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養蠶寶寶才能長得快
1:採桑葉,路邊的桑葉有塵土要用清水漂洗,陰干(鄉下的就不用清洗了)
2:換桑葉,起初
蠶寶寶
小,桑葉吃的不多,2天換一次,大了以後消耗量大了基本上是每天都要換桑葉。
3:吐絲,蠶寶寶長大了它的皮膚很亮的時候就要開始吐絲了,想做飾物嗎?
扇子:用竹篾或鐵絲做
個園
在帶個手柄上面纏點線然後就讓他在上面吐絲就OK了
蠶絲被
:這琺工粹繼誄荒
達維
憚哩個量就非常大了,要裝備一張空床,一床棉被,然後把蠶寶寶均勻的放在棉被上就可以了,不過要注意蠶寶寶會爬到床邊結蛹。
起初可以把蠶寶寶放在無蓋的
鞋盒
里,大了估計就要自己想辦法裝了
一般鞋盒可以放置30-50匹成蠶
好久沒有養蠶了,呵呵蠻
懷戀
的。
B. 怎樣正確養蠶
1、桑葉要合理采、運、貯。盡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採回的桑葉抖松後放入貯桑池或貯桑室內,合理貯藏,防止風吹或堆積發熱變質,造成桑葉浪費。
2、防止桑葉萎凋。稚蠶期採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蓋育,以利保溫保濕,使桑葉保持新鮮。大蠶期喂蠶後適當關閉門窗,待蠶食去桑葉70%左右,再開門窗通氣,能有效地防止桑葉萎凋。
3、確保蠶室溫度。大、小蠶適宜溫度分別為24℃、25℃,在適溫范圍內,蠶食慾旺盛,減少殘次桑葉,而且提高葉絲轉化率。
4、推廣少回育、條桑育。小蠶平面立體一日一回育、全齡二回育、大蠶條桑育等省力化養蠶技術,不僅提高養蠶工效,且有利蠶兒食桑,比普通育節省桑葉5%左右。
(2)怎樣養蠶才能最快速的長大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C. 養蠶最簡單的技巧
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里,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
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採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幾張,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里保鮮。采來的葉子會有一定的灰塵,可以洗凈後涼干,一定要涼干,不然小蠶或大蠶吃了會拉肚子的,說不定還會翹辮子。
養蠶技術
一、 噴桑葉用於添食養蠶:一市斤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10市斤桑葉添食,每天一次。蠶愛吃、糞便不臭,生長快,蠶繭厚,質量好,可增產10%左右。
二、 二、 噴蠶體降溫解暑:夏天氣溫高,蠶容易生病,室溫過高蠶還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溫天氣,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於蠶體,每天中,下午各噴一次。
三、 三、 噴桑葉保鮮:夏天氣溫高,採回的桑葉堆放久了會發黃變質,秋天氣候乾燥,採回的桑葉,留久了會乾枯變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用來將桑葉噴濕,然後將桑葉裝入編織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蓋好,保存24小時仍然鮮綠如初。
四、 四、 噴桑葉促生長:按一斤水加1—2毫升發酵液,噴灑桑田的桑葉,一個月噴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噴到桑葉全濕不滴水為宜。桑葉生長快,葉油綠肥厚,可增產20—25%。還可減少病蟲害。
注意:在使用活力99生酵劑發酵液前後6小時不能使用抗菌素,發酵液不論保存多久,只要還有甜醇曲香氣味,就可以使用,如果發臭則就不能使用。
夏秋養蠶應注意什麼?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蠶室附近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氯農葯,其熏蒸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養蠶節桑有什麼竅門?
