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知道烏桕的流蜜時間
擴展閱讀
腿疼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2025-07-27 19:50:20
提氣胸口痛是什麼原因 2025-07-27 19:47:50
角質多是什麼原因 2025-07-27 19:39:22

怎樣知道烏桕的流蜜時間

發布時間: 2022-07-05 15:26:50

① 掏蜂蜜一般幾月份

簡單說,蜜蜂采蜜是隨著蜜源植物泌蜜的時間確定,不同花期,不同花種其泌蜜的時間是不同的,只有盛花期才有蜜可積。
比如閩南這一帶,荔枝蜜盛花期是4月中下旬,是在晚上泌蜜的,清晨蜜蜂就開始大量外出采蜜,10點-下午3點蜜蜂很少外出采蜜,下午4-5點又外出采蜜。
龍眼蜜盛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白天泌蜜的,整天都有蜜蜂外出采蜜。
山烏桕6-7月份盛花期,也是白天泌蜜,蜜蜂整天采蜜。
八葉五加盛花期是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也是白天泌蜜,蜜蜂的外出采蜜集中在10點-下午2點(氣候關系)。
還有一部分輔助蜜源植物是在傍晚期間泌蜜的,蜜蜂辛勤到天黑。
各個地方的蜜源植物開花時間不同,蜜蜂這種鬼精靈能根據蜜源的特點調節采蜜時間,這樣也是唯一能夠讓種群適應大自然而生存延續的關鍵。

② 我國有哪些主要蜜源植物它們的生境特點及泌蜜特性是怎樣的

油菜:別名芸苔、菜苔。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分為三種類型:白菜型,如本地油菜;芥菜型,如高油菜、苦油菜;甘藍型,如勝利油菜。

油菜栽培面積大,分布區域廣,品種類型多,花期早而長,蜜粉豐富,對於蜂群春季繁殖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油菜的適應性強,喜土層深厚、土質肥沃而濕潤的土壤。油菜開花相對濕度以70%~80%為宜,泌蜜適宜溫度為18~25℃,流蜜期20~30天,群產蜜量可達10~30公斤或更多。花期由南向北推遲,最早12月,最晚7月。

荔枝:別名大荔、離枝、荔枝母。無患子科,常綠喬木。按開花期分為早、中、晚三大品種。

荔枝為亞熱帶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表土深厚、有機質豐富的沖積土上生長最好。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台灣等地。花期2~4月,泌蜜適溫20~28℃,低於16℃或高於32℃,泌蜜減少或停止。群產10~20公斤,豐年30~40公斤或更多,有大小年現象。花期蜜多、粉少。

龍眼:別名桂圓。無患子科,亞熱帶常綠喬木。主要分布於福建、廣西、廣東、台灣、海南等省區。

龍眼適於生長在肥沃、濕潤、深厚的酸性土壤。開花期為3月中旬至6月上旬,泌蜜期15~20天。開花適溫20~27℃,泌蜜適溫24~26℃,相對濕度70%~80%時泌蜜量最大。有大小年現象,一般群產15~25公斤,豐年可達50公斤左右。花期蜜多粉少。

紫雲英:別名紅花草、草子、燕兒草。豆科。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各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紫雲英在濕潤爽水的沙土、重壤土、石灰質沖積土上泌蜜良好,泌蜜適宜溫度為25℃左右,蜜粉豐富,群產量可達20~50公斤。江蘇、浙江紫雲英4月上旬開花,流蜜期20天左右。

柑橘:柑橘類果樹蜜源的統稱。柑橘屬為常綠喬木或灌木,主要分布於四川、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貴州、雲南等省區。

柑橘性喜溫暖濕潤環境,適應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多數種類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開花,群體花期20多天。開花泌蜜適溫為22℃左右,相對濕度75%左右泌蜜量最大。義大利蜂群產可達20公斤左右,中蜂群產可達10公斤左右。

刺槐:別名洋槐。豆科,落葉喬木。主要分布於蘇北、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遼南、北京等地。

刺槐喜濕潤肥沃土壤,適應性強,耐旱。開花期4~6月。開花泌蜜適宜溫度為27℃左右。群產量可達20~40公斤。刺槐泌蜜量大,但受氣候的影響較大,尤其是風對泌蜜影響很大。

胡枝子:別名笤條。豆科,落葉灌木。是東北及內蒙古東部山區主要蜜源。開花期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主要流蜜期20多天。

胡枝子生於山坡、荒地、林緣和灌叢中。泌蜜適溫25~28℃,低於20℃時泌蜜少,在高溫高濕下泌蜜較多。群產量可達10~15公斤。花期粉源充足。

白刺花:別名狼牙刺、苦刺。豆科,灌木。主要分布於陝西、甘肅、雲南、四川、貴州、西藏、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浙江、江蘇等省區。

