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動清洗 » 怎樣快速引蛐蛐出來
擴展閱讀
怎樣使用小紅書賬號 2025-07-09 11:28:49
ug編輯器怎樣導入cad圖紙 2025-07-09 11:23:29
怎樣盜抖音視頻 2025-07-09 11:10:33

怎樣快速引蛐蛐出來

發布時間: 2022-08-06 01:21:29

『壹』 我家飛進來一個蛐蛐,找不到,怎麼引出來

我家飛進來一個蛐蛐,找不到,怎麼引出來?最佳答案
1、首先要找出蛐蛐可能藏身的大概位置。
2、然後在夜間安靜時,將蛐蛐的叫聲錄下來。
3、第二天,在蛐蛐藏身處的附近,播放蛐蛐的叫聲,引它出來。
這是一位外國動物學家在研究中用的方法。

【蛐蛐】
蟋蟀亦稱「促織」、「趨織」、「吟蛩」、「蛐蛐兒」。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觸角較(比)體軀(軀體)為長。雌性的產卵管裸出。雄性善鳴,好鬥。
【形態】
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
【分布范圍】

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另此處數據有疑問:世界上已定名的約有1400種以上,我國已定名有30種以上。)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
【意思】
北方俗叫「蛐蛐兒」。一類有害的昆蟲,身體黑褐色,雄的好鬥,兩翅摩擦能發聲。

『貳』 蛐蛐老是在屋裡叫,躲在牆縫裡面怎麼能把它弄出來

捕捉蟋蟀的方法:

1、水灌法:用冷水慢慢灌水入洞,使它隨水漂浮出洞,然後捕捉。

2、株守法:可用嚼爛的生蠶豆,放在瓦籠或無節大竹筒內,置於筒口,靜候蟋蟀移宿於竹筒中,於天亮前兩手堵住筒口,即可得蟲。

3、光誘法:蟲都有趨光習性,可以用網罩或特製的「陷阱盆」,利用手電筒或燭光,引誘蟋蟀出洞,然後逮住。這個辦法要注意堵截它的退路。


(2)怎樣快速引蛐蛐出來擴展閱讀:

蛐蛐的生活習性:

1、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

2、蟋蟀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

3、蟋蟀生性孤僻,獨立居住。

4、蟋蟀利用翅膀發聲,蟋蟀的鳴聲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

5、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並外出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叄』 蛐蛐兒一直叫就是不知道在哪,用什麼方法把它引出來速答很急叫得太鬧心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肆』 怎樣快速引蛐蛐出來

在白天找准蛐蛐的棲息位置,然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錄音機將蛐蛐的叫聲錄下來,第二天在蛐蛐藏身處的附近,循環播放其叫聲,當它們聽見同伴的鳴叫後,就會尋聲趕來,捕捉蛐蛐時,需要用麵包屑、砂糖等混合物作為餌料,黃昏時分進行誘捕。

蛐蛐快速引出的方法

引誘蛐蛐之前,首先需要在白天找准蛐蛐的棲息位置,然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錄音機將蛐蛐的叫聲錄下來,第二天在蛐蛐藏身處的附近,循環播放蛐蛐的叫聲,當它們聽見同伴的鳴叫後,就會尋聲趕來。

蛐蛐的捕捉方法

首先准備好蛐蛐喜歡吃的餌料,例如麵包屑、砂糖等,然後將它們混合在一起,等到黃昏時分,撒在室外蛐蛐平時經常出沒的位置,並將報紙揉皺後蓋住餌料,當其進入報紙內取食時,用大罐子將蛐蛐抓獲即可。

蛐蛐的生活習性

蛐蛐愛鳴叫,它們在夜晚會發出響亮且長節奏的鳴聲,以警告別的同性禁止進入,而且蛐蛐生性孤僻,喜歡獨居,不允許和別的同類住在一起,否則容易打鬥,蛐蛐的棲息地為草叢間、磚塊下、土穴中等位置。

蛐蛐的雌雄區別

蛐蛐的雌性和雄性最明顯的區別為尾部的產卵器,雌性的個體較大,正後端有針孔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露在外,連接臀部兩側的尾巴,不會鳴叫,而雄性的尾部沒有產卵器,善於鳴叫和斗爭,有時會互相殘殺。