正常情況下養蠶,每生產1公斤蠶繭需15公斤桑葉。採取節約用桑措施後,每張蠶種可節約用桑50公斤左右,而蠶繭產、質量可絲毫不受影響。其節約用桑措施是:
1、桑葉要合理采、運、貯。盡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採回的桑葉抖松後放入貯桑池或貯桑室內,合理貯藏,防止風吹或堆積發熱變質,造成桑葉浪費。
2、防止桑葉萎凋。稚蠶期採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蓋育,以利保溫保濕,使桑葉保持新鮮。大蠶期喂蠶後適當關閉門窗,待蠶食去桑葉70%左右,再開門窗通氣,能有效地防止桑葉萎凋。
3、確保蠶室溫度。大、小蠶適宜溫度分別為24℃、25℃,在適溫范圍內,蠶食慾旺盛,減少殘次桑葉,而且提高葉絲轉化率。
4、推廣少回育、條桑育。小蠶平面立體一日一回育、全齡二回育、大蠶條桑育等省力化養蠶技術,不僅提高養蠶工效,且有利蠶兒食桑,比普通育節省桑葉5%左右。
5、計劃用桑和定量給桑。按不同蠶期逐齡、逐日、逐回制定標准用桑量,做到「蠶兒飽食不浪費,節約用桑不餓蠶」。每齡蠶初、末期,蠶食桑量減少,這時喂葉要適量。5齡蠶盛食期要讓蠶兒充分飽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內。
6、添食蛻皮激素。蠶兒見熟5%左右,每張種使用1支蛻皮激素,兌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葉,一次給蠶吃完,能促使蠶兒一齊老熟,每張種可節省桑葉10公斤左右。
如何抓好眠起處理的幾個關鍵技術環節?
眠起處理是一項十分重要養蠶技術,處理得好與不好,關繫到蠶兒的健康狀況和發病率,以及產繭的多少。因此應著重抓好如下技術環節:
1、適時眠除。小蠶發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網宜提早;四齡蠶催眠期長,下網宜偏遲些。在高溫多濕宜早,低溫乾燥宜遲,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遲。眠除時見蠶座有少量(2-3條)眠蠶時,撒上糠灰或鮮石灰粉(使蠶迅速上爬)再加眠網,給桑(桑葉適熟稍偏嫩),蠶全部爬上後即可進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網,應第二天早給一次桑葉後眠除。
2、提青分批。眠除後喂兩口桑,蠶兒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極少數弱小遲眠蠶用手執出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蠶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蠶眠一半,再加眠網一次和均勻給桑,使蠶兒爬上網後移至加一窩飼養就眠。如果蠶兒生長發育參差不齊,就用提中心分二頭的方法,把處於眠中狀態的大批蠶分出來,將早眠與遲眠蠶在起蠶餉食時並窩飼養。
3、眠中管理。蠶兒入眠後,要保持安靜,通風換氣,防止陽光直射。高溫多濕天氣,要在蠶座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濕,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蠶食殘桑造成發育不齊。
4、適時餉食:應貫徹遲餉食,即是在見蠶基本蛻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蠶頭部為淡褐色時進行餉食。遇高溫悶熱或白撞雨時,宜提早餉食。一般見起後5-7個小時餉食。各齡餉食前要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而後下網給桑,用桑要新鮮偏嫩。
5、控制日眠。控制日眠,應以三、四眠為重點。一般來說,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眠,大眠也會踏夜眠。日眠蠶兒,熟蠶就在中午,上簇也就方便了。
蠶種如何進行催青與收蟻?
蠶種要放在通風的竹籠或線架上裝好,切忌用塑料膜、布料或報紙等物包裝,以防悶壞蠶種。領種後立即放到已消毒好的蠶室進行催青保護。在第1-4天室內保持22℃,第5天起至孵化期,保持25℃。如果春季室內溫度低,則加火盆升溫及保溫(用火炭,忌用柴燒),火盆離蠶種1米以上,以免烘死蠶種,加火升溫時要記得加水補濕。催青至第8天,蠶卵的一端有小黑點,叫點青。當一張蠶種內有20%卵粒點青,用報紙將蠶種包好,把著卵粒面朝下,進行遮光制黑,使蠶卵發育一致。從點青日起,第二天轉青(卵面呈灰色),第三天蟻蠶出殼。在出蟻當天早上5時,除去遮光物,開燈感光,促使孵化整齊一致。若有遲孵化的蠶種要繼續遮光制黑,第二天早晨5時再進行感光收蟻。最後進行收蟻,春季氣溫低,在上午10時左右,夏、秋季在上午8時左右收蟻。收蟻用桑要在當天上午採摘,桑葉選用適熟稍偏嫩,用桑量是收蟻量的4-5倍。收蟻方法:將切好的桑葉直接撒在蠶種紙上,經10-15分鍾後蠶蟻爬到桑葉上,然後把蟻蠶連同桑葉倒在蠶座紙上,用鵝毛把蟻蠶疏密攤勻。收蟻後在給第二次桑葉要進行蟻體清毒,用「防病一號」(蟻蠶體消毒專用葯,小蠶用含甲醛1.25%,大蠶用含甲醛2.5%)用紗布袋裝葯粉均勻地撒落在蠶體上,撒葯量象一層薄霜即可。經5分鍾後,再撒一層焦糠(谷殼燒成黑色)隔開葯粉,而後再給第二回桑葉。
蠶兒發生農葯中毒後應採取什麼急救措施?
