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時間與空間的關系
在經典物理學中,時間是絕對的。它一直充當著不同於三個空間坐標的獨立角色。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把時間與空間聯系起來了。認為物理的現實世界是各個事件組成的,每個事件由四個數來描述。這四個數就是它的時空坐標t和x、y、z,它們構成一個四維的剛性連續時空,通常稱為明可夫基里平直時空。在相對論中,用四維方式來考察物理的現實世界是很自然的。狹義相對論導致的另一個重要的結果是關於質量和能量的關系。在愛因斯坦以前,物理學家一直認為質量和能量是截然不同的,它們是分別守恆的量。愛因斯坦發現,在相對論中質量與能量密不可分,兩個守恆定律結合為一個定律。他給出了一個著名的質量-能量公式:E=MC^2,其中c為光速。於是質量可以看作是它的能量的量度。計算表明,微小的質量蘊涵著巨大的能量。在後來的核反應試驗中證明了這一點。
對愛因斯坦引入的這些全新的概念,大部分物理學家,其中包括相對論變換關系的奠基人洛侖茲,都覺得難以接受。
舊的思想方法的障礙,使這一新的物理理論直到一代人之後才為廣大物理學家所熟悉,就連瑞典皇家科學院,1922年把諾貝爾獎金授予愛因斯坦時,也只是說「由於他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更由於他發現了支配光電效應的定律。」對於相對論隻字未提。
② 怎樣理解時間和空間與物質運動的關系
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
時間和空間與運動著的物質不可分割,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和順序性,時間具有一維性(不可逆性),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廣延性和結構性,空間具有三維性(可逆性),因為時間和空間就是物質運動的形式,而物質運動是時間和空間的內容,時間和空間的計量單位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2)怎樣看待時間和空間的關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與時間和空間的不可分割證明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特點是一維性,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特點是三維性。
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恆的。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
③ 誰能解釋一下時間與空間的關系
有兩種說法:一,按照經典物理學,時間和空間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但著只適用與物體的速度不太大的情況;二,對於高速的物體,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需要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解釋.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把我們的世界看作是四維的,它包括空間上的三維(可以理解為"長,寬,高")和時間上的一維.可以這樣理解,我們之所以要用空間和時間,是因為我們需要用到它們來描述某一件"事",就象小學生寫作文一樣,要描述某一件事情的時間地點.也就是說事物本身和時間,空間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而時間和空間也是同一坐標系下的不可分離的整體,不能分開來表述.就是說同樣的一個時間在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同的.舉個例子,在天津和北京放兩只表(假設兩只表都是嚴格准確的)當兩只表都顯示2006年3月11號0點0分0秒,按照我們一般的想法這就是"同時",但實際上不是的,因為兩個表差著很遠,你是無法判斷它們是不是同時到達這一時間的,如果你認為可以在找第三塊表和它們對比一下,就可以判斷它們是不是同時,那就錯了,因為你引入第三塊表的結果只能是增添麻煩,因為這下就會有三快表需要你判斷了!也就是說北京的2006年3月11號0點0分0秒和天津的2006年3月11號0點0分0秒是不同的,因為地點不同.
具體的關系要用到相對論的一整套公式.
④ 論述時間與空間的辯證關系
時間概念是由時間順序性和時間持續性構成的.
空間概念是由空間的方位性和廣廷性構成的.
兩者是聯系為一個整體的.如南方和北方的天氣的差異,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差異.時間是相同的但換了一個地點就有不同的結果.如果你想發財跑到邊遠山區就很難.但你去到離海近的地方如上海等地就比較容易發財.離水近的地方容易賺錢,離山近的容易修身.你看道觀之類都在山上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講時間與空間的辯證關系這樣講你應該理解了.
⑤ 時間與空間有什麼關系
簡稱時空,時聞和空間是一對矛盾.1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時間是其持續性、前後相繼的順序性;空間是其廣延性、伸張性和與它事物的距離等。 2 空間的特點是它的三維性 指的是任何現實的存在都只能在三個方向上體現自己的廣延、伸張和與它事物的距離。3 時間的唯一特性是它的一維性
時間只有一個方向。這是由於物質運動不可能完全等同地重復。因而又稱「不可逆性」或「一去不復返性」。 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不可分割
面對一個小孩子,你能把他的年齡、形體從他身上「剝離」下來嗎?
要理解一個具體事物有自己的時空性質並不難。困難在於理解沒有絕對獨立的時、空。即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而「白白流逝」的時間和沒有事物的「空框子」。這方面的論證我們放在稍後再討論。對時、空的客觀性的理解和對運動客觀性的理解一樣即:時間、空間並非「獨立實在」的客體,它們的客觀性是作為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被物質所賦予的。可表述為:具體事物、現象有開端和結束、有形狀和邊沿,因而是有限的。而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時間和空間是無限的,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如果時間有開端和結束,那麼,開端以前是什麼?結束以後是什麼?如果空間有邊際,那麼。邊際之外是什麼?只能是:彼岸世界、上帝。
⑥ 怎樣正確理解時間和空間之間的關系呢
時間和空間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和相對的辨證統一.它集中表現為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辨證統一.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性是指整個物質世界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邊無際.二者的有限性是指每一具體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