『伍』 怎麼讓蟋蟀從巢穴里出來

1、蟋蟀對同伴的聲音比較敏感,因此若是想要將蟋蟀引出來,最好是可以在晚上先將蟋蟀的聲音錄下來,然後找到蟋蟀躲藏的地方,將錄好的聲音放出來吸引蟋蟀出來。
2、抓住蟋蟀的手法,首先需要准備好蟋蟀網,當發現蟋蟀的時候,就要立即用蟋蟀網將蟋蟀撲住,否則稍不注意蟋蟀就會跑掉,晚上的話最好還是准備一個手電筒,方便知道蟋蟀的位置。
3、捕捉蟋蟀的方法:一是水灌法:用冷水慢慢灌水入洞,使它隨水漂浮出洞,然後捕捉。二是株守法:可用嚼爛的生蠶豆,放在瓦籠或無節大竹筒內,置於筒口,靜候蟋蟀移宿於竹筒中,於天亮前兩手堵住筒口,即可得蟲。 三是光誘法:蟲都有趨光習性,可以用網罩或特製的「陷阱盆」,利用手電筒或燭光,引誘蟋蟀出洞,然後逮住。

『陸』 我家飛進來一個蛐蛐,找不到,怎麼引出來

1、首先要找出蛐蛐可能藏身的大概位置。

2、然後在夜間安靜時,將蛐蛐的叫聲錄下來。

3、第二天,在蛐蛐藏身處的附近,播放蛐蛐的叫聲,引它出來。

這是一位外國動物學家在研究中用的方法。

『柒』 怎麼把蛐蛐引出來

1 看你要做什麼。
2 如果需要斗蟋或鳴蟲,那麼用竹筒誘捕或芡草斗出來,有條件可以用吹管或水灌。
3 如果只是想弄走或殺掉,那麼殺蟲劑作用不錯。

『捌』 怎樣才能逮到蛐蛐

捕蟲必備――裝備篇

電筒:有很多網友都喜歡用礦燈,戴在頭上,方便。我更傾向於充電手電筒,若遇到需要騰出

雙手捕捉時,可以將電筒咬在嘴裡。

備用電珠電池:這就不細說了,個人根據捕捉時間的長短來准備好了,多帶也重,沒必要的。

蟋蟀罩:最好帶兩個。如果丟了實在找不到,那也可以用第二個嘛,呵呵。我有一次抓到個大

的,邊抽煙邊仔細端詳罩里的蟋蟀,由於湊得太近,煙頭把罩子燙出個洞,hoho,還是帶兩個保險

啊。

細銅絲:用處大了!石縫,亂石堆,柴草垛……都用得著。

竹筒:我一般通宵的話帶50個左右。只抓中等或者大的。小的放生,留給後面的兄弟再抓一

遍,哈哈哈!如果晚上戰果輝煌,50個都裝不夠,那隻有倒出來比大小了,小的放生嘍。

螺絲刀:我用的是總長55公分的平口螺絲刀,有小手指這么粗吧,不管什麼地,只管撬。

水壺:一能解渴,二能灌水將蟲趕出巢穴。

誘餌:當然是引誘蟋蟀上當啦。

長袖長褲:牛仔褲比較好,厚。長袖棉T恤好了,我自己那件棉T恤改裝過,有個裝拉鏈的小口

袋,備用電珠就放裡面,呵呵,萬一爆了趕快換!這里順便說一下鞋子,沒什麼特殊要求,只要走

路時不要太響的就好。

雙肩背包:背著雙肩包,什麼都往裡面裝好了,不過最好是防水的!