1、迅速打開門窗或把蠶端到通風處,撒隔沙材料,及加網除沙,給新鮮桑葉。
2、迅速查明毒源,切斷毒源,避免再中毒。
3、解毒處理:小蠶用清水噴體,大蠶用清水淘洗兩分鍾後撈出陰干,有的可復甦,給鮮葉喂養;凡有毒的一切用具用鹼水洗後曝曬。有機磷中毒後還能吃葉的可適當添食阿托品。
4、對輕中毒蠶和復甦蠶應加強營養,給與適熟偏嫩葉,採取少量多回育。還可添食少量糖液。
D. 怎樣養蠶
養蠶生產布局是指一年飼養幾期蠶、每期蠶在什麼時期飼養和每期蠶的飼養數量。它不僅是一個經營管理的問題,也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問題。養蠶生產布局的合理與否,除直接影響到蠶繭的產質量外,還影響到桑樹的生長及蠶室蠶具的利用率,最終影響到蠶業經營的經濟效益。
養蠶生產布局要以各地的氣候特點、桑樹生長情況、養蠶設備條件、養蠶勞動力資源、養蠶技術水平及當地的農作物耕作制度等方面為依據,做到統籌兼顧。一年要養幾期蠶,一要考慮如何提高桑葉產量和桑葉利用率,適當的採摘桑葉還能促進桑樹的生長。二要有利於蠶室、蠶具、勞動力的調節。我國土地遼闊,各蠶區的養蠶生產布局存在著很大差異。長江流域蠶區,自4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一年養蠶4~5次。珠江流域蠶區,從3月至11月,一年可養蠶7~8次。華北地區,從5月至9月,一年養蠶2~3次。
春蠶期氣候適宜,桑葉質量好,病原少致病力低,是一年中最佳的養蠶時期。所以春蠶要盡量養足,做到蠶飽葉盡。一般按每張蠶種用葉650~700千克,可估算出可飼養的蠶種數量,合理安排飼養。
夏蠶主要是利用桑樹夏伐後的疏芽葉飼養,也可利用部分春伐桑或春蠶期余葉。桑樹夏伐後及時疏去過密過細過弱的下垂芽葉,有利於桑園通風透氣,集中養分促進芽枝的健壯生長,保證秋葉和翌年春葉的產量與質量,即適當飼養夏蠶是必需的。夏蠶一般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飼養數量占春蠶量的25%~30%,采葉不超過夏伐後新梢基部的4~5片葉。
早秋蠶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氣候高溫乾燥並多變,是全年飼養條件最差的時期。早秋蠶主要利用桑樹枝條下部葉飼養,適當采葉能促進枝條繼續生長,有利於改善中秋蠶葉質,但采葉過度,則會抑制桑樹的正常生長,影響中秋蠶的飼養和翌年春葉產量。為此,早秋蠶不宜多養,飼養數量約為春蠶的40%~45%。
中秋蠶是秋蠶的重點,此時氣候較適合於蠶生長發育與桑樹生長。因此,在做好桑園估產工作的基礎上,要養足蠶種,使桑葉得到充分利用。飼養量一般為春蠶的85%~95%,采葉後的枝條梢端留7~8片葉。
晚秋蠶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飼養量根據中秋蠶後余葉多少而定(即看葉養晚秋蠶),一般為春蠶的10%~15%。采葉後的枝條至少須留3~4片葉,切忌「剃光頭」,以保持光合作用的正常進行,讓樹體積累足夠養分而越冬,保持樹勢。
E. 養蠶除了喂桑葉長得快,還有喂什麼長得更快
萵筍葉和榆樹葉,但不要吃太多!
