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檯球進球點找不準怎麼辦
摘要 瞄準是檯球運動中兩項最為基礎的基本功之一,
B. 打檯球技巧瞄準哪個點
1.腳尖對准進球點:可以感覺到腳尖能夠對准進球點,這是需要經過無數的鍛煉與磨礪,而且自身的檯球水平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非常高的程度的時候,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存在的。直接把腳尖對准進球點,根本就沒有任何實質上瞄準的意義。
2.用一隻眼睛進行瞄準(主副眼):我們在看東西的時候,如果注意力在右眼,那麼右眼受到的壓力就會感覺比較明顯。所以,會感覺到是用右眼在看東西。在檯球上,打某些球形的時候(比方塞球),確實會有這樣的感覺。但是,這是自己練出來的感覺,而且差異是非常非常小的。一般的檯球愛好者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感知能力,不是說用哪隻眼睛瞄準,自己就懂得了塞球的動作打擊了,更不要說自己用哪隻眼睛瞄準就一定會比較准了。
3.假想球:這是不會打檯球的人根據物理法則想出來的方式,所以,就連駁斥的機會都沒有。這種方法根本不具備實用性,就算存在了假想球,桌面上也沒有尺標,一切還是得依靠自己的感覺進行判斷。這種想法,只存在於理論當中,沒有半分實際應用的作用。
4.球桿對准進球點:如果整天就只會打直球,整天練習直球的人,就會產生這樣的一種錯覺,感覺球桿可以對准進球點。所以有這種感覺的人,他的母球的走位控制非常差。
5.手腕對准進球點:這是喜歡用手腕控制母球走位的檯球愛好者,所形成的一種瞄準的感覺,這種感覺會失去準度的穩定。
6.小臂對准進球點:這是不敢使用手腕進行打擊的愛好者,所形成的一種瞄準的感覺。但是,由於小臂的方向性比較好,所以比較准。但是整體打擊的力量會變得非常小,塞球也不會強烈。斯諾克合適一點,中八九球基本沒有多大的發揮空間。
7.身位瞄準:這是大家最想要知道的答案。可是,身位是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因為身位包含:進球點的方向、球桿的方向、姿勢的方向、母球的方向、動作的方向。所以大家思考這個問題,是想找一種能夠隨心所欲可以打准又可以走位控制的方式。要說有這種答案,檯球也就不需要進行鍛煉了,應該叫做「檯球學」,而不是「檯球運動」了。(糊塗還想傳世嗎?)
另外還有一些「糊塗傳世」的所謂瞄準的方法,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正確的瞄準方式(技巧),是基於我們鍛煉檯球技術之後,身體為了幫助我們所產生的感覺(錯覺,幻覺)。
這些感覺有因控制而存在,有因準度而存在,有因效率而存在。因此,不能「一言以蔽之」。得有效地進行分類、嘗試、練習、習慣才行。
在這里先提供大家一個可以快速獲得瞄準精確度的一種方式:薄球的瞄準方式。
當我們在進行這個薄球打擊的時候,可以先調整手架的位置,先隱約看見母球打完子球之後移動的路線。然後將手架固定,再瞄準進球點。
這時候,瞄準的完整度和精確度就會提高了,我們會看見進球點會有一點點漂移的現象。
這是因為我們預備的桿法和實際打擊時所能夠完成的桿法產生沖突而形成的。如果我們想要對這次的打擊進行精確的走位控制,那麼母球打在子球的位置就會產生變化,這就是進球點變得漂移的原因。
1.如果我們決定將子球打准,那就必須犧牲母球的走位控制。(進球優先)
2.如果我們決定完善母球的走位控制,那麼就會感覺打不進子球。(控制優先)
3.如果這時候調整手架和身位,使準度和走位控制都能夠同時滿足我們想要的結果,那就是高手在做的事情了。
一般人不明就裡,會以為自己瞄準的感覺產生了錯亂,因此通常都會放棄母球打完子球之後的狀態,轉而回到完全依靠瞄準進球點來作為動作的依據。結果,因為自己失去了以母球移動作為輔助瞄準的功能。最終,導致自己的檯球技術完全失去進步的空間。
當然,這也和初學者沒能力調整架橋點有關。一般初學者將自己的手架重重地壓在桌面上,以至於根本沒有能力調整手架,因此只好放棄對母球走位控制的企圖。
技術是一種需要鍛煉的東西。交流自己瞄準的感覺方式是可以參考的,但是想要用別人的感覺經驗來獲得檯球技術的進步,無異於「捨本逐末」。
C. 檯球如何才能正確定位進球點
一個技巧,求了高手很久才告訴我的:瞄球的時候,姿勢正確身子趴低,眼睛先看母球,把擊球點找好不要動,然後看目標球的進球點,之後眼睛就不要看別的地方了,只看進球點,然後擊打,國手都是這樣的,你可以看一下視頻這個方法是絕對正確的,但是至於球進不進那就看你的後手出桿穩不穩了,一般運桿在3-5下之間,如果3-5下後還是不穩沒感覺,那就站起來擺正姿勢,後手的穩定只能靠練習
