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鴨子要怎麼養長的快
為了滿足鴨的生長發育和產蛋的需要,必須按照各類鴨營養標準的需要,選定飼養標准,將多種飼料進行合理的搭配,配製成全價日糧。
選用的飼料要注意適口性,適口性差影響採食量,麩皮粗纖維含量高,有輕瀉作用,不宜多喂。配製飼料時要嚴格掌握飼養標准:配製是應對照飼養標准,嚴格計算好的比例稱量投料,切忌隨意性。
配製時攪拌應充分均勻:特別是對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各種添加劑,因為量少,應先與另一種飼料充分預混擴大,然後再拌入全部飼養中,如不先預混擴散,就不易拌勻,造成鴨子採食時,某種營養物質過多。
(1)怎樣才能讓鴨子快速長個擴展閱讀:
在雛鴨出殼後24-28小時內,當全部雛鴨飲到水後,讓雛鴨開食。最遲也不能超過36小時。
雛鴨開食後的最初幾天,應採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須保證雛鴨吃飽。以後讓雛鴨自由採食,自由飲水,晚上不設人工光照。
雛鴨在10-15天期間,每羽鴨用全價飼料500克分供食,在飼喂過程中拌加少量米飯。然後,用米飯加稻穀、碎玉米等穀物類飼料喂到體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Ⅱ 怎樣養鴨長得快
夏季高溫環境不利於肉用仔鴨生長,如舍內過於潮濕,則會造成鴨體的呼氣蒸發散熱困難,加快、加重鴨的熱應激發生。高溫高濕的環境還易使鴨舍糞便腐爛發酵,造成鴨舍內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危害鴨體健康,同時還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誘發疾病。夏季飼養肉用仔鴨應著重抓好下列工作。 一、抓好飼料營養供應,保證鴨的正常生長 1.調整飼料配方。因為飼料採食量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用其他季節配方就難以保證鴨每日的營養攝取量,應配製夏季高溫用的、不同生長階段的肉用仔鴨飼料配方。配方中可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滿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質水平盡可能處於最低限,以減少飼料消化過程中的散熱。 2.供給新鮮的飼料。在高溫、高濕期間,飼料放置過久或飼槽中的料放置時間過長,均會引起飼料發酵變質,甚至出現嚴重霉變,因而夏季應保證購回的飼料是新鮮的且最好在1周左右用完。 3.添加抗熱應激葯物。夏季每千克飼料中添加50-200毫克維生素C,有利於減輕熱應激對鴨機體的不利影響,同時可使其他營養物質免遭氧化。 4.調整飼喂時間。盡量在清晨4-5點種和晚上8-10點鍾喂料,白天讓鴨多休息。 二、搞好環境控制,防止鴨發生熱應激 1.減少太陽輻射對鴨的影響。建造高而寬敞的鴨舍是減少太陽輻射熱影響的較為有效的方法。高溫期間可在屋內頂淋水或噴水霧化,也可在外屋頂上刷白灰,並做好鴨舍周圍環境的綠化工作。 2.加快鴨體熱的散失。鴨舍四周要敞開通風,氣溫過高時應採用通風設備來加強通風,保證空氣對流,夜間也應加強通風。 3.降低飼養密度。密度過大是指每平方米容納的鴨數過多,減少鴨舍內的鴨數可降低舍內總產熱量。同時還要注意增加水槽和食槽的數量。 4.保持鴨舍內乾燥。在高溫季節,鴨飲水比其他季節多,因而通過呼吸蒸發散失的水汽比其他季節多。