養蠶的方法網上很多哦,我給你推薦一個:
每天最好要曬5-10分鍾陽光.
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里,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
F. 養蠶有什麼小竅門
蠶是一種無脊椎的動物,主要的食物是桑葉,所以在養殖蠶的過程中,也要種植桑樹,以供蠶的食用,因為蠶吃桑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要保證有足夠的桑葉。那如何飼養好蠶呢?首先要注意蠶盒的乾燥和衛生,在盒子上要打上孔洞,蓋子一定要合上,這樣它不會爬出去。還要注意的是更具空氣溫度的變化,因為天氣潮濕,蠶盒裡面濕氣會很大,在潮濕的天氣下,要把蠶盒打開,這樣裡面通風好了,能帶走多餘的濕氣,在平時等它蛻皮的時候不要隨便的動它。
蠶在蛻皮後,它的皮膚會非常的嫩,所以不要隨便挪動它,會把它的皮弄破。在飼養的過程中,蠶盒裡的蠶也不用太多,因為清理非常不方便,在吃完飼料之後,我們可以用筷子把它夾出來,把裡面剩下的桑葉和糞便倒出。在飼養的過程中,要注意蠶的生長環境要乾燥,桑葉上不能有多餘的水分,這樣會讓它發霉。在生長期間適宜它生長的溫度是在20度左右,因為蠶不耐高溫,對潮濕和高溫天氣的抵抗力比較差,蠶在平時的食量比較大,糞便也多所以要及時清理。
我們可以在蠶的下面放上,網狀的隔欄,網洞不要太大,只要能讓蠶的糞便掉落即可,平時清理只要抖落幾下即可。要注意蠶寶寶在生長後,要及時的餵食,幫助它補充營養,這樣它才能快速的生長,平時的桑葉不要帶有水分,當換葉子的時候,不要用力捏,可以用毛刷把蠶寶寶刷掉,等它長大了在輕輕的拿捏它。
G. 怎樣養蠶(蠶完整的一生)
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里,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
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採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幾張,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里保鮮。采來的葉子會有一定的灰塵,可以洗凈後涼干,一定要涼干,不然小蠶或大蠶吃了會拉肚子的,說不定還會翹辮子。http://..com/question/7202755.html?si=10調桑 喂飼前應將桑葉進行適當整理、切桑,以便於給桑。不良葉的選除、片葉的疊理、全葉全芽的切桑、用桑的稱量等均屬於調桑的范圍。有的蠶室辟有專門用於調桑的房間稱調桑間、用於選葉、切桑的台板稱作調桑板。收蟻至3齡起蠶餉食,因為蠶體小,為便於給桑均勻和容易取食,一般將桑葉切成正方形的方塊葉。方塊葉的大小與蠶體發育程度相適應,其邊長約等於蠶體長度的1.5~2倍。3齡中後期改為粗切。4齡用片葉。5齡用片葉和新梢葉或條桑。給桑 包括給桑回數與給桑量。給桑是給蠶喂飼桑葉,即將調好的桑葉均勻地撒布在蠶座上喂蠶,稱作給桑,這是養蠶的基本作業。給桑回數,是指1d給幾次桑,1d給三次的叫三回育,給四次的叫四回育。目前生產上一般實行1d三回育或1d四回育。給桑量,一般由食下量,食下率的測算數據與養蠶實踐經驗綜合確定,同時還與蠶座面積有關。在較為標準的蠶座面積前提下,飼育1盒蠶種25000條蠶的給桑量,一齡約為1.5kg,二齡4.75kg,三齡17.25kg,四齡87.5kg,五齡587.5kg,全齡合計698.5kg。