對講機:多人出動時最好帶上,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人找不到路就麻煩了。有了對講機就方

便了。還有就是,需要幫忙一起捉的時候,總不能大聲喊得全村人都聽到吧。

捕蟲必備――氣候篇

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氣候很關鍵的!不過本人對氣候也沒有太多研究,先把自己了解的說一

下。晚上10點左右的雷雨過後,一兩小時內,這個時間最好,蟲子都到洞口來透氣喝水了,再加上

樹葉上的水一滴滴「啪嗒啪嗒」的掉,步子響點也不怕蟋蟀受驚。

捕蟲必備――環境篇

青苔布滿的亂石堆;牆角大青石下;水邊大青石下;水邊蘆葦中間;毛豆地;辣椒地;甘蔗

地;玉米地;老瓦片堆里;老牆磚縫里;河埠頭邊上……,只要是人少去的地方,有充足食物的地方

就有蟋蟀。

捕蟲必備――技巧篇

捕蟲的技巧通常都是日積月累的經驗,許多時候並不是死搬硬套的,需要靈活應用。下面列舉

幾種不同地方的不同捉法。

  1. 毛豆地與辣椒地:

    毛豆地辣椒地捕捉很方便啦,別看這么大一堆的葉子,其實聽仔細後,大步走進去好了,

一腳踩開毛豆的枝桿,乾乾凈凈的地就出來了,找找看,有沒有洞,呵呵。這里特別要提的

是,往往一片毛豆地有很多個叫聲,所以要在毛豆地外圍多換幾個角度去仔細聽,等把幾只需

要捉的叫聲都聽仔細了,轉身看看周圍,找個參照物,記住若干只蟋蟀的方位,然後沖進去抓你最

期待的一隻,等抓完後,照著參照物,直接抓第二隻就行了。再說到毛豆地的洞,待你把所有周圍

的毛豆枝桿都踩開,那隻蟋蟀早就躲到洞的最深處了。這個時候先別急著抓,往每個洞里看看,說

不定還能看到蟋蟀的屁股呢。確定方位後,就要選擇捕捉方法了,先看看土質硬不硬,如果不硬,

那就用螺絲刀撬或者拿銅絲從洞邊上點的地方插到蟋蟀的下方輕輕抖動銅絲,一般情況下,蟋蟀受

到驚嚇都會棄洞而逃的。如果鑽得更深或者洞轉彎了也或者看不到蟋蟀在洞里,那就拿水灌唄。罩

子可要隨時待命啊。如果土質堅硬,螺絲刀和銅絲根本就很難插入土裡,灌水就別灌了,蟋蟀正愁

著沒水喝呢,干土會把倒下去的水都吸乾的。這種時候就有兩種可能了,一是土上就這么幾個洞,

但很乾;另一種是土已經裂開了長長的口子。先說說前者的捕捉方法吧,仔細觀察蟋蟀的洞口,找

到洞口的小土粒最多的洞,那個就是蟋蟀最新挖的洞(蟋蟀之前挖的那些洞由於時間長了,下雨刮

風,已經把洞口蟋蟀咬出的小土粒都淋走颳走了),然後找到離這個洞最近的那個洞,用銅絲輕輕

捅進去,蟋蟀十之八九會從新挖的洞里跳出來的,趕快落罩。再說第二種可能,土很乾,裂開長長

的口子,照著裂縫左右分散的找出去,肯定能找到的,用銅絲把它撥出來。

2.甘蔗地:

甘蔗地通常土質都很松,而且土都翻得比較厲害,捕捉時需特別輕的靠近。盡量蹲下身,走兩

排甘蔗間的灌溉渠,一般距離5米左右聽聲,等聽仔細後輕輕靠近,切勿莽撞沖過去,不同於毛豆地

辣椒地的是甘蔗地土翻得厲害,蟋蟀一聽聲響便會棄洞趴走,到那時,任憑你掘地三尺都沒用了。

話再說回來,輕輕靠近後,抓住甘蔗左右搖動,幅度別太大,蟋蟀受驚後便會爬出了,呵呵,幅度

一大蟋蟀就跳了,到時候追起來鑽來鑽去,臉上肯定會被甘蔗葉剌得都是血的。

3.老牆磚縫:

牆磚縫有難度哦,不只是用銅絲撥出來這么簡單了。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剛吧蟋蟀從這個縫