白刺花耐旱、耐寒,適應性強,生於林下、林緣、山坡、溝谷。通常5月初開花,5月底結束,花期近1個月,花期由南向北逐漸推遲。泌蜜量大,泌蜜適溫25℃左右,在溫度高濕度大的條件下泌蜜多,開花泌蜜大小年不明顯。群產量可達20~30公斤。

光葉苕子:別名廣布野豌豆、藍花苕子。豆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要分布於江蘇、山東、陝西、雲南、貴州、廣西和安徽等省區。

光葉苕子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開花期廣西為3月中旬至4月中旬;雲南為3月下旬至5月上旬;江蘇、安徽、山東為4月下旬至5月下旬。流蜜期25~30天,泌蜜量大。泌蜜適溫24~28℃,25℃以上泌蜜最多,20℃以下泌蜜減少或停止。群產量可達30~40公斤。

毛葉苕子:別名長柔毛野豌豆、毛茸苕子、冬苕子。豆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主要分布於江蘇、安徽、河南、四川、陝西、甘肅等地。花期由南向北推遲,貴州為3月中旬,山西則為7月上旬。

毛葉苕子喜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20多天,24~28℃泌蜜最多。群產量可達15~40公斤。

白香草木樨:別名白花草木樨、青子、白甜車草。二年生草本,豆科。

適應性強,耐旱、耐寒、耐瘠貧和耐鹽鹼,適宜生長在半乾燥或溫濕氣候的環境中。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等地種植面積較大。

開花期大部分地區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花期40~50天,群產蜜量可達20~40公斤。

烏桕:別名卷子、木蠟樹、木梓。大戟科,落葉喬木。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區。

在濕潤向陽的砂壤土上生長良好。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泌蜜適溫25~32℃。群產量可達20~40公斤。

荊條:別名荊柴、荊子、荊棵。馬鞭草科,落葉灌木。是遼寧及華北地區夏季的主要蜜源。

荊條耐寒、耐旱、耐瘠,適應性強。花期一般在6~7月,泌蜜適溫為25~28℃,夜間氣溫高,濕度大,悶熱,次日泌蜜最多。群產蜜量可達20~40公斤。

椴樹:是椴樹屬植物的總稱,屬椴樹科,落葉喬木。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其中以長白山和小興安嶺林區最多。

椴樹耐寒喜肥,深根性,生於闊葉混交林中,常見於山坡。紫椴和糠椴為主要蜜源植物。花期7月上旬至7月下旬。泌蜜量大,泌蜜適溫22~25℃,在連續高溫、濕度大的天氣泌蜜最多,大小年明顯。一般群產量可達20~30公斤,豐年可達50公斤以上。

棗樹:別名紅棗、大棗、棗子。鼠李科,落葉小喬木或喬木,稀灌木。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寧夏等省區。

棗樹適應性強、抗乾旱、耐寒、耐熱、耐澇,喜陽光。主產區花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泌蜜最適溫度在華北平原是26~32℃,在黃土高原是28~31℃。群產·蜜可達15~30公斤。

芝麻:別名胡麻、脂麻。胡麻科,一年生草本。全國各地都有栽培,河南最多,安徽次之,湖北、江西、河北、山東等省也有一定的數量。

花期6~8月,開花適溫22~24℃,泌蜜適溫22~28℃,低於20℃或高於30℃泌蜜減少。群產量可達10~25公斤。

黨參:別名台參、仙草根、葉子菜。桔梗科,多年生纏繞性草本。主要分布於甘肅、陝西、河南、山西、寧夏、河北、內蒙古、四川西部及東北。

花期7月下旬至9月。影響泌蜜的主要因素為春季雨水和孕蕾期的氣溫,最忌春旱及霜凍。在氣溫20℃以上,相對濕度大於70%以上時即可泌蜜。群產量可達30~40公斤。

老瓜頭:別名牛心卜。蘿摩科,多年生直立半灌木。主要分布於華北和西北各省區,以內蒙古、寧夏、陝西數量最多。

老瓜頭耐寒,耐旱,喜高溫,泌蜜適溫25~30℃。在毛烏素沙漠一帶,老瓜頭5月下旬至7月下旬開花。群產量可達50~60公斤。

棉花:錦葵科棉屬植物的統稱。一年生草本。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生產區在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及新疆等地。

花期7~9月,泌蜜適溫35~38℃。生於疏鬆沙質土壤上的棉花泌蜜多,土質粘重、貧瘠則泌蜜少。群產量可達100~150公斤。

向日葵:別名葵花、向陽花、轉日蓮。菊科,一年生草本。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和西北。

