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課後託管班班規怎麼制定
1、掌握不同年級的放學時間,確保接送學員的及時性、安全性。
經營小學課後託管班需要細心和耐心,對每一項任務的安排都應做到有條不紊。
對於不同年級學生的放學時間更應准確把握,例如,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周一的放學時間是15:55,而周二至周五的放學時間是16:30;一、二年級周一至周五的放學時間統一為15:50,因此,小學課後託管班的老師,至少需在不同年級放學前五分鍾提前到指定地點接學生。
託管班老師接學員放學,不僅要保證及時性,還應確保學員安全。例如,老師應等學員到齊後再分批組織學員返回託管班,不能讓學員單獨行動,如有特殊情況,需與其他老師商議並及時聯系學員家長。
學員在返回託管班的過程中若要購買文具或食物,需向老師報告,老師應告訴學員除麵包、牛奶這些能充當晚餐的食物外,禁止購買其它零食。託管班放學後,需確保家長親自接學員回家,為防止家長太忙以致忘記接孩子回家的情況,老師需在學員放學前提前聯系家長。
2、合理安排上課時間,督促學員及時完成當天作業。
老師安全接學員到達託管班後,可讓學員休息15分鍾再繼續上課,老師應叮囑學生按照語文、數學、英語的順序,依次完成當天作業。安排課表時,應在每一堂課結束後,應給學員一刻鍾的休息時間,讓學員放鬆一下,再進入下一堂課的學習,合理的安排上下課時間有利於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提升託管班的教學效果。
3、定期與家長和學員溝通,及時匯報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和上課表現。
小學課後託管班要得到長期發展必然離不開與家長的及時溝通,這樣老師才能了解每一個學員的具體狀況,例如學員的性格、薄弱科目,還能知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效果,老師才能更好地找到適合學員的教學模式,進而有針對性地為學員制教學方案。
目的
小學課後託管班要在日常經營中得到家長的深度信任,就必須有嚴格、明確的管理制度和清晰的日常經營流程。合理的規劃和井井有條的安排能增加家長對託管班經營模式的理解和信任,也能讓家長對孩子的去向了如指掌,從而更加放心。
託管班老師應增加與學員的溝通,根據每個學員的特點給予適當激勵和獎勵,摸索學員性格,如果學員上課表現不佳,老師應嚴厲批評,做到獎罰有度,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規范學員的學習態度。
2. 小學生時間管理的方法
小學生時間管理的方法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XV5CLPFNoNXw8GCpG8qMhA
幼小銜接的時間安排
從幼兒園跨到小一,孩子會從一個較鬆散的上課方式,進入到一個非常結構的上課方式,孩子對時間的概念,就變得更重要。父母在孩子快上小學前,可以讓孩子逐漸進入到小學的時間節奏。
例如,練習在早自習時到校。開始拉長孩子能夠坐在位子的時間。因為小學一堂課大約持續三十至四十分鍾。讓他感覺一下,下課十分鍾有多長,這段時間,足夠做哪些事?上廁所時間夠不夠?玩多久,上課鍾聲響起?