隙里撥出來,一下子又鑽到另外的縫里了…下面我就來介紹幾個好方法!第一種:把銅絲彎成U字

形,撥的時候把銅絲伸得離蟋蟀後面遠點,這么一來,撥的時候把蟋蟀控制在U形銅絲裡面,上下就

不會串縫了,等撥到接近石縫口時拿罩子對著縫隙,一出縫馬上落罩,動作要快。第二種:這招我

比較喜歡,而且效果不錯。看準蟋蟀的位置,銅絲彎成L形,伸到蟋蟀後面,重要的來了:胸口一定

要正對蟋蟀的石縫,用力把蟋蟀撥出,速度千萬要快!蟋蟀95%都會停在胸口的衣服上(前面說到

的棉質的T恤是有目的地,哈哈!換成襯衣估計就停不住了),這個時候動作千萬要小,但也要迅

速!對著胸口落罩,跑不掉了吧!第三種:還有許多石縫都是貼近地面的怎麼撥到身上呢?呵呵,

別急,這就教你好方法!首先當然是要聽准位置啦!然後輕輕把縫前的草、葉子都拔干凈,千萬別

驚動蟋蟀,如果驚動了也別急,不怕,我有妙招。包里拿個空竹筒,把蟋蟀誘餌拿來(煮過的花

生、玉米粒),留一點點在竹筒口子上,其餘的放到竹筒底部,好了,把裝著誘餌的竹筒放到洞口

去吧,輕點!關掉電筒等著。隔半分鍾打開電筒看看,有了么?呵呵,蟋蟀真的慢慢進去了哦!輕

手輕腳的用手堵住竹筒吧,搞定!

4.亂磚堆與瓦片堆:

亂磚堆與瓦片堆都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亂,無從下手,而且往往上面還趴滿雜草藤蔓。亂磚

堆到處都是大空隙,瓦片堆都是彎的瓦片,不像石縫中的蟋蟀這么容易發現……怎麼辦呢?呵呵,我

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啦,我的方法是聽,仔細的聽,非常非常仔細的聽!耳朵湊到邊上聽,聽准位

置,打開電筒,先別急著拉上面的草和藤蔓,腳不要動,靠上身來變換角度往聲音的方向仔細找。

先找到再說,不管是蟋蟀大半個頭,還是半個屁股,哪怕是兩根須,但一定要找到。看清後用銅絲

輕輕的一點點的慢慢撥,撥到最平坦的地方,然後落罩,這個過程需要很有耐心,通常會持續七八

分鍾,如果你夠細心,那就能抓住!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用竹筒食物引誘法了,有時候也是可行的。

5.齊胸高的雜草地:

雜草地里往往會有意外的收貨,但是逃掉的幾率也是非常高的。先把我的方法,說出來供大家

參考。由於相對比較難捕捉,所以那邊的蟋蟀往往繁衍的比較昌盛。一般會有很多隻在同一片區域

一起叫,而且個頭都不小。首先盡量的靠近最滿意的聲源(最好不要近過3米),然後站著聽仔細,

再輕輕蹲下來聽一下,目的是通過不同的高度聽到的聲音位置來確定聲源。然後走近聲源0.5米處,

打開電筒周圍觀察一下,再按照聲源的中心點做0.5米的輻射,將雜草以放射狀的往外撥開踩倒,最

好是圍著聲源踩一圈,把周圍的雜草都踩平,一來是便於撬土的時候能清楚觀察蟋蟀往外逃跑爬走

的方向,不管什麼方向都能一眼看到;二來是當你靠近的時候,有些聰明點的蟋蟀已經聽到你的腳

步就聲棄洞往外爬了,那麼這樣一圈踩下來,又正好把往外逃跑的蟋蟀再趕到中間來了。好了,接

下來先別急著撬,先仔細看看地上有沒有洞,沒洞的話再仔細找找,蟋蟀就在那幾根踩倒的雜草底

下躲著呢;如果有洞,那就先不用這么著急了,盡量輕的把周圍的雜草拔拔干凈,拔倒自己覺得蟋

蟀撬出洞後,不會一下子鑽到草里找不到就行了。然後就按照毛豆地辣椒地的泥洞捕捉法繼續加油

啦!哈

雜草地往往會有大蟋蟀的,因為一般去這種地方抓的人少嘛,呵呵!其實雜草看上去很高很難

抓,踩倒後就乾乾凈凈了,不難的。如果很怕蛇,那就遠遠的用電筒照一照要抓的那塊方向,蛇見

光自然會逃走的。

6.番薯地:

