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汽車前後輪胎如何對調交換在汽車行駛到多少里程的時候調換
汽車前後輪胎多久調換一次並沒有固定的時間,但如果是正常行駛的話,更換輪胎可以分為按時間更換以及按公里數更換,建議1.5萬-2萬公里時對調一下就好了。前後輪胎在對調時,要注意對稱花紋的輪胎可以交叉換,非對稱花紋、單導向花紋輪胎一定要前後換。
為了保證輪胎的磨損正常,必須要定期進行前後輪對調,以延長輪胎整體的使用壽命及保障行車安全。
防止輪胎磨損不一致的方法
1、注意輪胎氣壓
氣壓是輪胎的命門,過高和過低都會縮短它的使用壽命。氣壓過低,則胎體變形增大,胎側容易出現裂口,同時產生屈撓運動,導致過度生熱,促使橡膠老化,簾布層疲勞、簾線折斷。
氣壓過低,還會使輪胎接地面積增大加速胎肩磨損。氣壓過高,會使輪胎簾線受到過度的伸張變形,胎體彈性下降,使汽車在行駛中受到的負荷增大,如遇沖擊會產生內裂和爆破,同時氣壓過高還會加速胎冠磨損,並使耐軋性能下降。
2、定期檢查前輪定位
前輪定位對輪胎的使用壽命影響較大,而尤以前輪前束和前輪外傾為主要因素。前輪外傾主要會加速胎肩的磨損即偏磨;前輪前束過小過大主要是加速輪胎內外側的磨損。
3、注意自己的駕駛方式
司機在行車中除了處理情況外,要選擇路面行駛,躲避鋒利的石頭、玻璃、金屬等可能扎破和劃傷輪胎的物體,躲避化學遺灑物質對輪胎的粘附,腐蝕。行駛在拱度較大的路面時,要盡量居中行駛,減少一側輪胎負荷增大而使輪胎磨損不均。
❷ 汽車前後調換輪胎,你知道怎麼調換嗎
可以調換。為了獲得最佳的輪胎磨耗狀況,輪胎調位是必須的。首先請參考車輛製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冊中有關輪胎換位的指導。如果您沒有車輛使用手冊的話,建議您每8000到10000公里調一次位。如果輪胎換位得當,能使輪胎磨損更均勻,延長輪胎使用壽命,且在輪胎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單導向輪胎,先考慮清楚輪胎和輪輞組合,將安裝在左前輪還是右後輪,然後根據胎側指示輪胎旋轉的箭頭將輪胎裝於輪輞上,安裝後還需檢查確定胎側的旋轉箭頭是不是和車輛前進方向一致。
汽車的前後輪胎可以調換,但建議交叉換位(例如:左前胎和右後胎,右前胎和左後胎),使用單導向輪胎建議前後換位。
❸ 汽車前輪輪距不一樣該怎麼處理
別這樣對比,捲尺前後拉到後輪一個點 兩邊測量下看差多少,這樣葉子板不精確,測量完有差距,看下支臂和膠套完好不,完好,直接松開元寶梁螺絲微調,撬棍,調整
❹ 四輪定位如何調
一、所謂四輪定位,是指以後輪平均的推進方向為定位基準,來測量及校正四輪相關的定位角度;使車輛在行駛時底盤各部零件與輪胎能保持適當的幾何關系,使駕駛人能正確的、舒適的駕駛其愛車,延長輪胎及底盤相關零件的使用壽命。
二、何時需做四輪定位
1、汽車年檢前
2、新車行使達三千公里時
3、每半年或車輛行駛達一萬公里時
4、更換或調整輪胎、懸掛系統後
5、更換轉向系統及零件時
6、直行時方向盤不正
7、直行時需緊握方向盤
8、直行時車輛拉向單邊
9、車輛轉向時,方向盤太重或無法自動回正
10、行使時感覺車身搖擺不定或有飄浮感
11、輪胎不正常磨損
12、事故車維修後
三、怎麼選
首先,要選擇好的四輪定位儀。隨著懸掛系統的演進,連桿越多,結構越復雜,相對的對四輪定位角度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選擇一家擁有先進四輪定位儀的服務店,是做好四輪定位前提。下面是近年部分四輪定位儀的先進性能,也許在你選擇時可做些參考:
1、無桿式測量機頭(感測器):無桿式感測器是以航天工業的電子傾斜儀之原理,作為測量的標准基礎,其先進的設計,目的在降低傳統的長桿型測量機頭因為需要左右投射所造成的不便和誤差。無桿式測量機頭為四輪獨立測量,所以無需擔心左右投射的問題,使測量數據更精準。
2、無線傳輸電子式輪距測量尺:當今車輛輪胎改裝風氣盛行,在改裝輪胎後兩輪之間的輪距跟著改變,但定位儀上原廠的數值並未跟著改變。電子式輪距測量尺,可在車輛改裝後進行輪距測量,並藉由無線傳輸到計算系統進行數據更改,以提供最正確的測量值。