向日葵適應性強,較耐鹽鹼,一般土質均能種植,但在肥沃的黑鈣土和沖積土上生長最好。花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泌蜜適溫22~27℃,群產量可達50公斤左右。

蕎麥:別名烏麥、甜麥、三角麥。蓼科,一年生草本。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西南及內蒙古,其次為華東、東北。

蕎麥生活能力強,可生長在高達4000米以上的乾旱、寒冷的高原山區。開花規律一般是由北向南推遲,開花期黑龍江為8月上旬,遼寧阜新為8月中旬,河北保定為8月底或9月上旬,湖北孝感為9月中、下旬。泌蜜適溫為25~28℃,群產蜜量可達30~40公斤。

野壩子:別名野拔子、野蘇麻、皺葉香薷、掃巴茶。唇形科,草本至半灌木。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和四川等地。

野壩子喜充足的陽光和肥沃的土壤,花期9~11月,20~22℃泌蜜最多。群產蜜量可達15~20公斤。

密花香薷:別名萼果香薷、野香荏。唇形科,一年生草本。廣泛分布於我國西北和西南地區。

密花香薷一般生長在濕潤的林間空地、山地草甸、河邊及山坡地帶。花期7~9月,泌蜜適溫20~22℃,群產蜜量可達20~30公斤。

桉樹:桃金娘科,常綠喬木。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等地。

桉樹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深厚、肥沃、濕潤的中性土壤中生長最好。大葉桉花期9月上旬至11月下旬,泌蜜適溫20℃左右,群產蜜量可達20~30公斤。

柃:山茶科柃屬蜜源植物的統稱。別名野桂花、山桂等,常綠灌木或喬木。柃屬植物中對養蜂生產較有價值的有:格葯柃、翅柃、細枝柃、米碎花、微毛柃、四角柃等。主要分布在華南、華中一帶。

柃喜溫暖濕潤、雨水充足的環境,多生於酸性或中性土壤中。花期一般在10月至翌年3月,泌蜜適溫14~20℃,群產量可達20~30公斤。

鵝掌紫:別名八葉五加、鴨腳木等。五加科,常綠喬木或灌木。主要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喜光、喜溫暖而濕潤的氣候,開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泌蜜適溫8~22℃,群產量可達10~15公斤。

枇杷:別名盧桔,薔薇科,常綠小喬木。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且富含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開花期安徽、江蘇、浙江在11~12月,福建在11月至次年1月,泌蜜適溫18~22℃。群產蜜量可達5~10公斤。

③ 蜜蜂什麼季節出來采蜜

1、春季很冷時就有,秋季甚至晚秋還有呢 應該是春夏秋都有,到了南方四季都有。

2、采蜜時節

1)首先說春蜜。春天百花爭艷,花很多,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季節的蜂蜜好。花多,蜜多,自己選擇的空間也大。但是大家忘記了一點。春天水分也多。所以春蜜一般都較稀,春天取的蜂蜜是不完全成熟的蜂蜜,放置幾個月,蜂蜜就會產生氣體,引起瓶脹,爆瓶現象,更明顯的一點就是春蜜由於水份多和花粉未完全成蜜,很容易變酸!

2)第二、夏蜜,相對於春蜜來說,夏蜜要好一點點。春天釀的蜜經過一段時間已經到了夏天,會好一些。但是從季節上來說,夏蜜跟春蜜的品質是區別不大的。因為夏天也還有很多花,小蜜蜂是在辛勤的采蜜,每天有都有新的花粉採到蜂窩里去。每也有新的成熟的蜂蜜醞釀出來。野生蜂蜜有一個特點,就是非人工飼養,取蜜的時候得把整個蜂窩全取出來,不管是成熟的蜂蜜還是未成熟的,都只能一瓶取出來。

3)第三,秋蜜,秋蜜較前兩季的蜂蜜要更好的,理由參考春蜜夏蜜的解析。春蜜,夏蜜,宣明野生蜂蜜店主不建議大家購買。但是秋蜜是可以買的,但大家也要把握季節看月份。越往後的月份蜂蜜就較前面要好。

4)第四,冬蜜,冬蜜是一年當中蜂蜜品質最好的。一是冬季花少,天氣乾燥蜂蜜水份,保存起來也比較方便易存。二是,冬季中華小蜜蜂大多數都不外出采蜜了,都是是窩里吃蜜過冬的。而且冬季的蜂蜜經常春夏秋三季的醞釀,到了冬季都已經完全成熟封蓋了,加上又沒新進採集的花粉,這個季節取回來的蜂巢,過濾後得到的蜂蜜不會參雜花粉、水分,所以這個季節的蜂蜜較前三季來說都是最好的。