番薯地特點是葉子密集,而且根連根,莖連莖,一大片,很難把蟋蟀洞上面的葉子清理干凈,

更別說抓了,一不小心蟋蟀就會棄窩而逃,等你清理干凈番薯葉的時候,蟋蟀早就無影無蹤了。下

面介紹一下我的方法。通常,番薯地的蟋蟀都會打洞或者直接躲在番薯邊上,所以只要不發出太大

的聲響靠近,蟋蟀是不會跑的,但抓的時候就不能一大片的把番薯藤和番薯葉扯掉了,這么一來,

連著莖的番薯動了,蟋蟀就跑了。所以,首先要聽准方位,然後從最靠近聲源的位置開始,一片片

的把番薯葉用指甲掐掉,一片片的掐,不要怕麻煩,現在麻煩,抓起來就簡單了。不用太大范圍,

只要掐掉10幾片葉子,就露出土來了,找找看洞或者番薯邊上,不難發現的蟋蟀的藏身處的。找到

後就好辦了,眼睛死盯著那塊區域,再將那塊區域周圍的番薯葉都往外踩倒。好了,地面上干凈

了,蟋蟀再怎麼都跑不掉啦!呵呵,加油吧!如果蟋蟀躲在番薯下面,拔番薯的時候記得拔輕點,

拔太快了萬一跳出來眼神跟不住的!

7.毛竹堆柴火堆:

毛竹堆有碗口粗的大毛竹和手指粗的小毛竹兩種,先來介紹一下小毛竹堆和柴火堆的捕捉方

法。一般這種情況的毛竹堆和柴火堆都是用來生火的,所以都是一捆一捆的綁起來的吧。第一種捉

法:聽到叫聲後靠近,如果能找到毛竹堆柴火堆中間的蟋蟀,那就拿竹筒食物引誘法,把竹筒插到

毛竹堆柴火堆里,等蟋蟀進竹筒了就輕輕從毛竹堆柴火堆里抽出竹筒。第二種捉法:如果蟋蟀躲的

比較深或者竹筒難以塞進去的情況下,乾脆就抱起一整堆毛竹或者柴火,到空曠的地方(最好是水

泥地),再解開捆著的繩子,慢慢找蟋蟀,人要站直了,電筒拿高點,這樣監視的范圍大,不會讓

蟋蟀有機會漏網,等蟋蟀爬出或者跳出的時候動作要快,罩住它!

碗口粗的大毛竹的捕捉就不能這么來了,首先分析一下大毛竹堆的捕捉困難:1.毛竹太粗,抬不

動,往往還會有其它雜物壓著一頭,兩個人抬都紋絲不動,更別說捕捉了。2.毛竹又重又靠得緊,動

一根,一大堆都動。3.毛竹是圓的,就算蟋蟀停在毛竹上,落罩也很容易被它從罩的縫隙逃走。4.毛

竹上如果又洞,蟋蟀一旦鑽進去,跟本不可能再抓出來了。現在來說說我的捕捉方法:普通情況

下,蟋蟀喜歡躲在毛竹與毛竹中間的空隙里,或者躲在毛竹堆下的土層雜物里。首先你就要聽清楚

聲源的地方了,是毛竹堆間還是毛竹堆下。如果在毛竹堆間,那就找到毛竹堆比較難捕捉的一面,

使勁的踩毛竹堆,目的是為了把蟋蟀往毛竹堆下面的土層趕,等趕到土層後,盡量用螺絲刀撬動壓

在比較下面的毛竹,一直這么反復撬1分鍾左右。(目的:先把停在毛竹堆中間的蟋蟀趕到地面,然

後在比較難下手的這面引起騷動,迫使蟋蟀沒有暫時的躲避處,往比較空曠的這面爬出毛竹堆),

等撬得差不多了,直接踩著毛竹堆到另一邊仔細找,范圍盡量大點,看看蟋蟀有沒有在附近驚魂未

定的停著,隨時准備落罩,這樣的成功率一般會在40%-50%,雖然不高,但總比直接放棄要好嘛,

呵呵。如果聽到的叫聲是從毛竹堆下面的土層雜物里傳來的,那就跳過之前踩毛竹的步驟,直接拿

螺絲刀撬動,後續步驟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