實際飼育盒種用桑量在600~700kg之間。蠶品種與養蠶季節不同,用桑量也有較大開差。春季養春用品種,用桑量需700kg左右;夏秋季養夏蠶用品種用桑量需550kg左右;養早秋蠶品種用桑量需500kg左右;養中晚秋蠶品種用桑量需540kg左右。給桑量的掌握,需視蠶品種、蠶期、蠶座面積、飼育形式等條件,具體量化到逐齡、逐日、逐回。實際操作時,可採取定量給桑或者將兩者結合起來斟酌確定。止桑 各齡眠前的最後一次給桑。如就個體來說,指蠶已靜止不動,停止食桑,進入就眠狀態;但就群體而言,因個體間發育略有開差,就眠時間亦有遲早。因此為了防止餓眠,止桑時間亦適當偏遲,一般以蠶座中僅有極少數遲眠蠶時方可止桑。生產上通常採取給蠶座勻撒一層焦糠或新鮮石灰粉的辦法,來達到止桑的目的,並藉以促使眠座乾燥,防止少數早起的蠶攝食干癟的殘桑。蠶座與蠶座面積 蠶座是生長活動的場所,以蠶匾作為飼育容器為例,一二齡期需先在匾內鋪上一張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墊上一張白報紙或灰報紙,然後再將蠶放置其上,給桑喂養.放置好的面積,則為蠶座面積。蠶座面積應適應蠶的生長發育,調整擴大。面積過小,蠶頭過密,容易造成食桑不足、不勻,蠶體發育不壯、不齊;面積過大,蠶頭過稀,又會造成蠶室蠶具、桑葉與勞動力的消費。飼育密度,與蠶座面積同義,指的是單位面積飼育的蠶頭數。現行l盒蠶種25000粒良卵孵化收蟻後的蠶座面積,-般為:l齡0.4--2齡2m2、2齡2-4m2、3齡4-10m2、4齡l0-20m2、5齡20-35m2。定座與勻座 根據收蟻,飼養數量和適當的飼育密度要求,將蟻蠶,有時也泛指各齡蠶放置在一定的蠶座面積上。定座後,由於蠶體爬動或因給桑不當,造成蠶座內蠶頭分布疏密不勻,需要藉助蠶筷或者直接用手連蠶帶葉從過密處移放過稀處,達到蠶頭分布均勻,確保群體發育整齊度。擴座與分匣 適應蠶的生長發育,適時地擴大蠶座面積,在同一蠶匾內擴大放蠶面積叫作擴座,一隻蠶匾已放置不下,需移放到另-只空匾飼養叫作分匾。稚蠶期齡期經過短,生長速度快,蠶體平面積對前齡的增長倍數:一齡為5倍,二齡為4倍,三齡為3.5倍,幾乎每隔12h蠶體平面積就要增長l倍,在每天給桑回數僅有2-3次的情況,需特別注意做到超前擴座。提青分批 各齡蠶在經過少食期、中食期、盛食期、減食期後,進入即將就眠的將眠期與眠期。將眠區與剛入眠的蠶,體軀縮短,頭胸部鼓胖、體色乳黃有油光。而尚處於食桑階段的蠶,其體軀相對細長,體色較青。群體發育過程中,當一半左右的蠶已經將眠或入眠,-半左右的蠶仍在爬行食桑,為了下一個齡期容易進行技術處理,確保各批(匾)蠶發育齊-,就要採取加網給桑的辦法,把仍在食桑中的青頭更換出來,放到另一隻蠶匾中去,這一作業就稱提青分批。而當絕大部分個體已經入眠,僅有少數蠶仍在游移覓食,則應將其拾出另放,生產習慣上俗稱拾青頭或拾遲眠蠶。與大批發育進度開差過大的遲眠蠶,應予淘汰。眠起處理 是飼養過程中的主要技術環節,其內容包括加眠網、眠除、提青分批等眠起處理;止桑、揀遲眠蠶、眠中保護等眠中處理;撒防僵粉、加網、餉食等起蠶處理。餉食 二、三、四、五齡齡初即上齡蠶眠起脫皮後和第一次給桑,習慣上稱為餉食。餉食前需先給蠶體蠶座撒上一層防僵粉,撒一層焦糠,然後加覆蠶網並行給桑,以利於蠶病防治和除沙作業。在群體發育相當整齊的前提下,以95%左右的個體已經脫皮起身,頭部即蠶農俗稱的嘴巴由灰白色經淡褐色至黑褐色,為餉食適期。餉食過早,易使蠶的口器受到損害;餉食過遲,又會使部分早起蠶陷於飢餓狀態。