3、多角度同時顯示畫面:可以以圖形、數據、顏色等方式上下雙彩顯同步顯示測量及調校結果,方便技師進行車輛調校。
4、不要迷信傳輸方式:車輛四輪定位儀的主要功能是給底盤修護技師提供一套准確的測量數據,以作為調校車輛底盤的基本數據,其關鍵在於感測器所提供的數值是否正確。而一些廠商或店家重點強調的所謂先進的傳輸系統,只是完成測量後數據的一種傳輸方式。試想,如果測量的數據都不準確,傳輸數據的方式再先進有什麼用?所以,對四輪定位儀來說,測量數據的精確性才是最主要的。
另外,四輪定位儀器並非用來調整、改變定位角度,他只是用來量測定位角度供技師參考,技師以儀器所量測出的角度和原廠所定的角度比較,若超出設計容許范圍則則進行調整或更換部份機件,以求回復原設計角度。所以當你在選擇四輪定位店家時,必須記得定位儀器的優劣固然重要,但調整定位角度的「人」更是重要,經驗和技術兼備的技師配合先進的儀器才是最佳的選擇。
❺ 汽車前後輪距不一樣嗎
是的,不一樣。汽車前輪距和後輪距不一樣原因:1、輪距直接影響汽車的前後寬度比例。與其它尺寸相比,輪距更受機械布局(尤其是懸掛系統類型)的影響,是造型設計師需要在很早期就確定的參數;2、一般轎車的前輪距比後輪略大(相差約10-50MM),即車身前半部比後半部略寬,這與氣流動力學有關。但一些特殊機械布局的汽車,如法拉利的512TR,由於後軸安放了大型的水平對向12缸引擎;3、使其後輪距遠大於前輪距,這就需要以特別的造型設計來配合。在操控性方面,輪距越大,轉向極限和穩定性也會提高,很多高性能跑車車身葉子板都向外拋,就是為了盡量擴大輪距。
❻ 兩側輪距不一樣怎麼調整
雖然說目前車輛沒有跑偏也還是建議您調整一下兩側的輪距。一般情況下,四輪定位調前束角的參數,不會調整兩側輪距。如果沒有嚴重的差距,四輪定位可以消除跑偏。此外跑偏還和兩側輪胎壓力等其他因素有關。但是如果兩側輪矩相差太大的話一定會造成跑偏。
❼ 汽車的輪距指的是什麼
輪距指的是車輪在車輛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留下的軌跡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如果車軸的兩端是雙車輪時,輪距是雙車輪兩個中心平面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輪距越寬,駕駛舒適性越高。
輪距作用
一般來說,輪距越寬,駕駛舒適性越高,更寬的輪距能提供更好的穩定性。車輛橫向傾斜行駛時外側車輪能提供更好的支撐。在彎道中車輛的側傾角更小,外側車輪的極限也會出現的更遲。 但是有些國產轎車沒有方向助力的,如果前輪距過寬其方向盤就會很「重」,影響駕駛的舒適性。此外,輪距還對汽車的總寬、總重和安全性有影響。
輪距特點
前輪距增大會增加車輛的轉彎半徑,所以前輪距大的車,前輪轉向角也要相應增大,來抵消對轉彎半徑的不利影響。一般說來,輪距越大,對操縱平穩性越有利,同時對車身造型和車廂的寬敞程度也有利,橫向穩定性越好。但輪距寬了,汽車的總寬和總重一般也加大,而且容易產生向車身側面甩泥的問題。如果輪距過寬還會影響汽車的安全性,因此,輪距應與車身寬度相適應。
前輪距與後輪距
汽車的輪距有前輪距和後輪距之分,前輪距是前面兩個輪中心平面之間的距離,後輪距是後面兩個輪中心平面之間的距離,兩者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別。前後採用不一樣的輪距是為了調整車輛的行駛特性。由於重心分布和懸掛設計的差異,不同的車輛會表現出不一樣的行駛特性。有的車具有轉向過度的趨勢,有的則容易轉向不足。後輪距大於前輪距就可以糾正車輛的先天性轉向過度,因為大輪距的後軸能提供更大的側向支撐,延遲(甩尾)的出現。同理前輪距大於後輪距就有助於改善車輛天生易轉向不足的缺點。
輪距的調節
輪距的調節一般有如下四種方法:
1、左右驅動輪對換安裝,可以得到兩種輪距。
2、驅動輪的輪轂的正裝或反裝,可以得到兩種輪距。
3、改變驅動輪在輪軸上的定位位置,可以得到多種輪距。
4、在驅動輪軸上安裝一個或兩個調節圈,改變調節圈的位置,可以得到兩種或三種輪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