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稻穀是怎麼收的
成熟的稻穀,農人需要用鐮刀一束束收割完,再用打穀機把稻穀打下來,然後過篩把秸稈全都篩掉,留下稻穀,稻穀拿到大曬場攤開晾曬干透,就可以儲藏了。
需要大米時,就用碾米機把谷殼和稻米分開,得到的就是第一道糙米,再過一遍去除稻米的內膜層,就是我們吃的精米了,口感更好。
② 水稻怎麼收割
用鐮刀收割。 或者用收割機。。
③ 水稻種植收割的基本過程
先把水稻割倒, 一般先丟地上。收割的天氣通常驕陽似火,而收割的速度又要快,不然穀子很快會從稻子上脫落下來,太陽剛升起就要開始,因為中午實在太曬了,盡量利用早晚的時間幹活。割的時候彎腰弓背,手上臉上經常被鋒利的禾葉割傷,有時眼睛還會被刺傷。
然後把它們捆紮成便於挑運的大小。水田很多都建在不平的地方,田埂修得狹窄而上面很多還留有種過作物的土壟。有的要挑很遠才能到打穀場。
在平原上,很多把打穀機拖到稻田中間,這樣節約挑的路程,但有的人家裡沒打穀機。共用的也要講究先後次序對吧。
然後用打穀機進行脫粒,將穀子從水稻上打下來。這個比較簡單也不怎麼費力。
餘下的禾桿再捆紮起來或堆放,如果打穀在田中進行,那麼就直接堆成稻草堆。這些東西可以用來燒火或者直接返田做肥料。
對於有聯合收割機的地方,可以上面的步驟全部在一台機器上完成,省事。但通常只適合北方的麥田。稻田的田埂限制了機器的進入,而且很多稻田沒建在平原。而且也不是所有農民都用得起收割機的。
脫粒之後的穀子運到曬谷坪去曬干,不然很容易發芽。曬干之後,基本就結束了整個收割的過程。
曬乾的穀子可以長期保存,但還不能吃。 准備吃的要進行打米。有專門的椿米機,現在都機械化了。椿完後還要用風車——北方很多直接利用自然風——吹去脫落的谷殼,餘下的白米,就是我們吃的大米了。
這還沒有完,脫落的谷殼就是糠了,對於機械打米機,可以直接脫出細糠,老式的還得再磨碎,這個糠可以做飼料。
④ 水稻快成熟了,你們那裡都用什麼方法收割水稻
看到這個標題,把我帶到兒時的回憶中,我們那棗陽是每年9月8左右收割,,快成熟前,每個田都要把水放出去,這樣地會比較乾燥,利於收割,以前是人工收割,把稻子用鏈刀收割後,用車拉回稻場鋪開後,車子拉著滾盤在上面來回滾,這樣稻子就掉在稻桿下面,人們把稻桿叉出後,就剩下稻子和一些碎葉,後用風扇把葉子吹走就剩下稻子了,後太陽曬干,便可裝袋子了,這樣太慢,不利大規模種植,現在收割機比較快,收割機過後,直接水稻就裝在袋中,省去人工大量環節,特別是暴雨來之前,能夠提高收割完成!保護農民利益!!
⑤ 現在是打穀子的季節,怎樣才能收穀子快些又不太累呀
多找些朋友來幫忙噻.女的倒茶男的割哈.
滿意請採納
⑥ 場子上收攏穀子的快方法有什麼你是如何收攏的
水稻曬場再收尾的確是一個很費力的事,尤其是種地總面積大的,至少也是有四五噸,假如只靠人力收尾至少也需要一個多鍾頭,萬一遇到陣頭雨就遭糕了。幸運的是,如今技術比較發達,僅有意想不到的,沒有辦不成的,為了更好地徹底解決農戶糧多收尾難的問題。
在收苞米,或是晾乾麥子的情況下,是用哪一種塑膠的塑料掀,挺好用的,一下可以鏟許多,用不了多會兒夜店,糧食作物聚攏在一起了,隨後再把下邊的防雨布抽著,那樣都已經收在一起了!隨後再一點一點的放進包裝袋盧比回家了!有的晾幹得話也不拉回家,隨後立即便去賣了,我們這里是平原區,大部分全是種黃豆,麥子,苞米,因此不清楚和你們那裡一樣不一樣。
⑦ 沒有穀子收割機怎麼收穀子
用鐮刀,人工割下來。
然後用力摔有穗的那頭,摔倒拌桶裡面,把穀子收集起來
⑧ 農民伯伯是怎麼把稻穀種出來的,他們種稻穀需要哪些步驟
1,育種,將谷種育成秧苗
2,插秧,將秧苗按一定的密度移植到符合秧苗適合生長的稻田裡
3,田間管理,包括除草除蟲,防澇防旱
4,收割,將禾穗中的稻穀用收工或機械的方式脫粒收集
5,晾曬或者烘乾,一般人工收獲用晾曬機械用烘乾,然後去除雜質入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