進球點在球和袋口進球點的連線上,這一點是絕對沒錯的,放心打,其中的原理也不多說了,只是簡單提醒一下,母球和目標球都是圓的,瞄好的點只要打正了兩個球會自然的錯開,碰撞時正好是進球點,角度小的球在袋口有多個進球點,就是吃左庫可以進球,吃右庫也可以進球,那兩個點之間的范圍就都是袋口的進球點,所以在用線連到目標球上時,進球點也是一個范圍,所以好打,以此類推,角度大的進球點的范圍就小很多,甚至只有一個點可以進球,所以難打。
D. 檯球,怎麼打有角度的球,怎麼找擊球點
檯球打有角度的球技巧如下:
1、無論什麼角度球,母球到進球點都是一條直線,不要被進球角度迷惑,你只是看好母球的擊打位置做一次直線擊打。
2、將注意力集中到直線擊打和目標點位上,過早的關注目標球是否進袋,目光過早向袋口偏移會嚴重影響準度。
3、擊打時力量要適中,在擊打角度球時特別是進球角度在45°左右的角度球,由於兩球間的摩擦效應會將目標球帶離進球線路,只有力量適中才會盡可能減小這種影響。並通過練習學會適當調正瞄準的位置。
4、瞄準方式的調整。在擊打角度較小的球時可以主要依據瞄點法進行瞄準,此時進球點與瞄準點差異不大,但當角度增大時可以用重合法等瞄準方式。
5、練習角度球要從固定目標球與母球的距離和角度,從進到遠從角度小到角度大。在進球率穩定後,可以變換不同的力度和母球擊打點位,觀察進球後母球的變化。
檯球找擊球點的技巧如下:
1、貼庫球:核心是:若黃球要想沿藍色直線行走,那麼瞄準點只有一個,那就是A;若母球的線路是沿紅色直線,那麼觸球點是B。A、B點撞擊後,黃球貼庫走向袋口。這是所有進球線路里的最優值,即最短路徑。
2、瞄準點:如圖2,瞄準點就是A,這個是確定的;撞擊點是B,這個也是確定的。除非是接近平行位,如圖3,如用母球去擦邊靠近袋口的小角度球,接觸點是母球行走方向+90°方向的點(需加上母球半徑),力道要加大,因為對撞擊實際有效的是分力。
3、小角度或者極短距離:詳見圖2,還是選擇瞄準點和撞擊點的問題,原理同上。
4、小力道:母球擊出後,恰好使黃球進袋所需的力道是最小力道。比這大一點點的就是小力道了。斯諾克裡面小力道比較多,可以欣賞和享受目標球緩緩進袋的優雅場景。
5、走位:除了常見的定桿外,最常用的走位方式是高桿,其次是低桿,這個比較適合開始練;還可以高低桿加塞,那是以後要討論的問題了。以高桿來說,一是確定擊球點,從擊球中點向上移動,有一個高桿效果最好的最大值,目測是在上半球的1/2處略微偏下一點,以此為基準。
二是發力的力道。最小力道和自己能打出的最大力道之間的值都可選,若要考慮走星(撞庫),那一定要跟擊球點結合起來。
6、基準點:相信大家都有體會,目測有了參考點,准確度會大幅度提升。根據需要,可以選擇各種基準點,以正中心為基準,母球上的5個擊球點是最常用的。以翻袋為例,開球線是半台的中分線,可作為中袋和底袋的參考線。正中擊球,擊球線與半台中分線的夾角作為調整擊球角度的基準線。
(4)怎樣快速找到進球點擴展閱讀:
練習檯球技巧所需要的裝備:
1、殼粉:又稱巧粉,用於塗在球桿桿頭以增強球桿和主球之間的摩擦。滑石粉通常被壓製成正方體滑石粉塊。
2、球桿:用於擊打主球的木製用具。
3、加長把:加在球桿尾部的一根短棒,用於增加球桿長度,當主球遠離選手時幫助選手擊打主球。
4、架桿:用於支撐球桿的具有銅制的X形頭部的木桿,當選手的非持桿手手臂不夠長時,可將球桿靠在架桿上,以穩定地擊打主球。
5、三角架:似架桿,但頭部是拱形的,而且頭部更大,可架在另一隻球上方以便揮桿擊球。
6、定位器:一種帶有角形卡球開口或半圓形卡球開口的裝置,用於確定球的准確位置。在其幫助下,球在比賽中途擦拭後可以准確無誤地放回原來的位置。
7、三角框:開賽前用於將所有的紅球排成標準的正三角形的三角形框架。
E. 檯球怎麼看進球點!有幾種看進球點的方法
注意,是兩點一線,將目標球與目標袋直線相連,目標球上所連接的對應點就是擊球的進球點,當然這里所說是中高低三中桿法所對應的擊球點,如果加旋轉的話需要適當讓點,讓點可以在以後技術穩定的時候再去研究。
F. 遠台怎麼看進球點
兩點一線,將目標球與目標袋直線相連,目標球上所連接的對應點就是擊球的進球點,當然這里所說是中高低三中桿法所對應的擊球點,如果加旋轉的話需要適當讓點,讓點可以在以後技術穩定的時候再去研究。
基本功姿勢
右腳尖正對瞄準的方向,左腳與肩平寬,左腿彎曲,右腿與地面豎直。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握桿,力度與握生雞蛋相當,無名指,小指輕搭。趴下,左手手架要穩,靜止的時候,右手小臂與地面豎直,球桿位於下巴下方,兩眼中間,盡量靠近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