大面積生產在群體發育開差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採取"等等齊"的做法,即等到全部或絕大部分蠶已脫皮起身後才給桑餉食。五齡齡初的第一次給桑,習慣上又稱為大眠開葉。除沙 除去積存在蠶座中的殘桑、蠶糞、眠起脫皮後的蠶蛻等不潔物,俗稱蠶沙或桑夷沙。蠶座中桑夷沙積存過多過厚,就會使蠶座發生蒸熱,發散出不良氣體,並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傳染蠶病,故必須適時除去桑夷沙,以保持蠶座清潔乾燥。除沙按作業時點可分為起除、中除、眠除。各齡齡初即蠶蛻皮後的第一次除沙,稱為起除;各齡齡末蠶將就眠,為求眠中蠶座清潔乾燥,於就眠前除沙稱為眠除;齡中各次除沙,稱為中除。為減少蠶體損傷和遺失蠶,一般一齡只眠除一次,二齡起除、眠除各一次,三齡起、中、眠除各一次;四五齡隔日一次或一日一次,採用條桑喂飼可減少除沙次數或了不除沙。除沙方法:給桑前先給蠶座撒上焦糠(四五齡時可以不撒),然後加覆蠶網,再將桑葉均勻地撒布在網上,待給桑取食一二次後於下次給桑前將網抬起,把網下的桑夷沙除去。 蠶糞 又稱蠶沙,是蠶食桑後排泄出來的糞便。色墨綠,呈顆粒狀,其大小隨著齡期遞進而增大,一齡時小如細沙,至五齡盛食期大如綠豆,飼養1盒蠶種(10g蟻量,25000條蠶),全齡期可獲得100-150kg新鮮蠶糞,風干後可得到50-55kg風干蠶沙或45kg左右的乾燥蠶沙。蠶糞組成;粗蛋白質佔16.7%、粗脂肪佔3.7%/粗纖維佔19%、可溶性無氮物佔45%、灰分佔15.6%。蠶糞富含營養成分,是上等的肥料和豬、羊、魚的理想飼料。蠶糞還富含葉綠素和維生素E、K果膠等,是提取這些化學物品較為經濟的原料。蠶糞還用來製作蠶沙枕頭,據認為具有清涼和降血壓等效果。伏桑夷蠶與遺失蠶 蠶座冷濕,給桑過多,除沙不及時等造成蠶座內桑夷沙較厚,致使部分個體仍滯留在桑夷沙內食桑活動。這部分個體稱為伏桑夷蠶。除沙時不當心,就會將一部分伏桑夷蠶隨著蠶沙一起倒掉。生產上一般將所有不明原因、無法記載而減少的蠶頭個體數即個體數統稱為遺失蠶。
H. 養蠶的方法和步驟
養蠶的方法和步驟:
1、孵化蠶卵:選圓潤飽滿、顏色自然的蠶卵,放乾燥的紙巾,等一兩天後蠶卵會由白色變黑色,孵出幼蟲。
2、提供食物:幼蠶孵化後給它提供鮮嫩的桑葉,注意桑葉上不能有水分。
3、結繭處理:蠶經過四次蛻皮後會進入結繭期,在養殖器皿中放樹枝給它提供結繭條件。
4、成蟲養護:蠶蛾經過十幾天的孵化會破繭,將雌雄蠶放一個器皿,讓它繁殖。
養蠶的注意事項:
(1)蠶是餓不死的,只有生病它才會死。
(2)不要用手摸蠶;給它喂的桑葉要洗干凈,但洗後一定要把水擦乾,不能讓蠶碰到水,不然它會死。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3)蠶對香味特別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氣凈化劑、香味化妝品等。絕對禁止用任何類型的殺蟲劑。
(4)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I. 養蠶技巧
你的蠶寶寶有多大?如果不是很大,就需要一個差不多有鞋盒那麼大的盒子了。因為蠶寶寶小,所以要用柔軟的布或餐巾紙墊在盒底。桑葉的話,每天要采新鮮的,嫩黃色的葉子墊在盒子里。只要溫度適宜,有桑葉,過了個幾個禮拜蠶就能長的很大。還有,蠶在蛻殼時和吐絲時是不吃東西的,如果發現蠶在某一天不吃東西了,那就證明你的蠶寶寶長大啦!!等到蠶飛出蠶繭的時候,它會產子,可以把子留在第二年繼續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