尤其是排出的糞中水分的蒸發及糞在高溫下的發酵是鴨舍濕度增高及有害氣體合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三、加強日常管理,保證鴨健康生長 1.加強對鴨群的觀察。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 2.改變飼養方式。網養可杜絕其與糞便的接觸,減少疫病傳播的機會,降低發病率。網養可以減少鴨群的運動,降低鴨的營養消耗及產熱量,有利於夏季鴨的健康生長。採用地面養鴨時,夏季最好不要用厚墊料,尤其不要用吸濕性差的稻草等作墊料,後期應採用水泥或磚地養,且應增加清糞次數。 3.保持水上運動場水質清潔干凈。 4.減少對鴨群的干擾。炎熱期間要避免干擾鴨群,以使鴨活動量降低到最低程度。 5.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防止蒼蠅、蚊子孳生,使鴨兔受蟲害的干擾。 6.加強鴨病的防治工作。如出現病鴨要及時治療,確保飼養管理措施得以順利進行。
採納哦
Ⅲ 小鴨子吃什麼長的快
摘要 小鴨子想要長的快,就需要以飼料為主食,在給小鴨子喂飼料的時候,盡可能的多選幾種飼料搭配著喂,能夠使營養更加均衡,使小鴨子長的更快。
Ⅳ 剛出生的鴨子該怎麼喂養才能長得快,長得好
剛出生的小鴨子比較脆弱,養殖方法如下
1. 消毒。前7天鴨舍內未抓到小鴨時,按甲醛(40%)10ml/m3、高錳酸鉀5g/m3的用量對鴨舍進行熏蒸消毒。密封24小時後,打開鴨舍門窗通風。游樂場和餵食用具用20%燒鹼水或20%石灰水消毒,晾乾後用清水清洗。
5.飼養密度。雛鴨飼養密度過高,造成鴨舍潮濕,空氣臟,容易造成雛鴨生長發育。如果飼養密度過低,會浪費鴨舍,增加人力。小鴨飼養密度:每周每平方米20隻。以後可隨著小鴨的生長逐步降低飼養密度,每平方米不超過10隻,每組250~300隻為宜。
Ⅳ 冬天怎麼能讓鴨子長得快
冬季是養膘的季節,但是也是一些疫病高發的季節,養鴨若想提高效益,需做好鴨舍衛生消毒、環境控制(重點是保溫和通風)及飲水管理。
1、衛生消毒
衛生消毒工作是養鴨基礎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進入冬季,天氣多變,雨雪天氣多,氣溫下降,造成鴨適應能力和機體抵抗力降低。因此,衛生消毒工作必須做到及時、徹底、有效。特別要注意中小鴨舍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防止中小鴨感染疾病和前期生長不良。每天對中小鴨舍進行帶鴨消毒,有利於鴨舍地面、墊草和空氣的凈化,防止中小鴨通過呼吸道和損傷皮膚感染鴨傳染性漿膜炎等多發病。
冬季鴨群的生活空間大多在室內,鴨舍室內衛生的清潔是解決冬季養殖整體衛生水平的關鍵。實踐證明,墊草乾燥衛生直接影響商品鴨增重和料肉比。濕的墊草會產生大量氨氣,造成鴨舍空氣污染,導致鴨群疾病流行,影響生長發育。
2、環境控制
冬季鴨舍環境控制重點是處理好保溫和通風的關系。一般養殖場,保溫主要靠簡易的爐火、農膜等來調節,要按照技術標准要求,嚴格調整不同日齡鴨的室內溫度。7日齡之前,溫度34℃~27℃;8日齡~21日齡,溫度26℃~18℃;22日齡至出欄上市,常溫(15℃~20℃)。
通風與否應根據鴨舍氨氣和二氧化碳濃度來定,一般進入鴨舍未感到刺眼和呼吸困難等情況,並且溫度適宜,可採用在鴨舍頂棚上方安全通風設施開一個小通風孔進行小氣流通風;若進入鴨舍感覺刺眼和呼吸困難時,說明空氣中的氨氣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應查找原因,如墊草的乾燥程度、飲水採食器的衛生狀況、消毒等情況。有問題應及時處理,同時打開頂棚通風設施或通風孔,進行大氣流通風,切忌進行縱橫向通風,造成室內溫度驟然降低,導致鴨群感冒。