④ 烏桕蜜的一、烏桕蜜基本特點

烏桕蜜,又稱桕子蜜,琥珀色,存放時間延長色澤略加深,氣息濃香,口感甜,容易結晶,結晶較粗,形似白糖顆粒,但入口即化。 主產區是湖南、江西、湖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貴州。6-7月生產。

⑤ 山烏桕流蜜期會因閏月而推遲嗎

你好,下面的產品和價格你可以參考一下: 烏桕小苗,高度30公分到60公分,每棵 5.00 烏桕種子、 烏桕樹、 烏桕樹苗、 烏桕花苗 烏桕小苗、 烏桕種子 18.00 烏桕種子 烏桕樹 烏桕樹苗 烏桕花苗、 烏桕小苗、 烏桕種子 30.00 以上產品和價格均來源於網路,具體價格以實際購買時為准,僅供參考,希望有用!

⑥ 蜂蜜一般是什麼時候采比較多

蜂蜜集中在3-9月採集,蜜蜂采蜜是隨著植物開花的時間而定的,不同地方蜜蜂采蜜的時間不一樣,閩南這一帶,荔枝蜜盛花期是4月中旬,在晚上泌蜜的;

清晨蜜蜂就開始大量外出采蜜,10點-下午3點蜜蜂很少外出采蜜,下午4-5點又外出采蜜,龍眼蜜盛花期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白天泌蜜的,整天蜜蜂外出采蜜。

山烏桕6-7月份盛花期,白天泌蜜,蜜蜂整天采蜜,八葉五加盛花期是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也是白天泌蜜,蜜蜂的外出采蜜集中在10點-下午2點。

(6)怎樣知道烏桕的流蜜時間擴展閱讀:

因為氣候的不同,各地蜜源植物開花時間也不同,辛勤的小蜜蜂也根據蜜源開花的時間調節采蜜時間,各地有春蜜、夏蜜、秋蜜,有的地方還有冬蜜。

1、春蜜:春蜜的種類最多,因為春天百花盛開,花的種類非常多,但是春天水分比較多,所以春蜜一般比較稀;

2、夏蜜:夏蜜比春蜜品質稍好一些,夏天的花也很多,也有很多蜜蜂進行采蜜;

3、秋蜜:秋蜜較前兩季的蜂蜜更好一些;

4、冬蜜:冬蜜是一年當中蜂蜜品質最好的。一年中冬天蜜源植物的種類最少,冬蜜含水量少,所以冬蜜非常容易保存,而且這個季節取出來的蜜不會參雜花粉、水分,所以說冬季蜜蜂採的蜜是一年當中最好的蜜。

⑦ 蜂蜜一般都在幾月份取蜂蜜一般是什麼時候采比較多

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經過充分釀造而成,所以取蜜時間與蜜源植物開花有關,一般來說大流蜜在3~9月,所以取蜜也是這個時候取得比較多。

⑧ 烏舅樹幾月開花 流蜜多不多

烏桕花期比較長,4-8月份但流蜜就要看氣候等諸多因素。
Sapium sebiferum 烏桕
【最後編輯者】 中國植物志 2011-1-20 12:40:35 引用自
喬木,高可達15米許,各部均無毛而具乳狀汁液;樹皮暗灰色,有縱裂紋;枝廣展,具皮孔。葉互生,紙質,葉片菱形、菱狀卵形或稀有菱狀倒卵形,長3-8厘米,寬3-9厘米,頂端驟然緊縮具長短不等的尖頭,基部闊楔形或鈍,全緣;中脈兩面微凸起,側脈6-10對,纖細,斜上升,離緣2-5毫米彎拱網結,網狀脈明顯;葉柄纖細,長2.5-6厘米,頂端具2腺體;托葉頂端鈍,長約1毫米。花單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頂生、長6-12厘米的總狀花序,雌花通常生於花序軸最下部或罕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數雄花著生,雄花生於花序軸上部或有時整個花序全為雄花。雄花:花梗纖細,長1-3毫米,向上漸粗;苞片闊卵形,長和寬近相等約2毫米,頂端略尖,基部兩側各具一近腎形的腺體,每一苞片內具10-15朵花;小苞片3,不等大,邊緣撕裂狀;花萼杯狀,3淺裂,裂片鈍,具不規則的細齒;雄蕊2枚,罕有3枚,伸出於花萼之外,花絲分離,與球狀花葯近等長。雌花;花梗粗壯,長3-3.5毫米;苞片深3裂,裂片漸尖,基部兩側的腺體與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內僅1朵雌花,間有1雌花和數雄花同聚生於苞腋內;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至卵頭披針形,頂端短尖至漸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3,基部合生,柱頭外卷。蒴果梨狀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1-1.5厘米,具3種子,分果爿脫落後而中軸宿存;種子扁球形,黑色,長約8毫米,寬6-7毫米,外被白色、蠟質的假種皮。花期4-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