面積應佔70%強,而副羽面積佔30%弱。
耐翔或長距離鴿的主羽面積佔60%:副羽面積40%則為;羽色呈暗灰或深斑者居多。
如主副羽的比例是50%:50%者,基本上可分為劣質膀條,應以淘汰為上策!
高分速成績鴿第一支主羽跟最後一支副羽在長度上有明顯的落差;
低分速的比賽和長距離耐翔些的高位鴿,多數主副羽落差不大。
主條寬板/條密些,副羽長些的翅膀更適合逆風和超低分速的比賽。
主條尖長削些,破風好,副羽短細的翅膀比較適合高分速的或是大順風的比賽。
肱骨這一節骨要短粗點,翅膀扇動的頻率才高,才有速度,長了就是拖拉機;
翅膀蓋的骨摸起來應該是象斧頭型的,前薄後厚。都一樣厚的速度慢,太過薄的也慢。
主條偏直的更適合順風或是沒風,翅膀主條彎向內更適合逆風。
主羽毛片薄的適合好天氣些的中短距離,厚毛片些又很油蠟的適合濕度大的雨霧天。
主羽最後一支大條,主軸外側的那一絲羽毛越窄越有可能是速度鳥。
翅膀展開越平時的,越可能適合長距離的,象扇型或是凹糟的多是中短距離的。
副羽蓋背越多的,是好鴿的幾率越高,特別是壞天氣的伯馬,更多這特徵。
翅膀下邊的小羽毛越豐滿的越是好鴿。
影響和控制主羽長度的,除了先天遺傳外,後天的操控方法主要是當幼鴿出殼15~46天這段時間喂足夠的磷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