3、飲水管理
水是鴨生長過程中必需的物質,應始終保證給鴨提供容易攝取、清潔衛生的飲水,同時注意飲水的溫度,特別是育雛期間鴨的飲水溫度。雛鴨理想的飲水溫度在20℃~25℃;中成鴨理想的飲水溫度在10℃或略偏上為好。切忌冬季讓鴨飲冰水。如果鴨飲水量降低,24小時~28小時就會引起鴨進食量降低,從而影響生長速度,同時鴨群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會相應降低。
綜合以上注意要點,安裝通暢的方法結合食料喂養,即可。
Ⅵ 如何讓鴨子長的快。
開食。開食前先飲水,水溫20℃左右。首次飲水應在水中加0.04%的高錳酸鉀,每隔1.5-2小時喂1次。每次只喂八九成飽。用煮得半熟的米飯,經清水浸泡,除去粘性。瀝水後拌入1.5-2%的白糖,讓雛鴨啄吃,邊吃邊撒,每天2次。
求採納
Ⅶ 小規模養鴨,請問大神們如何讓鴨子快速成長
雛鴨期
雛鴨是指出殼到22日齡的小鴨。這個時期的小鴨雖然生長速度快,但是它的消化道較短,胃的容量小,消化機能不健全,所以在做飼料搭配的時候,只能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原料來餵食。
雛鴨生長階段也是骨骼生長的重要時期,通過對日糧中的鈣、磷的攝入來調節自身的鈣磷平衡,如果鈣磷攝入不足或比例失調,易造成雛鴨軟骨症或骨架小,不易育肥長大。現在我們來看一個雛鴨期飼料的常用配方:
玉米57%,豆粕23%,菜粕2%,棉粕3%,麩皮9%,魚粉2%,肉骨粉1%,貝殼粉1%,磷酸氫鈣1.6%,食鹽0.4%。
育肥期
我們把22日齡到35日齡的這一段時期叫做育肥期,這個階段鴨子生長發育迅速,對營養要求高,食慾旺盛,採食量大。這個時期還是長骨架、長肌肉、長羽毛的快速生長期。育肥期間要採用高能量低蛋白的配合飼料,有利於"快速積脂"。我們來看看這一時期的飼料配比:
玉米60%,豆粕17%,次粉5.6%,菜粕4%,棉粕6%,麩皮4%,貝殼粉1.2%,磷酸氫鈣1.8%,食鹽0.4%。
育肥後期
從雛鴨到成鴨,經過35天的飼養,每隻鴨的體重可達2公斤,經過前段育肥,鴨子脂肪沉積增加,食慾降低,這個時期的養殖以能量飼料為主。
飼料配比:玉米35%,豆粕30%,小麥25%,麩皮6.5%,鈣粉2%,骨粉1%,食鹽0.5%。
Ⅷ 鴨子怎麼快速促生長 鴨催肥育肥用什麼葯
鴨的養殖在我國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肉鴨的養殖業中去了,它的適應能力強,而且容易飼養和方便管理,肉鴨養殖的目的就是為了多出肉而賺到更多的錢,但是你們知道怎麼給肉鴨催肥嗎?肉鴨的催肥方法。
雛鴨我們通常使用精料拌上適量的菜葉進行喂養,這樣可以促進它們的生長,同時可以喂一些含鈣的飼料,用來促進骨骼發育。達龍速肥寶寶,雞鴨鵝催肥專用、増食和促生長。冠紅毛亮、提高飼料轉化率。
注意防寒保濕措施是關鍵點,保持鴨子在適宜生長的溫度環境。低溫環境,鴨子的產蛋量少或停止產蛋,鴨舍一定要修剪在避風向陽位置,此外一定要寬敞、透光以及保溫措施要良好。保持鴨舍的溫度在10度以上,還要保證鴨舍的乾燥清潔。
保持光照時長也是提高鴨子產蛋量的方法,一般最適宜光照時長在每天16小時左右,保持恆定的光照時長,但要注意的是別忽長忽短、忽早忽晚、忽亮忽暗。
飼料的好壞與鴨子產蛋量有直接關系,只有餵食高營養的飼料,滿足鴨子產蛋所需的營養,才能提高產蛋量。在餵食時一定要營養均衡,各種飼料搭配,提高鴨子產蛋所需的各種營養,提高產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